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凝胶材料在建筑节能的应用.docx
《气凝胶材料在建筑节能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凝胶材料在建筑节能的应用.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气凝胶材料在建筑节能的应用近年来,市场上所用的模塑(石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酚醛泡沫塑料等有机类保温材料导热系数较低,但燃烧性能达不到A级要求,燃烧时易释放大量有害物质,消防隐患很大。虽然所用的岩棉、泡沫玻璃、泡沫混凝土等无机类保温材料燃烧性能达到A级,但密度又偏大,导热系数偏高,这都导致两类建筑保温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气凝胶材料,被称为“最轻的固体材料”,是一种无机材料,具有A级不燃的特性,同时其导热系数较低,因而成为国际关注的新型隔热材料,又被称为“超级隔热保温材料”。本文通过探析低成本制备的气凝胶材料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的应用,实现高效节能与防火兼备,提升建筑节
2、能水平,推进建材行业循环、绿色、低碳发展。1气凝胶材料的发展现状气凝胶是美国StevenS.Kistler在1931年发明的一种材料,他以硅酸钠为硅源,盐酸为催化剂,制备了水凝胶,通过溶剂置换和乙醇超临界干燥,首次制备了SiO2气凝胶。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Kistler详尽地表征了SiO2气凝胶的特性,并制备了许多有研究价值的其它气凝胶材料,包括Al2O3、WO3等气凝胶材料。然而早期气凝胶非常易碎和昂贵,主要在实验室内使用,因此,在随后的30多年中,气凝胶的研究一直没有明显进展。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法国科学家Teichner以及美国劳伦兹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ArlonHunt等人的不懈
3、努力,才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利用正硅酸甲酯(TMOS)代替硅酸钠,在甲醇溶液中通过TMOS水解一步产生凝胶(称为“醇凝胶”),再在超临界甲醇条件下进行干燥而成。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LarryHrubesh领导的LLNL实验室研究人员制备出世界上密度最小的气凝胶(并且是密度最小的固体材料),气凝胶的密度为0.003g/cm3,仅为空气密度的三倍。其间气凝胶的制备及其表征有了较大的进步。而在气凝胶的应用方面,最早于1974年用于切伦科夫探测器,1982年二氧化硅气凝胶用于太阳能集热器的覆盖层,1983年作为隔热层用于双面窗等,这些使得人们开始对二氧化硅气凝胶产生了兴趣。1993年气凝胶被应用到宇
4、航服、太空飞船、航天飞机等(图1)国内的气凝胶发展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被国内一些专家关注,随后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同济大学沈军等用硅溶胶常压制备出气凝胶,为气凝胶的常压低成本制作提供了实验基础。从2002年开始,气凝胶的研究在国内企业中展开,出现了很多复合气凝胶,为实现气凝胶的多领域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纵观国内外SiO2气凝胶的技术发展可以发现,通过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可以制得密度在200kg/m3左右、导热系数在0.02W/(mK)左右的纯SiO2气凝胶,然而这类SiO2气凝胶产品的制备仍然存在成本昂贵、工艺复杂、强度较低等缺陷,限制了其在建筑保温材料的应用。目前,天津市建筑
5、材料科学研究院联合天津工业大学针对SiO2气凝胶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组织研发团队专项研究、技术攻关,分别利用正硅酸乙酯和工业水玻璃作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及常压干燥工艺低成本成功制备了SiO2气凝胶,且通过工艺优化,制备周期由原先的7d缩短为4d。低成本快速制备的SiO2气凝胶密度为68kg/m3、孔隙率96.8%,导热系数为0.0150W/(mK),比表面积865.115m2g,平均孔径10.718nm,同时该SiO2气凝胶材料具备更加优良的疏水性能(制备材料见图2,性能指标见表1)。实现了制备工艺的简单化、安全化和低成本化,为其能够大规模生产、尽快实现实际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气凝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凝胶 材料 建筑节能 应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