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几》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几》教案.docx(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几教案教科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几教案 教科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体验和参加,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可以表示物体的多少,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 2、能够正确用几个和第几个表达意思,体会基数和序数的区分。 3、培育视察和动手操作的实力,感受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新知 1、导入新课 请几位同学上讲台,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喜羊羊排在什么位置? 2、出示排队买票图。 过渡:动物园一大早就有人来排队买票了,你们看。出示课件。 3、谈话。 (1)这时有几个人在排队? (2)请小挚友数一数小明排
2、在第几? (3)小明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 3、小组代表汇报 4、思想教化:看到小明一个人排队买票的情景,同学们除了知道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买票,以及每个人的位置,你们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在外面要养成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好习惯。 5、动画展示: (1)老师:这时有几个人?谁排第一?小明排第几?他后面的叔叔排第几? 让学生再次在详细的环境中区分“几”与“第几”,同样先在小组中沟通,再全班沟通。 (2)老师操作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强调视察的依次和方向。 说明:排队的时候我们都从前面数起,在生活中有许多这样要数第几的时候。 评:紧
3、密结合排队买票的情境,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到几和第几的不同,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二进一步感悟新知 1、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 (2)分小组介绍自己。 2、“做一做”第1题(左图)。 3、“做一做”第2题。 看图片可以说一说:照片上共有几个人?从右数,爷爷排第几?奶奶和爸爸排第几等? 三、反馈练习: 1、投影出示:5只小鸟 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 2、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 先4人小组相互说,然后向全班汇报。 四、小结同学们,
4、我们今日学到了什么? 反思: 通过情景体验和参加,学生能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可以表示物体的多少,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个别学生不能正确用几个和第几个表达意思,体会基数和序数的区分。培育视察和动手操作的实力,感受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 【教学内容】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运算的意义,驾驭运算依次,正确地进行计算。 2、初步培育学生连续看图的视察实力和语言表达实力。 3、通过教学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培育他们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看懂图意,正确列式并
5、能理解、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 【教学难点】 驾驭连加连减的运算依次,娴熟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小挚友们,你们会做家务了吗?那么,你平常在家会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呢? 生:拖地、洗碗。 师:真能干!看来,大家都是酷爱劳动好孩子!小明也是个爱劳动的孩子,这个星期天,他到农场帮王爷爷照看小动物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探究新知 (1)探究连加 课件出示小鸡图(1): 师:细致视察,你发觉了什么?(提示:是一起来的吗?) 生:原来有5只小鸡,先来了2只,又来了1只。 学生复述图意,指名说,齐说。 师:依据你的发觉,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考考大家? 生:一共有几只小鸡? 谁会列式?
6、 2、尝试列式。 师:要知道一共有几只小鸡,你们能不能列式来回答这个问题呢? 随生答板书:5+2+1(多说)5+1+22+1+5 师:老师看到小挚友们列出了5+2+1和5+1+2这样的算式,老师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谁能来告知老师? (生回答)就把5只小鸡、2只小鸡和1只小鸡合起来。 (师茅塞顿开状)哦,老师明白了,原来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还可以干脆把5、2、1三个数加起来!你们太能干了,老师要从这些算式中选出一个来考考大家。(5+2+1) 3、读算式。 师:你会读这个算式吗?(5加2加1) 师:刚才的小挚友读得真不错,你再来大声的带同学读两遍。 4、比较不同。 师:看这两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加法算
