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角的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案-角的比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数学教案角的比较 教学建议 一、学问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角的大小比较,角平分线的意义,两个角的和、差、倍、分的意义.难点是空间观念,几何识图实力的培育.角的比较的相关学问是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和画法,以及进一步探讨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 1角的大小的比较有两种方法: (1)重合法:即把要比较的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重合,再比较另一条边的位置; (2)度量法;即比较两个角的度数. 两种方法的比较结果是一样的. 2.利用比较角大小的上述两种方法,就可以画出角的和、差、倍、分,并进而比较角的和、差、倍、分的大小. 3.对于角平分线的概念,要留意以下两点: (1)它是角的内部的一条射线
2、,并且是一条特别的射线,它把角分成了相等的两部分. (2)要驾驭角平分线的数学表达式:若OC 是 的平分线,则 或 4.在比较角的大小时,应留意角的大小只与开口的大小有关,而与角的边画出部分的长短无关.这是因为角的边是射线而非线段.若用射线旋转成角的定义,也可以说转得较多的角较大. 三、教法建议 1.本节教材,完全可以比照线段的比较,线段的和差倍分,以及中点的意义来进行.两者是非常相像的. 2.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时,把角叠合起来,肯定要使两个角的顶点及一边重合,另一边落在第一条边的同旁,否则不能进行比较.这可以通过叠合两块三角尺比较角的大小的实例来说明.这和线段大小比较非常相像. 3.由于前面学
3、过线段的大小比较和线段的和、差、倍、分.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就是运用类比联想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利用旧学问,解决新问题. 4.在本课的练习中,在可能的状况下,将以后常常遇到的图形,提前让学生见到,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5.在角的和、差、倍、分的计算中,由于度、分、秒的四则运算还没有讲到,因此只进行度的加、减. 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养教化目标 (一)学问教学点 1.理解两个角的和、差、倍、分的意义. 2.驾驭角平分线的概念 3.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二)实力训练点 1.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演示比较角的大小,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等,培育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 2.通过角
4、的和、差、倍、分的意义,角平分线的意义,进一步训练学生几何语言的表达实力及几何识图实力,培育其空间观念.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详细实物演示,对角的大小进行比较这一由感性相识上升到理性相识的过程,培育学生严谨的科学看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化.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对角的大小比较,提高学生的鉴赏力,通过学生自己作角及角平分线,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几何图形的形象直观美. 二、学法引导 1.老师教法:直观演示、尝试、指导相结合. 2.学生学法:主动参加、主动思维、动手实践相结合.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 角的大小比较,角平分线的意义,两个角的和、差、倍
5、、分的意义. (二)难点 空间观念,几何识图实力的培育. (三)疑点 角的和、差、倍、分的意义. (四)解决方法 通过学生主动参加,在自觉与不自觉中驾驭学问点,再经过练习,解决难点和疑点. 四、课时支配 1课时 五、教具学具打算 投影仪或电脑、一副三角板、自制胶片(软盘)、量角器.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角的比较中驾驭方法,理解相应概念,并驾驭角平分线的概念. (二)整体感知 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学生的画图相结合,完成本节教学任务.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的一副三角板,你能说出这几个角的大小吗? 学生基本知道一副三
