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检验类考试历年真题精选6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年检验类考试历年真题精选6节.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1年检验类考试历年真题精选6节21年检验类考试历年真题精选6节 第1节AI和RNl的区别是( )。A.AI的准确性大于RNIB.AI的准确性小于RNIC.AI的精密性大于RNID.AI的精密性小于RNIE.AI的精密性等于RNI答案:B解析:推荐摄入量(RNI)是以平均需要量(EAR)为基础制订的,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适宜摄入量(AI)在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不足,不能计算EAR,因而不能制定RNI时,可通过观察或实验,设定适宜摄入量(AI)来代替RNI。以下关于影响白带检查的叙述,错误的是A.标本采集前避免性交B.标本采集前24 h不应行
2、阴道检查C.标本采集前24 h不应进行阴道灌洗D.局部施药可能会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E.标本采集前应进行盆浴自己清洁答案:E解析:标本采集前24 h,禁止性交、盆浴、阴道检查、阴道灌洗及局部施药等,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正常脑脊液中主要的白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单核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答案:B解析:正常脑脊液中白细胞主要是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之比为73。临床上需测定药物浓度进行监测的主要药物有A.抗癫痫药类B.治疗情感性精神障碍药C.氨基甙类抗生素D.免疫抑制剂E.以上都是答案:E解析:临床上需测定药物浓度进行监测的主要药物有强心甙类、抗癫痫药类、治疗情感性精
3、神障碍药、氨基甙类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抗哮喘药。含量已知的处于与实际标本相同的基质中的特性明确的物质称A.纯品B.冻干品C.质控品D.标准品E.样品答案:C解析:标准品是含量确定的处于一定基质中特性明确的物质。质控品是含量已知的处于与实际标本相同的基质中的特性明确的物质。网织红细胞是指A.幼稚的红细胞B.晚幼红细胞脱核后的年轻红细胞C.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D.介于中幼红细胞与晚幼红细胞之间的红细胞E.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答案:E解析: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因其质内尚存留多少不等的嗜碱物质-RN
4、A,经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活体染色法染色后,嗜碱物质凝聚成颗粒,其颗粒又可联缀成线,而构成网织状,此种红细胞即网织红细胞。血清中的淀粉酶可水解淀粉分子中的何种键A.-1葡萄糖苷键B.-4葡萄糖苷键C.-1、4葡萄糖苷键D.-1、4葡萄糖苷键E.A和C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淀粉酶的生理生化特点。人体血清中的淀粉酶为淀粉酶,水解14糖苷键。一般采取负染后显微镜观察的是A.异染颗粒B.芽胞C.鞭毛D.荚膜E.菌毛答案:D解析:荚膜不易与碱性染料结合,故多采用负染的方法。因此本题最佳答案是D。21年检验类考试历年真题精选6节 第2节Pandy试验中,试管内出现灰白色云雾状浑浊,结果应判断为A.阴性(-)
5、B.可疑()C.阳性(+)D.阳性(+)E.阳性(+)答案:C解析:正常情况下成人淋巴细胞绝对值小于A.3.510/LB.4.010/LC.6.510/LD.10.010/LE.0.510/L答案:B解析:正常情况下成人淋巴细胞绝对值小于4.010/L。C-反应蛋白主要由哪个器官产生A.脑B.肝脏C.肾脏D.心脏E.甲状腺答案:B解析:C-反应蛋白是一种能与肺炎链球菌C多糖体反应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由肝细胞合成,电泳分布区带。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本病变是A.微血管血栓形成B.微血管功能障碍C.微血管血液淤滞D.微血管内血流减少E.凝血因子缺乏答案:A解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指在某些致
6、病因子作用下,大量促凝物质人血,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凝血酶增加,引起血管内广泛的微血栓形成。为提高直接涂片找蠕虫卵的阳性率而采取的简单方法是A.做1次涂片B.做2次不同部位粪涂片C.做3次不同部位粪涂片D.做4次不同部位粪涂片E.做5次不同部位粪涂片答案:C解析:直接涂片法由于取材少,当粪便中的虫卵数量少时容易漏诊,故常做3次不同部位粪涂片,可提高检出率。下列哪种细胞因子不是体液免疫应答过程中产生的A.TNF-B.IL-6C.IL-2D.IL-4E.IL-5答案:C解析:IL-2主要由T细胞,特别是CD4T细胞在受抗原或丝裂原刺激后合成。一般的细菌生长最适宜的pH值是多少( )A.pH3.
