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分草莓》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分草莓》数学教案.docx(1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分草莓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草莓学案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草莓学案北师大版 章节名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一单元课题分草莓安排学时1课时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商探究有余数除法的试上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阅历。2、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学问,联系实际解决简洁的问题,体验胜利的喜悦.实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估算、揣测的意识和实力。情感目标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简洁的问题,并从中体验胜利的喜悦。教学重点试商方法。教学难点合理估算与敏捷试商。媒体内容与形式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导入同学们,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看图中画的是什么水果?(草莓)对,一共有55个草莓。2
2、分探究请你细致视察图,说一说这幅图画是什么意思?1想一想。说一说。先利用以有的阅历估一估,再算一算。(1)看图说图意。(2)指名汇报。(3)怎样列式?(4)估一估,每盘放几个,你是怎样估计的?2试一试,算一算。在估一估的基础上驾驭试商方法。(1)说一说你是怎样估一估的。(2)想一想你估计的对不对,讲给你的同桌听。(3)议一议:为什么商是6?学中做(4)进行检验1、比较余数与除数的大小,余数小于除数。2、商与除数的积再加余数等于被除数。对话平台、玩中学学生独立探究,试着列出竖式。15分巩固与拓展1试一试。完成第5页的试一试。2练一练。(1)完成第6页的第1题。(2)完成第6页的第2题。(3)完成
3、第6页的第3、4、5题。学生仔细练习13分总结同学们你们这节课学会了哪些学问?在试商的时候,要利用乘法口诀快速思索,与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又小于被除数的数,就是商。5分板书设计分草莓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一分有多长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一分有多长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情境活动,让学生建立一分钟和一秒钟的概念,驾驭分与秒的关系,知道1分=60秒。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生体验1分钟的长短,并感受时间的意义,培育学生的估测实力,同时,教化学生从小要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驾驭分与秒的关系,体验1分时间的长短,建立一分钟的概念,知道分与秒的关系。 一、导入新课 1
4、、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有关钟表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了刚才的歌曲有什么感受?老师也有同样的感受,那你知道这段音乐有多长吗?一分钟!一分钟有多长呢?今日就让我们走进时间王国一起去体验吧!老师板书:一分有多长。 二、探究新知 (一)相识秒 1、在钟表上除了有时针和分针外,还有一位成员你们知道是谁吗? 2、出示课件。提问:哪个是秒针呢? 3、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秒针是怎样走的? (出示课件钟表-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的全过程) 生1:是一格一格走的,走一小格是一秒。并且有滴嗒滴嗒响。 (板书:秒针走1小格是1秒) 师:是啊,秒针嘀嗒一声走过一小格就是一秒。下面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一次。“嘀
5、嗒!” 4、那我们还可以用别的什么方式来记住一秒钟吗?(小组探讨) 生:我们还可以用拍一次手、跺一下脚、甩一下头等等记住一秒。 5、秒针走一小格是几秒,走5小格呢?15小格呢?30小格呢?走一圈呢? 6、刚才我们相识了钟面上的一个重要成员_秒针。秒针走一小格就是_1秒。可别小看了秒这个时间单位。请看大屏幕:陆地短跑冠军猎豹。它奔跑时1秒就可跑出30米。世界上飞得最快的鸟尖尾雨燕。它5秒就可飞行230米。5秒是多长,我们来看计时器,大家一起感受一下。请大家随着秒针的转动拍手,5秒停。时间过了5秒,雨燕已经飞行了230米。真是令人惊羡啊!还有更让我们兴奋不已的,请同学读:高铁列车10秒可运行130
6、0米。咱们这次用敲桌子的方式,随着秒针的转动来敲,感受10秒有多长。你们能想象到高铁列车在我们身边过去时是什么样子?(一阵风一样)你们知道吗?火箭的速度更为惊人:指名读:火箭把卫星或航天器从地面胜利射向太空进入轨道,30秒运行237000米。知道30秒多长吗?这次咱们跟着计时器边跺脚边来感受30秒有多长。(数30秒)人类多么宏大,能把很多不行能变为奇迹发生。同学们,希望你们将来也能为我们祖国创建新的奇迹。 (二)发觉1分=60秒 1、孩子们,你们认为1秒钟过得快吗?那60秒呢?让我们一起随着秒针运动的节奏去体验吧!在这里老师有一个要求:请大家细致视察,秒针走一圈60秒的时间,分针走了几小格?
