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及反思.docx
《一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及反思.docx(1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及反思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六单元教材分析 一本单元是在100以内数的相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教学100以内的基本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这些口算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基础,肯定要加以重视。结合口算,教材还支配了用数学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的问题)内容。 二教学目标 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标准P13 能够运用所学的学问解答生活中的简洁问题。 三编排特点 1创设情境,提出计算问题。P57、P61、P67 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样,计算问题都从学生
2、熟识的实际问题引入,使学生感受计算与实际生活的亲密联系,培育学生从生活中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实力。 2有联系的计算比照编排。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关系,同时突出算法上的相同点。 (2)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帮助学生建立数位概念,削减计算错误。 3结合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都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沟通算法明确所学计算的联系和区分,以此理解算理,驾驭算法。 4结合计算培育学生初步的解决问题的实力。 这一单元的解决问题主要是解决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P72) 这类问题在生活中比较
3、普遍,数量关系比较特别,教材特地支配例题进行教学。教材从同一题材引出例3、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一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目标 (一)学问数学点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2、使学生初步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二)实力训练点 1、能娴熟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培育学生口头语言表达实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驾驭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打算 小棒、投影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出示口算卡) 3275=9-4= 8-2=5+5=3+5= 2、摆小棒计算并叙述计算方法。 27 引导学生说出
4、:27就是2个一加7个一,得9个一,也就是9,所以279 (二)探究新知 1、设疑导入: 前面我们学过了十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题里出现的数都是整十数。同学们会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吗?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学习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例1中“2010”。 指导学生操作理解2010的计算方法。 反馈练习 第62页“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自己编几道整十数加整十数的题,并叙述计算方法,算出结果。 3、学习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例1中“3020”。 “3020”让学生自己摆小棒,探讨计算方法并算出结果。 反馈练习。第48页第2题。 (三)全课
5、小结 今日同学们都学会了什么?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与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计算方法不同。 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是借助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得来的。 其次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驾驭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教具学具打算 小棒、投影仪、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4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430+()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252 (1)25用小棒怎
6、样摆?图示 在单根小棒旁边再摆2根小棒,表示252(渗透相同数位对齐的思想)图示 归纳算法。引导学生依据操作过程分组探讨252的计算方法。 反馈练习: 53926353871 并说一说口算步骤。 想一想: 234 反馈练习: 652669265696 2、教学例1。 出示算式: 2520 启发学生动手摆一摆,相互探讨一下,应当怎样计算? 图示: 引导学生总结算法:先算202040,再算40545,所以252045。 假如把25和20交换位置,你会做吗?板书2025 引导学生归纳:还是先算202040,再算40545,所以202545 反馈练习:教科书第49页,“做一做”第2题。 3、引导学生对
7、252和2520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启发学生明确: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数十数,整十数要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即“相同位数的数才能相加”。 (三)全课小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结合例题总结。 第三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教学目标 (一)学问教学点 1、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相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2、驾驭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二)实力训练点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实力。 2、培育初步的分析、综合实力。 教学重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与个位相加以及进位的进位的
8、道理。 教具学具打算 投影仪、投影片、小棒、答题纸。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86201531+5= 学生完成后,师生分析每一组算式的不同点。 2、引入新课: 在刚才的练习中,315你是怎样想的?242呢?(强调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假如把“242”改成“249”应当怎样想?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学生操作,形成表象。 摆一摆: 老师指导学生在课桌上用小棒摆出249(左边放两捆小棒和4根小棒,右边放9根小棒) 想一想: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老师启发:要把两部分小棒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根,应当怎样做? 说一说: 同学之间相互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同桌同学再
9、摆一摆,边摆边说说你的思索过程。 2、师生沟通,归纳算法。 抽象:请两名同学分别向大家说一说操作过程,老师依据学生的叙述进行演示。使学生对“个位数先相加再与整十数相加”的算理形成表象。 归纳:依据演示图,你能说说口算249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引导学生归纳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完成249的计算过程。学生在书上把例题补充完整。 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先把个位数相加,再用得到的数与整十数相加。或者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和余下的一位数相加。 3、反馈练习。 355638 同桌相互说说口算过程,然后向全体同学汇报,老师填上答案。 535863 先让学生联系本课的学问
