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色散》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色散》教学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色散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相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2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试验,视察光的反射现象,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望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2通过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试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体验,培育学生视察实力、信息收集和处理实力以及分析概括实力。 (三)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在
2、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励学生主动参加探究活动,亲密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 二、教学重难点 初中光学内容主要有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光的反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并有广泛的应用。本节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习平面镜成像的前提条件,因此,本节课内容在光学中处于基础地位。对于光的反射,学生已有肯定的生活阅历,本节内容的难点是从试验现象中总结出反射规律,以及应用光的反射规律来说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作光路图的实力要求是比较高的。光的反射规律是光学中的重要规律,是理解平面镜、球面镜作用的基础
3、,也是本章的重点学问。 教学重点: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得出光的反射规律。 教学难点:用光的反射说明一些简洁现象。 三、教学策略 本节是一节集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于一身的课。其中光的反射规律是本节的核心,也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有效阵地。在授课中,老师引导学生利用“发觉并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制定安排与设计试验通过视察和试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得出结论沟通与合作提出新问题”的探究式教学过程,自己“发觉”并总结出光的反射规律。本节的主要物理学问蕴含于探究活动之中,学生探究实力的提高、探讨方法的习得也与探究过程密不行分。因此,本节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是指导、帮助学生视察到清楚的试验现象,高质量地完
4、成有关探究活动。 四、教学资源打算 多媒体课件、画有角度的可折叠的白色硬纸板、一面镜子、两个光源、一张白纸、大头针(或牙签)、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5分钟) 试验引入:老师用激光笔或者手电筒射出的光在墙上打出一个亮点,利用空气清爽剂喷出的气雾清楚地显示激光或者手电筒传播的路径,用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 在墙上挂一块平面镜。激光笔射出的光或手电筒的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在气雾背景显示下,会看到一去一回两条光路。让学生描述视察到的现象。 同时指出:我们能望见太阳、电灯,是由于它们能发光,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我们能望见人、教室、书本这些本身不
5、发光的物体是因为他(它)们能反射太阳、电灯等光源发出的光,这些被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本节我们就探讨光的反射及其规律。 学生视察、倾听。 从学生熟识的实例入手,引出物理问题,体现从生活到物理的课程理念。激起学习的爱好。 新课教学(30分钟) 一、光的反射定律 用激光笔发出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引导学生视察一点、两角、三线。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反射图,如图1,熟识与光的反射有关的几个术语。 图1 入射点(O):入射光线与镜面上的接触点; 入射光线:射向平面镜的光线; 反射光线:射出平面镜的光线; 法线(ON):通过入射点且垂直于镜面的直线;(提示:法线是为了探讨问题便利而引入的协助线,本身并不存
6、在,所以法线用虚线表示,肯定要与光线的画法区分开。)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紧接着对光的反射规律进入探究阶段。 1提出问题 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也就是说,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 2设计试验和进行试验 学生分组试验探讨光的反射,其中选择对光反射实力强的平面镜做反射面,用白色硬纸板和白纸显示光束传播的路径。 (1)按图2甲所示,先使E、F成为同一平面,使入射光线沿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视察从镜面反射的光线的方向; 图2甲 (2)变更入射光线的方向,视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变更; (3)按图2乙那样,把纸片F向前折或向后折,F上还能看到反射光
