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探讨.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大跨度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跨度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探讨.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跨度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探讨1工程概况某市商住综合楼工程,地下2层,地上31层,建筑总高度为99.8m。设防烈度为6度(0.05g),标准设防类,设计地震分组系第一组,特征周期值0.35s,类场地。主楼采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兼设备层设置在第3层,层高4.75m,转换层以上为剪力墙住宅,转换层以下为12m12m大柱网,用于商业用途的自由空间,建筑平面图如图1所示。为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主楼采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利用中部楼电梯间设置剪力墙作为抗侧力构件。2转换方案比选由于上部剪力墙无法落地,需在三层楼面设置托墙转换结构,为追求合理的转换体系,对转换深梁方案、钢骨混凝土组合梁、空腹桁架方
2、案、斜腹杆桁架4个方案进行了试算和比选,各方案转换体系示意图如图2所示。采用混凝土转换深梁进行体系转换时,转换梁的轴力较小,弯矩和剪力较大,即通过转换梁的受弯受剪来承受上部剪力墙传来的竖向荷载。这就要求转换梁的截面够大,往往大于框支柱的截面,易造成框支柱柱端弯矩、节点剪力过大,不易形成“强柱弱梁”的破坏机制,对抗震不利。同时,过大的转换梁截面严重影响了建筑的净高,自重大、配筋多都是此种转换方案的劣势。采用钢骨混凝土结构进行体系转换时,钢骨的配置使得构件的承载能力极大提高,能有效减小转换梁、转换柱的截面,同时抗剪承载力和延性的提高又改善了结构的抗震性能。但钢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较复杂,工序繁琐,工
3、期较长,既要求钢结构的制作与安装,又要求支模、绑钢筋,浇筑混凝土较困难,同时钢骨混凝土中钢材的用量较大,工程成本较高。空腹桁架由上弦杆、下弦杆以及直腹杆组成,采用此种桁架转换体系时,结构受力均匀、传力明确,但所需直腹杆截面较大,且腹杆承担的竖向荷载不能直接传递到框支柱,弯矩由上下弦杆承担,与转换深梁相比,上下弦抗弯纵筋与抗剪钢筋总量相当,经济效益不明显1。3混凝土斜腹桁架转换体系的结构设计及加强措施3.1结构设计。1)双向布置连续多跨双向布置转换桁架,能有效平衡和减少杆件内力。2)刚度渐变原则沿结构竖向,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需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4(以下简称高规
4、)第3.5.2条的要求。在结构建模计算过程中首先要合理布置转换层以下落地剪力墙,其次要合理布置转换层以上标准层剪力墙,再调整桁架上弦、斜腹杆、直腹杆、下弦截面大小,必要时还需调整每榀桁架上弦之间双向井字梁截面,使转换层上下层刚度平稳过渡并确保转换层上部标准层(加强层)的剪力墙、连梁配筋正常,最后,通过反复调整与计算,使整个模型侧向刚度满足规范的要求。3)转换桁架兼设备层转换桁架层层高4.75m,在结构建模计算时,作为一个楼层考虑其侧向刚度的变化,同时转换桁架的内部空间作为建筑的设备层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建筑空间的利用率。4)强斜腹杆、强节点从结构受力状态方面看,转换桁架的杆件都是轴心或小偏心受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跨度 高层建筑 结构设计 探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