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岑溪市2020-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人教版高二.docx





《广西岑溪市2020-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人教版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岑溪市2020-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人教版高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西岑溪市2020-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人教版高二秋季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 语文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答案请写在答题卡上,不要写在试题上)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被称为儿童“人生中第一本书”的绘本,是装满童年的月光宝盒。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教育消费在家庭开支中的比重逐年增长,从阅读启蒙到知识拓展,从审美养成到身心塑造,绘本的身影无处不在。绘本阅读热潮的兴起,让许多优质的海外绘本进入大众视野,同时也刺激了本土原创的萌发。无论是传统水墨、民间绘画艺术,还是融汇传统与现代的表现手法,中国
2、画风在本土原创绘本中渐成气候,于笔墨间绘就满满童真。 神话传说是人类早期文明发展的自觉,是人类在懵懂时期对宇宙生命、自然万象原始的探索与想象。何种美术风格能与中国神话传说相契合呢?毋庸置疑,作为中国画风的典型代表水墨画,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传统的水墨与充满传奇色彩的神话传说故事结合,成就了书本中幻化古今的千年吟唱。以熊亮为代表的水墨风格,成为中国绘本屹立于世界的一张名片。水墨随性又自在的视觉张力,加之作者充满童趣的漫画夸张手法,一张一弛,亦古亦今,让传统中国画融入现代审美,用笔墨唤醒了传颂千年的故事。 走近市井民俗是感受不同地域文化最接地气的一种方式。独一无二的民间文化特色,体现了当地千百年来
3、形成的传统,也造就了传统民间绘画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中国原创绘本中,不乏此类题材的优秀作品,例如团圆荷花镇的早市龙的高跷等。巧合的是,这三本绘本都不约而同地选用了质地厚重却不粘腻的水粉颜料来进行创作,人物造型设计考究,画面设色精美,博集民间艺术之彩,将民间绘画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三部作品将传统的民间绘画艺术与现代影视分镜构图艺术结合,保留了民间艺术好施重彩的画面风格,对比强烈的颜色交相辉映,乱中有序,却不拖泥带水。每一笔色彩都让原汁原味的中国风跃然纸上,星星点点的斑斓色彩映照出中国人的审美品格。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无论是日常相聚,还是节日习礼,中国人对“吃”都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美食绘本,
4、听起来便让人垂涎。在以一粒米的生命旅程为创作主题的绘本盘中餐中,作者以清透的水彩,精心雕琢出一方真实的梦想田园。作者用写实的绘画风格,将云南元阳梯田的层次之美呈现于纸上。水彩润染的画面效果与南方湿润的天气交相呼应,配合各个节气,展现出中国人对食物的敬畏之情。区别于盘中餐的纪实视角,在传统节日美食绘本套系饺子和汤圈小棕子,小粽子以及即将上市的从前有个月饼村中,食物不再是一个没有生命的客观存在。作者以儿童的视角,为每一个节日美食注入生命,用这些可口的美食为孩子们讲述一个个传统节日的故事。 (摘编自王婧原创绘本,绘出中国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日渐兴起的本
