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浅析陕北剪纸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doc
《[浅谈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浅析陕北剪纸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浅析陕北剪纸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浅析陕北剪纸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篇一 : 浅析陕北剪纸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摘要: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习俗、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在陕北是一种很普遍的群众艺术,是民俗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民间传承的文化活动。剪纸存在于劳动人民生活、生产中,从而负载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着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基本素质,反映出中国深邃的传统思想和古老文化。 关键词:剪纸 艺术 民俗 文化 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许多省份的剪纸艺人已经很难寻找,而在陕西这个孕育艺术的地方,剪纸却散发出强烈的生命力,其中最
2、著名的就是陕北剪纸。陕北剪纸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每幅剪纸作品都折射出陕北人民的淳朴。民间艺人怀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民间艺术的执著追求,以娴熟的技艺、朴素的手法,以古今人物、吉祥动物、名贵花草等为题材创作成大量造型奇巧、剪技精湛、生活气息浓重的剪纸精品,把人们喜庆、快乐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也很好地展现出了民间独特的风俗。 一、陕北剪纸艺术的起源 陕北民间剪纸因为地处偏僻、经济闭塞、交通不便,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很多与黄土高原人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古老剪纸,其形式和含义都被相当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剪纸的起源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祈福驱祸的民间巫术。过去,人们把一切灾难与不幸归结
3、为命运,尤其当时农民靠天吃饭不能保障风调雨顺,勤劳和善良也不能保障全家人的健康,天灾人祸都成为高悬在人们心里的巨大阴影。于是,人们便把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寄托于一种祈福的形式。因此,民俗剪纸艺术,究其根源应该首先出自于巫术信仰的动机,其次才是审美的追求。有了巫术信仰,有了民俗精神内涵,剪纸作为它们的物质文化载体才能在民间绵延不断。 二、陕北剪纸艺术的内容 民间剪纸是附和民间习俗必不可少的一项艺术活动,它的存在就必定依附于民间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据传,汉武帝对死去的李夫人思念不已,求方士招魂。等到晚上,汉武帝坐于床榻,方士制作出李夫人的剪影,并摇晃灯光,隔帐观之,尤如李夫人。这种剪纸招魂的习俗
4、历久不衰,其意义已经扩展有了更多的含义。民俗内涵大致包括吉庆纳福,驱邪避灾,追求繁衍等意义。 生命崇拜、生殖崇拜 陕北自然环境恶劣,社会经济发展闭塞滞后,受自然灾害、战争影响,人们生育、生长的成活率极低,造成人口发展缓慢,正是基于一代又一代人的现实需要,所以生命崇拜、生殖崇拜就自然走到进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如“抓髻娃娃”源于生殖崇拜,“娃娃”源于青蛙的“蛙”,女娲的“娲”的谐音,源于小孩子“娃”,源于孕妇肚形类似于青蛙肚,源于“蛙”产子聚多,源于祈盼孕妇的生殖能力像青蛙产子一样强。当地极其浓厚的生殖崇拜文化也必然在的剪纸活动中烙下深深的印迹,并在剪纸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在剪纸中,有许多关于
