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大全 .docx
《2022年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大全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大全 .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_精品资料_中医基础理论学问试题一、单项题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是( A) A 、以五脏为中心B、以六腑为中心C、以五官为中心 D、以五体为中心E、以经络为中心2、中药性能中四气、五味是指( D)A 、虚、实、寒、冷.酸、甜、苦、辣、咸B 、冷、暖、凉、热.辣、苦、酸、甜、腥C、寒、暖、冷、凉.酸、甜、苦、辣、涩D、寒、热、温、凉.辛、甘、酸、苦、咸E、冷、暖、温、凉.咸、甘、苦、辣、酸5、中医护理疾病的基本特点和原就是( A)A 、辨证施护B、辨病施护C、对症施护D、因人施护E、因时施护6、八纲是指( B)A 、风寒、暑热、阴阳、虚实B、阴阳、表里、虚实、寒热C、寒热、恶冷、虚实
2、、表里D、表里、寒热、恶冷、阴阳E、虚实、表里、冷热、风寒8、“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的根本依据在于( A)A 、辨证论治B、对症治疗C、辨病治疗D、因人而异E、因病而异11、正常舌象是( C)A 、淡白B、淡红C、薄红D、暗淡E、浅红12、以下不属于阳的属性有( D)A 、光明B、温热C、外向D、物质E、上升13、阴阳的属性是( C)A 、肯定的B、不变的C、相对的D、量变的E、质变的15、望舌主要是观看( B)A 、舌尖、舌中、舌根B、舌质、舌体、舌苔C、舌边、舌体、舌色D、舌下、舌头、舌体E、舌根、舌上、舌下19、为患者实施药熨时, 温度不宜超过( E)A 、30B、40C、50D、60
3、E、70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20、熏洗药温不宜过热, 其温度一般为( D)A 、10-20B、20-30C、30-40D、50-70E、80-9021、舌苔时指附着于舌面上的一层( A)A 、苔垢B、斑疹C、颜色D、瘢痕E、颗粒22、在五行的生克关系中,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有促进、资助、协同作用时,称为( C)A 、五行制化B、五行相克C、五行相生D、五行相约E、五行拮抗23、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称为( B)A 、配伍B、相畏C、相使D、相杀E、相须24、按五行生克规律 ,五味入五脏 ,多食甘就伤 .( D)A 、心B、肺C、肝D、脾E、肾 35、脏象
4、学说的主要特点是( D)A 、以脑为中心的整体观B、以经络为中心的整体观C、以六腑为中心的整体观D、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E、以精气神为中心的整体观52、具有发散作用的药味是( D)A 、咸B、酸C、苦D、辛E、甘53、饮食的消化吸取主要是( E)A 、脾的运化B、胃的受纳C、脾的升清D、胃的通降E、脾胃的升降57、与维护正常呼吸关系最亲密的脏腑是( B)A 、心与肺B、肺与肾C、肺与肝D、肺与脾E、肝与肾58、脉形细小如线属 D 脉.A 、浮脉B、数脉C、弦脉D、细脉E、缓脉74、辨证施护的最初阶段为( A)A 、评估B、方案C、诊断D、实施E、评判76、人体最根本的气是( A)A 、元气B、
5、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79、施艾条灸的部位先后次序应本着( A)A 、先上后下B、先下后上C、先左后右D、先左后右E、无次序要求80、 陈皮 、 木香 属( B)A 、补气药B、理气药C、和解药D、清热药E、泻药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83、刮痧前要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 其目的是( D)A 、搞清刮具的质量B、搞清刮具的质量C、搞清刮具的质量D、搞清刮具的质量E、判定是否需蘸润滑剂83、临床显现多汗、多尿、或小便失禁、遗精等症是气的哪种功能反常( E)A 、气的推动作用B、气的气化作用C、气的温煦作用D、气的外卫作用E、气的固摄作用84、具有防备外邪,温养肌
6、肤,调剂腠理开合功能的气是( B)A 、元气B、卫气C、营气D、宗气E、中气85、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生理基础是由于( C)A 、脾主升清B、脾固摄气血C、脾主运化水谷精微D、脾主运化水液E、脾为后天之本86、气虚可导致血瘀是由于( B)A 、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气能载血E、血为气之母87、心之华在( A)A 、面B、唇C、发D、爪E、皮88、肾之华在( C)A 、面B、唇C、发D、爪E、皮89、肝之窍在( C)A、舌B、耳C、目D、鼻E、口90、肺之窍在( D)A 、舌B、耳C、目D、鼻E、口91、与肺相表里的脏腑是( D)A、胃B、胆C、小肠D、大肠E、膀胱92、与心相表里的
