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急预案编制简介.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企业应急预案编制简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应急预案编制简介.ppt(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企业应急预案企业应急预案编制简介编制简介预案编制前期工作:预案编制前期工作: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组长:公司负责环境安全的领导;成员:各部门主管、骨干。2、收集相关资料: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设计资料、环评报告、安全评价资料、公司规章制度、事故应急预案相关法律法规、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资料、化学物质安全资料卡MSDS等;环境事件应急方面的法律法规:1、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国家重特大突发事件分级标准(试行)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4、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指南5、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6、福建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7、厦门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突发事件应急预案8
2、、厦门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其他封面:包括预案名称、企业名称、预案编号(版本号)、发布日期、实施日期等内容。批准页:对应急预案实施提出具体要求,并经签发人签字或公章目录:1、页码标注准确;2、层次清晰,编号和标题编排合理。预案格式要求:预案格式要求:正文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精炼、通俗易懂。2.结构层次清晰,内容格式规范。3.图表、文字清楚,编排合理(名称、顺序、大小等)。4.无错别字,同类文字的字体、字号统一。附件:1.附件项目齐全,编排有序合理。2.多个附件应标明附件的对应序号。3.需要时,附件可以独立装订。其他要求:1、预案除保留必要的存档、使用数量外,应向市环保局和所
3、在地环保分局和有关部门报备打印文本和光盘(或电子文档)。2、打印时,使用A4白色胶版纸应急预案基本内容应急预案基本内容1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2 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3 应急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应急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4 预防与预警预防与预警5 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与通报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与通报6 应急响应应急响应7 应急程序关闭与恢复措施应急程序关闭与恢复措施8 应急保障应急保障9 应急宣传教育、培训与演练应急宣传教育、培训与演练10 附件附件1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1.1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名称、详细地址、占地面积、周边纵向、横向距离;隶属关系、经济性质;可参考环评报告或工程设计等资
4、料;从业人数、班次、人数;由人事部门提供;主要生产设备名称和能力、原材料名称和储量、产品、产量等内容。组织现场生产、技术部门收集、统计。注:以上内容建议用列表的方式,尽量做到一目了然。1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1.2周边环境状况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口分布、道路等情况。自然环境企业所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厂址的特殊状况(如上坡地)等;气候(气象)特征,降雨量及暴雨期等;水系、动植物分布等。社会环境信息来源:环评报告、政府公告、向相应政府机关了解等渠道。1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1.3环境标准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地下水执行标准、产生污水排放去向;
5、其他周边环境敏感区情况及位置说明。信息来源:环评报告、环保批复文件、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1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1.4危险源基本情况的调查主、副产品及生产过程的中间体等名称及日产量,原材料、燃料名称及日用量,列出危险物质的明细表等生产工艺流程说明,主要生产装置说明,危险物质储存方式(槽、罐、池、堆放等)、最大容量及日常储量,生产装置及储存设备的平面布置图,雨水或污水收集管网图等。参照环评报告,组织生产、技术部门收集、统计相关资料,建议列表。其中平面布置图、雨水或污水收集管网图可参照设计资料。1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设备、构筑物说明;污染物的产生量、污染治理设施、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口等
6、,企业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等。参照环评报告,组织环保治理部门收集、统计相关资料。危险废物的产生量,转移、处置情况,危险废物处理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资质、处理场所的位置等。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等运输单位、运输方式、日运量、运地、运输路线、“跑、冒、滴、漏”的防护措施等。组织负责运输、危废处理的部门,根据企业使用的危化品、产生的危废,详细列出其相关资料,涉及企业外部的内容则由相关方提供,可要求相关方提供其环境应急预案。危化品运输路线图危化品运输路线图12345672 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2.1环境污染危险源的确定建设项目工程资料参考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报告、安全评价报告等资料,对涉及的
