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题库精华.doc
《流行病学题库精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病学题库精华.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填空题26按设计策略,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描述性研究、 研究、实验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分析性27 按设计策略,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 研究和理论性研究。实验性35按设计策略,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描述性研究、 研究、实验性研究和 研究。分析性1、 是指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散发2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的人群、时间及地区分布的特征,称为 。.三间分布3.续发率也称家庭 。二代发病率4描述疾病的流行强度的术语有散发、 、大流行。流行或者爆发5描述疾病的流行强度的术语有散发、流行、 。爆发6疾病的 现象称为疾病的分布,它包括流行和不流行两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2、。群体7分布是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包括流行和不流行两个连续不断的过程,经常受到病原因子、 、人群特征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环境8患病率取决于两个因素 和病程。发病率9患病率取决于两个因素发病率和 。病程10分布是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包括流行和不流行两个连续不断的过程,经常受到病原因子、环境、 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人群特征11疾病的群体现象称为疾病的分布,它包括 和不流行两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流行12疾病的群体现象称为疾病的分布,它包括流行和 两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不流行1事物间的联系只有排除了虚假的联系与间接联系后, 才能进行病因推导,以判断是否属于 联系。直接因果2分布
3、是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包括流行和不流行两个连续不断的过程,经常受到 、环境、人群特征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致病因子3疾病发生的三要素是 、宿主、环境。病原4疾病发生的三要素是病原、 、环境。宿主5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中,轮状模型是用来说明 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它用于疾病多因素研究,而不强调疾病单一致病因子的作用。生物6病因假设可产生于 、疾病分布特征、实验室研究观察结果,也可以是一种理论上的推测。临床实践7疾病发生的三要素是病原、宿主、 。环境8病因假设可产生于临床实践、 、实验室研究观察结果,也可以是一种理论上的推测。疾病分布特征9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中轮状模型是用来说明生物与
4、 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它用于疾病多因素研究,而不强调疾病单一致病因子的作用。 环境10病因假设可产生于临床实践、疾病分布特征、 观察结果,也可以是一种理论上的推测。实验室研究11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中轮状模型是用来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它用于疾病 研究,而不强调疾病单一致病因子的作用。多因素1按实际任务分类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通常有三种类型: 、病例调查和专题调查。爆发调查2按实际任务分类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通常有三种类型:病例调查、爆发调查和 。专题调查3偏倚按其来源大致归纳为三类,即 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选择性4偏倚按其来源大致归纳为三类,即选择性偏倚、 偏倚和混杂偏倚。信息性
5、5偏倚按其来源大致归纳为三类,即选择性偏倚、信息偏倚和 偏倚。混杂性1个案调查的目的是从了解 的原因着手,进行防疫措施、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单个病例发生2个案调查的目的是从了解单个病例发生的原因着手,进行 、降低传染病发病率。防疫措施3个案调查的目的是从了解单个病例发生的原因着手进行防疫措施、 。降低传染病发病率1. 是指暴露组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之比。相对危险度2. 是指有共同经历和共同特征的一组人。.队列3在因素对照研究中,对可能出现的偏倚要有充分估计,设计阶段注意控制 偏倚,收集资料时注意控制信息偏倚,在分析阶段注意控制混杂因素。选择4在因素对照研究中,对可能出现的偏倚要有充分估计,
6、设计阶段注意控制选择偏倚,收集资料时注意控制 偏倚,在分析阶段注意控制混杂因素。信息5在因素对照研究中,对可能出现的偏倚要有充分估计,设计阶段注意控制选择偏倚,收集资料时注意控制信息偏倚,在分析阶段注意控制 因素。混杂6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 、病例与对照匹配、巢氏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与对照不匹配7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病例与对照不匹配、 、巢氏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与对照匹配8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病例与对照不匹配、病例与对照匹配、 。巢氏病例对照研究9出生队列分析更能显示致病因素与 的关系,并避免了横断面分析曲线中高年龄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的假想。年龄1. 传染源一般是指能排除病原体的人和 。动物2慢性病预防
7、措施可分三级: 、“三早”预防、对症治疗。病因预防3消毒一般分为 ,疫源地消毒。预防性消毒4人工自动免疫是免疫预防的主要方法,按其制品可分为 、灭活疫苗、组分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减毒活疫苗5诊断试验用于患病率为 的人群时其诊断效益最高。50%6临床随机对照实验的四个原则是 ,对照,重复,随机化。均衡29消毒一般分为预防性消毒, 。疫源地消毒30人工自动免疫是免疫预防的主要方法,按其制品可分为减毒活疫苗、 、组分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灭活疫苗31临床随机对照实验的四个原则是均衡, ,重复,随机化。 对照28临床随机对照实验的四个原则是均衡,对照, ,随机化。重复29慢性病预防措施可分三级病因预防、
