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控制对策.docx
《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控制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控制对策.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控制对策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控制对策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建筑网为大家解答。1、静压桩挤土效应防治1)设计措施。为了避免挤土效应对成桩质量的影响,设计中应控制桩间距在允许范围之内。设计中若存在的问题如桩距过小,考虑到施工的实际情况,采用跳打方式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首先应考虑调整布桩,保证桩间距满足jgj94-2008第3.3.3条。当设计布桩密度较大时,对桩距较密部分的管桩设计中应提出采用预钻孔沉桩方法。2)施工措施:合理安排压桩顺序。事先制定有效的沉桩流水路线,群桩施工应先深后浅、先大后小、先长后短,先中央后周边。若桩较密集,且距建筑物较远,场地开阔时,宜从中间向四周进行;
2、若桩较密集,场地狭长,两端距建筑物较远时,宜从中间向两端进行;若桩较密集,且一侧靠近建筑物时,宜从相邻建筑物的一侧开始,由近向远进行;采用预钻孔辅助沉桩。预钻孔直径比桩径小100,深度宜为1/3-1/2的有效桩长,施工时应随钻随打;或采用间隔跳打法,但在施工过程中严禁形成封闭桩。开挖防挤沟,设置应力释放孔,以减少地基土体的变位值。加强施工过程中挤土位移监测及标高监测,以便及时获得第一手资料,对下一步施工进行相应调整。2、配桩问题桩长控制,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表面虽然光滑,但是属于摩擦桩,设计一般以桩长作用静压桩的控制止压条件,就是说根据地质土层分布情况,桩长达到设计要求的数值已经有足够的摩擦力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预应力 施工 质量 控制 对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