7、03.6B.pH5.05.6C.pH7.07.6D.pH8.08.6E.pH9.09.6答案:C解析:大多数细菌合适的pH为7.07.6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点是A.周围血中幼稚细胞,原始细胞30%B.周围血有较多幼稚粒细胞伴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C.周围血中幼红、幼粒细胞易见,骨髓出现干抽现象D.周围血和骨髓中淋巴细胞60%E.周围血中易见盔形红细胞及破碎红细胞答案:D解析: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原发于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肿瘤细胞为单克隆的B淋巴细胞,形态类似正常成熟的小淋巴细胞,蓄积于血液、骨髓及淋巴组织中,周围血和骨髓中淋巴细胞60%。故正确答案为D21年检验类考试历年真题精选6节 第
8、3节(共用题干)患者男,28岁。午餐后数小时出现头晕、恶心、腹痛、呕吐等症状。呕吐物接种到血平板培养出具有完全溶血环的菌落,呈金黄色、圆形、凸起、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并且不透明。直径12mm。该患者的临床诊断最可能为( )。A.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B.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食物中毒C.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食物中毒D.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E.肉毒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答案:A解析:细菌培养具有完全溶血环,菌落呈金黄色、圆形、凸起、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并且不透明,致病菌最有可能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因此患者的临床诊断最可能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可接受危险度水平是指( )。
9、A.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不产生损害作用的绝对安全水平B.当接触某种化学毒物人群发生某种损害的频率明显高于非接触人群,那么这一频率可作为该化学毒物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可接受危险度水平C.大多数人能接受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不产生任何损害作用的水平D.当接触某种化学毒物人群发生某种损害的频率接近或略高于非接触人群,那么这一频率可作为该化学毒物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可接受危险度水平E.大多数人能接受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不产生明显损害作用的水平答案:E解析:可接受危险度是指公众及社会在精神及心理学方面对某种损害可以承受的危险度水平。关于荧光显微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直接法用于检测抗原B.间接法
10、用于检测抗体C.补体法用于检测抗体D.直接法用于检测抗体E.间接法用于检测抗原答案:C解析: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中,补体法可以直接检查组织内免疫复合物,间接检查组织内抗原。A.血钙降低血磷升高B.血钙增高C.血钙和血磷同时降低D.血磷增高E.血钙增高,血磷降低VitD缺乏答案:C解析:下列疾病CSF氯化物浓度有显著变化的是A.脑出血B.结核性脑膜炎C.病毒性脑炎D.化脓性脑膜炎E.脊髓灰质炎答案:B解析:血清总蛋白测定常用的方法是( )A.双缩脲比色法B.磺柳酸比色法C.凯氏定氮法D.溴甲酚绿比色法E.丽春红比色法答案:A解析:血浆蛋白中前清蛋白的检测主要用于( )。A.协助诊断wilson病
11、B.协助诊断肝脏疾病C.载体功能D.凝血作用E.抑制蛋白水解酶答案:B解析:清蛋白检测属肝功能检测项目,其血清浓度明显受到营养状况以及肝功能改变的影响。随年龄增长,正常人体液总量的变化趋势是( )A.在成年前减少,而后再逐渐增加B.在成年前增加,而后保持恒定C.不受影响D.减少E.增加答案:D解析:21年检验类考试历年真题精选6节 第4节人类最初的造血中心是A.血岛B.骨髓C.胸腺D.淋巴结E.肝脏答案:A解析:人胚胎期最早的造血器官是血岛。弥漫性甲状腺肿甲亢的实验室检查不可能的结果是A.TSH升高B.TT升高C.FT升高D.TRH兴奋试验阳性E.TT升高答案:D解析:下列书写大肠埃希菌血清型