8、“三早”预防、 。对症治疗30人工自动免疫是免疫预防的主要方法,按其制品可分为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组分疫苗7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 感染和内源性感染。外源性31人工自动免疫是免疫预防的主要方法,按其制品可分为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组分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 32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外源性感染和 感染。内源性8预防接种效果的考核包括 考核和流行病学效果考核。免疫学效果9临床试验设计三要素 、受试对象和试验效应。处理因素10我国现行检疫传染病为 、霍乱、黄热病。鼠疫 11医院感染监测类型 、目标性监测。全面综合性监测27预防接种效果的考核包括免疫学效果考核和
9、效果考核。流行病学29临床试验设计三要素处理因素、 和试验效应。受试对象31医院感染监测类型全面综合性监测、 。目标性监测34我国现行检疫传染病为鼠疫、 、黄热病。霍乱28我国现行检疫传染病为鼠疫、霍乱、 。黄热病29临床试验设计三要素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和 。试验效应 30评价流行病学效果时常用 和保护率两项指标进行考核。效果指数名词解释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一门人群中,研究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探索、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制定并验证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3 分)。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3分)。散发是指某
10、病在一定地区的发病率呈历年来一般水平(3分)。发病率表示一定期间内(一般为一年)。某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3分) 发病率=新病例/暴露人口*k(100%,1000)被动监测,是指下级监测单位或检测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向上级监测单位上报监测资料,上级监测单位被动地接受监测资料(3分)。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某病的现象(新、旧)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3分)。患病率=新旧病例/同期观察人口*(100%,1000)计划免疫:是指根据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水平的分析,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以致最终消灭传染病的目的(3
11、分)。主动监测,是指根据特殊需要,由上级监测单位的监测人员亲自调查或收集有关资料,或者由下级监测单位的经专门培训的监测人员严格按上级要求调查或收集有关资料(3 分)。大流行即疾病蔓延迅速,涉及地域广,往往在比较短的期间内越过省界、国界、甚至洲界,而形成大流行(3分)。传染期:是指病人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间(3分)。周期性是指疾病每隔一定时间间隔后,规律性的发生一次较大的流行的现象(3分)。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患某种疾病的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3 分)。疾病监测: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及时反馈,以便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3分)。
12、比值比(OR)又称优势比,交叉乘积比:是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3分)。OR=(a/c)/(b/d)=ad/bc普查就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对一定范围的人群中每一成员进行的调查(3分)。抽样调查:是指从某个人群总体中,按照随机化原则,抽取部分有代表性的个体(统计学上称为样本)进行调查,用这个样本的调查结果,估计或代表总体的情况(患病率或某些因素的分布情况)(3分)。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
13、属医院感染(3分)。匹配,又称配比是指在安排病例与对照时,使两者的某些特征或变量相一致。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3分)。疫源地是指传染源向周围排出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一般把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疫点。范围较大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连成一片称疫区(3分)。队列研究是指将某一人群分为暴露及未暴露于某因素的两种人群,追踪其各自的发病(或死亡)结局,比较两者发病(或死亡)结局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3分)。相对危险度(RR)又称“危险比”或“率比”:是指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比值(
14、3分)。RR=Ie/Io=a/(a+b)/c/(c+d)个案调查又称个例调查或病家调查,是指对个别发生的病例、病例的家庭及周围环境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3分)。筛检是在大量人群中通过快速的试验和其他方法,去发现那些未被识别的病人、可疑病人或有缺陷的人(3分)。盲法试验:在临床试验中,如果试验的研究者或受试者一方或双方都不知道试验对象分配的所在组,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组,这种试验的方法,称盲法试验(3分)。季节性:是指疾病发病率在每年的一定季节内升高的现象。季节性分布表明这期间的致病因子或传播因素特别活跃。弄清造成季节性升高的原因,能更有效地采取防制措施(3分)。双盲试验:执行医疗措施的医护人
