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二年级数学教案(集合15篇).docx





《2022二年级数学教案(集合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二年级数学教案(集合15篇).doc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二年级数学教案(集合15篇)二年级数学教案1一、 教学内容:P68二、 教学目标:1、通过视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相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够推断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并画出对称轴。2、使学生的视察实力,想象实力得到培育,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三、 教具、学具打算: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各色调纸。四、 教学重难点:能够分辨对称图形,并能画出对称轴。五、 教学过程:(一) 情景引入(听“小故事”)(二) 相识对称图形1、 相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当学生说出“两边一样”时,再出现课件演示,一个图形对折后,左右两边完全重合,象这样的图形就叫对称图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对称图形”,这里还有一
2、些对称图形,还有一些剪出来的。(飞机、鱼、龟)2、 动手剪对称图形(探讨怎样才能剪出对称图形)a、 师示范剪对称图形(一张长方形的纸,并对折,画出一半的形态,剪下来,打开,“左右两边完全一样”它是对称图形吗?b、 学生动手剪对称图形,(画一画、剪一剪,剪出一个自已喜爱的对称图形)c、 学生展示自已剪的对称图形(三) 相识对称轴相识对称轴(每个对称图形中间都有一条折痕,你能不能给这条折痕取一个名字?)对称轴(师画虚线)(四) 巩固练习1、 观赏对称图形(你能列举生活上的对称图形吗?)2、 P68(做一做)这里还有一些图形,请你推断;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小鱼的对称轴在那)对称轴有横的、还有竖的)3
3、、 P70第2题(4人小组)折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各有几条对称轴?并画出来。4、 P70第3题,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五)总结: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习到了什么?二年级数学教案2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6P7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让学生初步运用乘法解决简洁问题,进一步体会加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加深理解乘法的意义。2、实力目标:能依据详细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培育学生的推理实力。3、情感看法目标:让学生在情境中意识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教学重点: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干脆用乘法算式表示。教学难点:从乘法意义的角度说明乘法列式的理由。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打算:课
4、件“有几块积木的挂图”或课件动画显示。教学过程:一、情境诱思课件显示一堆摆放整齐有序的积木,老师顺势诱导:“这么多积木,怎样数才能数得又快又准呀?”(板书:有几块积木?)二、解决问题1、学生各自用自己喜爱的方法算出积木的块数。2、小组沟通:你是怎样数的,所列的算式中每个数各代表什么意思?3、汇报状况。加法乘法5+5+5+5+5+5+5=35(人)57=35(人)7+7+7+7+7=35(人)75=35(人)4、你喜爱那种计算方法?为什么?(绝大部分学生会喜爱用乘法计算)因此得出结论:干脆用乘法计算会简便的多,因为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5、从上面的两道乘法算式中,你发觉了什么?两个乘数前后调换位
5、置,积不变。三、巩固应用完成“练一练”中的第1、2、3、4题。要求:1、独立读题、列式计算;2、学生沟通每个乘法算式中各个乘数的意义;3、汇报,订正答案。四、小结:今日,我们学会了什么?“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中乘数的可交换性”、“乘法和加法的联系”五、作业:教科书P11“练一练”1、2、3题。附录;1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老师教学用书二年级数学教案3教学目标:1、 初步体会除法运算与生活世纪的亲密关系.2 、学会用2到5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感受用乘法解决除法的简便性.3 、体会乘法,除法的互逆关系.4 、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建立“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数学模型.