7、线吗? 图2乙 (4)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可实行如图2丙所示的试验装置。 图2丙 将一张白纸用图钉或透亮胶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中间画出直线ON作为法线;在ON的一侧,画几条角度不同的直线OA、OA1、OA2; 让从手电筒前面纸缝中射出的光分别沿OA、OA1、OA2射向镜面,视察反射光线; 分别在每条反射光线的位置上用大头针扎一个孔B、B1、B2,用刻度尺画出直线分别将OB、OB1、OB2连接起来; 再用量角器量出反射角(r)和入射角(i)的大小,并记录角的大小进行比较。 试验次序 入射角i 反射角r 第一次 其次次 第三次 使光线分别沿OB、OB1、OB2射向镜面,视察每条反射光线的
8、方向。 3分析和论证 (1)上述步骤1和2可看到E和F在一个平面内时有反射光线,且反射光线随着入射光线的变更而变更。 (2)按步骤3把纸片F向前折或向后折,学生将视察不到反射光线。 (3)从步骤4的-可看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从步骤4的可看出反射时间路是可逆的。 4得出结论 师生共同分析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说明:(1)光的反射定律可概括为十二个字: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2)反射定律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入射在前,反射在后;入射是因,反射
9、是果。 (3)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5沟通与评估 (1)若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即入射角减小时,反射光线会有什么改变,即反射角有什么改变? (2)当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即入射角为零,反射光线会有什么改变,即反射角有什么改变? (3)老师拿一块平面镜,通过平面镜看到了一位学生的眼睛,这位同学肯定能通过平面镜看到老师的眼睛。老师这样推断有什么依据?同座位的两个学生可以通过平面镜验证一下。 学生视察并和老师一道画图,熟识与光的反射有关的几个术语。 学生根据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反射光线也会靠拢法线,即反射角也会减小。 反射光线与法线也重合,即反射角也为零。 依据的是光路的可逆性。 为
10、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做好铺垫。 进一步熟识科学探究的步骤和方法,驾驭光的反射规律。 多选择几个入射角是为了避开偶然性,发觉普遍规律。 进行这个试验可以让学生加深理解反射时间路的可逆性。让学生体会反射定律的应用。 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一张清楚的动画投影在盖住平面镜的白布上,正值学生观赏时突然拉开白布露出镜子,一下子动画不见了?为什么白布可以呈现出米老鼠而平面镜不行以呢? 请大家摸摸自己的衣服和镜面有什么不同?光线入射到光滑的表面和粗糙的表面究竟有什么不同呢?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能发生反射,不同的表面对光的反射是不一样的。 让氦氖激光发出的平行光射入平面镜。看到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仍是平行的。而且
11、在反射光线的方向上的光是很强的,其他方向无反射光。指出这种光滑镜面的反射叫镜面反射。 让氖氦激光发出的平行光射到毛玻璃上。看到入射光线是平行的,但经毛玻璃反射后的光线不是平行的,而是射向各个方向。 指出我们把这种反射叫漫反射。漫反射能使我们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 说明: (1)物体表面光滑时产生镜面反射;物体表面粗糙时,发生漫反射。 (2)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引导学生探讨:黑板“反光”时为什么粉笔字反而变得看不清晰了?为了爱护同学的眼睛,请你依据所学的学问提出变更这种状况的建议。 引导学生回答:(1)这是因为光射到黑板和粉笔字上都要发生光的反射。黑板上“反光”部分发生镜面反射,
12、粉笔字上发生漫反射,这两部分反射光同时射入眼睛时,由于“反光”部分刺眼的反射光比漫反射的光强,对眼睛的刺激剧烈,所以,黑板“反光”时粉笔字反而变得看不清晰。 (2)为了爱护同学的眼睛,变更这种现状的建议是:变更同学的座位位置,或变更黑板的角度,用不反光材料。 学生欣赏并思索。 学生探讨并回答。 创设情景,引入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利用物理学问说明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现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 课堂小结(5分钟)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或与同学们进行沟通,老师恰当总结。 梳理本节课学问内容,把自己所学到的学问与老师同学沟通,最终总结出本节课的学问点。 培育学生总结归纳的实力。同时也
13、可以帮助学生记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知道光的折射规律。 2知道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3学会画折射光路图,学会用光的折射规律说明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通过试验视察、相识折射现象,培育学生初步视察的实力。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培育学生初步的探究实力。 (三)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1通过用光的折射定律说明自然现象,体会到物理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奥妙无穷,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探究自然的爱好。逐步领会折射现象的奇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酷爱、亲近的感觉。 2有与他人沟通
