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审定稿).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审定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审定稿).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规划第十稿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十二五”改革与发展规划(20112015年)根据国家、江苏省、连云港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结合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发展实际和人才发展规划要求,制定本规划。序 言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源于1802年石室书院,始建于1906年的海州中学堂,经历了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的百年跨越,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学校于1990年被确认为首批省合格重点中学,1998年通过省级检查验收并被确认为国家级示范高中。2001年3月经省教育厅批准定名为“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并沿用至今。2003年底转评为省首批四星级普通高中。2006年10月19日成功举办了百年华诞盛典
2、。2009年底,顺利通过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复评。作为海属地区革命和教育的摇篮,学校秉承“盛德厚学”校训,形成了“尊孔尚实、兴学育人、爱国图强”的光荣传统,成为一所集贤聚英、人才辈出的百年老校。近年来,学校把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初步构建了以“盛德厚学”为核心价值观的多维管理体系;形成了“追求卓越、臻于至善”的干部、教师与工勤队伍;建构了融“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探究课程”为一体的具有“目标整体性、结构多元性、选择灵活性、教学差异性”四大特征的课程体系;强化并凸现了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实绩;艺术体育等学校传统项目得以继承发扬并屡获佳绩。学校现占地面积38427平方米,在校学生2673人,教学班级54个,生均
3、面积14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3万册,生均藏书48册;学校绿化面积1345平方米;专任教师238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14人,研究生在读23人,占教师数15.5%;教授级高级教师1人,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93人,中级教师89人,占教师数76.5%;30-40岁教师100人,30岁以下教师54人,占教师数65%。“十一五”期间,教师发表论文共计1074篇,各级获奖论文423篇,完成市级以上课题15个。现为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大学等多所重点高校优质生源基地,并先后获得了全国群体工作先进集体、教育部“九五”科研先进学校、中央教科所德育实验先进学校、省文明单位、省精神文明
4、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省健康促进学校、省绿色学校、省中小学党建工作先进集体、省教科研先进集体、省依法治校先进基层单位、省体育先进学校、省培养足球后备人才重点学校、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省中学一级图书馆、省标准化实验室、市首批名校、市教学优秀质量奖、市教学管理进步奖、市教学特色奖等众多荣誉称号,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普遍认可。未来五年,是学校进入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提升综合实力和办学效益,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水平新跨越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任务,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大力推进
5、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省委省政府制定实施“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15年,全省所有高中达到优质高中标准。到2020年,建成100所全国一流的高中”。市委市政府提出教育战略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加快建设教育强市。”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学校清醒地认识到,在顺应教育改革发展与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亟需解决的一些问题。百年老校精神文化的引领作用不
6、够明显;教师教育理念亟待更新,梯队建设力度不足;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学科优势不足,教学改革与研究效益有待提高;德育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办学条件及效益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向高校输送优秀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需逐年提高,学校的社会认同度和美誉度需进一步提升等。学校在“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牢固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符合知识经济、信息时代要求的德学兼备、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世界公民,促进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高中新课程改革方面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第一章 总体战略一、办学思想在科学
7、发展观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秉承“盛德厚学”校训,大力实施文化立校、教学强校、科研名校、名师扬校、设施兴校战略,坚持教学优质化、发展多元化、办学特色化、校园现代化、环境生态化,致力深化改革、精致管理、提高质量、越位赶超,打造百年名校品牌。二、总体目标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实现科学发展、优质发展、特色发展、精品发展;建成师有品位、生有特长、校有特色、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现代化百年名校;至2013年高效规划并建成一所自然、历史、理念交融的百年新校;至2015年达到省五星级普通高中、省100所全国一流高中标准,争创全国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彰显学校办学的国际化
8、特色;至2015年底基本完成11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三、工作原则以人为本,改革创新,提高质量,全面发展。第二章 学校文化一、规划目标坚持“文化立校”,将创建优美的物质文化与创建科学的制度文化、优雅的行为文化和丰富的精神文化结合,进一步浓郁、彰显“盛德”文化内涵,使学校文化既符合时代特点又富有个性特征,充分发挥学校文化“铸品牌、树形象”的功能。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以史育人,积淀、挖掘、整合、提炼校训、学校精神、文化传统、办学理念等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以处处体现百年文化传承与发展。打造“校训、校歌、校史”三张文化名片,成为省内著名、国内知名的文化特色学校。二、具体内容1物质文化建设体现三个吻合