5、鱼、莲、鸟等形象组合在一起的纹饰图案。用于婚俗的刺绣花样、洞房剪纸,往往以植物或动物来隐喻男女之爱,生殖繁衍;用于丧俗的剪纸则象征生命绵延不断;用于春节的剪纸,寓意春临大地,万物复苏。民间艺术所创造出的天真世界总是显得朝气蓬勃,生生不息。 自然崇拜、神灵崇拜 剪纸起源与原始巫术信仰,与神灵崇拜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在巫术仪式中做招魂的工具,是其最早的功用之一。由于交通闭塞,缺医少药,当地的巫文化便长期保存下来,而剪纸艺术也伴随其得以保存下来。 陕北历史上有许多天灾人祸,人们身处千变万化的天地之中,面对天地变化的巨大力量,感到自己是非常渺小的,他们渴望存在超越自然的力量,于是就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寄托
6、于神灵,也就产生了浓厚的敬神情结。旧时先有庙,后有村是当时标准的生存习惯。驱灾避邪,驱瘟除疫,生者长寿,逝者永生的神灵崇拜论,使当地的民间各种活动也带有浓厚的巫文化,神灵崇拜色彩。在民间传统性祭祀活动中,所信奉的神仙有不少是自然神,如天、地、日、月、山、河、湖、海、风、雨、雷、电诸神等等,这显然是原始人在“万物有灵”观念支配下的自然崇拜的继续。这些神仙在民间剪纸中具有生动的拟人化形象。 三、陕北剪纸艺术的功用 民间剪纸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在旧社会的农村里,它的用途是很广泛的,岁时节令、婚丧寿诞等都在剪纸中得到了反映。 岁时节令时的装饰 在陕北农村,每逢过年之际,家家户户除了贴对联,贴窗花也是必
7、不可少的,窗户上形态各异,生动精致的窗花寄托着人们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正月十五闹花灯,灯上要贴剪纸,更加绚丽引人。陕北的窗花不仅美化生活,而且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理想的追求与渴望。比如,在农村门上、墙上、筷篓、米缸,炕围、桌裙、神龛上都喜欢贴上一些剪纸,把室内室外装饰起来,象征着日子越过越红火。这些窗花常以“吉祥喜庆”“丰年求祥”“五谷丰登”“连年有余”等为主体,也有故事、人物、戏曲、习俗等。 婚丧寿辰时的纸花 婚俗活动自古以来是特别受到人们重视的人生礼仪活动,在陕北娶媳妇、嫁女儿少不了剪纸,这个古老的习俗至今仍在延续。结婚、嫁女的洞房、嫁妆上总要剪些喜花贴在最显眼的位置,以增添新婚的喜庆气
8、氛。剪纸的内容都有寓意吉祥,烘托气氛的载体。如双喜字贴于新房的墙上、柜子、盒子上,贴有“蛇盘兔、扣碗”等寓意的剪纸,表现了男女恩爱、幸福吉祥。在殡仪中的纸幡、摇钱树、金山银山,轿车大马,都是用纸剪刻糊制的,还有用五色纸剪成的寒衣,或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在坟地焚烧,寄托生者对亡人的哀思。在寿礼上的剪纸常为“鹿鹤同春”“八仙祝寿”“鱼龙变化”“福寿无边”,都以金纸或红纸剪成。 宗教信仰活动的应用 这类剪纸作品体现了对神灵的崇拜,同时也附有一些迷信的色彩,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愿望的寄托形式。虽然这些都是一种迷信的活动,但反映着当时人们那种质朴的民俗情感,为了摆脱苦难企图以自己的主观意念来抗拒自然
9、危害。如供品上摆衬纸,庙里神龛上张挂剪纸,以求娱神赐福。还有为了求雨剪一些“小龙入水”,雨多了天涝,就用黄裱纸剪个“扫天媳妇”求晴天。 剪纸多用于民间礼俗活动,其本身已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剪纸所承传的恰是历史中更具稳定性、更富于地域文化色彩和民族特色的那一部分文化内容。陕北剪纸艺术能够得以完整的保留与传承,这恰恰得益于历史上这块地方的封闭,使扎根于民间,流传于民间的陕北剪纸艺术得到阐释和继承,散发出顽强的生命力。篇二 : 浅谈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形式美 摘 要剪纸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精神思想精髓的艺术形式,无论从其历史还是文化内涵上看都是最为丰富的民间美术艺术之一。作为
