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代人文精神解读文本提升阅读教学的文化内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现代人文精神解读文本提升阅读教学的文化内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以现代人文精神解读文本,提升阅读教学的文化内涵天津市南开区实验学校 李卫东在基础教育各学科中,语文科最能反映一个国家的教育文化水平,从对语文教育的定位,到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的编制、教材的编写、课文的选择和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处处体现着语文教育工作者对人类文化的认识水平,也影响着一代青少年人文素养的形成。从教学层面看,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应具备一定的思想认识水平、文学鉴赏水平、文章学语言学修养和对语文教学的深刻认识。其中,思想认识水平是受时代影响最为明显的一个因素。在这方面,语文教师应该有三重任务,一是要守望人类精神曾达到的高度,二是了解现代人文精神的发展状况,三是反思残存的相对陈旧的思想认识。本
2、文将以课例的形式探讨小学语文教师如何以现代人文精神解读教材中的文本,从而提升语文教学的文化品位。一、以人类精神的高度解读文本人类精神的高度主要是指人类在哲学和文学等方面达到的思想认识水平。语文教师应该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守望者,并从这个高度看待自己手中的每一本教材,每一篇选文(即文本)。这种解读应该是一种独立思考的过程,而不是对教师教学用书的盲目遵从。举例来看,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对亚里士多德的一个学说真理产生怀疑,经过反复试验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是错误的,然后走上比萨斜塔把结论公诸于世。许多老师认为课文的主旨是“敢于挑战权威和执著追求真理
3、”上,教师教学用书上也是落在“不迷信权威,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上。我们在阅读中根据文本言语的内涵对文本主旨提出新的理解。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伽利略怀疑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我们注意到三点:首先,伽利略思考之前,当时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而且不容任何人置疑,而伽利略仍然要对其进行理性考察。记得梭罗说过,不论是哪一种源于祖传的思想和行为,在你没有验证之前,都不可轻信。(引自瓦尔登湖)在学术面前,在人格层面,庶民与伟人平等,没有谁高高在上,没有谁只有听从的份儿而不可以进行思考。这是一种理性,一种尊严,一种独立的人格。其出发点本是对自我的确认,而不是要去挑战谁。其次,在思考过程中,他始终没有认定
4、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是正确的,而是采取假设的办法“如果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使得推理可以进行。这种谨慎不仅仅是一种理性,而是他思考问题的基础和思维方式。再次,在思考之后,他看到结果不合情理,并不是轻易否定亚里士多德的说法,而仅仅是开始怀疑,多么理性、严谨。对未经检验的观点,既不轻易相信,也不轻易否定!既相信自己的认识,也尊重别人的思想!这做法,这态度,令人肃然起敬。这个过程中,理性的精神、独立的人格、严谨的推理交融在一起,展现着知识分子应有的精神境界。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来验证自己对亚里士多德说法的怀疑,对他能想到的各种情况进行试验。他对科学、对试验结果负责任的
5、科学精神,从这种周密的试验过程中体现出来。而第五自然段中,伽利略进行公开试验的目的本不是为了再次验证试验结果,而是为了将结论公诸于世,让人类走出认识的误区,不断进步和发展。这种宏大的精神境界,来自知识分子精神的高度,来自他们的责任和良知。由此看来,课文的主旨应确立在伽利略的独立人格、科学精神和宏大境界上。这种认识正是源自古希腊以来一直延续至今的人文精神。对文本主旨的这种认识使这篇课文的教学增加了文化的厚重感。再比如,和时间赛跑这篇散文,写作者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体验时间的流逝,并谈了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的收获。我们在深入研究文本之后认
6、为,课文是写一个少年对如何摆脱死亡威胁这一古老命题的探索和思考,叙述了三方面内容:一是对时间流逝、事物消逝的感受,二是以和时间赛跑的方式来摆脱时间控制的尝试,三是由此得到的感受:跑快一些赢得时间,受益无穷。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对这其中各个方面的内容充分发表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成为对这些问题的发现、认识过程。这种认识使得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没有局限在“体会时间的意义和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教师教学用书确定的课文教学目标之一)上 ,提升并丰富了语文教学的精神内涵。二、以现代人文精神内涵看待文本的精神价值人文精神的内涵是有历史范畴的,不同时代的人文精神是有区别的。现代教育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贯穿现代人文
7、理念也是必须的。这也是检验我们的教育是不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准。现代人文精神的内涵与近代人文精神的内涵相比,有三个明显的变化:首先,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近代人文精神强调人对大自然的索取和征服,现代人文精神则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人类应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甚至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动物植物都是人类的朋友,人的生存离不开他们的存在。武松打虎已经从多数教材中被换下,而敬畏自然自然之道大自然的启示乡下人家的课文纷纷被选入教材,就是现代人文精神逐渐取代原有认识的体现。其次,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近代强调的是个人奋斗并通过个人奋斗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现代则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
