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工业建筑技术成本效益评价分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绿色工业建筑技术成本效益评价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工业建筑技术成本效益评价分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绿色工业建筑技术成本效益评价分析当前绿色工业建筑总数较少,其原因在于绿色建筑技术带来的增量成本。评价绿色工业建筑技术的增量经济效益,有利于决策者合理选择技术方案并消除高成本误解。根据GB/T508782013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及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评价标准大部分评价内容和评价要求基本一致,主要区别为工业建筑多了“室外环境与污染物控制”,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及工业建筑评价权重指标相差不大,而绿色工业建筑在节能节水和室外环境上的分数权重较大1。2绿色工业建筑经济评价理论(1)工业建筑生命周期成本理论指考虑成本的时间价值下分析绿色工业建筑生产、运营、处置
2、3个阶段的各项投入总成本。(2)开展经济性评价为主的绿色工业建筑技术增量成本与效益分析,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将导致生产者成本增加,却也换来使用者和社会成本的降低及一定的环境效益。3.1绿色工业建筑技术增量成本识别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指绿色项目与基准建筑相比额外增加的成本投入。由于准备阶段增量成本约占总增量成本的1%,故不单独列入研究。根据评价标准有以下7个方面的增量成本:(1)工业建筑合理规划使用地上地下空间、开展厂区绿化、室外透水地面设计、可再生地利用等节地措施;(2)采取围护结构、暖通空调、绿色照明、可再生能源利用等;(3)工业废水再生回用、雨水利用、节水器具的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采用建筑构件
3、预制化、钢结构、一体化设计与施工、高强材料、绿色材料等节材技术;(5)采取光污染、室外噪声、工业粉尘、烟尘控制技术的室外环境与污染物控制技术;(6)进行室内空气质量、风环境调节的室内环境技术;(7)运营管理系统增量成本。3.2绿色工业建筑技术增量效益分析3.2.1节地与可持续发展场地增量效益合理规划用地是节约土地的重要举措,可表示为:S节地=S屋顶绿化+S空间利用+S透水地面+S可再生地式中:S透水地面=G(1r)PA103,G为管网运行费用,取0.08(元/m3);H1为渗入地下的雨水量(m3),各地不同;r为降雨过程中透水面的径流系数;P为年平均降雨量(mm);A为透水面投影面积(m2)2
4、。S屋顶绿化=PP电=WTwSP电;P为屋顶绿化节省的用电量(kWh);P电为工业电价(元/kWh);W为房间每m2减少的日用电量kWh/(m2d);S为屋顶面积(m2);Tw为采暖期与制冷期之和(d)2。3.2.2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增量效益(1)通过减少空调在夏季和冬季的负荷量来节省用电量,软件显示增强型围护系统每年可节约电力30%以上4。(2)根据生产工艺需求采用灵活的空调形式,釆用高效率的采暖空调系统,降低耗电量。(3)绿色照明节能S照明=Q照明P电,式中:Q照明为基准建筑与绿色建筑照明系统年用电量之差(kWh);P电为工业电价。(4)可再生能源利用包括地热能、太阳能、工业余热回收利用等
5、。3.2.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增量经济效益(1)工业废水再生回用效益指每年回收及利用废水价值与废水处理成本之差。记为S废再用=q(P水F),式中:q为再生水回用水量(m3);F为废水处理成本。(2)雨水利用技术效益S雨水利用=Q雨P水=pSP水,式中:Q雨为系统雨水收集量(m3);p为年平均降水量;S为收集面积;为工业建筑利用系数,取0.9。(3)绿色节水器具效益S节水器具=QWP水,式中:QW为标准用水量(m3);为节水率。3.2.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增量经济效益S节材=S结构节材+S节约用材(1)建筑构件预制化。其在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减少了施工中的粉尘和噪声,记为S预制化。(2)钢结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绿色 工业建筑 技术 成本 效益 评价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