7、式有什么不同? 生:不一样,(不一样在哪?)以前学的是有一个加号,现在学的是有两个加号。 生:有3个数,而且是加两次。 老师指出:像这样三个数或三个以上的数加在一起叫做连加(板书:连加)连加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第一个新学问。生齐读。 5、说算理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连加和它的读法,那么,你们会计算吗?先自己想一想,这个式子应当怎么计算呢?想好了就请举起手。 汇报沟通 (学生可能说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或是先算5+2=7再算7+1=8()不管哪种方法,学生只要说出理由,都赐予确定。) 师:有谁听懂了他刚才说的,老师还想请其他同学也来大声地说一说,它的计算过程是什么。小组来比一比,哪组说的声音最洪亮。
8、师:是呀,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师指板书:5+2=7),算出得数7(将7写在这两数的下面)然后再把算出的得数(强调是算出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 师:这样的计算,它是按怎样的依次来计算的?(按从左往右的依次计算)。(板书:从左往右) 学生齐说计算方法。(先算5+2等于7,再算7加1等于8) (5、2、1、8分别表示什么?) 6、小练习。(说一说,你怎么算?) 师:小挚友真能干,学会了计算连加的方法,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 2+3+2=2+1+3= 师:谁来说说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谁来完整地说你是怎么算的? 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连加算式,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的得数写在
9、这两数的下面,然后再把得数加上第三个数,算出结果。 (B)探究连减 1、说图意 师:小鸡吃得可快乐了,好,我们来视察屏幕,看看又发生了什么?小鸡们怎么了? 生:又去玩了,走开了。 师:谁来说一说你刚才看到的画面呢? 指名说图意,用“原来先又”来说 (原来有8只小鸡,先走了2只,又走了2只,) 师: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来考考大家? 2、列式并说意思 师:要求还剩多少只小鸡,谁能列式回答? 学生列式。板书:822 为什么要2又再2? 这个算式怎么读? 3、比不同 (1)8-2-2这个式子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减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不一样,以前学的是有一个减号,现在学的是有两个减号。 (2)像8-2-
10、2这样的减法算式,你们可以给它起个名字吗? 生:连减。 师:你们给它起的名字与数学家起的名字是一样的,你们真像个小小数学家。 师:像8-2-2这样的减法算式我们叫他做连减。(板书:连减)连减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其次个新学问。(板书:连减)生齐读 5、说算法 师:你能不能依据刚才连加的计算方法,想一想连减应当怎么计算呢?请你们再探讨一次把过程先想好,然后再大声的告知老师。(先算再算) 师:谁听明白他说的话了,再来说一说。(多说) 指出:计算连减时一般也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把算出的得数减去第三个数,也就是按从左往右的依次计算。 6、练习(说一说,你怎么算?) 7-3-1=10-1-3= 师:谁来说
11、说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谁来完整地说你是怎么算的? 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减起来的算式,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减的得数写在这两数的下面,再用得数减去第三个数,算出结果。 (C)初步小结: 小挚友今日学到了不少学问,它们是什么?都是按怎样的依次进行计算? 小结:今日我们学会了连加、连减,在计算时,一般是从左往右的依次依次计算的。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比一比,看谁算得快又对。(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师:喂完了小鸡,小明来到了奶奶家后面的小河边,看到小河边有一棵高高的树,一群小鸟正在上面欢乐地翱翔呢!(多媒体出示动态的图) 你能说出这幅图的意思吗?看了这幅图,小挚友能自己列出一道连加算
12、式吗?(板演齐练) 指名问:你是怎么计算的? 3、师:小河边有高高的树,澄澈的小河边,还有着一群可爱的小鸭子在游玩呢!(出示图片) 你会列出一个减法算式吗?你是怎么计算的?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今日,小挚友们一起相识了哪些新挚友?怎么计算连加和连减呢? (指出:在以后的计算中,小挚友们要渐渐学着把第一步的得数记在脑中,不写出来,干脆写最终一步的得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九加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九加几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初步学会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通过学生
13、的操作和老师的演示,理解并驾驭“凑十法”在计算中的便利与快捷,达到精确计算的程度。 (三)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初步渗透转化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驾驭“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形成“凑十法”的思索过程。 三、教学打算 课件、每人13个小木棒学具等。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激活认知 1出示口算,抢答(课件出示) 102410510107 (1)怎么算得这么快呀? (2)学生总结:十加几就等于十几。 2看谁算的巧(课件出示) 9+2+1=5+3+7= 8+4+2=6+5+4= 3+2+8=5+6+5=
