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五台塔院寺大白塔.docx
《忻州五台塔院寺大白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忻州五台塔院寺大白塔.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忻州五台塔院寺大白塔大白塔,全称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宝塔,原称大慈延寿宝塔,位于沂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杨林街,坐落在五台山塔院寺内,是五台山的标志建筑。也称释迦牟尼舍利塔,俗称大白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白塔为塔中之塔,塔中套有砖塔、石塔,其前身为“慈寿塔”,“慈寿塔”始建于何时,难以稽考。清凉山志载,塔在汉明帝以前就有。据说东汉明帝时,西域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就是看到五台山台怀之地似佛祖说之灵鹭山,且此地已有一佛塔,便奏明汉明帝在五台山修筑寺院。由此可知,佛舍利塔,建造于五台山兴建佛寺之初。另据记载,唐朝以前这里就有一座二层八角塔,以后毁掉了。公元前486年释迦牟尼佛灭度,其尸骨炼就成八万四千个舍
2、利子,古印度阿育王用黄金七宝铸成八万四千座佛舍利塔,于四方供奉。隋时,在中国立有十九座佛真身舍利塔,五台山独得其一,称之为“慈寿塔”。北魏时显通寺称“大浮图寺”,意即大塔寺,可见大白塔的前身“慈寿塔”,最晚在北魏时期已耸立于五台山。故此,本篇将大白塔内慈寿塔的始建时间,且为东汉,隋、唐亦重建佛塔。现在的大白塔,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一说元大德六年(1302年)修建的是藏式石塔。由尼泊尔匠师阿权尼哥设计建造,将以前的“慈寿塔”置于大塔腹中,明代永乐五年(1407年)建大白塔,并将元代石塔、石塔内的释迦牟尼舍利塔即慈寿塔,藏在大白塔内。该塔工程之大,建造之难,为五台山之冠。建成后,最初作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忻州 五台 塔院寺大 白塔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