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参考小抄.doc
《电大《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参考小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参考小抄.doc(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自测题(第一章 教育技术概述)一、选择题1. 20世纪初出现的采用照相、幻灯和无声电影的视觉教学,主张利用媒体向学生提供视觉形象,以具体、生动的形式呈现抽象的概念和选择教具等。因此,在本质上与直观教学是( )。 A. 一致的B. 无联系的C. 不同的D. 相反的2. 在视听教学的研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著作是( )于1946年所著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一书,书中提出了“经验之塔”理论。A. 加涅B. 戴尔C. 瑞奇D. 赫本3. ( )被引进视听教学领域以后,使视听教学运动向一个崭新的方向发展,教育技术的观念也从静止的媒体论走向动态的过程论。A. 学习理论B. 教学理论C. 传播理论D. 教学系统方
2、法4. 视听传播对教育技术实践中形成特殊的实践哲学和模式利用( )促进学习,具有主要作用。A. 任何资源B. 视听教材 C. 教学系统方法D. 传播方法5.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发表了题为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一文,并设计了便于及时强化的程序教学机器和便于进行程序教学的程序。A. 斯金纳B. 桑代科C. 巴甫洛夫D. 华生6. 根据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发表的教学技术新定义,教学技术的研究领域是对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 )五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A. 设计、传递、利用、管理、评价B. 设计、开发、管理、检索、评价C. 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D. 设计、开发、利用、管
3、理、修改 7. 尽管世界上第一台教学机器的发明人和使用者是( ),但是程序教学的兴起主要归功于( )关于操作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理论和他设计的便于及时强化的程序教学机器和便于进行程序教学的程序。A. 斯金纳 克劳德B. 普莱西 斯金纳C. 克劳德 普莱西D. 克劳德 斯金纳8. 教育技术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源于三个方面的实践,它们是( )。A. 视听教学运动、程序教学和教学系统方法B. 程序教学、行为科学和教学系统方法C. 视听教学运动、个别化教学和程序教学 D. 教学系统方法、视听教学运动和教学传播9. 教育技术的物理观的局限是( )。A. 把学习经验分为具体与抽象 B. 把视听教材看作是辅
4、助教学的工具C. 提出了视听教材分类标准 D. 把科学技术应用于教学10. 人的加工信息能量是有限的是指( )。A. 一个人在每一时刻只能加工数量有限的信息B. 人的长时记忆贮存信息的能量是有限的C. 短时记忆一次只能记住5土2个项目 D. 一个人人在某一时刻只能做一件事11. ( )心理学提出“学习者的行为是他们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 的基本假设,并认为人的内心是无法观察的,只能通过对行为的研究来说明人的心理。A. 认知主义B. 行为主义C. 人本主义D. 建构主义12. 在教材提供的传播模式中,最能反映传播中接受者与传播者的角色处于相互转化的动态过程的是( )。A.