14、 7+1+3=1+8+9= (1)学生口算抢答。 (2)没有“10”怎么也算得这么快呀?说说你是怎么找到10的? 小结:看来,“10”真是我们的好挚友,它能把困难的计算变得很简洁。 【设计意图】回顾已学的学问,激活学生已有的阅历,为进一步探究新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自主参加,探究新知 1提取信息,发觉问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运动会赛场。 老师:在运动会赛场,你发觉哪些信息? 学生看图之后相互说一说。(有啦啦队、赛跑的、跳绳竞赛) (2)重点探讨“饮料”图片供应的问题。 发觉信息,提出问题。 从这幅图中,发觉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沟通信息。 箱子里有9盒饮料,外面有4盒饮料,一
15、共有多少盒饮料呢?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学生先独立思索,再小组内沟通。 (2)学生汇报。(预设学生回答) 生1:1、2、312、13依次数。 生2:从9数到13。 生3:先拿1盒放到箱子里,再算10+3=13 生4:先将9看成10,10+4=14,9+4=13 (3)发觉方法间的区分与联系 这几种方法,哪种最熟识?(前两种方法) 第3、4种方法,它们之间有联系吗?(它们都是借助10帮忙) 这种方法是我们今日要探讨的新方法,下面我们就详细探讨。 【设计意图】在详细情境中,培育学生发觉信息,提出问题的意识与实力。在解决9加几的新问题中,让学生自主探究,沟通不同方法间的联系,突出要探讨的重点
16、。 3建构方法,揭示“凑十法” (1)动手摆一摆 让学生用“木棒”代替“饮料”,把“凑十”的过程动手摆一摆。 学生边说课件边演示。 老师追问:为什么拿1个呢?2个行吗?9和1在一起,好在哪里? 板书计算过程。 将演示过程记录黑板: 揭示:从4里分解1和3,9+1=10,这种方法叫“凑十法”,板书“凑十法”。 强调:10个一转化成1个十。 (2)看一看(课件微课) (3)归纳算法 黑板呈现的算式:9+4 【设计意图】在动手操作中,使学生体验“凑十法”,在说一说与画一画的活动中,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初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应用新知,巩固练习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
17、收获。 小结:今日学习的是9加几,同学们想到了很多的方法,其中的“凑十法”能让我们计算得更快,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还会进一步体会。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几和写数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几和写数教案 其次课时:第几和写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页的内容,第22页第7题、第9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娴熟的认、读、写5以内的数。 2.会用5以内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依次,会区分几个和第几。 教学重点:能工整的书写5以内的数。 课时支配:1课时 教学支配: 一.进一步练习数的书写。 1.今日,我要请小挚友来做小医生。(出示写错的数字)看看这些病号的问题出在哪里? 2.学生回答。 3.
18、还会有人成为小病号吗? 4.独立书写1-5各数。 5.小组内沟通、检查。 6.展示优秀的作业。 二.教学第几。 1.出示4,你能用你喜爱的方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分别用各种方式表示。 2.数字除了可以表示几个外,还能表示其他的意思吗? 还可以表示第几个。 你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吗? 3.课本第18页在第几页后面啊? 18页上的填空你能填吗?反馈 4.假如第一个阿姨票买好了,那么小明排第几呢? 5.P18做一做第2题 先填空,再说一说假如从右数会怎么样,最终同桌合作说一说。 三.学生活动 1.下面我们来做个嬉戏。(请5名学生按依次排好) 2.从左数,你来说 3.从右数呢? 4.小组内合作说一说。 四.
19、小结:今日这节课,你又学会了些什么? 五.巩固练习: 1.P22第7题。师可在黑板上画5个圈,放图片,让学生说。 2.P22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优秀作业,介绍想法。 六.课后练习:练习书写1-5各数。 板书设计:12345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几优质教案 一年级数学第几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体验与参加,使学生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可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外,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 2通过教学,培育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增加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念.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教具、学具打算 主题课件,
20、学具卡片. 教学设计 教学第18页“购票图” 1创设动画情境,引导学生视察. 老师:暑假快要结束了,一个人在乡下姥姥家玩的聪聪就要读一年级了,为了不耽搁爸爸、妈妈的工作,聪聪确定一个人从乡下乘车回家,不让大人接送,于是他一个人来到车站买票上车 将数学与生活情境紧密联系,让初入学的小学生真实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 a.老师演示“买票”课件. b.学生视察画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一共有多少个? 假如以红衣服排第一,再说一说谁排其次,小聪聪后面的解放军叔叔排第几,最终一位叔叔排第几? 学生说的时候老师到各组巡察、倾听,并加以指导. c.各小组抽代表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几 人教版 小学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