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公开课).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6届高考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公开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考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公开课).ppt(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6届高考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类,于谦 石灰吟陆游 咏梅贺知章咏柳李贺马诗2012 全国卷 落叶2010 全国卷 咏素蝶诗2012 天津卷 野菊2011 山东卷 咏山泉2009 天津卷 严郑公宅同咏竹,一、如何鉴赏事物类形象(咏物诗)?,1、提问方式某联描写了某物的什么形象?有何作用?某物象有什么特征?某物象象征什么?某物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何种情怀)? 简析某句中的物象。,古诗中的事物形象: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2、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阅读下面一首词,谈谈你对词中“梅”的形象的
2、理解。 咏梅陆 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外在特征: 内在特征:寓意:,物的特征,生长在荒僻之处,寂寞开放,无人欣赏,备受风雨摧残,不慕虚荣、淡泊名利、始终保持芬芳高洁的品质,终生不渝。,表达了诗人虽遭排挤打击,但仍然坚持操守,终生不渝的心志。,答案:诗人笔下的“梅”生长在僻静荒远处,“寂寞开无主”,孤独寂寞愁苦,还时常遭受风雨摧残,但它“无意苦争春”不慕虚荣,淡泊名利,始终保持芬芳高洁的品质,至死不渝。 诗人借梅自喻,表达自己虽然备受排挤打击,但仍坚持操守,终生不渝的心志。,1、分析思路 欣赏这类诗时,一要注
3、意物象的特点,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其中“物的特征”又包括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图示如下: 外在特征:外表状态,处境际遇 内在特征:精神品格、思想性 格 、志趣追求 分析物象的社会属性(从物人一体角度抓物与志的相似点、契合点,分析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物的特 征,2、鉴赏方法鉴赏的依据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事物特征)。 鉴赏的角度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等)。鉴赏流程:物的外形特征物的神韵、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3、答题步骤(1)指出形象(物象)
4、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物+物的特征+,+寓意,表达诗人情感(追求、理想),表明了生活哲理,象征了人物或精神,事物形象鉴赏方法,归纳答题步骤:诗人笔下物+特征+结合诗句+诗人托物言志+表达了什么感情(表明了什么哲理/象征怎样的精神),A、明确物象的特征。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如:耐寒、清高)即可。B、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物与人一体)。C 、 组织答案:运用拟人手法,以( )为喻,托物言志,明写物的( )特点,实写人的( )品质,表达( )感情。D、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5、 (1) 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2)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2、事物形象答案的组织方法:,三、事物形象题型答题思路答题步骤步骤(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步骤(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步骤(3)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如何规范答题(例),早梅 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步骤1:本诗展现了早梅虽生存环境恶劣但耐寒而立、高洁脱俗的形象。步骤2:“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
6、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步骤3:作者以梅自喻,托物言志,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野菊 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1、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译文】 不给文人骚客做干粮(指不追求被文人赏识),更不肯随流俗在重阳节被俗人赏识。 正因为在野外更有清幽淡色。哪肯因为无人,减掉自己的幽香。 已是傍晚时分,在绿色的半山腰中与野菊相逢。即使匆忙也要折一枝淡黄的野菊。 野菊应该嘲笑东篱下被人赏识的家菊。因为
7、它还媚求陶渊明的赏识。,答案:(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赏析时要重点把握:,写的什么物 ,有什么特征。,寄托什么志 , 寓含什么理。,小松 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 分析诗中小松形象,说说它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高考 诗歌 鉴赏 事物 形象 公开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