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第二课时.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心脏第二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脏第二课时.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焉耆县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案课题【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二课时) 】科 目【 生物 】 年 级【 七年级 】 课 时【 1 】 授课教师【 汪丽 田秀锦 杜玮 】主备人【 杜玮 】 参 备 人【 汪丽 田秀锦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2.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血液循环模式图”,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肺循环和体循环的协作关系,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以及血液循环的意义等。3、情感目标:强化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二 、教学重、难点: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意义。三、教学方法:“五步、双重教学法”四、教具准备:血液循环的
2、图片 多媒体使用: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心脏的四腔分别是?2.心脏内有什么特殊的结构?作用?3.动脉与什么相通?静脉与什么相通?(二)新课导学前面我们已经获得了血液、血管、心脏的知识。那么,血液在人体内是如何流动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三)自学新知认真看书69-73将重点信息划出1.观看教材中血液循环模式图回答讨论题2.体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哪个结构?肺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哪个结构?3.在体循环的过程中血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变化的部位是哪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4.在肺循环的过程中血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变化的部位是哪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5.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脏 第二 课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