14、和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在试验中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 二、教学重难点 初中光学内容主要有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说明日常生活中很多光现象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识,也比较感爱好,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育学生亲密联系实际,运用科学学问来说明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实力,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提高科学素养。本节教材让学生相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以后的学习活动进行充分打算。 教学重点:探究并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教学难点:利用光折射定律说明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三、教学策略 与
15、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相比,学生对光的折射的生活积累和感性相识要少得多,“叉鱼”“看彩虹”不要说是城镇学生,连乡村学生见过的也不多,“折射断筷”在小学望见老师做过,“空中楼阁”少数学生从一些媒体上有所耳闻,因此在折射现象的呈现环节必需充分、直观,以引发学生的怀疑,激发探究的欲望。由于学生学习物理的时间不长,动手试验是一种很好的熬炼,在这一阶段须要学生主动探究。本节的主要物理学问蕴含于探究活动之中,学生探究实力的提高、探讨方法的习得也与探究过程密不行分。因此,本节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是指导、帮助学生视察到清楚的试验现象,高质量地完成有关探究活动。 四、教学资源打算 多媒体课件、激光笔、玻璃砖、
16、水槽、水、玻璃杯、碗、硬币、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5分钟) 让学生做两个小试验: 学生试验1“水折断铅笔” 在玻璃杯中盛满水,把铅笔斜插到玻璃杯的底部,从侧面视察杯子,会发觉铅笔似乎折断了(如图1)。 图1 学生试验2“空碗现硬币” 事先在空的碗里放一枚5角硬币(如图2),使硬币刚好被碗的边缘拦住而看不到。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另一名同学渐渐地向杯里倒水,随着水面的上升,视察者看到了硬币,还会发觉硬币上升了。 图2 上述试验中,学生能望见水中“折断”的铅笔和“上升”的硬币,是由于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了一种光现象,这就是本节要学习的光的
17、折射,由此引入新课。 学生进行试验,描述视察到的现象。 以魔术的手法,让学生亲自体验奇妙的现象,激发学习爱好,引出物理问题,体现从生活到物理的课程理念。 新课教学(30分钟) 一、光的折射 老师:出现上述不行思议的现象,是因为光在水和空气中传播时发生了一种光现象。假如能视察到光的传播路径就好了,为此须要光源激光笔。怎样把光在空气和水中的路径显示出来,你有什么方法? 老师进行演示试验:将激光笔固定在铁架台上,往水槽内加肯定量的开水,把激光笔发出的光射向热开水上面的“白气”中,能视察到什么现象? 请同学们猜猜,假如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光是否还沿直线传播?老师接着演示:将激光笔发出的光从不同角度斜射入
18、水中,让学生视察,光束在空气中和在水中的径迹。特殊留意进入水中的光线向上还是向下偏折(如图3)。 图3 指出: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让学生把刚才视察到的状况画出来。提示大家留意:画的时候要画出空气和水的分界面,画出射向水面的光线,进入水中的光线,特殊留意进入水中的光线向哪个方向偏折。 指出:为了描述光折射时的规律,须要引入法线,它是过入射点与分界面垂直的直线。结合学生刚才画的图,讲解光的折射现象的定义,了解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折射角等有关名词(如图4)。要特殊指出,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图4 学生试验:用玻璃砖探究光的折
19、射特点。 (1)器材:激光光源、玻璃砖、量角器、直尺。 (2)要求学生带着下列问题去视察: 光的传播方向变更吗?(若不变更,光路应为什么方向) 与入射光线相比,折射光线是偏离还是靠近法线? 使入射角增大,则折射角如何改变?入射角减小呢? 发散、深化提问:上面讲的是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是斜射。若直射(垂直入射)呢? 由老师引导学生仿照光的反射定律,总结出光的折射定律。 (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法线居中)。 (2)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3)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入射角减
20、小时,折射角也减小(折射角随入射角同方向改变)。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均为0)。 我们已经知道,光在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那么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否可逆呢? 在刚才的玻璃砖试验中先让光由空气射入玻璃中,登记入射光线、入射点、折射光线的位置;再让光线逆着折射光线方向射入,视察光线是否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 总结: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学生沟通并回答:在水中加些牛奶或肥皂水,可以显示光在水中的路径。在水面上方喷烟雾,或者利用热开水上面的“白气”,可以显示光在空气中的路径。 学生:光沿直线传播。 学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时,会有一部分光反
21、射回空气中,还有一部分光进入水中,但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学生视察并和老师一起画光路图,熟识与光的折射有关的几个术语。 学生进行试验,并回答问题。 学生试验并探讨得出结论。 学生前面学习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时,曾借助漫反射来显示光路,此处进一步运用,体现学问的前后联系。 培育学生视察实力,并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做好铺垫。 由学生亲自体验得出的结论,不仅印象深,还能培育的动手实力、视察实力等。 在视察试验的基础上,很自然地总结出光的折射规律。 二、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用光的折射规律说明一些简洁的现象。 1通过画出光的折射光路图,说明池水“变浅”,告诫学生千万不要贸然下水。在说明池底变浅时,要强调从池
