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识点整理:万有引力公式.docx
《高中物理知识点整理:万有引力公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知识点整理:万有引力公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物理知识点整理:万有引力公式中学物理万有引力定律教案 中学物理万有引力定律教案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过程,知道地球上的重物下落与天体运动的统一性。 2.知道万有引力是一种存在于全部物体之间的吸引力,知道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范围。 3.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简洁的引力计算问题,知道万有引力定律公式中r的物理意义, 了解引力常量G的测定在科学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4.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发觉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绎牛顿当年发觉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体会在科学规律发觉过程中猜想与求证 的重要性。 2体会推导过程中的数量关系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感受自然界任何物体间
2、引力的关系,从而体会大自然的奇妙 2.通过演绎牛顿当年发觉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和卡文迪许测定万有引力常量的试验,让 学生体会科学家们勇于探究、永不知足的精神和发觉真理的曲折与艰辛。 教学重点、难点 1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过程,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2由于一般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微小,学生对此缺乏感性相识。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探讨、练习 教学活动 (一)引入新课 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假如行星的运动轨道是圆,则行星将作匀速圆周运动。依据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可知,行星必定要受到一个引力。牛顿认为这是太阳对行星的引力,那么,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供应行星作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 学生活动
3、:推导得 将V2r/T代入上式得 利用开普勒第三定律代入上式 得到: 师生总结:由上式可得出结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跟行星的质量成正比,跟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即:F 老师:牛顿依据其第三定律:太阳吸引行星的力与行星吸引太阳的力是同性质的作用力,且大小相等。于是提出大胆的设想:既然这个引力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也应跟太阳的质量M成正比。即:F 写成等式就是F(其中G为比例常数) (二)进行新课 老师:牛顿得到这个规律以后是不是就停止思索了呢?假如你是牛顿,你又会想到什么呢? 学生回答基础上老师总结: 猜想一:既然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力遵从这个规律,那么其他天体之间的力是否也遵从这个规律呢?(
4、比如说月球与地球之间) 师生:因为其他天体的运动规律与之类似,依据前面的推导所以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力,其他行星的卫星和该行星之间的力,都满意上面的规律,而且都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老师:但是牛顿的思索还是没有停止。假如你是牛顿,你又会想到什么呢? 学生回答基础上老师总结: 猜想二: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力,和地球与其四周物体之间的力是否遵从相同的规律? 老师:地球对月球的引力供应向心力,即F=ma 地球对其四周物体的力,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即F=mg 从以上推导可知:地球对月球的引力遵从以上规律,即F 那么,地球对其四周物体的力是否也满意以上规律呢?即F= 此等式是否成立呢? 已知:地球半径R=6.37
5、106m,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半径r=3.8108m, 月球绕地球的公转周期T=27.3天,重力加速度g=9.8 (以上数据在当时都已经能够精确测量) 提问:同学们能否通过供应的数据验证关系式F=是否成立? 学生回答基础上老师总结: 假设此关系式成立,即F= 可得:ma F=mg 两式相比得:a/g=R2/r2 但此等式是在以上假设成立的基础上得到的,反过来若能通过其他途径证明此等式成立,也就证明白前面的假设是成立的。代人数据计算: a/g1/3600 R2/r21/3600 即a/g=R2/r2成立,从而证明以上假设是成立的,说明地球与其四周物体之间的力也遵从相同的规律,即F= 这就是牛顿当年所
6、做的闻名的“月地”检验,结果证明他的猜想是正确的。从而验证了地面上的重力与地球吸引月球、太阳吸引行星的力是同一性质的力,遵守同样的规律。 老师:不过牛顿的思索还是没有停止,假如你是牛顿,此时你又会想到什么呢? 学生回答基础上老师总结: 猜想三: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是否都遵从相同的规律? 牛顿在探讨了这很多不同物体间的作用力都遵循上述引力规律之后。于是他大胆地把这一规律推广到自然界中随意两个物体间,于1687年正式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内容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公式 假
