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同步课时作业--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同步课时作业--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同步课时作业--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2课文学的繁荣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课时作业1.“风雪里一个满身乌黑的小东西,扫呀,扫呀在那里哭哭啼啼!因为我原先在野地里欢欢喜喜,我在冬天的雪地里也总是笑嘻嘻。”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在经验之歌中用组歌描绘了扫烟囱孩子,从侧面反映了工业化初期的英国社会。这首诗歌( )A.以浪漫主义风格表达不满情绪B.以现实主义笔触揭露社会黑暗C.以现代主义手法表现自我追求D.以印象主义技巧展现真实历史2.19世纪西欧众多作家在“回归自然”的号召下,着力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奇异的大自然或远方的异域世界往往是他们寄托自由理想之所。这股文学思潮( )A.反映出民族文学魅力B.寄托了理性主义梦想C.突显了科技进步
2、作用D.成就了浪漫主义辉煌3.有学者描述欧洲某文化流派时说:“他们留着长发,不修边幅;他们厌恶物质生活而追求精神崇高;他们一般对工业化持反对态度,向往自然,把自然看成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东西。”该文化流派( )A.反映了一战后西方的精神危机B.批判了基督教禁欲主义观念C.表达了工业时代的精神诉求D.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4.“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的庸俗,并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由此可见,浪漫主义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B.商业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C.浪漫主义者揭露批判社会现实D.工业革命后
3、对“理性王国”失望5.1939年,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以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为背景,发表小说愤怒的葡萄。小说中写道:“他们企图用渔网捞河里的土豆,但是守卫不让他们这么做;他们到格格响的汽车上捡被扔弃的桔(橘)子,但是这些桔(橘)子已经被喷了煤油。”据此可知,作者( )A.注重对细节的描写批判社会现B.通过丰富想象对下层民众寄予同情C.受环保思潮影响反对工业化浪潮D.擅长以荒诞手法抒发个人主观感受6.高尔基的小说母亲描述了生活在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年代的青年工人巴威尔,在革命知识分子的帮助下迅速找到了献身于工人阶级解放事业的光明大道,最终成为觉悟高、理论修养成熟的革命者。该小说( )A.刻画了俄
4、国工人阶级无畏的革命精神B.成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C.描写了俄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D.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面7.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示了当时法国以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为主题的社会史;曹雪芹的红楼梦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史。这两部巨著的共同点是( )A.都体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B.都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C.都属于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D.都反映封建社会衰落的历史8.1836年,果戈里发表了钦差大臣,作品中描写道,小官吏赫列斯达可夫从彼得堡途经外省某市,被误认为“钦差大臣”,在当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闹出许多笑话。果戈里用喜剧这面镜子照出了当时社会达官显贵们
5、的丑恶原形。这反映出作者( )A.擅长创作荒诞主义文学作品B.抨击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C.关注社会并深入剖析现实D.强调了反封建专制的理想9.委内瑞拉作家阿图罗乌斯拉尔彼特里在1928年发表小说雨,该小说取材于印第安人的雨神崇拜观念。讲述的是大旱时节,田里突然冒出一个小男孩,他一边撒尿一边唱歌:“大水冲来了,大家快跑啊!”小男孩被人收养。有一天天气突变,小男孩却失踪了,在寻找男孩的过程中,人们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滂沱大雨。该部小说体现的风格是(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魔幻现实主义10.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推出国防高速公路建设计划,把公路作为躲避洲际导弹袭击时城市疏散的通道。
6、在此背景下,美国文学领域出现了公路叙事文体,它们以自由驰骋和漂泊流浪表达对传统的挣脱,对主流价值观的逆反。这一文学现象( )A.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特征B.突出二战后美国民众的理性思维C.说明民众对美国政策不满D.反映了冷战导致美国社会的焦虑11.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期兴起于西方,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它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的创作方法为主要特征。由此可见,这一文学流派( )A.缘起于对“理性王国”极度失望B.关注现实、再现现实、批判现实C.表现反殖民压迫的民族主义思想D.反映了西方社会精神和信仰危机12.他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在一
7、部作品中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反动官吏的残暴昏庸,勾画了一幅已经走到崩溃边缘的农奴制俄国的社会图画。与这部作品风格相似的是( )A.十日谈B.等待戈多C.大卫科波菲尔D.西风颂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雨果的悲惨世界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过程中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都展现了出来:外省偏僻的小城,滨海的新兴工业城镇,可怕的法庭,黑暗的监狱,巴黎悲惨的贫民窟,阴暗的修道院司汤达的红与黑围绕主人公于连的个人奋斗经历与最终的失败,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巴
8、尔扎克人间喜剧展示了法国社会的整个面貌,他认为金钱有三大罪恶:毁灭人性、败坏良心;毁灭爱情、败坏家庭;毁灭社会、败坏国家。材料二 2012年,瑞典诺贝尔委员会给中国作家莫言的颁奖词为:莫言“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的获奖传递出了一些很清晰的信号。第一,在“比较灵活的”非自然科学奖项中,中国人获奖的密度在增加,无论是“刺激”中国的,还是“正常”的,都反映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空前关注。第二,莫言作为中国主流作家获奖,显示了随着中国继续崛起,并非只有反体制者才有被西方社会接纳的机会。中国的主流不可能长期被西方拒绝。摘编自环球时报:诺贝尔奖不可能永远拒绝中国主流(
9、1)根据材料一,用史实说明“一定时期的文学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的正确性。(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今世界文学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诺贝尔奖不可能永远拒绝中国主流”的理由。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17991850)的文学巨著人间喜剧,既是一部现实的风俗画卷,又是作家亲身阅历的文学再现。这部作品展示了法国社会的整个面貌,其社会历史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阶级发迹、金钱罪恶,被称为三大主题。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成功地塑造出一系列取代贵族而入主社会的资产阶级形象,大致由三类人构成:1.具有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特点的老一代资产阶级形象。代表人物高利
10、贷者中高布赛克。剥削方式单一,经营手段落后;生活方式陈旧,极端吝啬,这是资本主义早期剥削者的特点。2.具有过渡时期,即自由竞争时期特点的资产阶级形象。代表人物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剥削方式具有多样性,经营手段带有投机性;生活方式仍带有早期资产阶级极度吝啬的特点。3.具有垄断时期金融寡头特征的新一代资产阶级形象。代表人物纽沁根银行中的纽沁根。剥削方式带有更大的冒险性和欺骗性,经营手段超越经营范围,向政权渗透;生活方式现代化,纸醉金迷,穷奢极欲。他展示了经济命脉的掌管者同国家政权的掌管者开始勾结的垄断资本已初露端倪。人间喜剧通过老一代的高布赛克、过渡时期的葛朗台和青春期的纽沁根这三代人追逐金钱
11、的经营史,再现了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演进史,这也是资本主义由崛起到成熟,到统治全世界的发迹史。摘编自法特罗亚著、胡尧步译巴尔扎克传(1)据材料,编写一幕发生在19世纪法国文学沙龙的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法国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间喜剧是一部“社会史”。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工业化初期”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者深入发掘人类感情世界,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这是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由材料“满身乌黑的小东西”“哭哭啼啼”可知,作者表达了对当时英国社会的不满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