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docx
《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docx(7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8.3相识钟表|人教课标版具体介绍: 相识钟表这一内容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有了肯定的相识阅历,而且不同的学生相识状况也不一样。因此这部分学问的教学应当以学生的生活阅历为基础,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生活应验的总结和升华。同时,老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阅历进行教学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培育学生合理支配时间的良好习惯。即不光光要完成学问目标,还要完成情感性的目标。以下是我对相识钟表整时与半时这一学问所做的一点尝试: 一、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诱发爱好。(5分)让学生初步了解钟表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及钟表的不同形式。 2、自主参加,探究新知。(25分)通过视察、操作
2、、探讨等多种方法,多种感官参加,相识整时与半时。 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10分)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新知。 4、总结新知,拓展延长。(1分)让学生自由学会总结,老师适当延长。 二、教学片段与评析 【片段1】 师:(每个小组一个钟表模型)这就是钟表,那么你们说他们是由那些东西组成的呢? 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 1、细致视察,每个小挚友都要发表看法。 2、推选一个小挚友当汇报员,代表小组汇报。 (小组成员相识视察钟表模型,探讨、发表看法)(用时3分) 生1:钟面上有数字,一共有12个数字。 生2:钟面上还有针,一根长长的,我妈妈说那是分钟,一根短短的,那是时针。还有一根更长的,那是分钟,
3、不过这里没有。 师:(老师针对学生的回答,适当的做一些补充)那么你们发觉这12个数字是怎么走的吗?还有这些针又是怎么走的呢? 评析对于钟表每个学生都不生疏,对于它的相识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学时我敬重学生生活中获得的有关钟表的阅历,通过视察、操作、议议、沟通等探究合作学习方式,充分地相识钟面的外部结构,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片段2】学习整时的认、读、写。 1、了解学生已有的学问结构。 师:小挚友,你能说出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吗?(板书各种不同的状况) 生1:3点钟。 生2:12点钟。 师:你是怎样看出钟面表示的时刻的? 生1:因为时针指在3呀! 生2:但还有一个针指在12呀! 生3:但那不是
4、时针呀!时针指在3,分针指在12,说明刚刚好是3点钟。 师:这位小挚友说的真好!我们还可以说是3时整。那么这两个钟面又是什么时间呢?(说明你是怎么认得?) 生1:7时,因为时针指着7,分钟指着12。 生2:6时,因为时针指着6。分针指着12 师:刚才我们相识的这三个钟面都表示整时。(板书:整时)那么整时的时候,时针、分针的指向有什么特点呢?(小组探讨) 汇报: 这三个钟面分针:都指着12。 时针:3时指着3。 7时指着7。 6时指着6。 2、同桌沟通:你打算怎样认整时? 3、整时的两种写法。 (1)介绍用汉字“时”表示的方法(板书:3时7时6时) (2)师:几时整还可以怎样写? 引导学生利用已
5、有的生活阅历探讨得出另一种写法? (板书:3:007:006:00) 4、动手操作。 (1)生说时间,师在钟面模型上拨出相应时刻。 (2)师说时间,生在学具钟面上拨。 内容:2时7时11时12时 (3)同桌互动:一人说时刻,一人拨钟面。 评析认读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在生活中虽然能相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老师分层次支配学生活动:试认视察探究探讨沟通操作练习。在操作中感知,在视察中比较,在沟通中验证,从而找寻规律,突破难点。 【片段3】 1、师:“时间是很珍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作为一个学生如何珍惜时间呢?合理利用时间,支配我们一天的学习、生活,这儿有一个小挚友一天的作息支配,
6、请小挚友细致看,然后评一评他的支配合理吗?” 6时半:起床 7时:上学 8时:早读 8时半:早熬炼 9时:上课 12时:吃午饭 1时:上课 5时:体育活动 5时半:吃晚饭 6时:上晚课 8时:睡觉 (这时还要抓住机会说说上午和下午的时刻) 2、(课件)小明的一天,生边看录像边相互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做什么”完成书第92页。(同桌相互说,然后选择说) 3嬉戏:找挚友。 4现在是9时过一小时是几时? 启发学生找出原来钟面表示的分别是什么时间?在自己的钟面上试一试:过一小时是几时?电脑演示印证。 5生活情境问答。(可以先让学生调查一下在回答) 星期天,迪迪想去文具店买铅笔,去新华书店买书,迪迪一看表,
7、正好是上午7:00,问, 迪迪应当先去新华书店,还是应当先去文具商店?为什么? 文具商店开门后,还要等多久,新华书店才开门? 若雷老师晚饭后7:00想去买钢笔和书,应当先去哪个商店? 评析练习层次分明,形式多样,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利于学生智力发展和实力培育。练习中老师支配了与生活背景相关的素材和情景问答,启发学生用所学的学问解决身边的问题,培育学生的应用意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总评】: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和学问基础动身进行教学的,相识钟表应亲密联系学生的生活阅历组织活动。学生的生活阅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事实上,小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对钟表已经有了丰富的体验。这是小学