5、土原创绘本中,以传统水墨、民间绘画艺术为代表的中国画风逐渐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B.传统水墨随性又自在的视觉张力,加之作者充满童趣的漫画夸张手法,成就了书本中幻化古今的千年吟唱。 C.团圆等三部中国原创绘本中的优秀作品,将民间绘画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用斑斓色彩映照出中国人的审美品格。 D.在美食绘本中,作者以儿童的纪实视角,为每一个节日美食注入生命,为孩子们讲述一个个传统节日的故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用绘本对儿童启蒙的重要作用和现实中人们对绘本的重视,引出本文的主要论点。 B.文章第三段用例证法,列举本土绘本中的成功案例,论证其体现出浓厚的民间
6、文化特色。 C.文章的论述脉络清晰,采用并列关系,以中国本土原创绘本的三种不同来源展开论述。 D.文章第四段将绘本中的纪实和主观视角做了对比,以突出后者在现实中的优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优质的海外绘本进入大众视野,刺激了本土原创的萌发,促进中国画风在绘本中的运用。 B.作者认为用水墨画的方式来表现中国古代神话,不仅展现了中国风,还能帮助中国绘本走向世界。 C.在美食绘本中,无论是客观写实还是主观视角都体现了中国人对美食独特的美好情怀。 D.在原创绘本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绘本最大的优势就是传统文化为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
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月底,因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禁足宅家期间,当代作家网组织了一场就疫情、疾病与文学的讨论,形成了思索在春天的边缘,以下是部分节选: 问:面对疾病与疫情,您如何理解人类与自然、人类与世界,人类的进步与局限,人性的伟大与渺小等问题? 孙惠芬:从十七年前的SARS,到如今的新冠肺炎,在重复的人祸中,国家应急能力的增强、科研能力的增强有目共睹,可大自然对人性贪婪愚昧的惩罚、对人类漠视自然规律的惩罚也有目共睹,人类在自然序列中的渺小也有目共睹一个普通人肉眼看不到的小小病毒,居然能致人毙命。认识到人类的局限,是突破局限的起点,认识到人类的渺小,是人类进步的起点,当渺小的人类对
8、自然生物不再有丝毫傲慢,健康和平安才会得以护佑。为此,身为渺小人类的一员,愿天下所有人都能从我做起! 胡弦:人类与自然的话题是个老话题,征服说,适应说,和谐共处等等,我觉得都有道理,关键是既不能自信得过了头,也不能完全消极无为,要把握好度。大自然随时会给人类以教训,而且,不管你积极还是消极地面对它,它都是会给你教训的。但作为人类,抗争是主旋律。还有,在疫情中,我觉得人最重要的不光是重新打量自然,打量世界,还要重新打量自己。王尔德说:只有通过爱,人才能接近麻风病患者的心和上帝的脚。这就是人性的重新找回。辨认大爱,找回我们人性中最珍贵的东西,灾难,有时也能提供一个异乎寻常的通道。反之亦然,几乎每次
9、大灾难中,我们挤压出人性中最黑暗的部分。 问:您如何理解疾病与文学、疫情与社会的关系? 孙惠芬:文学是人学,人逃脱不了生老病死的无常规律,当一个个无常的瞬间发掘了人性的各种可能,文学对人性复杂性的探索、认知便有了更宽广的纬度,人类鲜活的历史在文学里便有了光怪陆离的永恒,但这并不意味着,作家愿意看到灾难发生。疫情的暴发,体现的是社会生活的失序,人与自然关系的失序,虽然每一次失序的代价都将促成一次大的社会变革,但作为一个写作者,最愿意看到的是人性在灾难中的觉醒,社会机制在人祸导致的灾难中的重建与觉醒。” 胡弦:疾病是文学恒久的母体,相互成就。疾病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有时是成因,有时是言说对象,有时是
10、修辞手段。鼠疫中,鼠疫既是疾病,也指得了鼠疫病的时代。霍乱时期的爱情中,霍乱病人和相思病人的生理反应相类似,霍乱既是小说的背景,也指爱情是种病,当然还有更多的指涉。文学中的疾病,总会延伸到医学之外的领域,以建立文学表达的真正对象,比如象征的完成、隐喻的建立等,以便于我们更好地触及人性、生命,道德。而疫情与社会,则是一种临时关系,使社会进入一段非常规时期,它给社会带来的是全方位冲击和考验,无论社会机制还是个体的每个人,都容易在疫情中现出平时不可见的一面。 王威廉:疾病及其结局的死亡,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不同的疾病类型,让我们意识到了生命的不同方面。比如传染病,让我们直接面对人的社会属性;比