7、脏腑是( C)A 、胃B、胆C、小肠D、大肠E、膀胱93、主统血的脏腑是( C)A、心B、肝C、脾D、肺E、肾 94、推动血液运行的脏腑是( A)A 、心B、肝C、脾D、肺E、肾95、骨之余为( A)A、齿B、爪C、发D、筋E、脉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96、筋之余为( B)A 、齿B、爪C、发D、筋E、脉97、血之余为( C)A 、齿B、爪C、发D、筋E、脉98、心在志为( A)A、喜B、怒C、思D、悲E、恐99、肝在志为( B)A、喜B、怒C、思D、悲E、恐100、脑为( A)A、髓之海B、气之海C、血之海D、水谷之海E、经脉之海101、胃为( D)A 、髓之海B、
8、气之海C、血之海D、水谷之海E、经脉之海104、称为“先天之本 ”的脏腑是( E)A、心B、肝C、脾D、肺E、肾105、称为“后天之本 ”的脏腑是( C)A、心B、肝C、脾D、肺E、肾106、主调剂血量的是( B)A 、心B、肝C、脾D、肺E、肾 107、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是( B)A 、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B、化生和贮藏精气,藏而不泻C、似脏非脏,似腑非腑D、既不似脏,又不似腑E、以上均不是108、爪甲的荣枯主要取决于BA、津液B、肝血C、肾精D、气血E、心血109、人体骨骼的发育主要取决于CA 、津液B、肝血C、肾精D、气血E、心血110、经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A、经脉B、络脉
9、C、奇经八脉D、孙络E、浮络111、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是( A)A 、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B、化生和贮藏精气,藏而不泻C、似脏非脏,似腑非腑D、既不似脏,又不似腑E、以上均不是112、十二经脉中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交接于( A)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A、手足末端B、头部C、面部D、腹部E、胸部118、“六淫”是指( E)A 、六气B、风、寒、暑、湿、燥、火C、六种正常的气候变化D、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E、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143、我国医学史上, 开创临床辨证施护先河的著作是( D)A 、皇帝内经 B、肘后备急方 C、诸病源候论 D、伤寒杂病论E、中医基础144、以下哪哪
10、一项火、 燥、暑共同的致病特点( C)A、上炎B、耗气C、伤津D、动血E、生风145、气滞是指( E)A 、腹内有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B、腹胀腹满,扣之如鼓C、腹部按之如囊,小便不利D、皮下按之凹陷,举手即起E、肿块时聚时散,按之无形,痛无定处146、七情致病可直接伤及内脏, 最易伤及哪几脏( E)A 、心脾肺B、心肺肝C、肺脾肾D、肝脾肾E、心肝脾147、导致气机紊乱逆于上的情志致病因素是( E)A 、思B、惊C、恐D、喜E、怒148、突然受惊可导致( E)A 、气缓B、气上C、气消D、气下E、气乱149、血瘀是指( A)A 、腹内有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B、腹
11、胀腹满,扣之如鼓C、腹部按之如囊,小便不利D、皮下按之凹陷,举手即起E、肿块时聚时散,按之无形,痛无定处150、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B)A 、易伤阳气,使气机升降失常B、使气机收敛,故无汗C、多易伤肺D、易生风动血E、易于引起流行151、风邪致病( C)A 、易耗气伤津B、易损耗阳气C、易袭阳位D、易袭阴位E、易阻滞气机152、暑邪致病( A)A 、易耗气伤津B、易损耗阳气C、易袭阳位D、易袭阴位E、易阻滞气机153、寒邪致病( B)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A 、易耗气伤津B、易损耗阳气C、易袭阳位D、易袭阴位E、易阻滞气机154、六淫中致病季节性最强的邪气是(
12、C)A 、风邪B、湿邪C、暑邪D、燥邪E、火邪155、为百病之长的邪气是( A)A 、风邪B、湿邪C、暑邪D、燥邪E、火邪156、易致疮痈的邪气是( E)A 、风邪B、湿邪C、暑邪D、燥邪E、火邪157、“正气存内, 邪不行干 ”的意义是( D)A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B 、邪气伤人,正气必定受损C、正气充分,与邪抗争,扶邪外出D、正气旺盛,邪气难以入侵E、以上都不是158、导致病证虚实的主要机制是( D)A、气血的盛衰变化B、气机升降出入的失调C、阴精与阳气的偏盛偏衰D、正气与邪气的消长盛衰E、脏腑功能活动的盛衰变化159、阴阳失调中,阴阳偏衰以哪个脏为根本( D)A、肝B、脾C、心D、肾