10、民间劳动人民追求精神生活的具象体现,剪纸艺术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及精神品质,是带有鲜明艺术特色又不受功利思想及价值观念所制约的一项民间艺术形式。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多体现在其艺术性上,但其形式美的多样化更加体现在内在的文化层面,下面,本文就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形式美展开论述,从其艺术性、技术性以及文化内涵的多层面进行分析。关键词民间剪纸;艺术;形式美随着当前我国经济水平的逐年增长,民间手工艺品受到高效率快节奏的商品型社会冲击,发展态势处于停滞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综合性的,除了在社会大环境下对民间传统生活的遗弃之外,对于民间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造成最严重阻碍的便是宣传不到位。在新
11、时期的年轻一代之中,受到新思想新事物的影响较深,对于传统工艺美术所蕴含的丰厚的精神资源与艺术美感知之甚少。本文就此,对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形式美进行简要分析,以飨读者。一、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艺术美1.主题之美作为传统工艺美术艺术,民间剪纸作品的取材多数都出自生活中的事件或现象。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民间百姓自有的艺术形式,植根于民间,多数保留在偏远村镇。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在闲暇时通过灵巧的双手创作出一件件饱含生活感受的剪纸艺术作品,其中所蕴含的不仅仅是艺术性,更富含民间自然、淳朴的人文之美。在民间,剪纸艺术通常被用作寄托美好愿望,引导积极向上的思想。它是人们的真情流露,也是人们对于审美理想和审美境界的
12、追求,剪纸艺术的主题通常取材于对自然和社会的赞美两方面。人们通过一张张带有喜庆寓意的红纸和剪刀创作出了在社会生活当中人们喜闻乐见的一项项事物,无论是自然界中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还是山水花木等等,有趣且巧妙的图案设计表达了民间劳动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而对于社会的赞美更多的体现于剪纸艺术中对生产生活的描绘方面,例如进行人物勾勒、生产劳动、祈福祝寿、婚丧嫁娶等等民俗风俗的表达,这从一个层面表达了劳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不同的场合、时间所创作的剪纸艺术作品都不尽相同,例如在祝寿时,常以仙鹤、寿桃、南山、青松等等以表长寿之意。在进行剪纸艺术的创作前,主题选取是决定作品的风格与情感表达
13、的基础部分,民间剪纸艺术家用朴素的双眼观)察世界,并运用剪刀与彩纸所勾勒出的事物来还原事实与真相,将大自然当中的美学品格真实的表达出来,且其艺术构思不受各类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全方位立体式地表达出其作品的各个层次,这也是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在主题上所体现出的美。2.符号之美民间剪纸艺术的创作过程中,使用诸多的象征性符号来满足自身的艺术表达需求。符号元素的应用更加丰富了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符号的象征意义与对人类思维的导向作用在剪纸艺术的载体上充分的发挥着自身作用。在传统工艺美术中的陶瓷器中,多数的花纹与纹样都是取材于动、植物等事物的抽象,劳动人民将存在于现实社会中的客观事物与一些图形的联系挖掘
14、出来,并具象成为符号。在剪纸作品当中,符号能够通过其特性对其中的文化观念涵义进行解析,从而加深人们的理解,充分利用其象征性与代表性。譬如在剪纸素材的选择中,劳动人民对于桃子的定位既为长寿的意思,那么从中提炼出简化后的桃子符号,不仅能够令人一目了然,知道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所在,同时也能够提升剪纸艺术的内涵文化发展,使传统工艺美术中的艺术性与文化内涵得到双项发展。在民间剪纸中,图形在演变的过程当中的绝大部分原始实践定义构成了观念性符号,符号的功能和符号的意味潜移默化地转变成了一种对美的感知,也成为了一种装饰。对于剪纸艺术来说,符号所赋予它的是抽象化的形式美,也是符号所带来的独有的美。3.图案之美在