7、危害因素、风险进行识别。环境影响报告所确定的污染源及区域环境资料等;根据环评报告,对涉及的污染源、环境风险进行识别国内外同行业事故统计分析及典型案例资料等事故报告;通过网络搜索、同行探讨,对曾出现事故的风险源进行识别如涉及危险化学品运输,应提供来源、运输单位、运输车辆情况及主要的运输产品、运量、运地、行车路线等内容。危化品、危废的运输应列入风险源识别。2 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根据综合分析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确定环境危险源名称、地点、数量、性质、强度等及分布图,并按照危害程度依次排为1号危害源、2号危害源、3号危害源等。建议列表,列出风险源详细情况(包括名称、地点、数量、性质、强度等内容),
8、事故原因、途径(可分多种,如误操作、设备失修、腐蚀、工艺失控、泄漏等),事故类型,发生形式,事故频率,持续时间,影响范围,影响后果等内容,然后进行分析、评价,可参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分级。2 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2.2 环境保护目标的确定环境保护目标的确定根据现场调查结果,确定环境保护目标名称、数量、距离、现状等及分布图,可根据影响程度划分保护级别,如1号保护目标、2号保护目标、3号保护目标等。环境保护目标图,举例如下: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包括居住区、学校、人员集中区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包括居住区、学校、人员集中区域、文物、野生动物保护区等重点目标)域、文物、野生动物保护区
9、等重点目标)2 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2.3突发环境事件对周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突发环境事件对周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根据上述确定的风险源及其对应的环境保护目标,再确定:可能造成的后果、范围和持续时间,对周边环境质量造成的短期、中长期影响,对周边敏感目标造成的危害,包括危害的类型和空间、时间和范围。(可参考化学物质安全资料卡MSDS,环境、安全风险评价报告等资料)3 应急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应急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3.1应急组织体系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可依据突发环境事件危害程度的级别设置分级应急组织机构。企业根据实际需要
10、,建立各种不脱产的专业救援队伍,如救援指挥机构、抢险抢修队伍、通讯保障、治安队等。特别是抢险抢修救援队是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骨干力量,应重点予以充实。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总指挥):副组长(副总指挥):成员:环境安全组环境安全组负责人:成员:火警火警/泄漏应急处理单位泄漏应急处理单位负责人:成员:紧急应变小组紧急应变小组负责人:成员:应急抢险抢修组应急抢险抢修组负责人:成员:应急通讯组应急通讯组负责人:成员:医疗救护组医疗救护组负责人:成员:治安保卫组治安保卫组负责人:成员:后勤保障组后勤保障组负责人:成员:公用工场任务组(含公用工场任务组(含事故水收集、处理)事故水收集、处理)负责人:
11、成员:内部专家组内部专家组负责人:成员:3 应急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应急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3.2指挥机构及职责指挥机构及职责 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现场指挥、各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现场指挥、各组成人员的相应职责。组成人员的相应职责。需包括指挥、通讯、疏散、应急、后勤、救护、善后等方面的内容。4 预防与预警预防与预警4.1预防预防危险品储运安全防范措施;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自动控制设计安全防范措施;电气电讯安全防范措施;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应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等防范措施;污染物治理设施防事故排放缓冲系统。参考公司设计资料、环评、安评资料,组织各相关部门骨干对前面识别的
12、风险源进行分析,对其设置的风险防范、报警措施进行评价,各种预防措施必须建立责任制,落实到部门和个人。4 预防与预警预防与预警4.2预警预警 明确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按照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对事故的预警进行分级。根据事态的发展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收集到的有关信息证明突发环境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按照相关应急预案执行。根据环境风险源的分级,将环境突发事件的预警进行分级。如分为四级,预警级别由低到高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预警,分别与一般环境事件(IV级)、较大环境事件(级)、重大环境事件(级)、特别重大环境事件(I级)
13、相对应。根据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做出预警决定,包括:发布预警信息,通知相关部门进入预警状态。内容包括:突发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响应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的区域或范围、应重点关注的事项和建议采取的措施等内容。发布方式:可通过调度电话、内部网络、电视及短信服务等形式。跟踪事态的发展,根据事态的变化情况适时宣布预警解除或启动应急预案。预警的编制参考内容:5 报告与通报报告与通报5.1企业内部报告程序企业内部报告程序明确信息报告发布的程序、内容和方式;确定报警系统及程序;确定现场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紧急应变通报流程图(紧急应变通报流程图(需附联络方式需附联络方式)事故通