6、教学难点:拓展对“除法意义”的理解,相识和运用的空间.教学打算:课件、教具。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师: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生:鞭炮的声音。师:对了,爱睡觉的小熊今日起的特殊早,原来阿!小熊开的店今日开张了, 它的好挚友小猴和小虎也来为他的新店开张来庆贺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想。那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电脑出示课件主题,板书:小熊开店小熊请我们进去了,我们来看看小型的店里有些什么东西?那位小挚友跟大家说说(电脑出示课本主题图)请小挚友细致视察,看看你都收到了那些数学信息?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二、问题探究小猴想买4辆坦克送给它的表姐、表哥、好挚友和它自己,可是小猴总也算不出他要付多少钱。这下
7、可把小熊给难住了,小挚友你们情愿帮助小熊吗?1、算一算:买4辆坦克要多少钱?1)独立思索2)独立列式3)沟通汇报4)汇报:45=20(元)或54=202、20元可以买多少辆坦克?1)独立思索2)独立列式3)沟通汇报4)汇报:205=43、深化探讨:205还可以怎样计算呢?独立思索,个人汇报小猴,小狗都买到了坦克,他们可兴奋了,你们兴奋吗?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在4*5=? 20/4=5 中你发觉了什么?4、三、体验感悟1、老师的问题现在老师有个问题,要靠靠大家,我有12元钱,假如要买铅笔盒,可以买多少个?买皮球呢?1)独立思索,列式计算 2)学生反馈3)将答案写到书上4)解决“买什么东西,正好
8、用完24元?”引导学生说自己的想法2、学生的问题互动活动:小组内提问、解答,说说所用的口诀四、实践应用1、 试一试(提示大家边想口诀边计算)1)独立尝试 2)沟通,说说所用的口诀2、 练一连1)小鸟回家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独立完成,集体沟通并订正。2)蚂蚁搬家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独立完成,集体沟通并订正。说说所用的口诀3)动物搬家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独立完成,集体沟通并订正。比比看,那个队做得快!五、小结六、布置作业一课一练第27页板书设计45=20(元)或54=20 口诀:四五二十205=4 口诀:二年级数学教案4学习内容:“水桶和油桶”的问题学习目标:1
9、让学生增加对数学的爱好,相识数学的多种形式。2另外教授一些数学计算的奇妙方法。3引导学生通过思索操作发觉并验证“水桶和油桶”问题的特征,培育学生大胆揣测、勇于探究的求索精神。4利用简便方法,提高学生计算效率,更加高效的学习数学。学习形式: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学习过程一、引入师:提出问题:你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吗?展台出示题目。二、探究新知1请同学们取出1号靶,仔细视察(引导学生视察)2小组沟通,探究解决。3请同学们取出2号靶,尝试解决。(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假如有的学生做出来,让孩子展示,老师赐予赞许;假如学生做不出来,充分调动组内力气,探究解决。4请同学们根据组内沟通出的方法各自解决。(小组合作
10、,相互帮助)三、课堂拓展同学们通过今日这节课的学习,是不是觉得数学充溢了奇妙呢?课后,有爱好的同学可以在网络上找许多有关“水桶和油桶”的学问,然后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去探讨探讨,好吗?今后老师会接着为你们介绍一些更好玩的数学现象,这些数学方法更贴近你们平常的数学学习,有助于你们更好地学习数学。二年级数学教案5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2. 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索,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3. 使学生参加合作沟通的学习活动,培育主动的学习情感和良好的合作意识。教学过程
11、: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前两天咱们刚刚开了运动会,喜爱看运动会吗?咱们今日再去看一场特别的运动会,好吗?(出示动物运动会的场景图)细致看看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谈话: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提出许多问题,如:有哪些动物参与了运动会,它们各有几只?有哪些竞赛项目?二、 合作沟通,解决问题1. 尝试统计,发觉问题。谈话:同学们刚才提出了许多问题,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一起数一数,把数出的结果记录在这样的统计表里(拿出课前发给学生的空白表格)。反馈,组织学生展示沟通自己的统计表,如:狗猴长跑5只6只8只狗兔猴跳高长跑一共5只2只6只5只8只13只反馈:先
12、请完成第一张统计表的小挚友来说一说,你是统计了哪些动物的数量?是怎样想的?提问:他统计的动物的数量对吗?这张表格有问题吗?(动物的数量是对的,但从他的统计结果中看不清一共有多少只动物)反馈:我们再请完成其次张统计表的小挚友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统计的,怎样想的?提问:他统计的结果对吗?你认为他的这张表格怎么样?有没有问题?(学生可能认为这样统计是对的)激疑:我们来看这里(指表中的一共13只),一共是有13只动物吗?不对吧,我怎么觉得是26只呢?咱们一起算一算,好吗?(把统计表里的几个数都加起来,算出结果是26只)学生会提出算动物一共有多少只,不能把狗、兔、猴的只数与跳高、长跑的动物只数相加,因为参
13、与跳高和长跑竞赛的动物中就有狗、兔、猴,这样加就加重了。提问:想一想,怎样统计才比较合适呢?(把它们分开)引导:是的。可以把它们分开统计,按什么标准来分呢?请大家先在小组里探讨探讨。学生探讨后,组织沟通,明确:可以按动物的种类分,统计各种动物有多少只,也可以按竞赛项目分,统计参与各种竞赛的动物有多少只。2. 再次统计,解决问题。谈话: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先统计各种动物有多少只,再统计参与各种竞赛的动物有多少只,好吗?请小挚友想一想,怎样列表统计呢?依据学生提出的列表方案,出示相应的统计表。要求:请小挚友按刚才探讨的方法分类整理,把结果填在表格里。反馈:哪个小挚友情愿把自己的统计表拿上来给大家介绍
14、介绍?(学生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自己的表格)狗兔猴长跑5只2只6只13只跳高长跑一共5只8只13只沟通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调整统计表的,为什么要这样做?提问:视察两张统计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引导:是的,第一张表是按动物种类统计的,其次张表是按运动项目统计的。怎样才能让人一眼就看清晰每张表格是按什么标准进行统计的呢?学生沟通后,小结:为了使统计表所表达的信息更清晰,要在表格的前面加上一栏,注明表中每个项目的意思(课件演示修改统计表的过程)。像这张表格,是按动物的种类进行统计的,第一行表示各种动物的名称,就写上动物种类,其次行是每种动物的只数,就写上只数,后面的每个数就不要再写单
