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15大禹治水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docx
《二年级语文上15大禹治水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上15大禹治水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docx(1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年级语文上15大禹治水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20大禹治水教案反思作业题 20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学问与实力: 1相识“治、涌、洪、堪、费、返、劳、截、疏、导、项、程、异、艰、脱、毫、率、挖”等18个生字;会写“治、洪、返、劳、导、项、异、艰”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同桌合作学习 2抓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品读,感受大禹的无私奉献 情感看法价值观: 相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奉献的意识。懂得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是世世代代仰慕和爱戴的英雄。 教学重点: 深化体会大禹治水过程中的辛苦,从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事迹中,感受大禹公而忘私
2、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语段的重点词句体会大禹是人们世世代代仰慕和爱戴的英雄。 教学打算: 多媒体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细读第一自然段。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闻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打算: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日,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闻,课文中的主子翁是我国古代传闻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 板书课题,指名读大禹。 简介大禹: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
3、学生自由轻声练读课文。 2.检查自读状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订正读错的地方。 有些句子比较长,提示学生留意句中的停顿。 3.范读课文,思索探讨: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4.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索:这一自然段主要告知我们什么? 洪水给老百姓带来了严峻的灾难。 从哪儿可以看出洪水很猛烈?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这些状况发生在什么时候? 2.指导朗读。 要用急迫的语气读出洪水猛烈的态势,其中滔滔、沉没、冲倒、无家可归要重读。 指名试读。请运用站内搜寻引擎查找本课全部资料。 学生自由练读。 集体齐读
4、。 四、概括大意 洪水如此猛烈,造成的灾难如此严峻,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凄惨生活。为挽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苦,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课堂作业设计 一、多音字组词。 sh()hng() 数行 sh()xng() 附答案: sh(数数)hng(银行) 数行 sh(数字)xng(行走) 二、连线。 沉没庄稼察看大河 冲倒农田挖通地形 毁坏房屋劈开洪水 治理洪水引导大山 附答案: 沉没庄稼察看大河 冲倒农田挖通地形 毁坏房屋劈开洪水 治理洪水引导大山 三、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 例如:洪水把房
5、屋冲倒了。 房屋被洪水冲倒了。 1.大禹把洪水制服了。_ 2.老百姓被洪水害苦了。_ 附答案: 1.洪水被大禹制服了。 2.洪水把老百姓害苦了。 三、课堂练习。 1.读一读,再抄写。 洪水冲倒治理很久很久 _ 答案:洪水冲倒治理很久很久 2.按要求填空。 洪:有()画,第七画是()。 父:有()画,第三画是()。 理:有()画,第六画是()。 姓:有()画,第四画是()。 附答案: 洪:有(九)画,第七画是(一)。 父:有(四)画,第三画是(丿)。 理:有(十一)画,第六画是()。 姓:有(七)画,第四画是(一)。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闻中的
6、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难点:体会大禹的英雄形象。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按要求说出本课生字。 翘舌音的字;前鼻音的字;后鼻音的字;边音的字。 3.说说治、洪、姓的结构和偏旁。 二、接着细读课文。 学习其次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写大禹想的?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 2.指名读其次、三句,说说大禹是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先了解状况,后治理洪水。 哪些词语告知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走遍、吃近) 走遍吃尽说明白什么?(说明大禹了解状况走的路多,范围很广,什么苦都吃到了) 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九条大河九座大山这几个