13、E、肺160、患者显现午后发热, 热度不甚高,五心烦热,常提示( D)A 、里热证B、实热证C、阴血亏虚D、阴虚内热E、气虚两亏161、正气不足是人体发病的( B)A、必备条件B、内在依据C、重要条件D、条件之一E、以上都不是162、煎煮时需要烊化的中药是( D)A 、麻黄 B、大黄 C、人参 D、阿胶E、丹参163、经络系统的主体是( A)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十五络脉D、十二皮部E、脏腑164、关于“标”与“本”的含义,以下哪一项不正确 C A、病因与症状,病由于本B、正气与邪气,邪气为标C、先病为标,后病为本D、原发病为本,继发病为标E、正气为本165、“虚就补之,实就泻之 ”,属
14、于 B A、反治法B、正治法C、标本兼治D、急就治标E、缓就治本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166、坐浴法熏洗的频率正确为( C.)A、每日 1 次B、每日 2 次C、每日 1-3 次D、隔日 1 次E、每周一次167、坐浴法熏洗的时间正确为( B.)A 、10 分钟B、20-30 分钟C、30 分钟.D、15 分钟E、40 分钟168、以下各项中属治疗原就的是 D A、滋阴降火B、清热泻火C、疏散风热D、扶正祛邪E、益气补血169、眼部熏洗法药液的温度一般为(A )A 、25B、30C、50-60D、15E、20170、扶正祛邪的基本原就是 C A、先扶正, 后祛邪B、先
15、祛邪, 后扶正C、扶正不留邪, 祛邪不伤正D、扶正与祛邪并用E、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171、眼部熏洗法的时间正确为( D)A 、30 分钟.B、10 分钟.C、20 分钟D、15-30 分钟E、20 分钟以内172、全身熏洗法药液的温度最好保持在( C)A 、50-60B、45-55C、38-45D、42-56E、40-50173、全身熏洗法的时间最好不超过(C)A、30 分钟B、1 小时C、40 分钟D、15 分钟E、20 分钟174、寒因寒用适用于 A A、真热假寒B、真寒假热C、寒热错杂D、表寒里热E、阳虚里寒175、冬季用药,慎用寒凉,其理论依据是 B A 、因人制宜B、因时制宜C、因
16、的制宜D、治病求本E、祛除邪气176、老人慎泻,小孩慎补,其理论依据是 A A 、因人制宜B、因时制宜C、因的制宜D、治病求本E、祛除邪气177、阳盛之体,慎用温热,其理论依据是 A A 、因人制宜B、因时制宜C、因的制宜D、治病求本E、祛除邪气178、用通利药物治疗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属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于 D A、因人制宜B、因时制宜C、因的制宜D、治病求本E、早治防变179 、 疮 疡初 起 , 为 了 消 散 肿 块 , 药物 宜 敷 满 整 个 病 变 部 位 , 并超 过 肿块( .C )A 、2cmB、1.5cmC、1-2cmD、1-2cmE、5cm
17、180、正气不足的治就是 E A、急就治其标B、缓就治其本C、逆治D、从治E、扶正181、临床上使用最多的贴药法( A.)A 、膏贴B、药膜贴C、花贴D、皮贴E、以上均是182、不属于刮痧禁忌症的是(.C)A 、过于消瘦B、孕妇的腹部C、恶心呕吐D、五官孔窍处E、肌肉丰厚处183、治疗外感风寒表证宜选用哪种性能的药物 B A、甘温B、辛温C、辛凉D、苦寒E、苦温184、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 B A、刺激性B、损害性C、抵消性D、副作用E、治疗作用185、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的方剂是 A A、霍香正气散B、保和丸C、八正散D、银翘散E、荆防贩毒散186、银翘散能够治疗 B A、少阳证B、风热表
18、证C、风寒表证D、里证E、表证187、肉桂与赤石脂同用,属药物配伍的 A A、相畏B、相杀C、相反D、相恶E、相使188、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是( A)A、酸味B、咸味C、辛味D、苦味E、淡味189 、 石 膏 与 知 母 配 合 能 增 强 清 热 泻 火 的 疗 效 , 这 种 配 伍 关 系是( A)A、相须B、相恶C、相畏D、相杀E、相使190 、下列除哪味药之外都是妊娠绝对禁用的药物 D A、麝香B、巴豆C、大戟D、半夏E、斑蝥191 、 在 “ 十 八 反 ” 中 , 下 列 除 哪 味 药 物 外 均 与 乌 头 相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反( A)A、玄参
19、B、白芨C、贝母D、瓜蒌E、半夏192、能发散风寒,又能宣肺平喘的药物是 B A、细辛B、麻黄C、生姜D、桂枝E、紫苏193、苦杏仁的主要功效是( A)A、止咳平喘B、清热化痰C、清热泻火D、清热利咽E、温化寒痰194、确定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E A、脏腑学说B、经络学说C、阴阳学说D、五行学说E、脏腑经络学说195、能清热泻火又能生津止渴的药物是 E A、黄芩B、黄连C、生的黄D、石膏E、的骨皮 196、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E A 、黄莲B、黄柏C、大黄D、知母E、金银花197、五味中具有能泻下、软坚作用的是 E A 、辛B、甘C、酸D、苦E、咸198、甘味药的作用是 B 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大全 2022 年中 基础理论 知识 试题 大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