8、生相识钟表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教学时就不能把相识钟表、整时、整时半作为“全新”的学问进行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生原有对钟表的阅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以生为主”的教化理念。 1敬重学生的认知,让学生乐“说”。学生对钟表有肯定了解,但那是来自生活的感性的零碎的,对某些问题还一知半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老师始终与学生站在同一高度上引导学生探究学习。钟表外部结构相识、时刻的认读写,总是让学生先谈自己知道的,再针对学生不解的地方有的放矢地进行探究。即便是学生不解的地方,也让其他学生谈自己的看法,用学生自己思索问题的方式、学生的语言帮助其他学生。敬重学生已有
9、的生活阅历,在感性阅历的基础上构建相关的学问结构。 2敬重学生心理特点,让学生敢“动”。整个一节课,让学生在动中完成学习。视察“眼”动,操作“手”动,探讨“嘴”动,多种感官参加,一人动,同桌动,四人动,在动中不断体验胜利,使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主动完成学习。 3通过评价小明作息时间支配,有机渗透了珍惜时间的教化;帮助迪迪完成购买任务,体验了用数学的乐趣,渗透了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课程理念。 1.8.3相识钟表|人教课标版 1.8.3相识钟表|人教课标具体介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阅历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2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 3使学生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
10、教科书第9193页。 教具、学具打算 实物钟表、实物投影、微机课件;学生每人一个实物钟表、每人一张作息表、一张有四个时刻的作业纸。 教学设计 问题导入 1(在这一部分,老师通过层层深化的问题,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认整时,既明确了钟表的作用,又了解了学生的学问基础,还为后面的相识埋下伏笔,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问题分别是: “你们每人桌上有一个我们生活中的小伙伴,是谁呀?” “钟表是用来做什么的呀?” “你们相识时间吗?”指名学生回答。 以问题引入,干脆明白。用设问引起悬念,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课前,我们对学生这一部分学问的驾驭进行了调查,发觉大部分学生相识整时,一部分学生相识半时。通过动手拨这个环
11、节的设计,可以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学生自然地应用已有的学问阅历。当然,也有个别学生不相识时刻,所以拨不出来,但他们也会对学问感爱好,仔细地看其他人拨。 2结合学生阅历,让学生拨出相识的时刻。 让学生动手拨一个自己相识的时刻,并提出:不会拨的小挚友可以看看别的小挚友是怎么拨的。 3投影展示。 请拨出不同时刻的学生拿着自己的钟表到投影上展示。(让每个学生把自己拨的是什么时刻告知大家。) 可能出现三种状况: a拨出整时。b拨出半时。c拨出几时几分。 相识整时 1结合学生拨出的整时刻,出示其中的3个,让相识的学生说出时刻,少部分不相识的也会在其中找到整时的特点,渐渐学着相识。 说完三个时刻后,
12、老师规范学生语言:“小挚友们都说对了,但在数学中,我们要把几点说成几时,谁能再说一说,这三个时刻分别是几时呀?”让学生用“时”字再说出三个时刻。 2再出示两个时刻让学生对整时进一步相识,然后问:“这样的时刻都是整时。细致视察,想一想,你们是怎么相识整时的?”(总结整时的特征,使全部的学生都会看整时。) 3通过整时的相识,介绍分针、时针的名称。 4出示2个时刻让学生巩固,然后,老师说一个整时让学生拨出来,全班订正。 整时的相识,主要是使学生相识分针、时针,并且总结整时的特征,使少部分不相识整时的学生学会,并为后面学习半时做好铺垫。 相识半时 (前面将学生拨出的半时先留下)出示学生拨的时刻,让相识
13、的学生简洁说一说他是怎么认的,初步感知。 出示3时半、8时半,让学生来认(8时半的相识学生有可能出错,让相识的说一说是怎样认的,简洁渗透半时的特征)。 师引导学生视察,并对比认整时的方法来探讨如何认半时,得出认半时的方法,在对比中加深印象(学生小组探讨)。 出示3个时刻巩固。 在总结半时的特征时,我提出了一个具有导向性的问题:“刚才我们知道了整时的时刻,时针和分针指的位置。小挚友们细致视察,半时的时刻时针和分针又指向哪里呢?我们怎么来认呢?”这样可以突破认半时这个难点,并采纳探讨的方法得到规律,让学生学会看半时。 相识钟面 课件演示钟面:时针、分针以及12个数分别闪动。 提问:“小挚友们细致视
14、察,你发觉了什么?” 通过课件演示和学生的介绍,最终使学生知道钟面上有12个数,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即可。 写时刻 1相识电子表上的时刻。 出示2个整时、1个半时让学生认,并问一问在哪里见过这种表示方法,为后面的写法做打算。 2写时刻。 老师板书,学生学写,并知道数字表示法和电子表的表示方法是一样的。 学生完成作业纸上的内容,小组订正。 综合练习 1找座位(课件操作)。 2小挚友的一天(动画演示),对所学学问进行巩固,并使学生知道每天有早上的6时和晚上的6时。 让学生填写自己的起床和睡觉时间。 3师或生说出时刻,让全班学生在钟表上拨出时刻,并刚好反馈。 4老师拨出5时让学生认,并依次拨出6时
15、、7时。通过拨表相识整时的依次,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化。 结束语 “时间就这样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而且再也回不来了,所以小挚友要珍惜时间,不奢侈时间,让我们做时间的小主子,好吗?下课。”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相识钟面、相识整时和半时等,主要是使学生结合生活阅历学会看整时和半时。由于这部分学问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的特别亲密,我在课前对学生的学问基础进行了调查,知道学生对钟表有一些相识,了解钟表的作用,大部分的孩子能认整时,有少部分学生相识半时,知道钟面上三根针的名称。因此在新授部分,结合学生的已有生活阅历,将整时和半时在一课时进行教授。大部分的孩子虽然相识整时刻,但没有想过整时的