7、2、分针走1小格是几分呢?那么,秒针走一圈60秒的时间就是?(板书:1分=60秒) 3、所以我们说1分=60秒 (三)体验一分钟 1、组织1分钟的集体体验活动:数心跳。 一分钟我们能干些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体验一下。 老师指导学生数心跳的方法:请同学们举起你的左手,用右手的三根手指按住这个地方,你感觉到它在动吗?(师走到学生中间边说边示范) 生:感觉到了。 师;跳动的地方就是脉搏,都找到了吗?没找到的同学可以请老师帮忙。(师帮助个别没找到的学生)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请你数一数脉搏一分钟跳动多少次,打算好了吗?好,起先!(师用秒表计时。) 师:谁来告知大家一分钟他的脉膊跳动多少次
8、?(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这个年龄脉膊一分钟跳动一般在70-90左右,假如心情惊慌或者是猛烈运动之后脉搏跳动会加快。请同学们回家后让爸爸妈妈帮你看时间,自己再算一算。 2、一分钟还可以做些什么,接下来,我们来进行一次一分钟嬉戏活动,谁来读读?老师帮同学们打算了一些活动,快来读一读,选出你最喜爱的一种活动。 3、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选择,一项活动只允许两个小组选择,谁先来选? 4、打算好了吗?1分钟计时起先! 5、同学们都特别仔细地体验了1分钟能做的事情,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刚才的完成状况。下面谁来说一说? 师:一项活动,为什么你们完成的状况不一样呢? 6、听了大家的汇报,你们有什么感受呢?一分
9、钟能产生的价值可真大呀!所以我们要珍惜生活中的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子。 (四)估计1分有多长 1、同学们刚刚用自己的方法感受到了1分究竟有多长。而且有了自己的参照依据。你的参照依据是什么?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参照依据来估一估一分钟的长短,我们来做一个嬉戏。请同学们转过身去用自己的方法估测一分钟,觉得时间到了,你就转过身来,看看谁估测的准。 2、请问你是怎么感觉这1分的?(找估计比较准的学生)。 3、他们的阅历很好,你想不想试一试他们的方法? 三、拓展、巩固练习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身边,一分钟也会有很多事情可以发生。一个遗忘关闭的水龙头1分钟可以流失20000毫升水,就是相当于10
10、0瓶矿泉水。 一个城市熄灯1分钟大约节电2000度,也许相当于2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听了这段介绍,你有什么感受?虽然短短的一分钟,也能造成很大的奢侈。 2、1分钟能干这么多事,那你能不能依据1分钟的长短来估计一下完成下面的事情须要几分钟? 四、总结 说说本节课你的收获吧! 总结:同学们,在这节课上,我们充分相识了一分有多长,感受到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珍贵的,最终,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名名言,齐读: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租船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租船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培育学生敏捷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学问解决生活中的简洁实际问题的实力,发展应用意识。
11、 2、引导学生在合作沟通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看法;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胜利的喜悦。 3、 对学 生进行平安教化。 二、重点难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通风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具打算: 学生准 备小棒。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指名口答) ( )625 8( )38 7( )40 2、列竖式计算(全班齐练,三人板练,集体订正) 48 5= 366= 537= 3、提问:你认为试商时要留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出示P10主题图,引导学生视察。 1、找寻信息:每条船 每时3元、每条船
12、限乘4人。 2、提出问题:至少要租几条船? 3、 解决问题。 在个人思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沟通。沟通时围绕: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214=5(条)1(人) 至少要租6条船。 你认为怎样安排合理?请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你的安排方 案。(让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可能出现如下方案: (1)其中5条船,每条船4人,还有一条1人。45+1=21。 (2)其中4条船,每条船4人;另外两条 船,一条2人,一条3人。44+5=21。 (3)其中3条船,每条船4人;另外3条船,每条船3人。34+ 9=21。 4、小结:今日这节课我们 应用了有余数除法的学问来解决 简洁 的生活中
13、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思索,如上面租船的问题至于这6条船怎样安排更合理,我们要动脑想一想,但安排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 强调:我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要留意平安,不能做违反平安规定的事。 (三)巩固练习 P11-P12“练一练”。 (四)总结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 一、除法 第一课时:除法(一)相识竖式 教学内容:课本第2页第3页“分苹果”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验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除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肯定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
14、究、发觉中,使学生获得主动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学打算:投影仪,学生打算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显示20个苹果画面,引导学生视察、思索:每盘放5个苹果,20个可以放几盘? 二、探究新知 1.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1)先让学生独立思索上述问题。 (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沟通。学生可能有许多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如: a通过乘法口诀“四五二十”得出结论:可以放4盘; b用除法算式算:205=4,所以可以放4盘。 (3)同桌
15、同学合作用20个圆片摆一摆,验证推算结果是否正确,老师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摆放的圆片图,进一步进行验证、沟通。 (4)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老师指出:205=4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边写边说明: 横式:205=4 竖式:4 5丿20 20 0 探讨:结合刚才分苹果的状况,在小组内探讨一下,竖式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依据学生口答板书: 4商:“4”表示分4盘。 除数5丿20被除数:“20”表示有20个苹果。 “5”表示每盘20商和除数的乘积:“20”表示需20个苹果。 放5个苹果。0余数:“0”表示20个苹果全部放完,没有剩余。 说明:“丿”表示横式中的“”。 (5)练习:第2页“试一
