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展开与折叠》数学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展开与折叠》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展开与折叠》数学教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展开与折叠数学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纳税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纳税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9课时 纳税 教学内容: 课本第97页例7,“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相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驾驭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2、初步培育学生的纳税意识,接着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问的应用实力。 3、培育和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的实力,体会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驾驭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渗透生活即数学的教学思想。 课前打算: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相识、了解纳税 老师介绍:纳税是依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根据肯定的比率把集体
2、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化和社会福利事业,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平安。因此,任何集体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税收的种类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几种。 提问:你知道生活中到税务部门纳税的事吗?那么原委什么是纳税,纳税额应当怎样计算?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纳税的有关学问。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7。 出示例7:星光书店八月份的营业额是60万元。假如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个书店八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指名学生读题后全班学生再次读题。 提问:题里的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事
3、实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尝试练习。 学生可能有下面两种方法: 方法1: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 方法2: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 集体订正,老师板书算式。说说这题你是依据什么来列式的? 强调:求应纳税额事实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把应当纳税部分的总收入乘以税率百分之几,就求出了应纳税额 2、做“试一试”。 提问:这道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先求5000元的20%是多少?再求实际获得的奖金。 学生板演与齐练同时进行,集体订正。 3、完成练一练后全班沟通。 三、反馈练习 只列式不计算。 1、一家运输公司10月份的营业额是260000元,假如按营业额的3
4、%缴纳营业税,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2、李华买了一辆12万元的汽车,按规定买汽车要缴10%的购置税。他买的这辆汽车一共要付多少元? 3、一个城市中的饭店除了要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以外,还要按营业税的7%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假如一个饭店平均每个月的营业额是14万元,那么每年应交这两种税共多少元? 四、课堂总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内容?相识到什么?假如没有纳税,国家就筹集不到必要的资金为大家办事。因此,我国宪法规定每个集体和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希望同学们长大了争当纳税先锋,为祖国的旺盛贡献力气!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第1-3题。 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体积
5、与容积(2)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体积与容积(2)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6课时 体积与容积(2)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13页例8和“练一练”,练习三第510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相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初步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实际大小的表象,能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 2、让学生在详细的问题情境中,经验视察、思索、探究等学习活动过程,增加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索。 教学重点: 相识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 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际大小的观念。 课前打算: 棱长1厘米和1分米的正方体各一个。1立方米演示模型架,棱长1分米和1厘米的
6、正方体容器各一个,1升和5毫升的量杯各一个,学生每人打算6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相识了体积和容积,谁能说一说什么是体积,什么是容积?指名说说,全班沟通。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如例8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你能说说什么是它们的体积吗? 指名回答。 视察这两个图形,你知道他们哪个的体积大吗? 学生揣测。 当学生有争议时,引导: 想一想,我们学习平面图形时,是怎样比较的?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突出:可以想把它们分割成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再进行比较。 小结:为了精确测量或计量体积的大小,要用同样大的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 (2)相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我们已经
7、知道了常用的长度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你能依据这些推想出有哪些常用的体积单位吗? 依据学生发言,逐次板书:常用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随板书出示相应的模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立方米) 相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请同学们取出自己带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模型,视察它们的形态、大小,量一量它们的棱长各是多少。 板书: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1立方厘米的体积有多大,1立方分米的体积有多大,身边什么物体的体积接近1立方厘米或1立方分米。 相识立方米。 先让学生依据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的概念,猜想一个怎样的正方体体积
8、是1立方米,想象1立方米有多大 老师用棱长1米的架子演示1立方米的大小,感受1立方米的空间有多大。 (3)说明:升和毫升也是体积单位。不过它是用来计量液体的体积的。 直观演示:1立方分米就等于1升。 由此得出:1立方厘米等于1毫升。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同桌相互说一说,集体沟通。 2、完成练习三第6题。 指名说说三个图形分别表示什么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3、完成练习三第7题。 学生自己数一数,集体沟通。 4、成练习三第8、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完成练习三第10题。 学生视察,依据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推断这些木块摆放的状况,瑞得出体积是多少。 四、课堂总结 这节
9、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学问?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三第5题和思索题 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整理与练习(1)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整理与练习(1)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第12课时 整理与练习(1) 教学内容: 课本第63-64页“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8题。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明晰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体验自己的学习收获,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2、帮助学生进一步驾驭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沟通分数除法与乘法的关系,形成响相应的计算技能。 3、通过练习,提高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洁实际问题的实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驾驭分数除法的计
