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凸轮减速器仿真与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连杆凸轮减速器仿真与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杆凸轮减速器仿真与设计.doc(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题 目 连杆凸轮减速器仿真与设计 学生姓名 ee 学号 ee 所在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ee 指导教师 ee _ _ 完成地点 ee 2009 年 6 月 8 日摘要连杆凸轮减速器具有传动效率高,承载能力大,出轴形式灵活,刚性好,性价比高等特点。该减速器在一定程度上吸纳了渐开线齿轮减速器和摆线针轮减速器的优点。连杆凸轮减速器是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样机设计、制造、台架试验和工业现场考核等环节开发而成的一种新型的机械传动装置。与摆线针轮减速器相比,省却了输出机构,曲柄轴承外移,对啮合副参数限制少,参数优化时选择余地大;摆线针轮减速器中,由于受到转臂轴承的限制,啮合副的承载能力不能充分发
2、挥,连杆凸轮减速器更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摆线针轮减速器输入、输出轴为外伸悬臂式,不适合横向载荷较大的场合,连杆凸轮减速器输入、输出轴均为简支布置,刚性好,适应面更宽。连杆凸轮减速器单级传动比可达87,理论上有接近半数的凸轮廓线同时参与啮合,重合度大,传动平稳,结构紧凑,承载能力高。采用了连杆惯性力自平衡结构,延长了轴承寿命,提高了减速器的平稳性。该成果已通过陕西省科技厅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结论为:该成果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减速器传动效率高,承载能力大,出轴形式灵活,结构刚性好,性能价格比高,为国内减速器行业增加了一个新品种。并具有技术娴熟,可靠,产业化容易,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具
3、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关键词:新型组合机构;连杆凸轮减速器;研制与实验;摆线针轮减速器;凸轮廓线AbstractThe new type cam-linkage combinatorial mechanism is innovated. And it designs the structure and movement and analyscs force performance. According to gear one teeth difference theory and som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reducer, thou
4、ght sh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n patter trial-roduced, the new-type cam-linkage reducer have successfully manufactured, the new method about inertia force of connecting rod balancing on the member is made. And it also increases running stability of reducer. Indicated from the field-word by ind
5、ustry and the test of sets shelf, the new fashioned reducer has a few merits which are more speed ratio, more heavy of bearing capacity, and hight of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It ddds a new variety for internal reducer trade and has a wide application foreground and extend value.The transmission
6、principle and calculation of drive ratio of this mechanism was analyzed.The mathemation equations of theoretical contour of cam and its tangent line and normal line were derived.The expression of pressure angle of an arbitrarary point on the theoretical contour of cam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moment
7、 relationshiop of driving and driven components was deduced.Key words: linking rod and cam combinating mechanism ; equation of cam contour; pressure angle; linking rod and cam reduce目 录第1章 绪论11.1 课题的背景及其意义11.2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要求21.3 课题的研究方案3第2章 摆线形成原理及其摆线廓线的特性42.1 摆线形成的几何原理42.2 摆线上一点的数学性质62.2.1 一阶导数62.2.2 理
