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专业《流行病学》大纲--理论.doc
《统计学专业《流行病学》大纲--理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专业《流行病学》大纲--理论.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流行病学教学大纲(Epidemiology)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流行病学隶属于预防医学,是“公共卫生之母”,在预防医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预防医学中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既要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拓宽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以达到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在疾病的预防、健康促进、病因研究和预防效果评价等方面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科研中运用群体的观点、科学的方法独立进行现场调查的设计、资料收集、总结分析及科研论文的撰写。教学内容安排的基本原则是:方法学原理为主,各论为辅;坚持“三基”内容的同时,适当地介绍现代流行病学的最新概
2、念与成果;总论部分除突出流行病学研究思路和方法外,适当增加新的分支小总论,如分子流行病学、遗传流行病学等;各论仍按系统的小总论与典型疾病相结合的形式写作,但代表性疾病一定是我国目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以上内容基本涵盖了流行病学教学主要方法学和常见重大的社会公共卫生学问题。 本教学大纲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流行病学第7版为蓝本,主要供统计学专业4年制流行病学教学使用,本课程是统计学专业的专业课(必修课)。二、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采用闭卷考试方法,以理论考试为主,实验课成绩占10%。三、学时分配表理论教学内容学时数实验(见习)教学内容学时数绪论4疾病的分布3疾病的分布6现况调查3
3、描述性研究3筛检3队列研究3病例对照研究3病例对照研究3队列研究3实验流行病学3实验流行病学3筛检6偏倚及其控制3偏倚与控制3病因及因果推断3病因及因果推断3遗传流行病学研究3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4分子流行病学3传染病流行病学6分子流行病学3遗传流行病学3恶性肿瘤流行病学2心血管疾病2糖尿病2病毒性肝炎2性传播疾病2合计6030四、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1、掌握流行病学定义、基本原理和特点;流行病学的方法学分类;流行病学研究的特征与重要观点;流行病学的用途。2、熟悉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流行病学发展历史。3、了解现代流行病学的进展。【教学内容】1、流行病
4、学历史 2、流行病学的定义 3、流行病学的原理和应用 4、流行病学的特点 5、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流行病学的展望。重点:定义与方法学分类;流行病学的特征与用途【授课学时】4学时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 【目的要求】1、掌握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的相对性指标及其用途。2、熟悉疾病流行强度描述的专用术语,如散发、爆发等基本概念。3、了解疾病分布的形式与疾病负担的描述。【教学内容】1、发病指标、死亡指标与残疾失能指标的意义、计算、用途及其应用中的注意事项;2、疾病三间分布描述的方法与概念;3、疾病分布综合描述。重点内容:发病指标与死亡指标。难点内容:疾病负担测量。【授课学时】 6学时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
5、【目的要求】1、掌握现况调查、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及抽样调查2、熟悉现况调查的设计要点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掌握。3、了解现况调查的特点及用途;生态学研究的概念、方法、应用及优缺点;了解个案调查的概念、用途及调查方法。【教学内容】1、描述性研究的原理与特点,不同类型描述性研究的用途;普查与抽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抽样调查的抽样方法与样本含量的估计;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介绍生态学研究的原理及其优缺点,并解释生态学谬误。2、重点与难点:重点内容为抽样调查研究,其难点为抽样方法的特点与样本含量估计。【授课学时】 3学时第四章 队列研究【目的要求】1、掌握队列研究方法的原理、设计要点、资
6、料分析方法与可能出现的偏倚。2、熟悉队列研究的特点与研究类型,以及样本含量的估计。3、了解队列研究的随访与质量控制方法【教学内容】1、队列研究的概念及其原理;设计及实施要点;资料的整理与分析;2、重点内容为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其中难点内容为发病密度的估计与效应评价。【授课学时】3学时第五章 病例对照研究【目的要求】1、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和类型,掌握病例、对照和变量的选择,掌握数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方法,2、了解病例对照研究中的偏倚及其防止,了解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优点与局限性。【教学内容】1、基本原理 2、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 3、实例 4、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 5、实施病例对照研究应考虑的问题
7、 6、数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7、病例对照研究中的偏倚及其防止 8、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优点与局限性。难点内容:匹配与分层分析【授课学时】3学时第六章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目的要求】1、掌握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方法;掌握流行病学实验的优缺点。2、熟练掌握流行病学实验的设计、实施、资料收集和分析。3、了解流行病学实验质量控制与伦理学问题【教学内容】1、介绍流行病学实验。2、介绍流行病学实验的设计和实施。3、重点讲解研究对象的选取、样本的大小、对照的选择、盲法的应用。4、讲解流行病学实验中的依从性等相关概念及实验效果评价指标。5、介绍流行病学实验的优缺点。【授课学时】3学时第七章 筛检【目的要求】1、掌握筛检
8、的概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2、熟悉筛检试验评价的设计与实施3、了解筛检试验临界值的判断方法与效益评价【教学内容】1、筛检的概念及其发展;2、筛检的真实性、可靠性评价及预测值的估计3、筛检试验的正常值判断及效果评价难点内容为联合试验对真实性指标的影响。【授课学时】6学时第八章 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自学)第九章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偏倚及其控制【目的要求】1、掌握流行病学研究中偏倚的种类、来源及控制方法。2、熟悉误差的来源及其分类。【教学内容】1、讲解选择偏倚的种类、来源及控制方法。2、讲解信息偏倚的种类、来源及控制方法。3、讲解混杂偏倚的种类、来源及控制方法。难点内容为混杂偏倚及其控制方法。【授课学
9、时】3学时第十章 病因与因果推断【目的要求】1、掌握病因的概念、因果推断的标准及因果推断方法与程序2、熟悉病因模型3、了解因果推断的发展【教学内容】1、讲授病因的概念,并介绍病因推断的标准;讲解病因模型以及因果关联与统计关联的区别;介绍病因推断的案例。2、重点内容为病因的概念及病因推断的标准。3、难点为mill法则【教学学时】3学时第十一章 疾病预防和疾病监测【目的要求】1、掌握疾病的三级预防策略和初级卫生保健;疾病监测的相关概念及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监测。2、了解全球卫生一般了解疾病预防控制的策略和措施。【教学内容】1、介绍疾病预防控制的策略和措施。2、讲解疾病的三级预防。3、介绍全球卫生策略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流行病学 统计学 专业 大纲 理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