16、时候时针、分针指在哪里,了解了这一点,对相识半时也有帮助。所以我没有利用教材的主题图,而是干脆让学生认整时,并在此基础上认半时,增加了课堂容量,也符合学生的相识规律。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教材所出示的钟面上的时刻比较有代表性,而且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亲密,如课本主题图所出示的7时、8时、3时半、8时半等。我在教学中就利用了课本所给出的时刻,通过这些时刻来学习相识整时和半时。第92页小挚友一天的生活图与学生实际特别吻合,而且画面特别生动真实,也在练习中进行了应用。 二、改进和补充教材资源。 为了突出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12个数,我制作了这样一个课件:出示一个钟面,时针、分针和钟面上的12个数
17、字可以分别闪动,便于学生相识。 在本课的内容中,第92页是结合小挚友一天的生活巩固对整时的相识,使学生初步了解一天钟表上的时针要转两圈。我对这部分教材进行了改进。 1将六幅图做成动画的形式。这个练习是在最终部分出现,学生的留意力起先分散,应用动画可以重新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爱好。 2将六幅图分为三组:上午、中午、晚上,每一组分别出现,可以对学生的相识起到引导的作用。这样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知道一天中有早上的7时,也有晚上的7时。 3对六幅图中的时刻做了部分修改。将起床改为6时半,做操改为9时半,睡觉改为8时半,这样更贴近学生生活,也起到了综合练习的目的。 对课本练习十六的第3题的改进:在本节课
18、最终,老师用大的钟表拨到5时,问学生:“5时过1小时是几时?”“6时过一小时是几时?”并总结:“时间就是这样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再也回不来。”通过此练习,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化。 三、创建性供应的资源。 在综合练习中,第1题设计的是“找座位”,是5个小动物胸前各有一个钟表,上面有不同的时刻,还有5把椅子,每把椅子上有数字表示的时刻,给5个小动物找到和它胸前时刻相同的椅子,小动物就可以坐在椅子上,否则,它就回原来的位置,拖动用鼠标来操作。这个练习既巩固了对整时、半时的相识,也巩固了对数字表示时刻方法的相识,同时吸引了学生的留意力。 在知道了课本上第92页图中小挚友的作息时间后,我又设计了
19、一张表格,让学生写出自己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的时刻,让他们知道要合理支配作息时间。 专家评析 这是教材改革以来,第一次让刚入学不久的孩子,初步相识钟面,并能正确地读出整时、半时的时刻。老师教案的设计大胆、开放,不仅变更了教材的呈现形式,还丰富了教材的资源,创建性地运用了教材。 从整节课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遵循学生的实际,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阅历,让学生在“动”中自然地、开心地、主动地获得学问。 今日是高科技的信息时代,不行否认,学生能从校外获得大量信息。因此,课前老师对孩子的学问基础进行了深化了解,知道了多数孩子基本能认整时,少数孩子也能认半时或其他时刻。于是,课的一起先,老师就让孩子“
20、试着拨出你相识的时刻。”事实证明,这一大胆设计,引起了孩子极大的爱好,给了不同的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老师通过让学生动手拨表、视察探讨、孩子讲解、相互评价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自悟,从而获得了新学问。 2注意培育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实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永不满意的精神。 相识整时和半时放在一节课,对比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能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索时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沟通学习状况,使学生在探究、体验中逐步获得新学问。学生自主学到的学问印象深刻、扎实、敏捷。 3形式多样的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和情感。 课堂上老师多次表扬、激励学习,发“小红花”、“小红果”激
21、励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刚好反馈,使学生在学问的海洋中获得无穷的乐趣。 总之,这节课无论从课的设计,还是从老师的临场发挥上,都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子,老师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位置,学生始终处在一个主动思索、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使教与学真正融为一体。 执教:山东省济南市育新小学朱立莉 指导老师: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教研室董惠平 山东省济南市育新小学冯惠玲 评析: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教研室董惠平 1.8.3相识钟表|人教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相识钟表教学设计 学校:沙溪镇龙瑞小学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借助已有的生活阅历,在熟识的生活情境中沟通、合作,学会认读整时。 2、结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课 一年级 上册 数学 认识 钟表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