7、如用m1和m2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用r表示它们的距离,那么万有引力定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其中G为引力常量) 说明:1.G为引力常量,在SI制中,G6.671011Nm2/kg2. 2万有引力定律中的物体是指质点而言,不能随意应用于一般物体。 a.对于相距很远因而可以看作质点的物体,公式中的r就是指两个质点间的距离; b.对匀称的球体,可以看成是质量集中于球心上的质点,这是一种等效的简化处理方法。 老师:牛顿虽然得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并没有很大的实际应用,因为当时他没有方法测定引力常量G的数值。直到一百多年后英国的另一位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才用试验测定了G的数值。 利用多媒体演示说明卡文迪许的
8、扭秤装置及其原理。 扭秤的主要部分是这样一个T字形轻而牢固的框架,把这个T形架倒挂在一根石英丝下。若在T形架的两端施加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石英丝就会扭转一个角度。力越大,扭转的角度也越大。反过来,假如测出T形架转过的角度,也就可以测出T形架两端所受力的大小。现在在T形架的两端各固定一个小球,再在每个小球的旁边各放一个大球,大小两个球间的距离是可以较简单测定的。依据万有引力定律,大球会对小球产生引力,T形架会随之扭转,只要测出其扭转的角度,就可以测出引力的大小。当然由于引力很小,这个扭转的角度会很小。怎样才能把这个角度测出来呢?卡文迪许在T形架上装了一面小镜子,用一束光射向镜子,经镜子反
9、射后的光射向远处的刻度尺,当镜子与T形架一起发生一个很小的转动时,刻度尺上的光斑会发生较大的移动。这样,就起到一个化小为大的效果,通过测定光斑的移动,测定了T形架在放置大球前后扭转的角度,从而测定了此时大球对小球的引力。卡文迪许用此扭秤验证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定出万有引力恒量G的数值。这个数值与近代用更加科学的方法测定的数值是特别接近的。 卡文迪许测定的G值为6.75410-11Nm2/kg2,现在公认的G值为6.6710-11Nm2/kg2。由于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特别小,所以一般质量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是很小的,我们可以估算一下,两个质量50kg的同学相距0.5m时之间的万有引力有多大(
10、可由学生回答:约6.6710-7N),这么小的力我们是根本感觉不到的。只有质量很大的物体对一般物体的引力我们才能感觉到,如地球对我们的引力大致就是我们的重力,月球对海洋的引力导致了潮汐现象。而天体之间的引力由于星球的质量很大,又是特别惊人的:如太阳对地球的引力达3.561022N。 老师:万有引力定律建立的重要意义 17世纪自然科学最宏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的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对以后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它第一次揭示了自然界中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在人类相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万有引力理论 总课题万有引力与航天总课时第14课时课题万有
11、引力理论的成就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2、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3、驾驭综合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学学问分析详细问题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求解太阳.地球的质量,培育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实力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介绍用万有引力定律发觉未知天体的过程,使学生懂得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可以指导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1、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供应的。2、会用已知条件求中心天体的质量。教学难点依据已有条件求中心天体的质量。学法指导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精讲精练、教学打算教学设想学问回顾合作探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典型例题分析巩固
12、学问达标提升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补充内容或错题订正任务一学问回顾 1、请同学们回顾前面所学匀速圆周运动的学问,然后写出向心加速度的三种表达形式? 2、上节我们学习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有关学问,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及公式是什么?公式中的G又是什么?G的测定有何重要意义? 任务二合作探究(仔细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一、“科学真实迷人”引导:求天体质量的方法一:是依据重力加速度求天体质量,即引力=重力mg=GMm/R21、推导出地球质量的表达式,说明卡文迪许为什么能把自己的试验说成是“称量地球的重量”? 2、设地面旁边的重力加速度g=9.8m/s2,地球半径R=6.4106m,引力常量
13、G=6.6710-11Nm2/kg2,试估算地球的质量。(写出解题过程。) 二、计算天体的质量(学生阅读教材“天体质量的计算”部分的内容,同时考虑下列问题)引导:求天体质量的方法二:是依据天体的圆周运动,即其向心力由万有引力供应,1、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求解中心天体质量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2、依据环绕天体的运动状况求解其向心加速度有几种求法? 3、应用天体运动的动力学方程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求出的天体质量有几种表达式?各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4、应用此方法能否求出环绕天体的质量?为什么? 例题:把地球绕太阳公转看做是匀速圆周运动,平均半径为1.51011m,已知引力常量为:G=6.6710-11N
