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督导评估迎检汇报材料(共9页).doc





《2011年督导评估迎检汇报材料(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督导评估迎检汇报材料(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巩固两基成果 再创教育佳绩-两项督导评估迎检汇报材料鸬鹚渡镇人民政府二0一二年三月尊敬的上级领导: 首先,我谨代表鸬鹚渡镇党委、政府向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几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关心与重视下,我镇教育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素质教育初具特色,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借此机会,我就我镇在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向各位领导作个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鸬鹚渡镇位于桃江县西南部,浮邱山西脚,南与安化大福毗邻,308省道横穿我镇北部,于1995年12月由原来的板溪乡和鸬鹚渡乡
2、合并而成,总面积109平方公里,属丘陵区,是革命烈士张子清的故乡。全镇辖15个行政村(生源另含板溪林场),总人口39325人,其中农业人口37751人。2011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目前,全镇共有农校1所,中心幼儿园1所,全日制学校9所,其中中学一所(鸬鹚渡镇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板溪九年一贯制学校)、完小7所(鸬鹚渡镇完小、长江完小、双塘完小、千工坝完小、梅山完小、玉华完小、花桥完小)。在校学生2566人,其中初中698人,小学1868人。现有在编教职工219人,其中在职188人,在编休息28人,病假2人,停薪留职1人。 二、党委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1998年,我镇
3、通过了“两基”达标验收,被评为县“两基”工作先进单位。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巩固提高“普九”成果摆在科技兴镇、人才兴业的战略高度来抓。镇人民政府在为教育办实事、排忧解难、优先发展教育、依法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每学期开学初由镇三大家定期组织召开议教会,从未间断,重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规划学校发展、规范收费行为、调整学校布局、改造学校危房、治理学校周边环境等。政府年初的计划、年终的总结,书记、镇长的每次报告均把教育摆到了重要位置,就两项督导评估工作,由镇党委书记彭健同志在2011年的全镇机关干部及村干部会上作了专题报告。镇政府成立 “
4、两项督导评估”迎验工作领导小组,并且下发了三个红头文件。且由政府与各村支两委签定了“两项督导评估”迎验工作责任状,将该项工作纳入各村年终整体量化评估。党政一班人带头尊师重教,每年的教师节,政府发文表彰一批优秀教师,并召开优秀教师座谈会。政府拿出适当经费,党政主要领导到中学、部分小学慰问教师;对考上省属示范高中的学生按每生100元的标准给予奖励,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将来为家乡的经济建设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2009年4月7日,议教会议上通过了鸬鹚渡镇教育发展规划(2009-2013),并以红头文件下发,规划中作出了三个决定:一是调整中小学学制,将全镇8所完小六年级学生调入两所中学集中办班;二是
5、建好一所合格学校鸬鹚渡镇中学;三是整体搬迁镇完小。2、组织财政、国土、派出所、村委等部门按各自职责支教、帮教,为义务教育发展排忧解难,形成了巩固“普九”成果的横向合力。镇、村两级依法履行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各项职责,对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上门劝学,对他们的父母或者监护人进行批评教育,并采取了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被监护人入学,有效地减少了适龄儿童、少年的辍学。例如10年秋季开学,我镇阳厢村一初三学生因家庭困难,准备辍学外出打工,该村村支书陈志远同志亲自上门动员,并用摩托车将该生送到板溪学校,学校根据该生的实际情况,免去了该生一年的伙食费,使该生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并以较好的成绩考入市级示范
6、高中桃江六中。牌头湾村村委主任了解到该村有一学生有辍学迹象,就上门做工作,了解到该生系经济方面原因,当即拿出200元资助该生,学校免去该生伙食费。镇党委、镇政府班子成员带头捐资助学,仅2010、2011两年,机关人员捐资就达5000多元,其中牌头湾村村主任夏孟其捐资200元。2011年春季开学,镇政府了解到我镇阳厢村高中生陈媛媛因家庭经济特别困难而无法入学,政府主要领导当即表态,由政府出资1000元资助该生入学,并由分管教育的夏学军部长亲自送到该学生家中。09年4月7日,由镇政府出面,联系鸬鹚渡(广东)经促会出资10000元,资助鸬鹚渡籍初高中特困学生12人(高中4人,每人1500元,初中8人
7、,每人500元)。2011年6月,由镇计生办牵头组织了一次大型的捐资助学“关爱行动”,共筹集资金17.6万元,成立了鸬鹚渡镇助学基金会,第一次资助了我镇各学校的45名特困学生,人均资助金额10002000元不等。3、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政府成立了学校周边环境治理领导小组。每学期组织文化、派出所、综治办、安监站等部门对学校安全保卫、周边环境进行一次排查整改,有效地维护了学校治安和治理了学校周边环境。对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人和事,政府出面,严肃查处,决不姑息迁就。2011年暑假,政府会同相关部门依法取缔了学校周边的两个网吧。 三、规范、调整学校布局,加大危改力度,办学条件逐步得到改善 我镇在
8、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镇党委、政府、人大高度重视,村支两委鼎力支持,大幅度调整了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加大危房改造力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1、学校布局进一步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我镇是起步早、行动快、效果好,2001年以前撤并村小13所;2001至2003年撤并12所;2004年撤并了3所村小;2005年撤并了锡溪村小;2006年撤并了板溪完小。至2006年8月止,全镇已全面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小学布局调整任务,全镇由原来的39所学校调整至现在的9所学校,教育布局日趋合理。每所学校的布局、扩建,书记、镇长都亲临现场指导、办公。如2010年鸬鹚渡镇中学合格学校建设征地8亩多,麻纱较多,党委
9、书记彭健、镇长张锋、分管教育的吴立丰、胡远鹏同志多次反复上门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才得以征地工作顺利开展。2011年暑假长江完小因修建围墙与周围群从发生矛盾,政府主要领导张锋镇长、钟建湘主席与国土所的同志多次到场,与当事人协商,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办学条件明显改善。镇党委、政府、中心校在负债的情况下,仍然没有忘记办学条件的改善,2010、2011两年我镇各学校共争取上级各项资金600余万元,自筹资金100余万元,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2010年梅山完小争取上级危改资金52万元,自筹5万元,改建教学楼600平方米。鸬鹚渡镇中学合格学校建设,争取上级资金167余万元,自筹20余万元,新建办公楼60
10、0余平方米、250米田径场一个。2011年板溪学校争取上级资金90万元. 改建学生住宿楼1000多平方米。鸬鹚渡镇小学争取资金22万元,将教学楼大屋面进行了改造,翻新。长江完小修建围墙、厨房改造用费7万多元,花桥完小围墙改造用费5万多元、双塘完小新修了围墙、厨房改造用费9万多元。千工坝完小新建水泥球场用费3万多元、镇中学新建水泥球场2个。2011年下半年,鸬鹚渡镇中学又争取项目资金200多万元,新修高标准学生住宿楼,即将动工。玉华完小礼堂改建立项成功,争取资金60余万元,准备今年暑假动工。板溪九年一贯制学校又被县教育局定为2012年合格学校建设学校,计划投资100多万元。四、巩固提高“普九”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督导 评估 汇报 材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