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节水灌溉的理论和技术.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水稻节水灌溉的理论和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节水灌溉的理论和技术.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水稻节水灌溉的理论和技术由于近年来水资源日趋紧张,稻农惜水心切,所以说掌握节水灌溉的理论和技术,做到现在面积水稻的稳产高产就成为当务之急。1 节水灌溉的基础理论节水灌溉就是在满足水稻生理需水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其生态需水而保证相对产量的灌溉方法。生理需水包括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质。水是光合作用产物的原料,其次,通过叶片的气孔进行蒸腾作用来调查水稻的体温,保证一切生理功能顺利地进行。生态需水包括株间蒸发,地面流失和地下渗漏等也就是以水调肥,以水灭草,以水压盐碱,以水防冻,以水防治病虫害。2 水稻生长过程最基本的灌溉方法水稻原产于沼泽地带,适宜在浅湿干交替的环境下生长,水稻就得水泡的认识是错误的。水稻
2、的正确灌水方法,应该是“浅灌水、串灌水、晚断水。”即浅水分蘖(3.5cm),苗够晒田(晒5-7d不等,以土壤表面出现鸡爪纹、白根上返,稻中上冲,叶色变淡为标准),浅水扬花(3.3-5.0cm),浅水湿、干交替灌浆,收获前7-10d断水。3 合理的稻田规划,是节水的基础排灌渠系要合理布置。干渠要控制全部计划灌溉的面积,位于灌溉区系的最高地带,并沿着比较平缓的坡设置,减少跌水、陡坡。支渠与干渠垂直或成一定的斜角。在两条毛渠之间最好能有50m的宽度,长度就有300m以上。毛渠一般以地势不同,采用灌排相间式或排灌并列式两种。地势平坦,用灌排相间式,即一渠灌两侧或排两侧;地势不平,而有一定偏坡,采用灌排
3、并列式,即一渠灌一侧,这样灌排管理方便,灌水效率高,从而达到节水目的;合理布置道路现条田,合理平整土地,对节约用水也有一定作用。4 合理耕作可最佳调节土壤水分状况,可保水防旱,节约人工用水在土壤耕作中,凡能影响土壤孔隙度及毛细管作用的措施,都可调节土壤水分状况。深耕可以疏松耕层土壤,增加孔隙,增强透性,积蓄大量降水,增加土壤底墒。耙、耢等表土作业可以建造疏松的表土覆盖层,减少毛管水蒸发,保住表墒。中耕松土,破除板结,在天旱时起到保水防旱的作用,在多雨地湿情况下,还可以散墒。干旱时镇压可以压紧土壤,减少蒸发,使下层水分上升,以保墒提墒。5 秧苗期的最佳低用水量秧苗需水量随生长而逐渐增加(在此提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稻 节水 灌溉 理论 技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