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docx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其次节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其次节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能应用液体压强的学问说明简洁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2知道连通器和它的原理;了解一些连通器的应用实例。 3知道帕斯卡原理及其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难点:应用液体压强的学问说明简洁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教学打算 试验器材老师用: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演示器、U形管压强计、烧杯(1000ml)、水、盐水、连通器、U形管。 学生用:每两人一组,每组:大、小烧杯各一个、U形管压强计、水、盐水、刻度尺、小桶(口大底小)一只。 教学设计 老师活动 学生活
2、动 说明 展示课本图11-16和图11-17的图片。 问:这些事例与什么物理学问有关? 演示课本图11-18所示的试验。 问:这个试验说明白什么道理? (支配学生回家后自己再做一遍试验) 学生视察、思索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液体内部存在关压强,并且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引入新课 加深理解 一、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提出问题:液体的压强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分析与论证:引导学生得出公式:p=gh。 试验验证:组织学生完成试验。 问:试验结论是什么? 问:我们能用现在的结论说明课本图11-16、图11-17所表示的问题吗?引导学生学习图11-21所示的信息窗的内容,并引导学生进行说明。 老师
3、补充、完善。 学生动手,得出公式 学生回答 学生说明 学生分析、说明 培育学生动手实力 培育学生应用物理学问说明问题的实力 二、液体压强的应用 演示课本图11-22所示的试验。 问:连通器有什么特点? 问:怎样用二力平衡的学问说明这种现象?老师补充、完善。 问在生产和生活中连通器有哪些应用?请你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 学生说明 学生举例 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 增加学习爱好 三、液体压强的传递 问:什么是帕斯卡原理?它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密闭液体传递的是什么? 问:液压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大、小两个活塞上受到的什么相同?依据什么公式可以知道大活塞上可产生很大的力? 讲解并描述:液压千斤顶就是帕斯卡原理
4、的应用,图11-27的原理图中,小活塞与杠杆相连,因此,只要对杠杆施加较小的作用力,就可以顶起一辆小汽车。 学生回答 学生探讨、回答 学生观看原理图,探讨、思索 通过强调“密闭液体及”传递压强加深理解、记忆 小结:组织学生小结本节内容 小结本节内容 作业:课本P31页,2 板书设计: 其次节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一、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提出问题:液体的压强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分析与论证:如课本图11-19所示 F=G=mg=Vg=Shg P=F/S=Shg/S=gh 从公式看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试验验证:试验结论(用小黑板首先写好)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
5、的增加而增大,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各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二、液体压强的应用 连通器: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干脆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保持在同一高度。 三、液体压强的传递 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 教学反思 液体的压强液体压强【设计理念】1.本节课是很好的探究素材,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力求体现探究过程,培育学生的实力,提高学生的素养。2.在教学过程中,采纳类比的方法。先把液体看成大量密集的小液滴组成,然后,用“大量、密集”的关键词,搜寻生活中的实例,把液体类比成“大
6、米、苹果”等。针对一袋子大米,进行拟人类比,假如你是其中的一粒大米,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绽开探讨,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然后再利用象征类比,把“大米”的感受“无奈”,关联到生活中学生的学习状况,这是学生最熟识的。对学习状况的探讨得出:学习的感受与给学生的压力有关,与自己的“名次”有关,与所在的集体有关。依据这些类比,可以建立液体压强规律的假说。然后,用试验验证假说,得出正确的结论。【教材分析】【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老师演示试验:用一个塑料袋装满水,用一个钉子从底部扎一小孔,水就会从底部流出。(组织学生探讨)说明:水对底部有压强。老师用钉子从袋子的四周扎上一些小孔,水就会从四周喷出。(组织学生探
7、讨)说明:水对侧面有压强。假如塑料袋子装的是别的液体,试验现象是一样的。拓展: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有压强。(组织学生探讨)液体有重力,所以对底部有压强;液体与固体不同,有流淌性。容器壁阻挡着它流淌,它就会对容器壁有压强。二、进行新课水对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水的内部是否有压强?有。为什么说有?就像我们在吃火锅时,在中间有一个隔板把辣的和不辣的分开了。假如设想一下,把隔板的一边的水拿走,另一边的水对侧壁就有压强。因此,我们都同意当隔板还在时,两边的水对它有压强,那么,把隔板拿走,水的内部有压强。(一)提出问题液体压强有什么规律?或者说,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二)引导类比咱们先看能不能把液体分成
8、若干小液滴,(边画示意图,边讲解)这些小液滴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在这个描述中,关键词是“大量、密集”。1.干脆类比请找出日常与“大量、密集”有关的事物,请同学们想得越多越好,尽可能多地告知我。街上走的人群、乱哄哄的苍蝇、箱子中的苹果、一袋子大米我们从一大箱苹果起先探讨。2.拟人类比现在我们可以想象自己就是一只只苹果,被装在箱子中。这时,你有何感受?呼吸困难、生气、受到挤压、挣扎、无奈3.象征类比大家的感受也就是:无奈地承受。现在以“无奈地承受”为题,说说日常哪些现象是这样的?在圈中的羊、在网中的鱼、同学们的学习状况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我们学习状况是如何无奈地承受?各方面的压力,如家长、同学、亲
9、戚;在班中的名次前后对于个人的感受也不同;同样的成果在不同的班级或不同的学校感觉也不同。可见,由于学习的状况造成的无奈与压抑,来自各个方面,并与名次、学习环境都有关系。(说明: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类比,从而使生疏的问题变为熟识的问题。该环节是学生思维最独特、最发散的环节。在以上的这三个环节中,学生的想法许多,发散思维得到从没有过的训练,他们的好多想法来自生活,他们更熟识,更情愿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在这几个环节中,只起组织、引导的作用。为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切不行为了赶进度,匆忙而过,使学生来不及思索探讨,在最能熬炼学生实力的环节,达不到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三)适用问题对应学习的无奈,你能否体
10、验液体中的每个液滴的感受?每个小液滴感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作用,这种作用与小液滴所在的位置(深度)有关,也与液体的种类有关。(四)找到方案或建立假说依据刚才的探讨,请你谈谈对液体压强有关因素的看法。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不同的深度压强不同,不同的液体中同一位置的压强也不同。(五)检验论证我们用试验来验证,现在有这样一种测液体压强的仪器压强计(老师简介:我把手指压在橡皮膜上,在右侧的“U”形管中出现高度差,我们看到“U”形管中出现高度差,就知道橡皮膜上有压强)。请学生探讨,设计试验方案;沟通。下面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试验。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一液体、同
11、一深度压强是相等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六)评估今日的试验只能到此为止。让我们回顾一下今日的试验:试验设计有无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没有失误?测量结果是不是牢靠?学问应用:请同学们阅读书上材料,了解液体压强规律的应用(边阅读,边探讨)。请一位同学说明什么是连通器?举几个连通器例子。三、小结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14.2液体的压强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液体的压强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的其次节,本节课既是压强学问的延长扩展,又是学习大气压强学问的基础和铺垫。本节支配了“设计试验感受液体压强存在”和“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 探究 液体 压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