12、正确的是A.K58:H2:O111B.O111:H2:K58C.O111:K58:H2D.K58:O111:H2E.以上都不对答案:C解析:大肠埃希菌的抗原由菌体抗原O、表面抗原K和鞭毛抗原H三种构成。其血清型别的方式是按O:K:H排列。下面哪种微生物没有细胞壁A.肺炎支原体B.沙眼衣原体C.幽门螺杆菌D.钩端螺旋体E.立克次体答案:A解析:肺炎支原体主要侵犯呼吸系统。经飞沫传播,以其尖端特殊结构黏附在黏膜上皮细胞上寄生,临床上大多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综合征。肺炎支原体患者血清与O型Rh阴性红细胞在4下发生凝集发应(冷凝集试验)。因缺乏细胞壁,故对作用于胞壁的抗生素不敏感。SS患者最常见的自身抗
13、体是A.抗dsDNA抗体B.抗Jo-1抗体C.抗Scl-70抗体D.抗Sm抗体E.抗SSA/Ro抗体和抗SSB/La抗体答案:E解析:干燥综合征最常见的抗体是抗SSA和抗SSB抗体。关于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检查结果错误的是A: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进行性下降B:骨髓中幼红细胞减少C:网织红细胞数减少D:白细胞数和血小板数正常E: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答案:E解析:考点: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解析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以骨髓单纯红细胞系统造血障碍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综合征,外周血红细胞、血红蛋白显著减少,而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正常;骨髓中幼红细胞显著减少,粒系、巨核系增生正常。
14、寄生虫的人工培养与动物接种不包括A.血培养B.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培养C.杜氏利什曼原虫培养D.溶组织内阿米巴培养E.旋毛虫接种和杜氏利什曼原虫接种答案:A解析:血培养主要用于细菌培养。关于外周血粒细胞减少的机制描述不正确的是A、粒细胞生成或成熟障碍B、粒细胞消耗过多C、粒细胞释放障碍D、粒细胞分布异常E、粒细胞异常增生答案:E解析:粒细胞减少的原因一般是粒细胞生成或成熟障碍.粒细胞消耗过多,粒细胞分布异常.粒细胞释放障碍.而粒细胞异常增生则可能引起白血病。21年检验类考试历年真题精选6节 第5节在ELISA法中,不能用于抗原检测的是A.双抗体夹心法B.双位点一步法C.竞争法D.捕获法E.以上
15、均不是答案:D解析:捕获法主要用于检测IgM抗体。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确诊试验是( )。A.异丙醇试验B.酸溶血试验C.血红蛋白电泳D.珠蛋白肽链分析E.抗碱血红蛋白测定答案:B解析:酸化血清溶血试验也称Ham test,特异性强,标准化的Ham试验是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最基本简易的确诊实验。A.核素标记抗原B.核素标记抗体C.限量D.等量E.过量免疫放射分析的标记物是用答案:B解析:放射免疫分析使用核素标记抗原,标记物为限量使用;免疫放射分析使用核素标记抗体;标记物为过量使用。观察细菌芽胞应选择生长曲线的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E.加速期答案:B解析:对数
16、期细菌生长迅速,其数目随时间变化以指数增长,直到达到最大生长值。这一期细菌繁殖最快,形态最典型,因此,经常被用于观察和鉴别(如形态染色、生化反应和药物敏感试验等)。正常人剧烈运动后,尿液中可出现A.透明管型B.蜡样管型C.红细胞管型D.颗粒管型E.白细胞管型答案:A解析:下列关于尿蛋白定性试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磺基水杨酸是一种生物碱,能与蛋白质形成沉淀B.磺基水杨酸法与清蛋白、球蛋白、糖蛋白和本周蛋白均反应C.加热乙酸法加热煮沸使蛋白质变性、凝固D.试带法只能检测清蛋白E.加热乙酸法较磺基水杨酸法敏感答案:E解析:尿液蛋白定性最常用的方法有试带法、加热乙酸法和磺基水杨酸法。试带法运用的是pH
17、指示剂的蛋白误差原理,只能检测清蛋白;加热乙酸法运用的是酸性环境(pH 4.7)加热煮沸使蛋白变性、凝固的原理;磺基水杨酸法又称磺柳酸法,运用的是在略低于蛋白质等电点的酸性环境中,尿蛋白带正电荷氨基与带负电荷磺基水杨酸根相结合形成不溶性蛋白盐沉淀的原理。磺基水杨酸是一种生物碱,能与蛋白质形成沉淀,与清蛋白、球蛋白、糖蛋白和本周蛋白均反应,因此敏感度较高,被推荐作为尿蛋白的确证试验。A.瑞氏染色B.碱性亚甲蓝染液C.煌焦油蓝染液D.抗酸染色E.墨汁染色结核杆菌检查的染色方法是( )答案:D解析:瑞氏染色瑞氏染色是目前最常用而又最简单的染色方法。原理:瑞氏试剂中之酸性伊红和碱性美篮混合经化学作用后
