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工程研究分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河道治理工程研究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道治理工程研究分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道治理工程研究分析1、工程概况 西河为红河源头,发源于下关巍山分水岭西花盘村附近,由北向南经洗澡塘流出巍山坝子,是贯穿巍山坝子的一条国际性河流。为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治理规划河道之一,治理段主要位于巍山坝子内,根据资金投入情况,自上游至下游分3段治理,本工程河段为大仓镇的永福桥至庙街镇的双堆桥,该段长9.517km,现状河口宽度520米之间,河滩地宽度0200米之间。河道天然落差较小,河底坡降一般在0.162.23范围。河道河底高程1722.61706.5m,河道地面高程东岸1724.01708.0m,西岸1724.3m1709.0m。西河贯穿两岸农田,两岸分布多个自然村。整条河道呈
2、蜿蜒曲变形态,两岸分布部分柳树及竹子;河道沿堤存在两种形式,即自然漫滩式和松散土堤式。目前主要存在着防洪基础薄弱、防洪标准低、河道淤积、冲刷、淘刷严重等突出问题。每年汛期频繁的洪涝灾害,直接威胁着沿岸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农田耕地经常被冲毁或被淹,大量的基础设施遭到破坏,经济损失巨大,已成为制约巍山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根据巍山气象站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5.8;最热月平均气温21.5(6月),最冷月平均气温8.2(1月);极端最高气温33.8(1958年6月),极端最低气温-4.6(1963年1月)。多年平均地表温度18.6,日照2249.6小时,日照百分数53%,总积温568
3、2.8,10活动积温达4835.2。多年平均降雨量802.9mm,最多1973年降水1088.6mm,最少1960年降水472.3mm,610月为雨季,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7.1%;11月5月为旱季。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0%;多年平均蒸发量2113.1mm。多年平均风速2.0m/s,最大平均风速16.9m/s,最大风速23.0m/s(1982年)。 2、河道生态设计思路研究 本次设计以防洪安全为核心任务,在应用河流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上,分析工程现状,提出河道治理工程的设计理念,在满足河道防洪标准的前提下,将河道设计成多自然型生态河道,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本次河道生态设计应
4、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保护和恢复河流形态的多样性;河道治理工程应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和自我净化功能;营造一种人与自然亲近的环境,保留河道天然的美学价值;充分利用现有河滩,做到防洪安全,营造优美环境,体现河滩地多用途性;充分考虑河道在历史中演变,还原一定的历史价值。 3、现状河道存在的问题分析 根据作者现场调查,总结出现状河道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河道整治投入不足,河岸狭窄,无防洪功能未能形成有效、完善的防洪体系。治理段自永福桥至双堆桥均没有进行河堤加固,河堤均为自然式河堤,且堤质松散,受洪水冲刷容易形成泥石流;主槽窄,宽度约为520m不等,河堤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道 治理 工程 研究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