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及作业题(苏科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及作业题(苏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及作业题(苏科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及作业题(苏科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 其次章运动的世界第一节动与静学习目标1.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2.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如诗歌、绘画、音乐、词汇等),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诗句和词语。3.知道如何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课前打算1收集信息请你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运动和静止的例子(各个方面)并记录下来,打算课上与同学沟通。 2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一、运动的世界活动1:请看教材图2-1图2-3,日出日落、月盈月
2、亏、星移斗转,冬去春来、风起云涌、潮涨潮落,说明白什么?_请举出一些你认为运动的例子。_ 二、运动的描述活动2:阅读课本19页内容,思索:(1)诗人画家音乐家如何赞美运动的?(2)科学家是用什么来描述运动呢?(也就是物理学中如何描述运动呢?)阅读课本上的“沟通与探讨”思索:为什么小明没有望见花花跑动却说花花跑得真快呢 活动3:探究“什么是运动和静止?”探讨:李明背着书包向学校走去。李明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书包呢?小王骑自行车上街。自行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小王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正在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汽车上的坐椅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总结: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讨,你对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有
3、什么看法?你能总结一下什么是静止什么是运动了吗?分析:“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名歌词中包含了什么科学道理呢?以树木做参照物,你看到的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是静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 三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活动4:阅读探讨,回答下面的问题:(1)什么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课本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2)参照物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说明其次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中长度与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常用长度、时间单位的换算;能利用生活常见的一些周期现象估测时间。2.会正确运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会正确运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3.能利用生活中已
4、知长度的物品进行长度的估测。4.会正确记录测量所得的数据,知道测量存在误差. 课前打算2家庭试验:请你测量:1、你的拇指指甲的宽度,中指和手臂的长2、你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并记录下来,打算课上与同学沟通。 2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一、测量单位活动1:阅读课本p21p22思索下面的问题:为什么要制定国际单位制?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你会吗?50nm=m5h=s视察三角板和米尺看看1cm.,1dm,1m原委有多长? 填写单位:啤酒瓶高29珠峰高8.84 二、测量活动活动2:想一想为什么要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测物体?说说你了解的测量工具: 活动3:1
5、.阅读课本P23,驾驭刻度尺的运用方法后,测量课本的长度和宽度并填表。2.练一练:.如图2-2-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所测物体的长度是cm。图2-2-2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 秋季学期八年级物理学案 第五章电流与电路 5.1电荷导学案 一、信息与评价 小组评价:,老师评价: 二、学习目标: 1相识摩擦起电现象,说出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说出验电器的原理及作用;说出原子结构,相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2在相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所用推理方法 3通过做静电试验,培育探究爱好
6、重点: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难点:为什么只存在两种电荷及摩擦起电缘由。 三、自主学习:(一)预习导学: 1、如何才能带电? 2、自然界中分为_和_电荷 3、电荷之间有什么相互规律?_ 4、原子由_和_组成,_带正电,_带负电。 5、_叫元电荷,用符号_表示。一个元电荷所带的电量是_ 6、金属导体中,自由移动的电荷是_。 7、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相互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肯定带_,B与C肯定能相互_。 8、手拿一根金属棒,用毛皮或丝绸摩擦,金属棒肯定() A、不带电B、带正电 C、带负电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 四、合作探究:(一)活动与实践:请同学们打算一些碎纸屑
7、,然后用塑料尺摩擦自己的头发后去靠近碎纸屑,看能发觉什么? 1、什么是摩擦起电? 2、如何定义正电荷和负电荷? 3、_叫做电荷量,简称_,单位_,符号_ 4、摩擦起电的实质: 思索: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过程中,转移的电荷是什么?从哪个物体转移到哪个物体? (二)问题探究: 1、电荷间相互规律 用带电的玻璃棒分别去靠近悬挂着的带电的另一根玻璃棒和橡胶棒,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再用带电的橡胶棒分别去靠近悬挂着的带电的另一根橡胶棒和玻璃棒,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结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_为了验证物体是否带电,试验室常用_来检验(展示实物,组内相互介绍验电器构造) 2、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演示:取两个相
8、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思索:验电器是依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3、阅读最终两个自然段完成下列题目并小组内探讨沟通。 (1)、_叫做导体,例如_、_、_。 (2)_叫做绝缘体,例如_、_、_。 (3)金属导电靠的是_。 4、导电和带电的区分: 五、课堂检测 1、把一个带电体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排斥,则这一带电体的带电状况是 2、在干燥的空气里,用梳子梳头发,头发随梳子飘是因为_;头 发越梳越散是因为_ 3、假如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推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假如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
9、推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说明理由 4、有A、B、C、D四个带电体,若A排斥B,A吸引C,C排斥D,已知D带正电。那么A、B、C物体各带什么电?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塑料不易导电也不易带电B金属易导电也易带电 C塑料易导电易带电D金属易导电不易带电 学问点整理: 5.2电流和电路导学案 一、信息与评价 运用时间:小组:姓名: 小组评价:_,老师评价:_ 二、学习目标: 1识记电流的形成及方向的规定;相识电源、用电器和开关的作用,能画电路元件符号;学会按实物电路连接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能从试验现象中分析归纳出规律的方法。 3在试验的过程中激发学习爱好,培育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平安操作意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物理 上册 全册导学案 作业题 苏科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