6、角板各角的度数,他们可能利用度数比较,也可能通过视察,也会有同学用叠合法.这里可以让学生探讨,说出采纳的比较方法,但叙述可能不规范.老师既不赐予确定也不否定,只是再提出新问题. 投影显示:两个度数相差1度以内的角,不标明度数,只凭眼视察不能确定两个角的大小. 师:对于这两个角你能说出它们哪一个大?哪一个小吗? (学生困惑时老师点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角的比较.同学们提出的比较一副三角板各角的方法有些很好,但不规范.希望同学们仔细学习本节内容,驾驭角的比较等学问,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板书课题) 板书 1.5 角的比较 【教法说明】由学生熟知的三角板各角的比较入手,把学生带入比较角的大小的
7、意境.但问题一转,出现了不标度数,视察又不能确定大小的角,当学生手足无措时,老师提出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吸引其留意力. 探究新知 1.角的比较 (1)叠合法 老师通过活动投影演示:两个角设计成不同颜色,三种状况: , , ,如图1所示. 图1 演示:移动 ,使其顶点 与 的顶点 重合,一边 和 重合,出现以下三种状况,如图2所示. 图2 师:请同学们视察 的另一边 的位置状况,你能确定出两个角的大小关系吗? 学生活动:视察老师演示后,同桌也可以利用两副三角板演示以上过程,帮助理解比较两角的大小,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老师依据学生回答整理板书. 板书 与 重合, 等于 ,
8、记作 . 落在 的内部, 小于 ,记作 . 落在 的外部, 大于 ,记作 . 【教法说明】通过直观的实物演示和投影(电脑)显示,既加强了角的比较的直观性,又可提高学生的爱好.留意再次强调角的大小只与开口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以及角的符号与小于号、大于号书写时的区分. (2)测量法 师:小学我们学过用量角器测量一个角,角的大小也可以按其度数比较.度数大的角则大,度数小的则小.反之,角大度数大,角小度数小. 学生活动:请同桌分别画两个角,然后交换用量角器测量其度数,比较它们的大小. 【教法说明】测量前老师可提问运用量角器应留意的问题.即三点:对中;重合;读数.让学生动手操作,培育他们动手实力.
9、 反馈练习:课本第32页习题1.3A组第3题,用量角器测量 、 、 的大小,同桌交换结果看是否精确. 2.角的和、差、倍、分投影显示:如图1, 、 . 图1 提出问题:如图1, ,把 移到 上,使它们的顶点重合,一边重合,会有几种状况?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出.你如何把 移到 上,才能保证 的大小不变呢? 学生活动:探讨 如何移到 上,移动后有几种状况,在练习本上画出图形.(有小学测量的基础,学生不会感到困难,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老师依据学生回答小结:量角器可起移角的作用,先测量 的度数,然后以 的顶点为顶点,其中一边为作作一个角等于 ,出现两种状况.如图2及图3所示: (1) 在 内
10、部时,如图2, 是 与 的差,记作: . (2) 在 外部时,如图3, 是 与 的和,记作: . 【教法说明】在以上教学过程中,肯定要留意训练学生的看图实力和几何语句表达实力,如 与 的和差所得到的两个图形中,还可让学生视察得到图2中 是 与 的差,记作: ,或 与 的和等于 ,记作: ,图3中 是 与 的差,记作: 等进行看图实力的训练.图2 图3 反馈练习: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画图. 已知如图4, ,画 ,使 . 师:两个 的和是 ,那么 是 的2倍,记作 ,或 是 的 ,记作: .同样,有角的3倍和 等等.角的和、差、倍、分的度数等于它们的度数的和、差、倍、分. 图4 3.角平分线 学生视
11、察以上反馈练习中 的图形, ,也就是 把 分成了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 的平分线. 板书定义: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几何语言表示: 是 的平分线, (或 ). 说明:若 ,则 是 的平分线,同样有两条三等分线,三条四等分线,等等. 变式训练,培育实力 投影显示: 1.如图1填空:图1 2. 是 的平分线,那么, 图2 3.如图2: 是 的平分线, 是 的平分线 若 ,则 , ,则 度 【教法说明】练习中的第1、2题可口答,第3题在老师引导下写出过程,初步渗透推理过程,培育学生的逻辑推理实力,推理过程由已知入手,联想得出结论. (四)总结、扩展 找学生回答:今日学习了哪些内容?老师归纳得出以下学问结构: 八、布置作业 课本第33页B组第1、2题. 作业答案 1.解: , 若 ,那么, 2.解: 是 的平分线, . 又 是 的平分线, . 又 , . 说明:学生作业或回答问题,尽量要求用“ ”的形式,为以后解证明题打好基础. 九、板书设计 同七、(四)的格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