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原因(宋德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荒漠化的原因(宋德国).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荒漠化的原因湖北保康一中 宋德国*土地退化的形成裸露的地面极易遭受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植物无法正常生长土地缺少水分和养分在没有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土地生长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尽管,即发生土地退化使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进一步流失 继续发展 *荒漠化概念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荒漠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由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石漠化和次生盐碱化。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大约有1/4的陆地
2、、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因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高原山地阻隔,导致荒漠化的分布面积广,问题明显。高山环绕、盆地地形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成因图示:干旱位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阻隔水置 水汽难以到达 汽进入青藏高原隆起 *荒漠化形成的影响因素:1、 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1) 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气候干旱,地表水缺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无力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2) 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
3、松的沙质沉积物。(3) 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条件。(4) 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导致荒漠化进程加剧。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它具有的重要特征就是气温降水变率大。雨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加剧荒漠化进程。2、 人文因素-加剧荒漠化进程(1) 形成荒漠化的人文原因: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渡使用和不合理使用。(2) 西北地区荒漠化人文原因的主要表现:人为原因破坏原因主要危害过渡樵采能与缺乏地区把樵采天然植被作为解决燃料问题的主要手段
4、(如鄂尔多斯沙地、内蒙古东部的库伦旗等地);一些农民为了增加收入,无计划无节制的在草地上才挖药材、发菜等。固沙、防风沙前移和抑制地表起沙的植被在破坏。过渡放牧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的放牧牲蓄。加速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过度开垦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沙质土壤区,特别是沙漠边缘和缺少植被保护的沙质土壤区从事农业活动。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3)灌溉与此生盐化此生盐碱化是另一种荒漠化现象。再有水源灌溉的荒漠地区(如绿洲边缘)往往形成这种荒漠化。形成是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气候干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在地表聚集。3、 原生荒漠化和次生荒漠化类型原生荒漠次生
5、荒漠概念地质时期自然过程形成的原生沙质荒漠和泥质荒漠人类活动形成的荒漠,类似荒漠景观的严重的土地退化主要荒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等乌兰布沙漠、科尔沁沙漠等主要特征水质比较缺乏或很难利用,几乎寸草不生土地下伏沙层裸露,原先固定的、半固定的沙丘活化,水分和植被条件相对较好治理难度大小*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1、 历史时期的荒漠化问题历史时期,荒漠化在西北地区时有出现。如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古代人民利用祁连山冰雪融水和山麓地区,兴修水利、发展屯田使这里成为一片富庶之地。但是,随人们对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开垦,大量破坏固沙被,是河流水量锐减或改道,绿洲水源枯竭,加上战争、瘟疫的原因,大部分已经历了汉、唐、明、清几次大规模开发后,相继被迫放弃。2、 不同时期的荒漠化问题时期人为因素发生荒漠化的区域古代(唐宋后)盲目垦耕、战争瘟疫塔里木盆地沙漠边缘近代(清代后)“移民实边”“开放蒙禁”内蒙古南部农牧过渡地带现代(建国后)人口压力,管理失误草原牧区和旱农区*我国荒漠化治理措施及经验我国荒漠化治理已取得一定成效,总结摸索出一些经验。1、 措施:生物固沙、沙地飞播植树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2、 治理荒漠化的典型-沙坡头草方格沙障。3、 我国政府对西北地区的生态建设和荒漠化防治。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跟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等多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