8、在文化日益趋同的今天,一个民族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以凝聚整个社会,也显得越来越为重要。再次,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近代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人的精神世界逐渐萎缩,精神高度慢慢降低,越来越无气魄、无情感、无感动、无责任,越来越接近动物的生存状态,我们的教材中也出现许多以“恨”为核心的课文,教育教会了学生如何去“恨”;现代理念强调人与人之间应以“爱”为核心,既懂得感受别人的爱,也懂得表达自己的爱;强调学会和作,懂得双赢。一个人会不会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人生成就和社会贡献。小红松救活了这篇课文,写造林英雄马永顺看见一棵小红松被撞倒了,急忙上去抢救,几天后小红松终于活过来了,马永顺非常高兴。马永顺为
9、什么去抢救小红松,教师和教师教学用书有不同的认识。教师教学用书认为是出于老人对国家森林财产的爱护;而教师和学生根据文本的内涵和阅读的感受认为,老人是把一棵小红松也当作一个宝贵的生命,出于对生命的爱去抢救小红松的,出于对国家财产的保护倒是第二位的。这里我们看到,前者明显带有说教和灌输的味道,后者则顺应人的自然情感,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意识。教学中,当教师提出“在马永顺爷爷心里,这棵小红松不只是一棵小树,而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十几名学生分别说出自己的理解,内容包括:是马永顺爷爷的朋友、他的孩子、他的知己、他的心肝宝贝、他身体的一部分、他的掌上明珠、他的伙伴、他家里的一员,还有的说是一个生命、
10、一块宝石。教学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其实,现代意识是已经根植于师生的心里的,因为他们就生活在这个时代。三、反思文本中存留的相对陈旧的思想意识教育发展有时是稍逊于时代发展速度的,这在语文教材的选文上有明显的体现。尽管目前教材选文尽量体现现代意识,但仍有部分课文的意识相对陈旧。这给教师解读文本的水平提出了挑战,也给在语文课上新旧思想意识的相碰撞提供了资源。从现在开始这篇课文说的是,森林之王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他当森林之王,他让其他动物轮流执政一个星期,猫头鹰让动物们白天睡觉夜里做事,袋鼠让大家都跳着走路,小猴子则让每个动物按照各自的方式生活,狮子宣布不用再往下轮了,小猴子就是万兽之王了。这个故事本来
11、是要体现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主旨,提倡要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这本来是具有鲜明的现代气息的。遗憾的是,文章的结尾,狮子的决定是一个败笔:“不用再往下轮了。我郑重宣布,从现在开始,小猴子就是万兽之王了。”这个决定和这种决定方式,恰恰与现代气息格格不入,其一,“不用再往下轮了”是对自己制定的大家参与的考查过程的终止,葬送了许多更有才华动物的表现机会,而这仅仅是狮子自己的主张缺乏起码的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其二,小猴子做万兽之王的决定是怎么出台的?不是大家选举决定的,而是狮子一个人决定的缺乏起码的民主选举的意识。用现代的人文观念看来,这篇课文中既有现代思想,也残留着一些陈旧意识。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
12、中应将它们清晰地区分开来,并在教学中利用教材提供的文本资源,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现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如,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课文开头狮子说“你们轮流当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谁做得好谁就是新的森林之王”,课文结尾又说“不用再往下轮了”,你觉得狮子后面的决定对还是不对?小猴子最后成了万兽之王,他是被大家选出来的,还是被狮子指定的?如果你是狮子,你会怎么做?学生可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发表意见,这样起码让学生意识到狮子做法存在的问题。小青石是一篇童话故事,讲小青石不安于过平静舒适的生活,要到都市里去,工人把小青石运到都市里,作为材料,拌成混凝土,铺在马路上。他和伙伴一起为大家服务,支持大家的脚,他觉得这
13、才是最快乐的事情,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很明显,课文带有明显的上个世纪特定时代的色彩,让每一个人安于做别人的铺路石,其实每一个学生都会在心里问,我活着只是为了给别人服务被别人踩踏吗?其实,为他人服务正是每个人每天都在做的事情,问题是每个人都在实现自己价值的同时完成对他人的服务,这两者从来都不是可以分开的。而且,现代意识中,这种服务是相互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课文的问题就在于把为他人服务当做人生的唯一价值的体现。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具有这种境界人的存在(但我私下还是怀疑),但是绝大多数人不是这样的。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在理解课文思想主旨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再抛开课文的限制谈自己的人生理想,并学习课文的写法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写下来。原本被压抑的理想的火花就会迸发出来,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而课文的陈旧意识则成为引发学生新思想的线索。以上所谈三个方面,是当代语文教师应当具备的解读文本的水平。它是一名教师的思想认识高度,但不一定是课文的思想认识高度。我们提倡的是教师站在现代思想认识高度看待文本,并不意味着把现代思想意识强加给文本。对文本思想内涵的解读,还必须尊重文本本身的思想内涵,防止刻意曲解,防止乱贴标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