11、如外伤,让我们直观看到身体受到伤害后的残酷性;比如癌症,显示生命系统本身所出现的障碍,是一种生命系统的限度性结局。没有任何东西像疾病这样能使人完全深入地专注于自己的感受,认清生活的真实境遇。正是因为疾病,我们自以为完全属于自己的那个可以灵活移动的身体,终于跟社会价值观以及复杂的社会关系产生了无比密切的关系,我们这才真切地意识到,这个身体的自由原来是如此有限而脆弱。 在我看来,至少一半以上的文学作品都和疾病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没有疾病,便没有文学。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咳血决定了林黛玉的性格和悲剧,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头痛症与他多疑多思的性格也是一体的。因此,疾病对文学来说是百分之百的隐喻与
12、象征,文学不可能将疾病作为疾病本身而接纳,正如没有将疾病作为疾病本身而接纳的人生。疾病会在任何层面上改变人生,正如疾病在文学的叙事中不可避免地要承担阐释和转变的功能。苏珊.桑塔格的疾病的隐喻并非是要解构疾病在文学中的功能,它恰恰是以文学的方式针对现实层面中疾病在道德方面的过度阐释,以及相应的歧视与压抑。换句话说,将疾病的道德色彩通通剥离那是生物学而非文学,文学是以悲悯与共情重建疾病与道德的关系。 4.下列对材料中“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自然有自己运行的规律,如果人类漠视自然规律,愚昧贪婪地对待,就会得到大自然惩罚。 B.小小的病毒就能致人毙命,这让人类认识
13、到了自身的局限,认识到了自身的渺小。 C.对待大自然,人类既不能自信得过了头,也不能完全消极无为,征服、适应、和谐共处说都有道理,关键是要把握好度。 D.无论人类多么积极,大自然都会给人类以教训,对抗自然灾难的最好办法是人间有爱。 5.下列对材料中“疾病、疫情与文学”关系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疾病、疫情使文学对人性复杂性的探索、认知有了更宽广的维度,让文学作品反映的人类历史更鲜活更丰富多彩。 B.疾病是文学作品的修辞手段,作家用它来建立隐喻、完成象征,以便更好地反映人性、生命和道德。 C.文学不可能将疾病作为疾病本身而接纳,疾病在文学叙事中承担着阐释和转变功能。 D.文学不
14、会像生物学那样剥离出道德色彩,它要做的恰恰是以悲悯与共情重建关病与道德的关系。 6.疫情期间,鼠疫霍乱时期的爱情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花冠病毒等与疫情有关的文学作品销量大增,请根据作家们的讨论分析人们热谈疫情文学的原因。(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9题。 生生之土 叶浅韵 四平村前头的大片土地上种满了油菜花,春天时,金黄的田野就是我们的乐园。比大人还高的菜花,捂住了我们的欢笑。田野里,庄稼借着肥沃的土壤长得健硕。一季一季的土地,变着花样,喂养人们的肠胃。苞谷、洋芋、豆子、烤烟、小麦、大麦、油菜,种什么,土地就生出什么。 我们光着脚底板奔跑在田野里,找猪草
15、,捉蝴蝶,偷蚕豆,掰苞谷。泥土的芬芳在雨后的麦地里、苞谷地里、洋芋地里、蚕豆地里,它们的味道是不一样的。丰收的土地和歉收的土地,它们的味道也是不一样的。土地就像每一个母亲身体上的乳香味儿,孩子们依着气味找寻母亲的怀抱。 年成不好时,会遇上冰雹、虫灾、洪涝。大人们会说,天作的天会收。往往是苞谷歉收了,荞麦丰产了。就是在那些吃不饱的年代里,也曾有过房檐下面都出满了菌子的年景。奶奶说,饿了,就烧菌子吃。没油,少盐,吃得想吐。不吃又没吃的。那些密密麻麻的谷熟菌,在稻谷被蝗虫吃了的那一年,救过一村人的性命。损余相补的自然哲学里,隐藏着一些生存的奥秘。 大人们起早贪黑地在土地上刨,想喂饱人、猪、鸡、狗们的
16、肚皮。当有一天,母亲提出要把那七分自留地改造成菜园时,当生产队长的爷爷持反对意见。出于疼爱,他勉强地同意母亲耕种一年。待那些辣椒、茄子、西红柿在街市上卖了好价钱,远远高出种洋芋和苞谷的产值时,爷爷划出了更多的土地让母亲折腾。这事,后来就做大了。村子里的妇女们都跟着母亲搞起了菜园经济。若是放在今天,母亲的大胆改变是要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样板的。 村里要选妇女主任时,母亲采用逃避的方式。她不知道她的这一举动,深深地影响了她的孩子们。我们都以为只要在土地上种好自己的庄稼,其他的名头都只能成为不重要的附属品。 就像这土地上曾经发明了一种生产模式,苞谷套种洋芋,高棵植物与矮棵植物套种在同一块土地,增加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岑溪市2020-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人教版高二 广西 岑溪市 2020 2022 学年 上学 期中考试 语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