18、,变成中性之伊红化美蓝,久置后,经氧化而含有天青。此三种染料分别和细胞核及浆中的NH3+和COO-等结合,使细胞核及胞浆着色。由于系中性染料,又有缓冲液调节酸碱度,所以细胞受染后,蓝红等颜色都较适中,核染质、胞浆及其中之颗粒显色较为清楚。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诊断意义的是A.原始淋巴细胞增多B.幼稚淋巴组织增多C.异型淋巴细胞增多D.异常单核细胞增多E.小淋巴细胞增多答案:C解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是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形态异常。21年检验类考试历年真题精选6节 第6节卓-艾综合征绝大多数是由位于胰腺的何种肿瘤所致A.类癌B.PP瘤C.生长抑素瘤D.胰岛素瘤E.促胃液素瘤答案:E解析:卓
19、-艾综合征绝大多数是由位于胰腺的促胃液素瘤所致。A.协同凝集试验B.正向间接血凝试验C.反向间接血凝试验D.正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E.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先将可溶性抗体和相应的抗原混合,再加入致敏的红细胞的是答案:E解析:4.间接血凝试验分为用红细胞包被抗原检测抗体的正向间接血凝试验;用红细胞包被抗体检测抗原的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先将可溶性抗原(抗体)和相应的抗体(抗原)混合,再加入致敏的红细胞,则能抑制原来血凝现象的正向(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属于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的是A.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E.ABO血型不合所致溶血
20、性贫血答案:C解析:G-6-P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以伴性不完全显性方式遗传。携带G-6-PD疾病基因的男性和纯合子女性为疾病患者,而杂合子女性因两条X染色体中一条随机失活,细胞G-6-PD的表达很不一致,可从正常到明显缺乏不等。为减少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可采用A:增加平行试验次数B:试剂空白C:样本空白D:校正仪器E:对照实验答案:A解析:评价实验与分析误差类型的关系。分析误差的类型分为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又分为恒定系统误差和比例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可通过增加平行试验次数来减少。下列哪项指标可以评价AIDS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 )A.CD2/CD3比值B.CD3/CD4比值C.CD3
21、/CD8比值D.CD4/CD8比值E.CD2/CD4比值答案:D解析:HIV选择性破坏CD4+T细胞,造成其数量和功能的严重损失,但CD8+T细胞数量正常,因此常用CD4/CD8比值评价AIDS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A.胞浆B.肝脏C.乳腺D.线粒体E.肾脏糖异生的主要器官是答案:B解析:糖的有氧氧化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胞液反应阶段,第二阶段是线粒体中的反应阶段;肝脏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在长期饥饿、酸中毒时肾脏的糖异生作用加强;磷酸戊糖途径在胞浆中进行,存在于肝脏、乳腺和红细胞等组织中。患者男,50岁。突然寒战高热,咳嗽,痰少,10天后痰量增加,每天约200ml,有恶臭。拟诊急性肺脓肿。痰标本革兰染色有细菌,但普通细菌培养阴性。为明确诊断,下一步应进行的检查是A.接种L-J培养基置5%CO培养B.接种沙保培养基置需氧培养C.接种牛心脑血琼脂平板置厌氧培养D.接种Hayflick培养基置5%CO培养E.接种高渗高糖培养基需氧培养答案:C解析: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推测,厌氧菌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因此选用选项C进行厌氧培养。溶菌酶的作用部位是A:细菌的DNA构型B:细菌细胞壁的外膜C:细菌的核糖体D: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E:细菌细胞壁的磷壁酸答案:D解析:考点:细胞壁。解析:溶菌酶能切断肽聚糖中N-乙酰葡糖胺和N一乙酰胞壁酸之间的-1,4糖苷键之间的连接,破坏肽聚糖支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