10、算方法。 教学难点: 提高列方程解答简洁实际问题的实力。 课前打算: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1、回顾: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学问? 2、小组探讨: (1)怎样计算分数除法? (2)列方程解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时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举例 (3)什么叫做比?比和除法有什么关系?什么叫比值?怎样求比值?怎样按比例安排? 二、基本练习 1、练习与应用第1题,干脆写得数。 (1)各自由书上完成,完成后校对。 (2)将做错的展示在黑板上,探讨做错的缘由。 (3)让学生说一说,做分数除法要留意些什么? 2、练习与应用第2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 (2)留意了解学生计
11、算中典型的错误,引导学生分析错因。 三、提高练习 1、对比练习。 (1)出示第8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比一比,这三道题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分别怎样解答? 2、完成第3题。 提问:依据条件,你能写出哪些比? 指名口答。 3、完成第4题。 干脆填写在书上,完成后集体核对。并指名说一说思索过程。 4、完成第5题。 学生先独立写,写完指名口答,沟通核对。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与应用第6、7题。 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利息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利息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0课时 利息 教学内容: 课本第98页例8,“试一试”和“练一
12、练”,练习十六第46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储蓄的含义。 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3、驾驭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教学重点: 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利用计算公式进行利息计算。 课前打算: 存款单、有关利率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从师生谈话中引出“压岁钱”的话题。 师:老师与你们一样大的时候,过年最快乐的也是能拿压岁钱,那么你们现在过年一般能拿到多少压岁钱? 师:我信任每个同学都有压岁钱拿,但是不管多少,都是长辈对我们的关切。你们拿了那么多的压岁钱,是不是都买鞭炮放了?那么你们是如何处理压岁钱的呢?(引导学生存入银行) 2、联系生
13、活,理解有关利息的学问。 师:压岁钱有那么多,除了一部分消费外,多余的存银行。那么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储蓄的学问?(生1:定期利率比活期利率高。生2:活期可以自由地拿,定期不到时间要用身份证才能拿。) 师:储蓄有定期和活期之分,定期储蓄的利率较高,就是拿到的什么比较多?(生齐答:利息。师板书) 师:那么谁来举例说明一下哪一部分是利息呢? (师:那么存人的一千元又叫什么呢?(生:本金。师板书) 师:看来定期储蓄的利率比较高,定期储蓄中又分了一些类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整存整取。我们来看下这张表,你知道了些什么?(出示例1的储蓄年利率表)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8。 学生读题后说说题目的意思
14、 老师提问:应当选择哪种年利率来计算?为什么? 学生独立尝试后沟通。 让学生把计算利息的公式补充完整。补充问题:两年后他从银行拿回的钱一共是多少? 2、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沟通核对。 3、完成练一练。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六第4题。 四、课堂总结 什么是利息?什么是本金?利息的多少一般由什么确定?你还知道什么?如何计算利息?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第5、6题。 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与分数相乘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与分数相乘数学教案 其次单元 分数乘法 第4课时 分数与分数相乘 教学内容: 课本第34-35页例4、例5,“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六第15题
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整数和分数相乘,把分数乘 法统一成一个法则。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经验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培育视察、比较、分析、推理的实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分数乘分数并统一法则。 课前打算: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以前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下面请同学们看黑板上贴的长方形纸,涂色部分分别表示这张纸的几分之几?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接着对它们进行操作,并引出新课。 二、组织探究 1、教学例4。 出示教材中的图形 然后问:画斜线部分是1/2 的几分之几?又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由此明确:1/2
16、的1/4 是1/8 ,1/2 的3/4 是3/8 启发学生进一步思索:求1/2 的1/4 是多少,可以怎样列式? 求1/2 的3/4 呢? 师问:你能列算式并看图填写出书中的结果吗?打开书P45完成 提示:依据填的结果各自想想怎样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 学生进行探讨得出: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相乘做分母。 2、教学例5。 (1) 让学生说说2/3 1/5 和2/3 4/5 分别表示2/3 的几分之几? 你能用前面得出的结论 计算这两道题吗? 学生试做,订正完后问:你能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呢? (2)验证比较 让学生在自己打算的长方形纸上先涂色表示2/3 再画斜线表示2/3
17、的1/5 和2/3 的4/5 。 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察对学困生进行指导。 看看操作的结果与你计算的结果是否一样? 学生视察比较。 3、归纳总结。 比较刚才计算的每个积的分子、分母与它的因数的分子分母,探讨有什么发觉? 得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 ,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试一试”第1题。 提示学生留意: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通过沟通进一步明确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四、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的推广 1、下面着几道题你会计算吗? 出示:2/11 3 = 4 5/6 = 请同学们先完成“试一试”第2题的填空,提示
18、学生把整数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来计算。 探讨: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吗?为什么? 学生分组探讨 明确:(1)整数可以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所以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也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 实际计算时可以干脆按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分数和整数相乘,而不必把整数改写成分母是1的分数,这样比较简便 (2)也可以整数与分数干脆进行约分后再计算,这样更简便。 2、练习。 完成“练一练”。 引导学生用干脆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 五、综合练习 做练习六的第1、3、4题。 先在图中画一画再列式计算。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怀疑? 七、布置作业 练习六的第2、5题
19、。 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体积与容积(1)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体积与容积(1)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5课时 体积与容积(1)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11页例6、例7,“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三第1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验视察、操作、揣测、验证等活动过程,体会物体是占有空间 的,而且占有的空间是有大小的,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能直观比较物体体积或容器容积的大小。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发展视察、操作和想象实力,增加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通过操作活动,初步相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课前打算: 直尺,木条。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6 1、通过试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展开与折叠 苏教版 六年级 上册 展开 折叠 数学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