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噪声污染的危害与控制对策研究.docx
《环境噪声污染的危害与控制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噪声污染的危害与控制对策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环境噪声污染的危害与控制对策研究1噪声的来源噪声一般指由杂乱无章的非周期性振动产生的宽频谱声音。从广义上讲,一切人们不需要的声音都可称之为噪声。有学者将噪声定义为:“会损害或妨碍听觉,引起压力,影响注意力和工作效率或者导致意外发生的任何令人不安或有害的声音”1。噪声的来源主要有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生活噪声生活噪声主要来自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活动场所,如大型超市、商业广场、居民区等,是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噪声污染。()交通噪声交通噪声主要来自于交通运输工具,如飞机、汽车等,70%的城市环境噪声来自于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工业噪声主要来自于生产车间,建筑工地等场所,它是诱发
2、职业性耳聋的主要原因。()建筑噪声虽然这种噪声具有暂时性,但其强度很大,在扰民纠纷中也占有一定比例。据统计,在影响环境的各种噪声中,社会生活噪声占47%,交通噪声占30%,工业噪声占8%10%,建筑施工噪声占5%左右2。2噪声的危害噪声对人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多种因素有关。其影响既有生理方面的,也有心里方面的。噪声烦恼度心理反应一直是环境噪声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不但与噪声级的大小有关,还与噪声的频率、脉动性以及噪声所发生的环境等一系列因素有关3。2.1噪声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在噪声的长期作用下,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胃肠器官慢性变形,导致消化不良,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4。噪声能使唾液
3、、胃液分泌下降,消化腺分泌减少,胃肠道蠕动减弱,括约肌收缩,减慢胃肠蠕动的排空速度,出现消化系统症状5。余慧珠等6发现接触噪声工人的某些消化道症状,胃病检出率,尿胃蛋白酶浓度和空腹基础胃酸排出量显著增高,胃电图不规则波形有显著增高和增多。据统计,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工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比在安静环境下作业的高5-6倍。2.2噪声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对于长期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来说,神经系统症状是主要症状。噪声不仅可以引起暴露者神经衰弱,还可以引起暴露者记忆力、思考力、学习能力降低等神经效应。噪声具有的强烈刺激可以使人的脑电波发生变化,引起条件反射混乱。表现为“噪声病”症状,如头晕、失眠、嗜睡
4、、易激动、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耳鸣等,严重时甚至发展为精神错乱7-8超标噪声对人们的情绪状态有明显的消极影响,在高噪声环境下会导致某些行为功能和神经功能发生改变9。噪声可使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心血管功能受到影响,测试结果表明,85B-95B(A)噪声可使人发生心电图、脑电流图的明显改变,脑血管紧张度增高,脑供血不足,并有造成心血管系统持久性功能损伤的迹象10。噪声还可以引起交感神经紧张,从而导致血压波动增大,年轻人表现为血压降低,而老年人则以升高者居多。据一家工厂工人们的体检报告中表明,在高噪声车间工作的工人,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比低噪声车间的高11。此外,噪声长期作用于机体使
5、大脑和丘脑下部交感神经兴奋,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增强,耗氧量增加,心肌和左心室负担加重,从而危害心脏功能12。2.4噪声对听力的影响噪声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听力损伤。人们在进入强噪声环境时,暴露一段时间会感到双耳难受,甚至会出现头痛等感觉。离开噪声环境到安静的场所休息一段时间,听力就会逐渐恢复正常。这种现象叫做暂时性听阈偏移,又称听觉疲劳13。长期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下而又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防护措施,将使毛细胞产生不可逆的损害,导致严重的职业性耳聋14。若人突然暴露于极其强烈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迷路出血,螺旋器从基底膜急性剥离,可能使人耳完全失去听力,即出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噪声 污染 危害 控制 对策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