应对建筑行业低迷的7个思路.doc
《应对建筑行业低迷的7个思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对建筑行业低迷的7个思路.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应对建筑行业低迷的7个思路在思考如何应对建筑行业低迷之前,我们更应该问一问中国建筑行业怎么了?在有方常规栏目【建筑师在做什么】中,我们陆续采访了国内实践多年的99位建筑师,他们如何看待当下国内建筑行业,又有哪些应对之法?我们的行业怎么了?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认真思考建筑业会逐渐变成夕阳产业。1.独立建筑师缺乏实践机会张之杨(局内设计创建人、主持建筑师)为什么当下国内受过良好职业教育、有职业使命感与坚持的独立建筑师经常处于缺乏实践机会的状态,乃至于常常看到一群建筑师“聚集”在远离城市的山区或沙漠探索小众且高雅的建筑实验。是建筑师们看不上业主,还是业主理解不了我们?而与此同时,不计其数的产业建筑师
2、却常常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很少。换句话说,中国独立建筑师作为一个群体是否有机会更加正面且积极地影响、参与乃至引导当下如火如荼的城市化进程?张之杨,局内设计2.建筑师无法与使用者沟通祝晓峰(山水秀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在大约三成的项目上,无法和建筑未来的使用者进行交流。我想这是一个“中国性”非常显著的普遍问题。中国建筑师所服务的业主当中有相当的比例不是建筑真正的使用者,而是持有土地开发权的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前者优先重视的往往是建筑形象而非使用,后者对建筑使用的理解往往是市场调查出来的、现成的“最好卖房型”。中国当代建筑之所以少有对人的切实关怀,正是此因。就算有建筑师主动为未知的使用者考虑,也往往凭猜测
3、而非由互动产生。十年来,中国房地产走过怎样的路?3.“圈子”现象明显于雷(Archi-solution Workshop主持人)现在建筑界“圈子”现象明显,圈子之间缺少交流,处于冷暴力状态。4.建筑师与大众间隔阂越来越深沈驰(墨泰国际设计机构首席建筑师、董事总经理)多年的行业经历,让我有很多不安的认识,比如专业内的共识越来越少,互不认同与阵营分化很严重;建筑师与大众对于建筑的认识上也存在巨大的鸿沟;专业内很多似是而非的讨论,与社会不在一个话语体系中,大众听不懂也没人关心;很多被专业媒体关心的建筑师,他们的探索似乎也只是在边缘和局部地带挣扎,或对不可逆转的未来做出的负隅顽抗;活跃的建筑师也逐渐变
4、成一个孤立的群体,只能在自己的圈子里获得归属感。今天建筑设计貌似繁荣、机会很多,但真实情况是,十几年来房价翻了十倍,而设计费没有跟着提升,甚至不升反降。我们的设计给社会带来价值了吗?我们的价值真的被认同了吗?有时候我对行业有点悲观,至少我发现,高端地产商对未来的把握和对设计的理解远超绝大多数的建筑师,而建筑师却不自知,建筑师会不会慢慢分化为策划设计师、技术工程师、造型设计师和表皮设计师等等。如果我们的设计不是应对未来的诉求,那么设计学一定会在我们的孤芳自赏中走向末路。沈驰,墨泰国际5.互相吹捧凌克戈(上海都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建筑师)圈子文化愈演愈烈,我觉得建筑评论也好、建筑交流也好
5、,还是应该建立在不要互相吹捧的基础上,不要论人,要论房子。首先成熟开发商不关心这个圈子,靠这个拿点项目真不太容易;其次真正关心这个的都是年轻人,别给年轻人一个坏榜样,炒作也好宣传也好,最好都有点像样的真正自己做得不错的项目。一些学生不明就里跟着就去了,以为大师是这么炼成的,这不是毁下一代么?设计师是下苦功夫的,不是靠成天聚在一起吹牛就行的,况且中国建筑设计的水平跟中国足球差不多,我们这代人机会不少,踏踏实实干点对社会有益、对城市有帮助、对子孙有交待的事吧。(中国现在)很多建筑是照片建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建筑摄影变成了美容,我经常在杂志上看到一些国内建筑的照片感到超级好,结果到现场一看根本
6、不是那么回事。深圳市民中心夜景6.发展被规范限定刘艺(中建西南院常务副总建筑师)在国内没什么比规范更能够深刻而广泛地影响建筑的设计,我一直觉得中国城市和建筑发展被几本规范所限定。比如对日照的控制,对消防高度和防火分区面积上限的规定,等等,都决定了我们城市建筑基本的模样。我真心希望规范不要作茧自缚。7.关注“绿色”忘了“建筑”李保峰(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当下的中国建筑圈内,只关注“绿色”而忘了“建筑”。建筑学几千年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而非彻底自我否定的过程,建筑学中有许多具有永恒价值的内核。绿色建筑本是对工业革命后过度消耗资源能源,及破坏环境的建筑设计方法的修正,但有些所谓的“
7、绿色建筑”最终似乎要否定建筑学的本体及核心价值,评价建筑时动辄以“多少套先进技术”作为标准一一采用技术越多,评价就越高,以至于足以用造价低廉的被动策略解决的问题,也使用复杂的成套技术,用高射炮打蚊子。有些“绿色建筑”则是先设计了不合理的玻璃盒子,然后再增加各种可调节外遮阳、双层墙体、Low-E玻璃、地源热泵等昂贵的技术,以此显示建筑的“先进”和“绿色”。先“悄悄”地制造问题,再“隆重”地予以解决;这无异于先“偷偷”伤人,再“公开”救助,并宣称具有救死扶伤的高尚情怀。新加坡绿色建筑8.设计行业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周凌(南京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建筑系副系主任)中国的设计行业没有得到足
8、够的重视,总是讲“中国制造”要转向“中国创造”,靠什么,靠科技就可以了吗?以前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现在我认为“设计是第一生产力”。华为的科技专利已经是世界第一了,它的手机还只是刚起步的低端产品。互联网时代,用户体验是最重要的事,设计才是最终带领制造业走向4.0的核心,我们的政府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当然,“一带一路”其实就是个设计。如果说高校是国家的大脑,设计就是整个制造业的大脑。中国的科技论文发表数量已经是亚太第一,工程学科排名也进入世界前列。可是,我们的制造业、我们的工程行业、我们的城市和建筑,是怎样一个低级的状况?我们的科技是分离的,和物质世界没有关联的,很可悲。中国的建设行业经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对 建筑行业 低迷 思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