14、报内容可参考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相关规定,包括:(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等事故现场情况;(2)事故的简要经过概况和已经采取的措施;(3)现场人员状态,人员伤亡、撤离情况(人数、程度、所属单位)、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4)事故对周边居民影响情况,是否波及居民或造成居民生命财产的威胁和影响;(5)事故对周边自然环境影响情况,环境污染发展趋势;(6)请求政府部门协调、支援的事项;(7)报告人姓名、职务和联系电话。(8)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5.2信息上报时限要求及程序信息上报时限要求及程序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和时限。可参
15、考或严于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相关规定。5.3通报可能受影响的区域通报可能受影响的区域明确可能受影响的区域的通报方式、联络方式、内容及防护措施。收集周围环境保护目标的联络方式,针对可能产生的影响制定通报方式、内容(应通报需采取的防护措施)5.4被报告人及联系方式的清单被报告人及联系方式的清单确定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见附件6 应急响应应急响应6.1响应分级响应分级按突发环境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分为特别重大(级响应)、重大(级响应)、较大(级响应)、一般(级响应)四级。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
16、上一级应急预案。在企业自身能力可以应对污染控制时,可以设置车间应急和场区应急。企业自身能力无法应对污染控制时,可以设置场外应急,请求当地政府或相关单位支援。事件分级响应级别备注级(特大或红色预警事件)一级(社会级)需要全公司和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级(重大或橙色预警事件)级(较大或黄色预警事件)二级(公司级)需要几个部门或全公司力量参与应急级(一般或蓝色预警事件)三级(部门级)仅需要事故部门参与应急,可申请公司或其它部门支援注:分级响应需与前面环境风险分析、预警中制定的内容对应示例:6 应急响应应急响应6.2响应程序响应程序根据所编制预案的类型和特点,明确应急响应的流程和步骤,明确不同级别预案的启动
17、条件,并以流程图表示。具体示例如下:启动条件启动条件1、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宣布启动公司级应急预案:发生或可能发生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级突发事件,事故部门请求全公司给予支援或帮助;应地方政府应急联动要求。2、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由部门经理宣布启动部门级应急预案:发生级突发事件;应公司应急联动要求。6 应急响应应急响应6.3现场应急处理措施现场应急处理措施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及物质保障供应程序。制定应急队伍紧急调度的方案,列出物质保障的数量、位置、管理人员等内容,确保能够随时调用。(建议列表)切断污染源的基本方案;减轻与消除污染物的技术方案。根据企业的风险特性进行制定应
18、急措施,而切断泄漏源的方法有:关闭有关阀门、停止作业或通过采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方式。6 应急响应应急响应6.3现场应急处理措施现场应急处理措施应急过程中采用的工程技术说明。应急时紧急停车停产的基本程序;控险、排险、堵漏、输转的基本方法。污染治理设施的应急方案。组织技术、生产部门人员,依各个企业的工程技术进行编列。控险、控险:包括严控明火、关闭断源、启用消防设施、围堤堵截、对泄漏物进行覆盖、收容、稀释等堵漏:常见堵漏方法见下页。输转:利用工艺措施倒流或倒罐,转移较危险的罐、桶,对已漏物料进行收集、中和等措施。列举部分应急处理措施:常用堵漏方式常用堵漏方式部
19、位形式方 法罐体砂眼使用螺丝加粘合剂旋进堵漏缝隙使用外封式堵漏袋、电磁式堵漏工具组、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潮湿绷带冷凝法或堵漏夹具、金属堵漏锥堵漏孔洞使用各种木楔、堵漏夹具、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金属堵漏锥堵漏裂口使用外封式堵漏袋、电磁式堵漏工具组、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堵漏管道砂眼使用螺丝加粘合剂旋进堵漏缝隙使用外封式堵漏袋、金属封堵套管、电磁式堵漏工具组、潮湿绷带冷凝法或堵漏夹具堵漏孔洞使用各种木楔、堵漏夹具、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堵漏裂口使用外封式堵漏袋、电磁式堵漏工具组、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堵漏阀门使用阀门堵漏工具组、注入式堵漏胶、堵漏夹具
20、堵漏法兰使用专用法兰夹具、注入式堵漏胶堵漏6 应急响应应急响应6.3现场应急处理措施现场应急处理措施危险区、安全区的设定。根据相关标准、事故的影响范围、泄漏物质特性以及当时风向和厂区内地面环境状况等设定危险区、安全区。事故事故处理处理管制管制区域区域划分划分示意示意图图 6 应急响应应急响应6.3现场应急处理措施现场应急处理措施处置事故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的处理措施。对可能引发的次生环境污染、事故污水等二次污染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如:事故废水收集设三级防控体系,装置区设围堰、罐区设防护堤;雨水沟、废水装置设废水收集设施,杜绝事故废水排入外环境;设全厂事故废水缓冲池,用以收集事故消防废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应急 预案 编制 简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