15、员和病人都不知道每个病人接受何种治疗,这样可使医生对每个患者询问、检查同样认真负责、实事求是(3分)。病例对照研究:是指选择患病和未患病的两组人群,调查这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的情况及程度,然后比较这两组人群之间暴露的差异,以判断该因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及联系强度的一种观察研究方法(3分)。特异危险度(AR)又称归因危险度或率差为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之差(3分)。AR=Ie-Io=a/(a+b)-c/(c+d)=Io(RR-1) 临床试验是按实验法,运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试验对象(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前者某种治疗措施,不给后者这各措施或给以安慰剂
16、,经过一段时间后评价两措施产生的效应,目的是评价临床治疗、预防措施的效果和病因研究(3分)。潜伏期:是指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这段时间(3分)。病原携带者是指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人(3分)。系统抽样是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间隔一定数量的单位抽取一个单位,这种抽样方法比较方便,样本在整个人群中的分布也比较均匀,但有时会出现系统的偏差(3分)。全民监测也称一般人群监测或常规报告,是指流行病监测系统以监测区内全体人员为监测对象的监测形式(3分)。自然疫源地:指某些可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3分)。流行是指一个地区某病发病率明显超过历年的散
17、发发病率水平称为流行(3分)。死亡率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3分) 死亡率=死亡总数/同年平均人口*k(1000)人群易感性:是疫源地指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易感的程度。人群易感性以人群中非免疫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表示(3分)。实验室感染:是指从事实验室工作时,因接触病原体所致的感染(3分)。随时消毒:是指在现有传染源的疫源地对其排泄物、分泌物及所污染的物品及时进行消毒,以迅速将病原体杀灭(3分)。爆发在一集体单位或固定人群中,于短时间内,即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某病的病例数突然增多,异乎平常,称为爆发(3分)。简答题1国境卫生检疫:为了防止传染病有国外
18、传入国内和由国内传出,在一个国家国际通航的港口、机场、陆地边境和江河的进出口岸,设立国境卫生检疫机构(3 分)。检疫机构负责对进出国境的人员和交通工具、行李物品实施医学检查、卫生检查和必要的卫生处理措施,称为国境卫生检疫(3分)。2疾病监测及其种类:疾病监测是用流行病学方法,对疾病的发生和分布作全面系统的观察,调查各种影响因素,以便及时、有效的采取控制疾病的对策和措施,并评价其效果(4 分)。疾病监测的种类包括传染病监测和非传染病监测(2分)。3影响年龄分布的因素:人群免疫力可影响疾病的年龄分布(2分)。生活条件不同,可以影响疾病的年龄分布(2分)。部分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2
19、分)。4实验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与观察性研究截然不同,实验性研究属实验法(2 分)。要求将研究对象随机地分配至不同的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研究者直接控制的条件下,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试验,比较两组效应指标(发病、死亡、痊愈等)的差异,以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4分)。5队列研究的特点:)研究分组是根据暴露的有无分成暴露组和非暴露组(2分)。属前瞻性研究,由由“因”到“果”的研究(2 分)。是在自然状态下观察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间的关系(2分)。6.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与联系: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的分布,决定分布的因素及其防制,而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在个体的表现以及诊断治疗(3 分)。流行病学
20、是从群体的角度研究疾病的规律及其防制,临床医学是从各体的角度研究疾病的规律及其诊断治疗。掌握疾病的流行病学知识有助于对疾病的个体现象的认识,掌握疾病的临床医学知识有助于开展流行病学研究(3分)。7流行病学的主要应用:描述疾病的及健康状态分布及疾病特征的变化规律(分)探索疾病病因(分)研究疾病的自然史(分)疾病监测和预防(分)用于临床研究和评价疾病防治的效果评价(分)用于卫生、保健服务的决策和评价(分)对社区和人群健康做出诊断8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任何疾病的发生必须具备病因、宿主和环境三项基本条件(即疾病发生的三要素)(3分)。三个要素要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平衡失调才能发生疾病(
21、3分)。9在选择病例和对照时要考虑一下几点:首先要考虑病例与对照的可比性,应用某些限制性方法,使病例和对照拥有良好的可比性(2分);要考虑病例与对照的代表性,即病例要代表病例的总体,对照要代表产生病例的总体(2分)。要考虑样本含量是否足够大(2分)。10. 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的流行病学特点: 经节肢动物传播的流行病学特征:有地方性的特点,病例的分布与相应的节肢动物的分布一致(2分);有较严格的季节性特点(2分);有明显的职业或年龄分布特点(2分)。11疫源地消毒:指对现有或曾经有传染源存在的场所进行的消毒,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2分)。随时消毒是指对传染源排泄物及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物品及时进行
22、消毒(2分)。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住所后对疫源地所进行的彻底消毒(2分)。12主要从下述几个方面描述疾病的人群分布特点: 描述疾病的年龄及性别分布(2分); 描述疾病的职业分布(2分); 描述疾病的种族或民族分布(2分)。 社会阶层 婚姻状况和家庭 行为 宗教 人口流动13流行病学探索病因的原则:1、 分析分布现象及影响因素2、 通常从描述疾病的分布现象提出病因假设(3分);3、 通过深入的观察性研究或实验性研究进一步验证病因假设(2分)。方法: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类推法、排除法14暴发调查步骤:核实诊断确认暴发或流行的存在(1分)初步调查构成初步假设(1分)进行详细调查(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流行病学 题库 精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