22、底折射出的光进到了眼睛,人才能看到池底。眼睛逆着折射光线看去,觉得折射光线似乎是从交点射来的。再跟平面镜成虚像的状况对比,说明眼睛看到的是池底某点的虚像,位置在池底之上。眼睛看到的池底各点都如此,所以看起来池底上升,池水变浅了。 2叉鱼问题:你们认为渔民用叉瞄准水中的鱼能叉到鱼吗? 光的折射现象不仅能发生在两种介质中,同种不匀称介质(如大气)中也能发生光的折射。大气中的折射现象:太阳变形、空中楼阁、星光闪耀等。 思索: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对不对?应当怎样说? 学生:不能,因为看到的是鱼上升的虚像,实际的鱼在看到的鱼的下方。所以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 学生:不对,应当说光在同种匀称介质中
23、沿直线传播。 利用物理学问说明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现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 与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比照,体现学问的前后联系,避开学生混淆。 课堂小结(5分钟)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或与同学们进行沟通,老师恰当总结。 梳理本节课学问内容,把自己所学到的学问与老师同学沟通,最终总结出本节课的学问点。 培育学生总结归纳的实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 八年级上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光的色散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道色散现象,初步了解太阳光的光谱。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3.知道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及其应用学习重点:光的色散、红外线与紫外线学习难点:色光的三原色教具学具:有关红外线、
24、紫外线的挂图导学方法:阅读法、查找资料法、问答法.学习过程:一、欢乐自学、合作探究(一)相识光的色散:1.彩虹的形成是光的现象。2.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光:太阳光是光,其实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二)色光的混合1、试验视察:把红色、蓝色、绿色透亮塑料片放在阳光下,各透过什么颜色的光?将随意两片透亮塑料片叠在一起,透过的是什么颜色的光?(边进行试验,边完成图的填充,干脆填在图中的数字处)色光的三原色是、。(三)看不见的光学习红外线阅读课本内容,然后回答以下问题:1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它的效应,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放射外线。2红外线有哪些应用?(1)物体在温度上升时,它辐射的红外线会大大。人体生病时,局部
25、皮肤的温度异样,假如在照相机里装上对红外线敏感的胶片.给皮肤拍照并与健康人的照片对比,有助于对疾病做出推断。(2)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草木、岩石的温度高,人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强,人们依据这个原理制成了红外线仪。(3)红外线还可用来进行.如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4)利用红外线技术可以在飞机或卫星上勘测地热.找寻水源、估计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等.(5)利用红外线的作用,可以加热物体、烘干油漆和谷物、进行医疗等.如市场上烤制鸡鸭等肉类食品的“远红外烤箱”.(三)相识紫外线及其应用3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线.紫外线
26、能使物质发光;紫外线能灭。三、自我小结:本节课我的收获是1.光的色散:太阳光由七色光混合而成。2.光的三原色:3.看不见的光(1)红外线红外线的效应强.利用红外线物体;还可以用来遥控。(2)紫外线在医学上可以;还可以鉴别钞票真伪。我还有的怀疑是四、当堂训练:必做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白光色散的是()A太阳光经过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B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电视画面的颜色C红、绿、蓝三色光按肯定比例混合成白光D红、蓝、黄三色颜料按肯定比例混合成黑色2.冬天,在商店中购买的红外线烤火炉,看起来它发出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A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B火炉的电阻丝的温度超过标准,因此在发出红外
27、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红色的光C红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望见的淡红色光不是红外线D红外线中有一部分是看不见的,有一部分是看得见的,看得见的那部分是淡红色。3下述事例中,利用了红外线的是()A验钞机鉴别钞票的真伪B自行车的红色尾灯提示后面有车辆C光缆传递信息D用电视机遥控器遥控电视4.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其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不同颜色的光。选做题5.今年5月17日中午,我市部分市民看到了太阳四周出现个七彩“光环”,如图所示,这就是“日晕”。这种天象形成的重要缘由是阳光通过多数小冰晶后发生了色散,其中各色光按红、橙、黄、蓝、靛、紫的依次依次排列,说明白阳光是(填“单色光”或“复色光”)。6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线实现遥控的;医院里用线杀死微生物,达到灭菌的目的。四、课堂作业课本P15动手动脑学物理1-4题五、我的反思 第20页 共20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