8、论廓线上一点的切线方程62.2.3 理论廓线上一 点M的法线方程62.3 摆线上一点法线的特性72.3.1 直线的方程72.3.2 法线与线的交点72.4 摆线上一点的压力角82.5 由摆线形成原理构想出新型连杆凸轮组合机构102.6 摆线形成机构的研究112.6.1 传统方法形成摆线的机构112.6.2 连杆凸轮组合机构的演化122.6.3 两种摆线形成机构结构的比较122.6.4 两种机构形成曲线方程的比较13第3章 新型连杆凸轮组合机构的基本原理及其数学特性153.1 机构的创新过程及其传动原理153.2传动比计算173.2.1 运动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的转向关系173.2.2 传动比的计
9、算173.3 凸轮理论廓线的研究193.3.1 凸轮上第一条廓线的方程193.3.2 凸轮上理论廓线方程的通式193.3.3 凸轮理论廓线方程的一阶导数203.3.4 凸轮理论廓线的切线与法线方程及特性213.4 啮合基本定律233.5 凸轮理论廓线上的压力角253.6 机构中主从动构件的力矩关系式263.7 理论廓线与实际廓线的特点27第4章 连杆凸轮减速器的力分析及其轴的校核28第5章 连杆凸轮减速器的效率分析30第6章 基于在MATLAB软件下的摆线生成方式34第7章 连杆凸轮减速器的立体建模447.1 轴的立体建模447.2 轴承的立体建模467.2.1轴承圈的建模467.2.2 轴承
10、的装配477.3 轴和键的配合487.4主动轴上零件组装497.5 从动轴上零件组装507.6 两轴件和凸轮的组装517.7 凸轮、轴、机座的装配527.8 整体装配53致 谢54参考文献55第1章 绪论1.1 课题的背景及其意义为了适应机械系统性能水平日益提高的新要求,实现传动系统小型轻量化,保证其产品的竞争能力,国内外仍在不断地研究和发展各种新型机械传动,探索传动装置的新形势和新种类,从传动装置的原理和结构上进行创新,不断创造出体积小、重量轻和承载能力高的新型传动装置。在背景技术中,减速器是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独立的封闭传动装置,用来降低转速和增大转矩,以满足工作需要。其中渐开线齿轮减速器在
11、技术上最成熟,应用最广泛,占有主导地位。但由于啮合原理关系,不论是硬齿面还是软齿面,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单级传动比小重合度有限(的正常齿制,标准齿轮传动的重合度最大为1.98),因而影响了其减速效果和承载能力。摆线针轮减速器单级传动比大、重合度大(理论上有近半数的齿啮合)、啮合副为硬齿面,承载能力高,效率也可接受,应用越来越广。但摆线针轮减速器的结构刚性差,输出轴不宜承受较大的压轴力,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同时其承载能力又受到转臂轴承的限制,使啮合副的承载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八十年代出现的渐开线三环减速器,具有结构简单、刚性好等优点,但缺点是承载能力较小,效率低,温升大,不能持续使用。九十年代又出现
12、了一种“同步带双曲柄环板式针摆减速器”,这种减速器是将转臂外移的两套摆线针轮机构呈180配制而成,省去了输出机构,并采用了同步带将两套机构联系起来克服死点。本设计的目的是研制一种新型“连杆凸轮减速器”,提出新的连杆凸轮组合机构的啮合传动原理和新的动力均载和啮合均载装置。连杆凸轮减速器具有传动效率高、承载能力大、出轴形式灵活、刚性好、性价比高等特点。该减速器在一定程度上吸纳了渐开线齿轮减速器和摆线针轮减速器的优点。连杆凸轮减速器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一齿差原理并借鉴了摆线针轮减速器、渐开线三环减速器的部分结构,经结构设计、样机试制等环节研发的一种新型的机械传动装置。可用于平行轴之间的减速或增
13、速传动,可以替代圆柱齿轮减速器、摆线针轮减速器及行星齿轮减速器工作。实验结果表明该减速器具有承载能力大,传动效率高,运行可靠等优点。1.2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要求连杆凸轮减速器是我校开发的一种专利技术,分为内啮合和外啮合两种不同的传动形式。本毕业设计主要是应用Pro/e软件,根据传动原理和已建立的传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完成凸轮的三维立体造型,特别注意在满足传动比要求的前提下,研究凸轮齿数的限制条件。另外在前期压力角的研究基础上,完成连杆凸轮机构的受力分析,特别是高副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及其方向)确定。根据行星传动技术,初步确定连杆凸轮减速器效率分析的计算公式,分析其影响因素。具体要求如下:推导
14、内啮合凸轮实际廓线曲线方程,注意理论廓线与实际廓线的区别;根据给定参数(i=17)画出内啮合齿廓曲线,要求能实现参数化绘图;完成连杆凸轮机构的受力分析,初步确定连杆凸轮减速器效率分析的计算公式;用Pro/e软件完成连杆凸轮减速器的立体图形,完成连杆凸轮减速器的立体建模与实体图形;用CAD软件绘制内啮合连杆凸轮减速器装配图和主要零件的零件图。1.3 课题的研究方案本毕业设计主要是应用Pro/e软件,根据传动原理和已建立的传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完成凸轮的三维立体造型,特别注意在满足传动比要求的前提下,研究凸轮齿数的限制条件。另外在前期压力角的研究基础上,完成连杆凸轮机构的受力分析,特别是高副之间的
15、相互作用力(大小及其方向)确定。根据行星传动技术,初步确定连杆凸轮减速器效率分析的计算公式,分析其影响因素。另外,在MTALAB软件的基础上,绘出在传动比为17的条件下的凸轮廓线;又根据要求建立了一个交互式参数化绘图,实现任意给定参数,即可实现参数化绘图。最后绘制连杆凸轮减速器的装配图和零件图。2.电机选择2.1电动机选择(倒数第三页里有东东)2.1.1选择电动机类型2.1.2选择电动机容量电动机所需工作功率为:;工作机所需功率为:;传动装置的总效率为:;传动滚筒 滚动轴承效率 闭式齿轮传动效率 联轴器效率 代入数值得:所需电动机功率为:略大于 即可。选用同步转速1460r/min ;4级 ;
