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071049.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江阴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07104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阴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071049.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江阴、嘉兴两市开展城乡一体化情况调研报告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推进我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2008 年 5 月 20-22 日,吴劲松副主任带领有关处室赴江苏省江阴市、浙江省嘉兴市开展调研。调研组先后与江阴市、嘉兴市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并考察了江阴市新桥镇和平湖市新仓镇,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江阴、嘉兴两市城乡一体化的主要成效 江阴市和嘉兴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起步较早,规划较细,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目前,两市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呈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良好趋势,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2、。1、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江阴市上世纪 80 年代就已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目前,该市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在全国率先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 100%;全面推进“村村体育健身工程”,累计建成全民健身工程 286 个;镇镇都有文化站,村村都有综合服务大院。嘉兴市全面普及 15 年教育,市级文化活动中心(室)建成率达到 105%,构筑了比较完善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建成 17 个省级体育强镇,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全市三大类 12 项公共卫生服务综合达标率达 98.5%。2、网络化的基础设施基本建成。江阴市农村公路里程达 1700 多公里,全市路网
3、密度达199 公里/百平方公里,超过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所有行政村全部开通了公交车;光缆、有线电视网、供水网 100%覆盖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 100%覆盖乡镇。嘉兴市农村公路网密度达到 155 公里/百平方公里,等级公路通村率和路面硬化通村率均达到 100%;构筑了从中心城市到副中心城市、城市到镇、镇到村的三级公交网络,公交通达行政村率达到 99.79%;城乡一体化供水网覆盖人口 62.02%;宽带网 100%覆盖自然村,实现“县县电气化”。我们在到新桥镇、新仓镇考察的途中,亲身感受到村的公路均很发达。3、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完善。江阴市“新农合”制度已全面推广,农民参保率达 100%;农
4、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 82.44%;失地农民保障制度较为完善,被征地农民每人每月最低可获得 180 元的生活补助。嘉兴市在全国率先推行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障“六个统一”制度,即统一筹资标准、统一参保对象、统一起报线、统一封顶线、统一保障水平、统一统筹年度等,目前覆盖率达 100%;率先建立了“土地换社保”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20.2 万名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均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建立了城乡一体化、多层次、广覆盖、保基本、可衔接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城镇“三无”对象和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99%以上。4、农村环境整治全面启动。江阴市积极实施农村改水工程、清洁“家河”工程、农村“两全”工程(全面取
5、缔露天粪缸、全面实行垃圾集中处理)、国家卫生镇全面创建活动和“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建成了首批全国生态市、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县(区)、全国农村改水普及市、全国农村改厕普及市,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嘉兴市以“五化一配套”为重点(道路硬化、环境洁化、河道净化、民居美化、村庄绿化、配套建设),全面启动“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已完成 846 个村庄的环境整治,建成 131 个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2004 年,嘉兴市启动了“户集、村收、镇(街道)运、市处理”的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系统,目前该系统 100%覆盖行政村,受益农户在 95%以上。同时,加大对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
6、力度,已有 8 个镇获得“全国环境优美镇”称号,40 个镇获得“省级生态镇”的称号,获得省级以上生态镇称号的比率达到 75%。5、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江阴市和嘉兴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增广贤文步缩小,城乡收入比既低于江苏、浙江 2.5:1 的共同比例,更低于全国 3.33:1 的平均比例。2007 年,嘉兴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10163 元,农民收入增幅连续四年超过市民,城乡收入比由 2003 年的 2.11:1 缩小到 1.98:1。江阴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0641 元,城乡收入比为 1.97:1。二
7、、江阴、嘉兴两市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做法 江阴、嘉兴市顺应城乡融合和一体化加快推进阶段的发展要求,贯彻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以实施纲要为指导,以专项规划为依据,以多方参与为依托,以财政投入为前提,以“三集中”为抓手,以统筹城乡产业为支撑,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主要做法如下:1、制定指导性实施纲要,有序推进“六个一体化”。2003 年,嘉兴市制定了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的战略任务就是“六个一体化”:即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生态环