15、民间传统剪纸艺术作品中,艺人们为了丰富作品形象,常常对传统形象有所变化,对于形象的比例并非一味遵循,更多的是将时间、大小等概念模糊化。譬如在表现鱼、人、花、果、植物、粮食等组合时,这种超越现实的艺术加工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将民间的朴素理想与素材融入作品当中,将剪纸形象的具体与抽象相结合,共同构成顺应自然,和谐统一的剪纸艺术的图案之美。在剪纸作品当中,被表现的事物上均会配以纹样装饰,并装点形态各异的花边,这为的是丰富图案,填补空白,令整体构图更加丰满达到符合人们观赏性与审美标准的状态,这也是充分体现主图案造型完美性要求的表现之一。二、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技艺美1.稚拙之美在我国民间传统工
16、艺美术技艺中,取材是艺术品产生及意蕴表达的重要基础。民间艺人所表达的多数是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风民俗及贴近现实生活的花果鱼秧等等,因为受到耕种劳作及生活条件的双项制约,导致在制作之初并不能对作品进行精致加工,艺人完全凭借对生活的一腔热忱与丰富想象对事物进行描绘。我国的剪纸艺术长期以来的创作主体都是来自民间的民众,他们没有受到过专业的美术训练,只能通过自己的双眼进行观察,随后通过想象进行创作,同时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又与自己的设计意愿有较大出入,因此作品中透露着较大的偶然性与随意性。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偶然性与随意性,恰恰为民间剪纸艺术作品带来了另一种原始的美,一种不做作的美,在稚拙、质朴中体现了传统美
17、学中的“稚趣”,即通过细微的不和谐形态所带来的趣味。我国的民间剪纸艺术的稚拙美体现了其与传统文化的精神的契合,道家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道理倾注其中,这也作为民间剪纸的最为显著的特点。2.构图之美作为民间传统工艺美术中最为贴近民俗文化的艺术创作形式来说,民间剪纸的艺术美所主要展现在构图方面。对于剪纸来说,镂空的虚实面块对比相对分明,对线条的变化以及规律是形成剪纸艺术独特的构图美的重要元素,剪纸在构图之初变具备良好的整体连接性,便于制作及使用,同时也蕴含着传统手工艺人们匠心独运的设计思维。因为剪纸艺人在构图的过程中力求使所有表现对象都巧妙的连接,不断不漏。剪纸作为以点、线、面所进行构图形
18、式的艺术,需要艺人在制作过程中做到虚实结合,构图合理,将线条的自身变化达到和谐统一,在勾勒出所需要的形象的同时不丧失形式美感。在我国传统剪纸作品的构图中,富含想象力,充满了夸张的变形手法,是自然、质朴的民间传统艺术的充分表达,也是粗犷处大刀阔斧,细微处信手拈来的劳动人民粗中有细的朴实清新。传统剪纸的构图多以对称的图形为主,讲究均衡协调,对节奏韵律的掌握十分注重。它所传达出的,是对一种稳定、庄重的美感。其对称以左右或上下两侧的对称为主,也是传统剪纸的重要构图形式,对称法则多用于剪纸艺术作品的创作当中。在进行这种对称式的剪纸作品创作时,艺人往往通过折剪法来完成创作。作为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民间手工艺
19、术之一,我国最早出土的剪纸作品出自新疆吐鲁番的古墓之中,而其中在南北朝时期的对猴团花剪纸,其造型便以十六只猴子所围成一个圆形,其中每两个猴子相向而立,作品当中使用树枝形状的花纹,如同群猴立于树上嬉闹一般。这副剪纸作品便是通过折剪法完成的,整幅作品展现了传统的朴素艺术美感,即均衡美与对称美。由此也可以看出,对于对称美的表现形式是我国剪纸艺术中的主要表现形式,而且早在一千年前便已被艺人们所使用。3.设计之美在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的制作之初,都需要艺人对于图案、构图、结构、纹样等等元素的设计,并经过一次次的加工在艺人的双手上迸发出富有生命力的图案。剪纸艺术作为民间朴素手工艺品的精华,多数用处在于装饰,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中国民间剪纸艺术 浅谈 中国民间 剪纸 艺术 浅析 陕北 民俗文化 内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