14、m2/kg2,则可估算出太阳的质量大约是多少千克?(结果取一位有效数字,写出规范解答过程) 三、发觉未知天体(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发觉未知天体”部分的内容,考虑以下问题)1、应用万有引力定律除可估算天体质量外,还可以在天文学上有何应用?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发觉了哪些行星? 3、怎样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来发觉未知天体的?发表你的看法。(沟通探讨) 任务三达标提升1地球公转的轨道半径是R1,周期是T1,月球绕地球运转的轨道半径是R2,周期是T2,则太阳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是()ABCD2把太阳系各行星的轨迹近似的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则离太阳越远的行星,写列说法错误的是()A周期越小B线速度越小C角速度越小
15、D加速度越小3一颗小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是地球公转半径的4倍,则这颗小行星运转的周期是()A4年B6年C8年8/9年4.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海王星是人们依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轨道而发觉的B天王星是人们依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轨道而发觉的C天王星的运动轨道偏离依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轨道,其缘由是由于天王星受到轨道外面其他行星的引力作用D冥王星是人们依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轨道而发觉的5、(多项选择)利用下列哪组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已知引力常量G)()A.已知地球的半径R和地面的重力加速度gB.已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r和线速度vC.已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
16、轨道半径r和周期T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6、设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0,物体在距离地心4R(R是地球的半径)处,由于地球的作用而产生的加速度为g,则g/g0为()11/91/41/167假设火星和地球都是球体,火星质量M火和地球质量M地之比为M火/M地p,火星半径R火和地球半径R地之比为R火/R地q,那么火星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火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地之比g火/g地等于()Ap/q2Bpq2Cp/qDpq8通过天文观测到某行星的一个卫星运动的周期为T,轨道半径为r,若把卫星的运动近似看成匀速圆周运动,试求出该行星的质量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4讲万有引力与航天图444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B、C
17、在同一平面内沿不同的轨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绕行方向相同,已知RARBRC.若在某一时刻,它们正好运行到同一条直线上,如图444所示那么再经过卫星A的四分之一周期时,卫星A、B、C的位置可能是()答案:C2(2022全国,19)天文学家新发觉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这颗行星的体积是地球的4.7倍,质量是地球的25倍已知某一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为1.4小时,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由此估算该行星的平均密度约为()A1.8103kg/m3B5.6103kg/m3C1.1104kg/m3D2.9104kg/m3解析:近地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所受万有引力充当其做圆周运动的向
18、心力,即:GMmR2m2T2R,由密度、质量和体积关系M43R3解两式得:3GT25.60103kg/m3.由已知条件可知该行星密度是地球密度的25/4.7倍,即5.60103254.7kg/m32.9104kg/m3.答案:D3质量相等的甲、乙两颗卫星分别贴近某星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围绕其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该星球和地球的密度相同,半径分别为R和r,则()A甲、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之比等于RrB甲、乙两颗卫星所受的向心力之比等于11C甲、乙两颗卫星的线速度之比等于11D甲、乙两颗卫星的周期之比等于Rr解析:由FGMmR2和M43R3可得万有引力F43GRm,又由牛顿其次定律Fma可得,A正确卫星绕
19、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因此B错误由F43GRm,Fmv2R可得,选项C错误由F43GRm,FmR42T2可知,周期之比为11,故D错误答案:A4.图445为纪念伽利略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400周年,2022年被定为以“探究我的宇宙”为主题的国际天文年我国放射的“嫦娥一号”卫星经过一年多的绕月运行,完成了既定任务,于2022年3月1日16时13分胜利撞月如图445为“嫦娥一号”卫星撞月的模拟图,卫星在限制点起先进入撞月轨道假设卫星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依据题中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求出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B可以求出月球对“嫦娥一
20、号”卫星的引力C“嫦娥一号”卫星在限制点处应减速D“嫦娥一号”在地面的放射速度大于11.2km/s解析:依据Gm1m2R2m242T2R,已知卫星的T、R和引力常量G,可以求月球的质量m1;因为不知道“嫦娥一号”卫星的质量,故无法知道月球对“嫦娥一号”卫星的引力,B项错误;在限制点,卫星要做向心运动,故须要减速,C项正确;11.2km/s是其次宇宙速度,是卫星脱离地球引力的束缚成为太阳的人造行星的最小放射速度,而“嫦娥一号”卫星并不能脱离地球引力的范围,故其放射速度小于11.2km/s,D项错误答案:C5.图446奇妙的黑洞是近代引力理论所预言的一种特别天体,探寻黑洞的方案之一是观测双星系统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物理 知识点 整理 万有引力 公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