8、境建设与保护一体化。实施战略分三步走:第一步,到 2005 年,城乡一体化工作步入轨道,基本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机制和推进体系;第二步,到 2010 年,初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第三步,到 2020 年,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奋斗目标。目前,嘉兴市第一步奋斗目标已经实现。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向纵深推进,嘉兴市 2008 年出台了“17”方案,即嘉兴市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地行动纲领和 7 个推进体系(“六个一体化”推进体系+组织保障体系),重点是通过完善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农民创业政策体制、改革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探索建立土地置换流转机制、健全农村建设长效体制等五项体制改革与创新
9、,加快实现第二步奋斗目标。江阴市贯彻落实江苏省关于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又制定了江阴市市域空间统筹规划纲要,明确“两个率先”的目标(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突出“农村集镇化、集镇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目前,江阴市“第一个率先”的目标已经实现。为了加快实现“第二个率先”,江阴市制定了 建设幸福江阴行动纲要(20082010年)和幸福江阴系列行动计划,重点从五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即以民生为本,大力拓展创业就业门路;以民富为纲,多路并举促进持续增收;以民享为先,不断优化城乡人居环境;以民安为基,保持社会
10、和谐稳定有序;以民强为重,加快社会事业协调发展。2、编制详细性的专项规划,以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嘉兴市在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下,着眼全市 3915 平方公里,编制和实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1640”工程,大力发展 1 个主城区,积极培育壮大6 个副中心城区,扶持发展 40 个新市镇,整合中心村和农村居民点,构筑网络型大城市框架,充分发挥各级城镇对人口、物质、资金、观念、信息等要素的汇聚作用与孵化器功能。同时,嘉兴市还编制了生产力空间布局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规划等 8 个专项规划,着力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充分
11、发挥“三化”对“三农”的带动作用。江阴市坚持规划先行,把 988 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按照农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先总体、后局部的规划原则,制定了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江阴市农村规划等专项规划,把各项建设置于市镇村规划的范畴,全面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同发展。3、政府、农民和社会多方参与,营造城乡一体化工作的良好氛围。嘉兴市专门成立了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负责人担任一把手,下设七个推进组,每个组由副市长挂帅,由相关部门牵头负责,各部门各负其责,又相互协调。同时要求各县(市、区)成立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突出重点和兼顾面上相结合、定性考核
12、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对各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进行考核。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嘉兴市一方面加强宣传,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开展参与规划、参与决策、参与筹资、参与建设和参与管理等“五参与”活动,在全市形成了热爱美好家乡、建设美好家园、追求美好生活的浓厚氛围,农民主体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另一方面,组织实施“千企联村送项目、建设美好新农村”等活动,有效地激发了社会力量从更宽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以更大的力度全面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目前,嘉兴市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政府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江阴市推进政
13、府职能部门的功能向农村延伸,比较典型的是把城管的“触角”伸到农村。目前,江阴 15 个乡镇、开发区城管中队全部挂牌成立,改变了过去“管城的不管乡,管工的不管农”的领导体制,形成了城市工作、农村工作相互对接、良性互动的新格局。4、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江阴、嘉兴两市积极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速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近年来,江阴市每年将工业税收投入到“三农”建设的资金超过 5 亿元,先后建成了农业高科技组培中心、旅游观光农业园、多种经营种植业基地等。从 2005 年开始,江阴市、镇两级财政向民生倾斜,
14、社会事业和富民惠民工程累计投入占到全市财政支出的 36%。江阴市财政还拨出专项资金,在城乡同步实施“5 年 5 万”现代农民免费培训工程和“5 年 1 万”免费创业培训计划。2007 年,江阴市预算内安排各类惠民支农资金 9.5 亿元,占可用资金的 15%。嘉兴市不断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重点保证农民基本技能的培训、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公益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2004-2005 年,仅嘉兴市南湖区就完成交通一体化工程投资 4.67 亿元,供水一体化工程投资 0.32 亿元,电力信息一体化工程投资 4.37 亿元。在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方面,目前嘉兴市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阴 城乡 一体化 调研 报告 07104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