15、位了。这里的一共是指一共有多少只动物,习惯上放在数据的前面,用合计表示。师生共同修改其次张表格。3. 视察统计表。提问:通过小挚友自己的努力,我们精彩地完成了动物运动会的统计任务。看了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三、 拓展应用1. 做想想做做第1题。小组合作完成,并在全班沟通。2. 做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两个统计表,并组织沟通。四、 全课总结(略)二年级数学教案6教科书第23页例1例3及课堂活动。通过动手操作,经验计数单位(千、万)产生的过程,相识计数单位“千”、“万”,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进一步培育数感。相识计数单位“千”、“万”。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
16、间的进率。教具:主题图、小棒、方格、木块(课件或挂图)、计数器。学具:小棒、学生用计数器。一、调查感知、情景引入1、学生沟通课前学习成果组织学生课前调查:生活中比100大的数有哪些?举出几个例子说一说。对于比100大的数,还知道些什么?2、情景引入老师出示主题图。学生视察、汇报: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有哪些发觉?引入新课:既然我们身边有这么多比100大的数,那就确定会有比“个”、“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小挚友想知道吗?板书:计数单位。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回顾旧知出示小棒,单独1根,1捆10根,1捆100根,让学生猜一猜各是多少根,并说一说10根1捆里有多少个一,100根1捆里有多少
17、个十。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老师:“一”、“十”、“百”是以前学过的计数单位,有了这些计数单位,才能帮助大家数数和读数。2、探究新知老师激发学生爱好,让学生猜一猜比一、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千)(1)相识一千。数一数。课件(或实物、挂图)出示一千,先让学生猜一猜一千里有几个一百,然后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数:一百,二百,三百?一千。提问:一百一百地数,几个一百是一千?老师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说明:“千”是比“百”更大的计数单位。拨一拨。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100、200、300、1000。学生之间沟通自己是怎样拨的,然后抽学生汇报。填一填。说一说线段上的括号里该填什么
18、,为什么?填好以后,一起数一数。老师在计数器上拨出100、500、1000、20xx,让学生快速的看出是多少,并说出前两个数里有几个一百,后两个数里有几个一千。(2)相识一万。数一数。老师:你会一千一千地数吗?谁来数数看?然后出示课件(或实物、挂图)演示,师生一起数一数。老师介绍计数单位“万”。出示例2示意图。一摞纸是1000张,这里一共有多少张?学生在示意图上独立一千一千地数一数,并和同桌一起探讨。老师引导学生发觉10个一千是一万,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拨一拨。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1000、20xx、3000?10000。3、整体认知计数单位,驾驭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1)看一看、读
19、一读。老师出示计数单位对比图(第3页例3),让学生看着图,读一读:一、十、一百、一千、一万。(2)拨一拨、说一说。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次体验一、十、一百、一千、一万产生的过程。老师提问:你们有什么发觉?引导学生归纳: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三、巩固新知、拓展提高(1)相互说一说。()张1角是1元,()张1元是10元,()张10元是100元,10张100元是()元,10个一千元是()元。(2)完成第4页课堂活动第14题,学生独立思索,试做。然后小组沟通,相互帮助解决问题。集体反馈,评价课堂活动。点评:通过独立思索、合作沟通,培育学生合作的意识和与人沟通
20、的实力。(3)挑战题:看图思索。10箱里面有多少个乒乓球?四、课堂小结老师:大家学到了什么学问,是怎样学习这些学问的?老师引导学生一方面对所学学问进行自我评价,另一方面也对学习方式、情感看法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第2课时数数(二)教科书第45页例4、例5及课堂活动。1、正确地数百以上、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2、正确地用万以内的数表达和沟通信息,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数感。3、激励学生主动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培育自主探究的意识。数“翻坎数”,万以内数的组成。小棒、计数器。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爱好(1)老师用课件(或挂图)出示两堆小棒:一堆97根,另一堆5根。让学生猜一猜两堆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21、,引导学生独立思索,激发学习爱好。(2)学生汇报自己的猜想,并说说为什么。二、主动探究,建立模型1、数一百零几(1)99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100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强调“一百”与“一”之间肯定要加1个“零”。(2)101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看着上图一起数一数,明确一百零几中间有1个“零”。2、数一百零几与一百几十(1)学生拿出整的100根小棒和散的20根小棒各放一堆。(2)同桌相互数一数,检查一下是不是符合要求。留意109是“100”与“9”合起来,110是100与10合起来,突出101与110的区分。(3)引导学生视察120根是1个100,2个10。(让学生动手捆1个大捆,2个小捆)(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级 数学教案 集合 1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