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事业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的思考.docx
《关于建设事业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建设事业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的思考.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建设事业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的思考信息化、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是当今理论界、产业界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关心的热点问题,认真研究和探讨这类问题,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政策走向,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信息化、新型工业化等概念进行了阐述,对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建设事业信息化与工业化工作做了论述,最后提出了推动建设事业信息化与工业化应注意的问题。1、新型工业化的含义:(1)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即是发展高新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和优化产业结构。(2)新型工业化的五个要素,即: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其中,科技含量高是指高科技作用
2、的充分发挥,它统率其他四个要素:要使经济效益达到较高水平,必须充分应用高技术改造原有产业,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要降低资源的消耗量,必须改造原有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这也必须依赖高新技术作用的发挥;要减少环境污染,不仅要靠治理污水、废气、废物的高技术和新工艺的发明和创造,而且要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生产工艺和流程,减少生产过程的“三废”的产生量和排放量;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同样离不开用高科技内容来武装劳动力和管理人员。事实上,在新世纪,对于高新科技的掌握、创新和应用程度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强弱的主要标志。因此,新型工业化必须紧紧抓住高科技这一主导工业化发展的“总纲”,从而为新型工业化确定
3、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方向。2、信息化的含义:(1)信息化是由计算机、信息技术、互联网等生产工具的革命所引起的工业经济转向知识(信息)经济的一种社会经济过程。(2)信息化包括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生活方式的信息化等内容。3、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1)信息化是手段,目的是要加快提升我们的工业化水平。离开了工业化之本,信息化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信息化只有和产业结合,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其高效率的优势,才能真正发挥出威力来。(2)信息化覆盖工业化的整个进程,伸展至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个角落,赋予工业化以崭新的内容和现代化特征,并以信息技术在
4、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为主要标志。4、信息化与高科技的关系:(1)信息化是高科技的基础,它提供了高科技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信息化构建的网络科研平台,高科技的发展不可想象。(2)高科技又源源不断地为信息化输送更加新鲜的血液,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5、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三化”水平:(1)信息化水平(NIQ):38.46%(2000年);工业化水平:51%(2001年工业产值);城镇化水平:37.7%(2001年)(2)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完成工业化的标准:国际上有三个最重要的结构性指标: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必须降到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
5、;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3)我国工业化现状:在我国,1979年的GDP总量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28%、48%和24%.到了2001年,这三个数字已变为15%、51%和34%.所以从产值指标看,我国在上个世纪末已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但是,从更为重要的就业和城镇化指标看,我国的工业化之路才刚刚走了一半左右。2001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为3.65亿,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仍然高达50%,高于20%的国际工业化标准;而到2001年,我国城镇人口所占比重为37.7%,也低于60%的国际标准。二、信息化与建设事业建设事业涉及的领域多,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建筑业是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建设 事业 信息化 新型 工业化 思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