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乘法口诀教案.docx
《苏教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乘法口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乘法口诀教案.docx(1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乘法口诀教案苏教一年级下册第九单元复习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表内乘法教案 第三课时:复习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表内乘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99页复习11-16。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进一步明确乘法的意义,娴熟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 教学重点 乘法的意义教学难点 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教学打算 口诀卡片、口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今日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有关乘法的学问。 板书课题:复习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表内乘法。 二、复习乘法的意义。 1、看图先填空,再写加法和乘法口诀。 一共是()个()相加 加法算
2、式:= 乘法算式:=或= 2、 有()个,有()个()个。 的个数是的()倍。 3、完成期末复习11。 沉重独立完成,集体沟通。 老师小结: 444只表示3个4相加,写成乘法算式可以写成34或43,求5的2倍也就是求25相加是多少,写成乘法算式52。 三、复习乘法口诀。 1、请学生齐背16的乘法口诀。 2、出示口算卡片,齐说得数并说说用了哪一句口诀? 3、完成期末复习12。 组织学生两人一组依据口诀“对口令”的嬉戏,然后依据口诀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说出两道乘法算式。 4、完成期末复习13。 (1)学生独立完成把得数写在孔雀羽毛的外端圈里,集体校对。 (2)然后指导学生拐弯读乘法口诀。如:一二
3、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再如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 (3)2和一个数相乘,得到的积的个位有什么特点?5各一个数相乘呢? (4)和一个数乘,得到的积的个们有0、2、4、6、8。5和一个数乘得到的积的个位是5或0。 5、完成期末复习14。 16题口算要求学生在2分钟内完成,督促学生写好后要检查,养成良好的习惯,集体校对。 6、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一说在16的乘法口诀中哪两句乘法口诀的得数是一样的? (一四得四、二二得四)(一六得六、二三得六) (三四十二、二六十二) 四、复习总结。 今日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 五、作业布置
4、 六、教学反思 苏教一年级下册相识乘法教案 相识乘法(1)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70页相识乘法教学目标: 使学生相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初步驾驭乘法算式读法和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培育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实力。 教学重点:相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驾驭乘法算式读法和算式 教具打算: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小黑板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从今日起先,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这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相识。(相识乘法(1)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 (2)提问:图中几处有小白兔?每处有几只?一
5、共有几个2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怎样算? 板书:2+2+2=6(只) 图中几处有小鸡?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3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怎样算? 板书:3+3+3+3+=12(只) (3)老师指着算式提问: 这两个算式里加数分别都是几?是几个几相加?的多少? (4)小结:求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3各只一共是多少,可以永各连加来算。求小鸡一共有多少只,就是4个3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4个3连加来算。 2、教学“试一试”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1)出示试一试图。 (2)提问:横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朵?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有多少朵?怎样算?求一共的朵数,就是求几个几相加? 竖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
6、几朵?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有多少朵?怎样算?求一共的朵数,就是几个几相加。 (3)学生填书,完成“试一试”,集中沟通。 (4)视察这两个算式的得数相同吗? 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横着看3个5相加,竖着看是5个3相加,得数相同。 3、教学例2 (1)出示例2图 (2)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吗? 板书:2+2+2+2=8 2+2+2+2=8,表示几个几相加,得几? (3)老师说明:4个2相加得8,还可以用乘数计算,写成22=8,像24=8这样的算式,是乘法算式,这个符号(“指”)叫乘号(板书:乘号),可以这样写(示范写“”)。“24”和2乘4”。 (4)4个2相加得8,不仅可以写成24=8
7、,还可以写成42=8,谁会读这个算式); 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样,各部分都是出名称的,谁先来说说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答老师板书:2+2+2+2=8 (加数)(加数)(加数)(加数)(和) 老师说明:在乘法算式中,等号前面的数叫乘数,等号后面的数叫积。 板书:42=8 (乘数)(乘数)(积) 同桌同学互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谁能说说24=8这一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5)老师小结:求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就是4个2相加是多少,不仅可以用加法计算,而且可以用乘法计算,可以写成“24=8”或“42=8”,读作:“2乘4”,4乘2“,等号前面的叫成熟,等号后面的叫积。
8、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图,提问:小挚友在做什么?小挚友分几组在跳绳,每组几人?求一共有多少人跳绳,怎样算?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答,老师巡察,了解学生解题状况,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沟通。 (3)探讨;求4个5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三、完成“想想做做“14 1、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第1小题图,提问:1盒有多少枝?有几盒?求一共有多少枝,就是几个几? 学生填空独立完成 (2)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集体沟通时着重提问这道题是求是几个几朵? 2、完成“想一想做做”2 (1)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2个,摆4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 学生独立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
9、两道乘法算式,集体沟通。 (2)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4个,摆2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 学生独立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集体沟通。 (3)比较一下这两种摆法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3、完成“想想做做”3 读出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什么。同桌同学先互说,再指名口答。 4、完成“想想做做”4 独立完成,集体沟通。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四、总结 今日我们学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相识乘法 2+2+2=623=6 3+3+3+3=1234=12 六、教学反思 其次课时:相识乘法(2) 教学内容 教材第69-71页相识乘法教学目的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培育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实力。 教