5、施拉姆循环模式B. 拉斯韦尔的模式C. 贝罗模式D. 香农施拉姆传播模式13. “拉斯韦尔五W公式”基本上概括了传播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作为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一度主宰了数十年的传播学研究。但是该模式存在的明显缺陷是( )和( )。 A. 单向流动的线性模式 忽略了反馈的作用B. 单向流动的线性模式 忽略了接受者的情况C. 不重视研究传播途径 忽略了反馈的作用D. 不重视传播的内容分析 忽略了传播效果问题14. 香农施拉姆传播模式的最突出特点是重视信源和接收者之间的( )。A. 建立反馈环节 B. 防止信道干扰C. 共同经验领域 D. 获取有效信息15.( )对教育技术理论发展的三条贡献是:把学习
6、经验分为具体与抽象,提出学习应从生动的直观向抽象的思维发展,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提出了视听教材分类标准的理论依据;视听教材必须与课程相结合,为教学服务。A. 物理学观念B. 视听传播观C. 学习理论D. 系统观念16. ( )对教育技术理论发展的三条贡献是:明确提出对学习过程的研究,从而修正了视听教学“物、感官、具体化”的研究取向;明确界定了视听传播理论的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传播论和早期的系统观念;把对学习者的研究首次纳入教育技术领域的范畴内。A. 视听传播理论B. 物理学观念C. 行为主义理论D. 信息加工理论17. “教学系统开发的过程中,所有的职能和资源如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能创造出崭
7、新的、具有独特功能的教学系统。”是对( )内容的重要表述。A. 教育技术系统观B. 教育技术物理观C. 视听教学论D. 视听传播论18. 我国的电化教育与国外的教育技术的主要区别之处是( )。A. 开发学习资源B. 控制教育或教学的过程C. 两者的目的D. 研究的对象、领域和方法19.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尽管人的记忆同时出现一系列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把信息组织成( ),不仅可以增加信息摄取量,而且还有助于保持记忆。A.有意义的组块 B. 形象化内容C. 相关问题D. 软件形式20.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应该研究的或探讨的是( ),而不是对人的从属方面(行为或认知)进行分割或是还原式地分析。A
8、. 完整的人B. 人的元认知C. 学习的规律D. 独特品质 21. 在考夫曼的系统分析模式中,确定问题方案要进行4项有关的分析,分别是:( )、( )、任务分析、方法和手段的分析。A. 使命分析 职能分析B. 内容分析 使命分析C. 职能分析 活动分析D. 使命分析 动机分析22. 伊利的教学应用模式有两个特点说明:一是过程的步骤之间的关系是( ),注意过程与过程、步骤与步骤之间的相互作用;二是运用中的( )与启发性是该过程的指导思想。A. 非线性的 创造性B. 线性的 探索性C. 有机的 可变性D. 可变的 灵活性二、判断题1. 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发展有三个主要来源:一是视听教学运动推动了各类
9、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二是个别化教学促进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技术的形成;三是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技术理论核心教学设计学科的诞生。2. 在早期的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与现代的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整合的计算机教育应用之间,不仅存在着某些继承和丰富的联系,更多的是发展和创新的关系。3. 教学系统方法是一种系统地设计、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教与学全过程的总方法。它是在程序教学的开发模式、传播理论和一般系统理论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4. 系统方法在教育中的应用的五个步骤可以简称为:确定目标、确定功能、决定方式、整合系统、评价与修改。5. 一般认为,视听教学运动、个别
10、化教学和教学系统方法三个方面的发展并不是相互替代的,而是相互之间有重叠的地方,三条小河最后汇总为教育技术学这条大河。6. 从理论演变的角度来看,由视听教学发展为视听传播,是教育技术史上一次重要的变革。主要体现为:传播理论使视听教学研究人员认识到教学传播是一个动态过程,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应把教学传播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改进。传播过程明确了教学传播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要素.揭示了它们之间动态的相互联系。7. 教学系统方法使人们认识到:个别部分的优秀(如视听教学中对媒体、方法或讯息设计的改进)并不等于整体的优秀,只有各组成部分有机的统一,协调于系统的整体之中,才能达到整体的优秀。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改