16、试”的四道小题。 学生独立练习完毕,指名学生板书,进行集体订正。 2体会平均分后有时会出现余数。 (1)课件再次显示20个苹果画面。 (2)组织小组探讨:有20个苹果,假如每盘放6个呢? 请每个同学用代表苹果的圆片实际分一分,再小组内探讨怎样列出算式,用竖式怎样表示。 (3)进行全班沟通。指名回答;投影显示学生的圆片图,引导学生探究竖式各数表示的意思及单位名称的写法,并进一步相识余数。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06=3(盘)2(个) 3 6丿20 18 2 答:可以放3盘,还剩2个。 引导学生相识竖式中:“20”表示把20个苹果拿去分,“6”表示每盘放6个,“3”表示放了3盘(强调单位“盘”),
17、“18”表示3盘共18个(63=18)。“2”表示放了3盘后还剩下2个(强调单位:“个”),说明“2”是这个竖式的余数,这2个不能再接着往下分了,不然每盘就放得不一样多了。 3体验余数肯定要比除数小。 (1)先由学生操作(用圆片分一分)。再列出除法竖式,独立解答“课本第3题试一试中的第(1)题”。 (2)学生探讨:调皮的列式对不对,为什么?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相识“6还可以接着分”,正确的式子应是笑笑做的。 (3)探讨:依据刚才这道习题,你发觉什么? 余数肯定要比除数小。 (4)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指名板书,全班齐练。练习完,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觉了什么? 指名回答:余数要比除数
18、小。 三、巩固练习:第3页“练一练”第1、2题。 四、总结 (除法竖式的写法,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五、反思: 其次课时:除法(二)试商方法 教学内容:P45“分草莓”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再探究、练习中激烈有余数除法的试商阅历。 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学问,练习生活实际解决简洁的问题,让学生再探究、发觉中体验乘法的喜悦。 3.对学生进行平安教化。 重点难点:1.经验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阅历,逐步达到娴熟程度。 2.使学生理解和驾驭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打算: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在有余数除法
19、里,余数和处世有什么关系? 2.练一练:105165185205335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订正后让学生对5小题进行分类:有余数的算式,没有余数的算式。 二、探究新知 1.探究试商方法。 (1)课件显示P4“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 (2)列算式:558 (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 (4)小组探讨:怎么推断估计得对不对。 87=56比55大;86=48比55小。全部商6。 思索:假如商是5可以吗? 假如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状况,全部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5)探讨: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可
20、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6)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2.填空:P4“试一试”。(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 三、巩固练习:P5“练一练”的第15题。 四、总结 五、反思: 第三课时:除法(三)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P68“租船” 教学目标:1.培育学生敏捷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学问解决生活中的简洁实际问题的实力,发展应用意识。 2.引导学生在合作沟通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看法;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胜利的喜悦。 3.对学生进行平安教化。 重点难点: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通风自主
21、探究、合作沟通,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打算:投影仪、学生打算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最大能填几?(指名口答) ()6258()387()40 2.列竖式计算(全班齐练,三人板练,集体订正) 485=366=537= 3.提问:你认为试商时要留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出示P6主题图,引导学生视察。 1.找寻信息:每条船每时3元、每条船限乘4人 2.提出问题:至少要租几条船? 3.解决问题。 在个人思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沟通。沟通时围绕:你时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214=5(条)1(人) 至少要租6条船。 你认为怎样安排合理?请用小棒摆一摆,
22、摆出你的安排方案。(让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可能出现如下方案: (1)其中5条船,每条船4人,还有一条1人。45+1=21。 (2)其中4条船,每条船4人;另外两条船,一条2人,一条3人。44+5=21。 (3)其中3条船,每条船4人;另外3条船,每条船3人。34+9=21。 4.小结:今日这节课我们应用了有余数除法的学问来解决简洁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思索,如上面租船的问题至于这6条船怎样安排更合理,我们要动脑想一想,但安排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 强调:我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要留意平安,不能做违反平安规定的事。 5.练习:P6“试一试” 先默读题目,独立思
23、索条件和问题。后指名回答。 条件:每时租金3元。问题:10元钱最多划几时? 先小组探讨怎样列式,并完成在练习本上。 103=3(时)1(元) 答:10元钱最多划3时。 提问:上面的横式中1元表示什么?为什么不能划4时? 三、巩固练习:P7“练一练”的第14题。 1.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为什么要5壶茶而不是4壶茶。 4.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为什么至少要8张桌子?7张桌子够吗? 四、总结 五、反思: 第四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P89练习一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驾驭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肯定要比除数小。 2.通过必要的练习,使学生更娴熟地驾驭
24、试商方法,进一步积累试商阅历。 3.培育学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让学生体验胜利的喜悦,增加自信念。 4.培育学生的分析、推理实力。 教具打算: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板书:除法练习课 二、指导练习 1.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开火车对答案。 2.第2、3题 全班齐练,请学生板演,老师巡察,然后集体订正。发觉问题刚好订正。 3.第4题 先提问:画面上告知我们哪些信息? 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答。老师用投影仪显示学生的解答过程,进行集体订正。 4.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主要巡察学生的书写格式,特殊检查单位名称是否正确。 5.第6题 此题使被除数数目较小,可要求学生干脆写出得