10、学重点 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乘法的运用 教学打算 学具(8个圆片)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复习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1、看图先填空,再写加法和乘法算式。 一共有()个3。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或()()=() 2、读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多少。 54=2062=1238=24 3、导入新课: 上面的内容,是上节课所学习的乘法的初步相识,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相识乘法。(板书课题:相识乘法(2) 一、完成“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5 (1)出示第5题图。 (2)提问:有几条金鱼?每缸有多少条? 求一共有多少条,是求几个几相加? (3
11、)学生独立填书,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沟通。 2、完成“想想做做”6 (1)出示第6题图,自己先说说图意。 (2)提问:图中有几只小鸡?每组有几只鸡?求一共有多少只,是求几个几相加? (3)学生填书,并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沟通。 3、完成“想想做做”7 (1)独立完成第7题的两道题。 (2)集体沟通指名说说两道题分别表示几个几相加?乘法算式是什么?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1)集体沟通指名说说两道题分别表示几个几相加?乘法算式是什么? (2)比较一下这两道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完成“想想做做”8 (1)出示第8题的两幅图。提问:这两幅图分别是求几个几相加? (2)学生
12、独立完成第8题,集体沟通。 5、分小组活动,让学生联系生活和四周事物,说出一些可用乘法计算的问题,集体沟通。 6、完成“想想做做”9 (1)你会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吗?学生独立改写。 (2)集体沟通,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改写?比较一下乘法和加法比哪一种比较简便? (3)老师小结。 二、板书设计 相识乘法(2) 54=2062=1238=24 三、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练习八 教学内容 教材第72页练习八教学目的 进一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巩固对乘法的相识。 教学重点 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 娴熟运用乘法 教学打算 多媒体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复习 1.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13、 3+3+3+3+()()=() 2+2+2+2+2+2()()=() 2、看图先填空,再写乘法算式。 ()个()相加 ()()=()或()()=() 3、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相识,今日我们上一节练习课。看看同学们驾驭得怎样。(板书课题:练习8) 二、练习8 1、练习八1出示第1小题图, 提问:每堆有几个胡萝卜?有几堆?一共有多少个?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沟通时提出:这道题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1)独立完成第2小题,集体沟通时提问:求一共多少个草莓就是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 2、练习八2 (1)出示第一小题图,指名说说图意后,学生独立列式计
14、算。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求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就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 (2)独立完成第2小题,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求买3只狗一共用多少元就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 3、练习八3 (1)出示第3小题图,提问:图中画了些什么?每种分别有几处?每处有几个? (2)你能列出多少个乘法算式?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沟通,汇报结果,每一道乘法算式都要求学生说出是求几个几的和。 三、作业练习册 四、教学反思 苏教一年级下册相识乘法复习教案 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8788页复习16。 教学目标 使学生熟记16的乘法口诀,了解乘法口诀排列的一些规律。 教学重点 娴熟运用1-6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驾驭
15、乘法口诀排列的一些规律 教学打算 CAI课件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揭示课题。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今日,我们复习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要求小挚友能娴熟地背出这些乘法口诀,还要能用这些口诀很快地进行乘法口算。 二、复习。 1、复习1。 (1)出示16的乘法口诀表:这是我们学过的16的乘法口诀,你能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口诀吗?(独立填写,集体订正) (2)学生比照口诀放大表,横着看,你发觉什么规律? 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横着看,口诀的排列与我们学习时的依次一样,第1行是1的乘法口诀,第2行是2的乘法口诀,第3行是3的乘法口诀,一行一行排到6的乘法口诀。 请小挚友一行一行背一遍。 (3
16、)竖着看,你发觉什么规律? 小结:竖着看,每一行中口诀的第一个数相同,其次个数从小到大排列,也就1个几1行、2个几1行这样排列的。例如第一行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其次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 请小挚友竖着一行一行背一遍。 (4)拐弯看(要说明先横后竖地读),每一组口诀间有什么联系? 小结:拐弯看,先横后竖,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都是与2有关的口诀,也就是2和1、2和2、2和3相乘的口诀;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都是与3有关的口诀,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也就是3和1、3和2、3和3、3和4相乘的口诀。 请小挚友齐着拐弯试背一遍 (5)师生共同对口令。 2、复习
17、2。 同桌两人合作学习乘法,一名同学出示口诀卡片,另一同学口答两道乘法算式与结果。 3、复习3。 竞赛的形式同桌同学两人一组,比比谁先过河;比两次,使每个同学都能练习到两组题。 4、复习4。 20题口算,要求学生在2.5分钟内完成,集体订正,了解学生完成的状况,做好统计。 5、复习5。 在写出得数的算式里填写运算符号,先让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之后组织沟通,讲讲是怎样想的? 6、复习6。 填方框里的乘树,由于只学到6的乘法口诀,所以方框里短暂填16个数,要求学生说出所填乘数,所得的积并说说用了哪句口诀?(第一题可按横着背的6的口诀的依次想,后面两小题可以按拐弯背的依次想。) 7、小结: 今日我
18、们复习了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老师要求小挚友们能娴熟背出这些乘法口诀。而且要很快说出算式和得数。 三、作业: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五二十()六十八()四十二二()得八 四()十六五()三十三五()四六() 2、把得数相等的式子来连起来。 63432225 23365262 26163414 四、教学反思 第十课时:复习(2) 教学内容: 教材第8788页复习7-11。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乘法应用题。 教学重点 会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解答乘法应用题 教学打算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出示口算卡片,齐说得数
19、并说说用了哪一句口诀? 2、口答。 4个5是多少?4的5倍是多少? 二、复习应用题。 1、复习7。 (1)出示第7题,指名说图意。 (2)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为什么用乘法算? 2、复习8。 (1)出示第8题,学生独立解答。 (2)集体订正指名口答:求一共有多少间,是求几个几相加的和,用什么方法计算?求一共有多少个花坛,是求几个几相加的和,用什么方法计算? (3)学生集体口答。 3、复习9。 (1)出示第9题,学生独立解答。 (2)集体订正时提问: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挚友,是求几个几相加的和,用什么方法计算? (3)25块蛋糕,发给每人一块,够不够?为什么? (4)学生集体口答。 (5)小结:复习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下册 第七 单元 乘法 口诀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