7、数字都不是表示数字,而是表示许多。 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课文中,说大禹吃尽千辛万苦。小挚友们想一想:他可能会吃哪些苦呢? 学生自由想象,充分体会大禹的英雄形象。 3.指导朗读。 决心、走遍、细致、吃尽、带领、挖通、劈开要重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思索: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知我们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自然段中表示数量的词。 (13年三次一次十多岁) 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 3.指导朗读。 上述数量词要重读。 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想: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宏大英雄呢? 引导学生联系其次、三自然段探
8、讨。 2.老百姓会怎样感谢大禹?启发想象。 3.齐读,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 三、练习背诵课文。 1.引导背诵。 2.自由练背。 3.指名背诵。 4.齐背课文。 四、教学部分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引导自学下列生字:理形 指导下列几个字的笔顺:伟雄 提示学生留意:久的写法。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习描红。 课堂作业设计 一、多音字注音,再组词。 ()()()() 没倒 ()()()() 附答案: 没(mi)有沉没(m)摔倒(do)倒(do)立 二、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冥思苦想:_ 2.毫不动摇:_ 3.苦不堪言:_ 附答案: 1.费尽心机,苦思苦想。 2.丝毫也不变更,一
9、点都不动摇 3.堪:能。苦痛或困苦到了极点,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三、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 例如:洪水把房屋冲倒了。 房屋被洪水冲倒了。 1.大禹把洪水制服了。_ 2.老百姓被洪水害苦了。_ 附答案: 1.洪水被大禹制服了。 2.洪水把老百姓害苦了。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洪水肆虐 大禹治水治水过程才智超群无私奉献 洪水退却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力求以教材为凭借,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我认为本课的精彩之处在于: 一、把握教材特点,紧扣主题。 本单元的主题是“奉献”,本节课以“禹因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崇敬和爱戴的英雄?”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最初孩子们只能简洁地认
10、为大禹是为了治水而成为英雄,教学中,力图通过理解大禹为什么治水?(体会洪水带来的灾难以及父亲临终的嘱咐,有心想百姓的胸怀)大禹怎么样治水?(让学生自读自悟,抓重点词句来理解大禹治水历经艰辛,治水胜利)结果怎么样?(给人们带来了蒸蒸而上的景象,造福人民)最终总结出大禹所做的这一切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别人,为天下百姓,这种为别人付出不求回报,我们就称为奉献,回扣了单元主题。从“英雄”入手,回到“英雄”,其间诠释了大禹为什么是英雄,也将这一英雄形象变得高大、丰满。 二、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 这节课,我抓住一切可以训练的机会,对孩子进行听、说、读的训练。 1、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进行引读,最终小结课文
11、中正是用上了这些动词才更精确地描写出洪水的猛烈。整个引读过程中我努力让孩子体会动宾词组和主谓词组的搭配,孩子加深了印象,也对语言文字进行了细细的品位。 2、理解“嘱咐”一词。禹因为不忍让百姓受苦而想治水,这是第一个治水缘由。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缘由让大禹更坚决地投入到治水中?孩子的回答是因为父亲临死前的嘱咐。这时,我刚好抓“嘱咐”一词,理解嘱咐的意思。父亲为什么要嘱咐?孩子回答因为父亲没能把洪水治好而放心不下受苦的老百姓,因为父亲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帮自己完成未完的事业这样,孩子既加深了对这个词语的理解,也树立了肯定的人物形象,理解到鲧的心系百姓,进而也能理解到大禹的心系百姓。加上我刻意的四次引读“
12、肯定要把洪水治好”,胜利地把父亲的遗愿转化为大禹的志向。 3、当教学到让孩子找出文中大禹治水方法的句子时,我抓“开凿”这一动词,抓“九条河”这一量词,通过引读和渲染,让孩子体会到大禹治水这一工程是如此的巨大和不简单。 4、大禹的奉献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象贴标签似的讲读,也没有让孩子干脆说出大禹有什么样的精神,而是让他们边读边勾画感动的句子,圈出自己认为重点的词语,谈自己的体会。抓“经常”“又”体会到大禹不只是一次这样,而是常常,多次。体会到大禹为治水风餐露宿都是常有之事。当孩子说到“天蒙蒙亮”能体会出大禹很早很早就起床。抓长年,理解一年很长时间大禹的脚都泡在泥水中,抓“脚跟都烂了”体会连最不