10、议一议,老师引导学生明确:一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都是先把个位数相加,然后再把它们的和与整十数相加。 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65页“做一做”,老师巡察。 (三)全课小结 老师放手让学生谈谈收获,引导学生找出本课和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进位的道理。老师在课题上补充“进位”两字。 第四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课(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能正确、娴熟地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提高口算的速度。 2、通过合作沟通、自主探究,会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3、养成仔细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谁
11、能说说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本第66页练习十五的第1题和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 2、课本第67页第6题。 推断算法是否正确,不对的改正。 三、巩固新知 课本第67页第8题。 先说说得数十位上的数字,再计算。 四、全课小结 第五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课(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能正确、娴熟地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提高口算的速度。 2、通过合作沟通、自主探究,会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3、养成仔细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谁能说说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课本第6
12、7页第10题。 2、课本第68页第15题。 说说这些是什么样的计算?计算时要留意什么? 三、巩固新知 1、课本第68页第12题。 2、课本第68页第16题。 四、全课小结 第六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 教学目标 (一)学问教学点 1、使学生进一步驾驭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加深对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理解。 (二)实力训练点 1、提高学生的口算精确性和速度,培育学生的口算实力。 2、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实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具、学具打算小棒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963028515
13、020 2、口答: 5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450() 6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688() 3、摆小棒算一算。 30(72)70405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时,是通过什么方法找出解题方法的?(摆小棒)这节课我们还是利用这种方法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2、教学例1。 出示352。指到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还剩多少根?学生操作,老师巡察,个别指导。 引导学生总结:352,就是从35根小棒中去掉2根,要先从单根的小棒中去掉2根,剩下的再和原来整捆的小棒合起来,结果是33根。 启发学生结合
14、操作过程归纳计算方法。 35分成3个十和5个一。 先算523(即个位上的数先相减)。 再算30333(即再把个位上的数与整十数合起来) 反馈练习。 “做一做”第2题。 3、出示“3520”。 学生摆小棒计算3520,边摆边口述。老师巡察指导,启发学生明确:两位数减整十数,先把整捆和整捆相减,也就是先要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个位数,再把整十数相减,然后再加上各位上的数。 指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把35分成30和5 先算302010(即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先相减) 再算10515(即再加上个位上的数) 学生相互叙述计算过程:先算302010,再算10515,所以352015。 反馈练习:“
15、做一做”,留意叙述计算方法。 4、比较两题的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三)全课小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方法,请同学们结合例1的两题,试着说一说计算方法。 第七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 教学目标 (一)学问教学点 1、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2、驾驭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二)实力训练点 1、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口算实力。 2、接着培育学生的操作实力。 3、培育学生对学问的总结概括实力。 教学重点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理解退位的道理。 教具学具打算 数字卡片、小棒、例题小棒图、投影仪、投影片。 教
16、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127204353 2、学生完成口算练习后,师生依据第四组的口算,回顾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强调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时先用个位数减个位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设疑导入: 引入:刚才同学们回顾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你们能不能根据刚才的口算方法做一做这道题呢?老师出示例题。 (板书:368=) 操作探疑: 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位同学拿出两捆小棒表示3个十,再拿出6根小棒,表示6个一,在课桌上摆好。 从这些小棒中要去掉8根小棒,想一想应当怎么办呢?同学们自己动手试一试。同桌同学可以相互议一议,说说你是怎么摆的?怎么想的?
17、在学生操作的同时,老师巡察,进行个别辅导。 解疑明理: 指名说说学生的操作过程,然后依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进行演示。老师引导学生有序回答。 先摆两捆小棒和6根小棒。单根小棒不够8根,就得把一捆小棒打开,变成10根。 打开的10根小棒和原来的6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6根单根小棒。从16根单根小棒中减去8根,还剩8根,和剩下的一捆小棒合起来就是28根小棒,所以,36减8应当得28。 归纳算法: 引导学生比照黑板上的操作过程议一议:算式中的36应当先怎么办?再干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的6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拿出1个十,也就是10个一,与个位上的6合起来,然后用16减去8得8,再把8和剩下的2个十
18、加起来。 学生回答计算过程,老师把板书补充完整。 师生回顾学习过程,强化口算方法。 2、反馈练习。(投影出示,师生共同完成) 3、看教科书:并完成“做一做”第2题。 (三)全课小结 小结时启发学生找出今日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以前学的不同之处,老师点明课题:“今日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板书:退位) 第八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练习课(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能正确、娴熟地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提高口算的速度。 2、通过合作沟通、自主探究,学会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3、养成仔细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谁能说说两位数
19、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本第72页练习十六的第6题。 推断算法是否正确,不对的改正。 2、课本第72页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 三、巩固新知 课本第72页第8题。 先说说得数十位上的数字,再计算。 四、全课小结 第九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练习课(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能正确、娴熟地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提高口算的速度。 2、通过合作沟通、自主探究,学会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3、养成仔细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谁能说说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课本第73页第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数学 第六 单元 教案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