11、进系统的整体功能。8. 教育技术的物理学观念存在2个方面的局限性,即,第一视听教学论仅重视视听教材本身的作用,而忽略视听教材的设计、开发、制作、评价、管理等方面的综合作用;第二视听教学把视听教材看成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将其置于辅助物的地位。9. 我国的电化教育在本质上与国外的教育技术是相似的。这主要表现在:两者的目的一致;两者开发新的学习资源的方法相同;两者采用控制教育或教学过程的方式相同。但两者毕竟并不完全等同。主要区别存在于研究对象方面、研究领域方面和研究方法方面。10. 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这个词的原因有两种情况:一是广义观念的教育技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的一切技术方法、手段的总称,为区
12、分古代“口耳之术”、“言传身教的技能技巧”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与现代的媒体技术、系统技术等加以区别。二是用现代教育技术概念界定教育中的现代技术,强调现代技术在教育中的开发与应用。11. 教学系统方法的理论观念认为:在教学系统开发的过程中,所有的职能和资源如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能创造出崭新的、具有独特功能的教学系统;个别部分的优秀(如视听教学中对媒体、方法或讯息设计的改进)并不等于整体的优秀,只有各组成部分有机的统一,协调于系统的整体之中,才能达到整体的优秀。12. 教育技术的物理学观念对教育技术的理论贡献归结为三条:把学习经验分为具体与抽象,提出学习应从生动的直观向抽象的思维发展,符合人们的
13、认识规律;提出了视听教材分类标准的理论依据;视听教材必须与课程相结合,为教学服务。13. 按照布鲁纳区分概念的类型,“笔”有可以握在手中和用于书写的工具特征,如果一样东西要称为笔就必须满足这连个条件,所以,“笔”是一个合取概念。14. 按照布鲁纳区分概念的类型,“全等三角形”可以同时指出三个边相等、三个内角相等、内角都是60度的特征,也可以只指其中的一种特征。“全等三角形”是一个析取概念。15. 按照布鲁纳区分概念的类型,“圆”的特征为为中心一点到曲线上各点的距离相等,所以圆是一个关系概念。16. 德里克的模式与伊利的模式都是应用教学系统方法的实例,不同之处在于:前一个是用于开发教材,后一个是
14、针对教学系统的设计。17. 在建构性的教与学中,创造了一个关于学习内容的哲学:“少就是多”。“少就是多”的意义是:在科学领域中,持续地产生着越来越多的知识,显而易见,不可能让学生去学得如此大量的信息。随着如此快速的变化,知识经常变为过时。最为重要的是使学生理解科学的作用,以及使学生形成阅读和分析科学信息的能力,需要发展的是质的理解而不是大量的信息。 18. 罗杰斯认为,在任何学科、任何年级都可以使用合约。然而,像其它许多课堂教学方法一样,合约是学习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就一般而言,合约包括这样5个要素。19. 为贯彻实现逐渐分化原则和整合协调原则,奥苏贝尔提出了具体应用的策略使
15、用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并区分了两类组织者:一类是说明性组织者;另一类是比较组织者。20. 在加涅的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学习与记忆模型中,控制过程的两个主要结构功能是执行监控和预期,即激活和调节学习时的信息流。预期结构体现着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影响着学习者对外部信息的选择知觉、对信息的记忆编码和怎样被转化为行为等方面。执行监控结构支配认知策略的运用。自测练习题:第二章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一、选择题1. 学习是指 “刺激反应”之间联系的加强。这是( )对学习的界定。A. 行为主义心理学B. 认知主义心理学C. 人本主义心理学D. 建构主义理论2. 学习是指认知结构
16、的变化。这是( )对学习的界定。A. 行为主义心理学B. 认知主义心理学C. 人本主义心理学D. 建构主义理论3. 学习是指自我概念的变化。这是( )对学习的界定。A. 行为主义心理学B. 认知主义心理学C. 人本主义心理学D. 建构主义理论4. 人和动物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人类的学习主要是在有目的的人类( )中进行的,并采用了特定的( )。A. 社会活动 工具B. 科学研究 方法C. 生产实践 语言D. 改造自然 工具5.( )的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过程。A. 广义B. 人类C. 狭义D. 儿童6. ( )关于学习的观点概括起来,
17、成为学习过程的5个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A. 朱熹B. 老子C. 孟子D. 孔子7. ( )总结并撰写出培养演说家的经验演说术原理,其中提出学习过程的三个循序地步骤:“摹仿理论练习”。A. 昆体良B. 杜威C. 柏拉图D. 苏格拉底8. ( )将心理学概念引入到教育中,提出学习过程划分为4个连续的步骤:“明了联想系统方法”。A. 皮亚杰B. 赫尔巴特C. 奥苏贝尔D. 班杜拉9. ( )基于他的“活动中心论”,提了关于“问题解决”学习过程的5步模式:问题观察假设推理检验。A. 杜威B. 加涅C. 乔纳森D. 布鲁纳10. ( )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同时发生的过程:习得、转换和评
18、价。并大力提倡发现式教学。A. 杜威B. 加涅C. 乔纳森D. 布鲁纳11. ( )基于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提出行为学习的4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A. 皮亚杰B. 赫尔巴特C. 奥苏贝尔D. 班杜拉12. 外界刺激与主体反应的关系不是简单的SR,而是SATR,AT是主体同化刺激S于结构T的结果,A是大于1的系数。这是( )提出的学习的心理过程。A. 皮亚杰B. 赫尔巴特C. 奥苏贝尔D. 班杜拉13. ( )区分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工具为中介的心理机能。A. 维果斯基B. 赫尔巴特C.