25、数后分类。 6.第7题 (1)帮助学生理解图意: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指名回答。 (2)独立思索后,小组沟通。 派车的可能性有5种,只要求学生说出一种。至于怎样派车比较合理,只要说得出道理即可。 7.第8题 本题不要求全体学生驾驭。此题事实上是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先视察图,让学生找出规律。第(1)、(2)题学生可通过看图和接着画确定颜色。第(3)题通过规律:5个圆为一组,第25颗正好是第5组的最终一颗,因此是蓝色的。 五、反思:二.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乘加、乘减 教学内容:P1011“小熊购物”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
26、,探究先乘后加减的运算依次,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亲密联系。 3.引导学生驾驭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育学生书写规范,计算仔细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驾驭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依次。 教具准点: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35=48=76=36-17=80-43= 93=85=37-15=8+15=36+7= 2.视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5-1845-18+20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相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依次计算。 二、探究新知 出示P10主题图,引导学生
27、视察。 1.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 2.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 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老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如: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需付多少钱? 3.解决问题。 (1)列算式:34+66+34 (2)理解算理,驾驭算法。 组织学生探讨:34+66+34各表示什么意思。 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瓶饮料共付18元。 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瓶饮料和4块面包共付18元。 这两种状况所付的钱都是相
28、等的。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共付多少元。 (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6+34 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 探讨: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相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 解法一:34+6解法二:6+34(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6+12 =18(元)=18(元)答:该付18元。 4.尝试独立解决 (1)提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几元? (2)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探讨。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 a.34=12(元)20-12=8(元)答:应找回8元。 b.20-3
29、4(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20-12 =8(元)答:应找回8元。 (3)重点探讨解法b。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状况下,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相识: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的式题中,应先算乘法,在算减法。 5.小结 视察三个混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以上三个算式是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式题。 板书课题: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 提问:这样的式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巩固练习:P11“试一试” 1.第(1)、(2)题留意留意提示学生把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2.第(2)题齐3学生板演并订正。 3.第(3)题让学生再独立思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探讨。也可自己创设情景来叙述
30、算式的意义。 四、总结: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五、反思: 其次课时:除加、除减 教学内容:P1213“花店买花” 教学目标: 1.通过“花店买花”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依次,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亲密联系。 3.引导学生驾驭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育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欢乐。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驾驭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依次。 教具打算: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408287366248819153 2.提问:上节
31、课我们学习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依次式什么? 3.练习(二人板演,全班齐练) 48+640-64 二、探究新知 出示P12主题图,引导学生视察。 1.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 2.让学生依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留意: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3.解决问题。 (1)列算式。学生通过探讨可以得出两种方法: a.248=3(元),5-3=2(元)答:(略) b.5-248 =5-3 =2(元)答:(略) (2)理解算理,驾驭算法。 小组探讨:5-248表示上意思。 算式“5-248”中的“24”表示8枝康乃馨(即1束)24元,“248”表示1枝康乃馨多少元。所以“5-248”表
32、示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也可以表示1枝玫瑰花比1枝康乃馨贵多少元? 因此计算“5-248”的时候,应先算248=3,再算5-3=2,用脱式计算式: 5-248 =5-3 =2(元)答:(略) (3)引导学生发觉:有减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 4.尝试解决问题。 (1)提问: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共花多少元? (2)让学生独立解答。 (3)订正,并引导学生发觉:既有加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5.小结: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依次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减) 三、巩固练习 1.P13“试一试”。先说运算依次,后让学生独立计算。 2.P13“练