16、型号 Y160M-4.功率为11kW2.1.3确定电动机转速取滚筒直径1.分配传动比(1)总传动比(2)分配动装置各级传动比取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高速级传动比则低速级的传动比2.1.4 电机端盖组装CAD截图 图2.1.4电机端盖2.2 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2.2.1电动机轴 2.2.2高速轴2.2.3中间轴2.2.4低速轴2.2.5滚筒轴3.齿轮计算3.1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1按传动方案,选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2绞车为一般工作机器,速度不高,故选用7级精度(GB 10095-88)。3材料选择。由表10-1选择小齿轮材料为40Cr(调质),硬度为280 HBS,大齿轮材料为45钢(
17、调质)硬度为240 HBS,二者材料硬度差为40 HBS。4选小齿轮齿数,大齿轮齿数。取5初选螺旋角。初选螺旋角3.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由机械设计设计计算公式(10-21)进行试算,即3.2.1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1)试选载荷系数1。(2)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图10-30选取区域系数。(3)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图10-26查得,则。(4)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5)由机械设计第八版表10-7 选取齿宽系数(6)由机械设计第八版表10-6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7)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图10-21d按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13计算应力循环次数。(9)由机械设
18、计第八版图(10-19)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10)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式(10-12)得(11)许用接触应力3.2.2计算(1)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49.56mm(2)计算圆周速度(3)计算齿宽及模数 =2mmh=2.252.252=4.5mm49.56/4.5=11.01(4)计算纵向重合度0.tan=20.73(5)计算载荷系数K。已知使用系数根据v= 7.6 m/s,7级精度,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图10-8查得动载系数由机械设计第八版表10-4查得的值与齿轮的相同,故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图 10-13查得由机械设计第八版表10-3查得.
19、故载荷系数11.111.41.42=2.2(6)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分度圆直径,由式(10-10a)得(7)计算模数 3.3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由式(10-17)3.3.1确定计算参数(1)计算载荷系数。 =2.09(2)根据纵向重合度 ,从机械设计第八版图10-28查得螺旋角影响系数(3)计算当量齿数。(4)查齿形系数。由表10-5查得(5)查取应力校正系数。由机械设计第八版表10-5查得(6)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图10-24c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大齿轮的弯曲强度极限 ;(7)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图10-18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8)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S1.
20、4,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式(10-12)得(9)计算大、小齿轮的 并加以比较。=由此可知大齿轮的数值大。3.3.2设计计算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 大于由齿面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的法面模数,取2,已可满足弯曲强度。但为了同时满足接触疲劳强度,需按接触疲劳强度得的分度圆直径100.677mm 来计算应有的齿数。于是由取 ,则 取 3.4几何尺寸计算3.4.1计算中心距a=将中以距圆整为141mm.3.4.2按圆整后的中心距修正螺旋角因值改变不多,故参数、等不必修正。3.4.3计算大、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3.4.4计算齿轮宽度圆整后取.低速级取m=3;由 取圆整后取表 1高速级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连杆 凸轮 减速器 仿真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