19、 奥苏贝尔D. 布鲁姆14. 按照信息加工理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项目,且保留时间( ),一般通过复述(如,不出声的心理重复),使短时记忆的保留时间延长。A. 约20秒B. 约30秒C. 约40秒D. 约50秒15. 在维果斯基看来,首先,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 )相结合的过程,是由结构的改变,到最终形成新质的意识系统的过程。第二,强调活动心理结构是外部活动内化的结果。第三,强调( )结构,认为新知识必须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建构。A. 量变与质变 内部心理B. 内心与环境 学习知识C. 理论与实践 分析问题D. 具体与抽象 教学组织16. 一般认为,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 )策略和( )管理策
20、略三部分。A. 组织 资源B. 元认知 资源C. 计划 组织D. 研究 元认知17.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决定着学生是否去持续掌握他们所学的知识。具有( )的学生能在学习活动中得到满足。而具有( )的学生一旦达到了目的,学习动机便会下降,并往往采取避免失败的做法,会选择没有挑战性的任务。A. 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B. 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C. 外部动机 外部动机D. 内部动机 内部动机18. 学习风格的构成一般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心理性层面、生理性层面和社会性层面。其中,心理性层面有可以分为3种成分:( )。A. 生理成分、情感成分、意志成分B.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意志成分C. 社会成分、认知成分
21、、情感成分D. 社会成分、生理成分、情感成分1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元认知策略关注的是一个人如何形成关于自己学习的元认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注意策略)和调节策略。B. 元认知策略是指将学习材料分成一些小的单元,并把这些单元置于适当的类别之中,从而使每项信息和其他信息联系在一起的方法,如组块、选择要点、列提纲等。C. 元认知策略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此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也就是应用已有的认知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结构化,这类策略有想象、类比等。D. 元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这些方法和技术能使信息较为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20. 学
22、习风格的生理性层面是指( )。A. 学习风格的意志成分,如坚持性、是否善于言语表达、是否动手操作等。B. 学习风格的情感成分,如学习兴趣、态度、焦虑、价值观等。C. 学习风格的生理倾向成分,如对学习环境中声音、光线、温度、学习时间及不同感觉通道的偏爱等。D. 学习风格的社会倾向成分,如喜欢独立或结伴学习、竞争和合作学习等。21. 附属内驱力是指( )。A. 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种需要从儿童入学开始,日益显得重要,成为成就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B. 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等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C. 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
23、,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一般说来,这种内驱力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D. 最初只是潜在的而非真实的动机,还没有特定的内容和方向,要通过个体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才能真正表现出来,才能具有特定的方向。22. 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 ) A. “教学是教师引起的、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B. “教学是在教育目标的规定下,教师的教与学生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C. “促进学是教的唯一的、固有的目的。学是教的成就的唯一可行的测量标准。只有当教本身能有效地操纵制约着学习的那些心理学变量时,教才会有效。”D. “所谓教学乃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教育技术 电大 复习资料 参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