9、。一是校园人均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绿化面积等各项硬件设施符合五星级高中标准,校园建筑、校园文化设施、校园生态环境等物质景观系统布局合理,格调高雅,和谐相融。二是学校建筑和景观设计风格与百年校史相吻合,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特征和厚重感。三是校园布置与学校“盛德”文化相吻合,每一处景观都能够对“盛德”文化进行诠释。2制度文化建设达到两个统一。一是规范化与个性化统一。对现有制度文化进行研究和总结,使学校规章制度不仅体现规范性,而且符合学校发展实际。二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统一。学校的规章制度不仅能覆盖学校管理的每个层面,而且能突出师生的做人准则、价值观念,实现规范作用与激励作用的结合。3行为文化建设围绕一个
10、主题。行为文化建设围绕“盛德”文化主题展开,引导广大师生认真解读,用以励志修身,由认知到认同再到自觉实践。以行为文化的内在约束力来规范师生言行举止,使之体现学校精神和时代特征,符合社会文明进步要求,成为培养师生文明行为习惯和提升学校美誉度的有力保障。4精神文化建设突出三个彰显。一是彰显校史激励功能。浓缩书院校史(18021906年)、百年校史(19062006年)精华,萃取、发扬不同时期校史的精神特征,展示校史文化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开发“百年海中校史文化”选修课,引导学生学习前辈先贤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爱国爱校的热情,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搞好校史馆的建设,以此作为学校文化的溯源和载体,使之
11、成为学校的魅力文化名片,并发挥其德育作用、美育作用、宣传作用及融资作用。编辑校史名人集,充分发挥知名校友作为学校精神文化象征的影响力,发挥示范激励作用。二是彰显“盛德”文化熏陶功能。深层次解读校训、办学理念及校风、教风、学风的丰富内涵,将“盛德”文化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之中,使师生通过文化熏陶,在道德和学问上具备更高修养,彰显主题文化的育人功能。三是彰显校园文化引领功能。教师拥有全新的教育思想,拥有敬业爱生的美德,拥有自主发展规划,拥有丰厚的知识基础,拥有精湛的专业技艺,拥有幸福的生活感受。学生具备“勇敢、坚毅、亲爱、精诚”的学校特质,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构建坚实知识基础,提升优良学业成
12、绩,培养综合实践能力,成长为德学兼备、身心健康,具有探究精神、责任意识、国际视野、团队精神、竞争力强的现代公民。三、实现举措为实现学校文化建设目标,着重抓好七方面工作。1精美校园环境。切实抓好学校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创设布局合理、格调高雅、大气深沉的校园环境,以优美的的校园环境物化学校文化建设成果。2精致校史研究。加强校史研究,做好校史修订工作,注重挖掘书院文化内涵。注重发挥优秀校友的激励作用,加强校友联络,编辑“知名校友集”,使优秀校友的创业历程和成就、人生经历和感悟成为校本文化资源,增添学校文化的厚重性。3浓郁文化气息。进一步加强校史馆建设,使校史馆全方位、多维度地反映学校办学历程和学
13、校精神;挖掘紫藤长廊意蕴,增设校标、文化墙、石景、雕塑等文化景观,为校园各楼馆增设名牌,为长廊增设系列楹联,对校园景点和建筑名称作文化阐释;加强楼馆内部布置的文化要求,使之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浓厚校园文化气息。发挥校歌潜移默化、凝聚人心、鼓励师生开拓创新的育人功能。4传承海中精神。修订校风、教风、学风,使之内涵丰富,与时俱进。挖掘、解读校训、海中精神,使之凝聚人心。5研究文化理论。确定学校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校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总结学校文化建设中的经验和不足,做好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工作。6加强文化传播。提升校报、校刊、校园网品牌和质量,增加其学术含量、育人功能,并以之
14、为平台,宣传学校文化建设经验,展示学校文化建设成果,为学校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加强文化墙、走廊、板报、宣传橱窗等文化载体建设,充分发挥思想宣传阵地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7整合文化资源。彰显学校文化的地域特色,依托海州地区“四名”(名山、名城,名人、名著)地域文化资源,挖掘、提炼其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质,并以此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精神养料,使其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积极与省内外名校进行常态化联谊交流,学习和借鉴,优化特色。第三章 德育一、规划目标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重点加强理想信念、优良传统、文明礼仪和行为养成教育,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不断丰富德育
15、资源和载体,注重以德立德,以德育人;倡导熏陶渐染、体验浸润式德育和学生自我设计、自主成长意识,引导师生共同成长,励志修身,提高全面素养;继续打造“爱心、诚信、责任”三张德育名片,充分发挥德育的精神滋养和激励功能,培养学生具有“勇敢、坚毅、亲爱、精诚”的海中特质,盛德勤勉,厚学笃行,博采众长,兼容并蓄。构建科学合理的德育管理考核评价体系;深入开展德育科研,创新德育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盛德润世,厚学至善”海中德育品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具体内容1.浓厚全员育人氛围。有效发挥家校联系的作用,拓展德育实施的途径,优化特色育人环境。2.丰富多彩德育活动。开展建设和谐校园、争当文明使者、
16、学会感恩、砺志体验、远足活动、举办成长沙龙、评选校园之星、推进民族传统体育艺术八大活动,让学生经受锻炼,获得体验,提高思想境界和认识水平。3.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推行优秀班主任和校园之星自主申报和公开评选制度,逐步实现校级骨干班主任达70%、市级以上骨干班主任达30%且有一批全省知名德育工作者的目标。4.加大德育科研投入与奖励力度,提升德育科研水平。5.总结学生社团管理经验。构建一套高效、灵活的动态管理体系,建设三至五个特色鲜明的省市级优秀社团,培养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社团骨干,发挥优秀社团及社团骨干的辐射引领作用。丰富学生志愿者的特色活动。三、实现举措1.创建并完善学校与
17、家庭、社会教育协作体系。发挥年级家长委员会、学校家长委员会的功能,宣传普及家教知识,推广成功的家教经验、教育方法,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共建活动,使学生在走进社区、融入社会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素养。2.增强安全与法制教育成效。坚持安全与法制教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和规范化,有措施、要求、检查、反馈等完备档案。针对可能的突发事件,举行突发预案演练活动,训练避险方法,提高学生应变突发事件的能力。3.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保健意识,完善学生人格;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对学生实施发展性心理辅导,建立个别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坊,以“学生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海州 高级中学 十二 发展规划 审定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