13、简单烂的地方都烂了。抓“才”字体会到大禹为了治水结婚很晚,抓“仅仅”体会到大禹为了治水在家住的时间之短。抓“却顾不得回家看一看”中的却字时,通过“十年”和“三次”的对比,让孩子们体会到原来回家次数就很少了,就该进去看看,但大禹为了治水,“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这里,我还声情并茂补充典故,三过家门而不入,又一次回扣了“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让孩子们更理解“却”字的语法意义,也让他们更深化地理解大禹为了治水,抛下小家而为大家,这一英雄人物形象在孩子们的心中更加高大。另外,在教学这一部分时,孩子感受到哪句就出示哪句,我完全敬重他们的选择,让孩子们更自主地学习。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使课堂教
14、学出现一个全体学生主动地学,独立地学,创建性地学的生动活泼的局面,使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实力、阅读理解实力得到发展与提高。课后,我发觉还存在着不足,在引导孩子自读自悟时,应依据他们的理解和体会,适时地加入朗读的训练和方法的指导,这样,读和悟才能更有效地结合,课堂教学的效果才会更好。 2022大禹治水 大约在4000多年前,中国的黄河流域洪水为患,尧命鲧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工 大禹雕像 作。鲧实行水来土挡的策略治水。鲧治水失败后由其独子禹主持治水大任。 舜帝说:禹!你也谈谈高见吧。禹拜谢说:是啊,君王,我说些什么呢?我成天考虑的是孜孜不倦地工作。皋陶说:哦,究竟是些什么工作?禹说:大水与天相接,浩浩荡
15、荡包围 了大山,沉没了山丘,民众被大水淹没。我乘坐着四种交通工具, 顺着山路砍削树木作路标,和伯益一起把刚猎获的鸟兽送给民众。 我疏通了九州的河流,使大水流进四海,还疏通了田间小沟,使 田里的水都流进大河。我和后稷一起播种粮食,为民众供应谷物 和肉食。还发展贸易,互通有无,使民众安定下来,各个诸侯国 起先得到治理。皋陶说:是啊!你这番话说得真好。 以后禹首先就带着尺、绳等测量工具到中国的主要山脉、河流作了一番严密的考察。大禹在河北东部、河南东部、山东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考察。一次,他们来到了河南洛阳南郊。这里有座高山,属秦岭山脉的余脉,始终持续到中岳嵩山,峰峦奇妙,如同一座东西走向的自然屏
16、障。高山中段有一个自然的缺口,涓涓的细流就由隙缝轻轻流过。 他还发觉龙门山口过于狭窄,难以通过汛期洪水;还发觉黄河淤积,流水不畅。于是禹大刀阔斧,改堵为疏。就是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更快地通过。禹采纳了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的治水思想。依据轻重缓急,定了一个治的依次,先从首都旁边地区起先,再扩展到其它各地。 大禹确定集中治水的人力,在群山中开道。艰苦的劳动,损坏了一件件石器、木器、骨器工具。人的损失就更大,有的被山石砍伤了,有的上山时摔死了,有的被洪水卷走了。可是,他们仍旧毫不动摇,坚持劈山不止。在这艰辛的日日夜夜里,大禹的脸晒黑了,人累瘦了,甚至连小腿
17、肚子上的汗毛都被磨光了,脚指甲也因长期泡在水里而脱落,但他还在操作着、指挥着。在他的带动下,治水进展神速,大山最终豁然屏开,形成两壁对峙之势,洪水由此一泻千里,向下游流去,江河从今畅通。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大禹治水教案反思作业题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大禹治水教案反思作业题 目标: 学问与实力: 1.相识“治、涌、洪、堪、费、返、劳、截、疏、导、项、程、异、艰、脱、毫、率、挖”等18个生字;会写“治、洪、返、劳、导、项、异、艰”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同桌合作学习 2.抓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品读,感受大禹的无私奉献 情感看法价值观: 相识中华民族的传
18、统美德,树立奉献的意识。懂得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是世世代代仰慕和爱戴的英雄。 重点: 深化体会大禹治水过程中的辛苦,从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事迹中,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语段的重点词句体会大禹是人们世世代代仰慕和爱戴的英雄。 教学打算: 多媒体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细读第一自然段。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闻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打算: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日,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闻,课
19、文中的主子翁是我国古代传闻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 板书课题,指名读大禹。 简介大禹: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练读课文。 2.检查自读状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订正读错的地方。 有些句子比较长,提示学生留意句中的停顿。 3.范读课文,思索探讨: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4.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索:这一自然段主要告知我们什么? 洪水给老百姓带来了严峻的灾难。 从哪儿可以看出洪水很猛烈?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这些状况发生在什么时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15 大禹治水 教案 反思 作业题 部编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