33、一练”。先帮助学生理解图意,后放手独立完成。 四、总结 五、反思: 第三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P1416练习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驾驭乘加、乘减、除加、除减混合运算题的运算依次,并能娴熟地进行计算。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相识数学的应用价值。 3培育学生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4.培育学生仔细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重点难点:通过练习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娴熟驾驭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依次。 教具打算:实物投影仪、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板书:乘加、乘减、除加、除减练习课 二、指导练习
34、1.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每题的运算依次,然后独立练习。 2.第2、3题。 先帮助学生理解图意,明确问题,然后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3.第4题。 留意图中“5个人”也是解决问题的一条信息。 4.第5题 先比较哪种饮料便宜,有3种方法: 解法一:126=2(元)解法二:36=18(元)解法三:123=4(听) 32181264 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 再算每听便宜多少元?3-126 =3-3 =1(元)答:每听便宜1元。 5.第6题 先让学生仔细视察并独立思索有什么规律,然后小组探讨,订正。 6.第7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每题的运算依次,然后独立练习。
35、7.第8题 先审题,指名说说错在哪里,再让学生改错。可指名板演。 三、介绍“数学万花筒”中的内容 四、总结 1.评价自我及同学的表现。 2.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 五、反思: 第四课时: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P17“过河” 教学目标: 1.通过“过河”的情景,培育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2.引导学生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3.使学生养成先看运算依次,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驾驭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依次。 教具打算: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题: (1)2+75,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
36、(),再算()。 (2)40-364,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 2.计算 32-8820+16430-45 二、探究新知 出示P17主题图,引导学生视察。 1.理解图意,明确问题 图上告知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独立尝试,合作解决。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察。 组织学生探讨:“29+259”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依次? 这个算式应当先算259,再算加法,这种运算依次不符合问题的情景。在本题,应先算男女生总人数,即29+25。 怎样解决运算依次问题呢?我们请小括号“()”来帮忙。 3相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4.写出解答过程 (29+25
37、)9读作:29与25的和除以9。 =549 =6(条)答:(略) 5练习 (1)说一说下面两题的运算依次,再算一算。 24+168(24+16)8 引导学生发觉虽然以上两题运算符号和数字都一样,但由于其中一题带有小括号,所以计算结果不一样。 (1)独立完成P17“做一做” 6小结: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认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运算依次怎么样? 三、巩固练习 1比较两题的运算依次,再算一算。 16-82(6-8)2 2P18“练习三”的第1题。 四、总结: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依次怎样?能举例说明吗? 五、反思: 第五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P1819练习三 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进
38、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依次,引导学生进一步相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依次。 2.引导学生进一步相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相识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使学生娴熟驾驭有括号算式的运算依次。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4.培育学生仔细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通过练习使学生娴熟驾驭“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依次,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教具打算:投影仪、学生每四人打算1副扑克牌,每人打算1枝红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请你说说混合运算的依次怎样?(指名口答) 2.说明练习内容,导入课题。 二、指导练习 1.第2题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39、提问:图画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独立解答。 强调:列算式时要留意上?(小括号) 2.第3题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上告知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2)让学生独立解答。 提问:为什么要用小括号?不用行吗? (3)指导提问。 依据这个画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沟通合作) 3.第4题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要求每个班多少人,必需知道什么? (2)让学生独立解答。 分步列式:24+29+28=81(人)819=9(人) 综合算式:(24+29+28)9 =819 =9(人)答:(略) 4.第5题 先说每题的运算依次,让6学生板演,全班齐练。 5.第6题 对学生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6.第7题 可用列表的方式表示结果。 7.数学嬉戏:“24点” 嬉戏前说清嬉戏规则。然后分小组进行嬉戏。 三、总结 1评价自我及同学的表现。 2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 五、反思: 三、方向与路途 第一课时:分辨方向 教学内容:P2021“分辨方向” 教学目标: 1.借助分辨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详细情景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分辨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