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三).docx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三).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三)生物必修一学问点总结(二) 生物必修一学问点总结(二) 第五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学问网络:1、探讨细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2、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细胞膜成分特点: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困难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3、细胞膜功能: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限制物质出入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沟通一、制备细胞膜的方法(试验)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缘由: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细
2、微环节:取材用的是簇新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二、与生活联系: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变更,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三、细胞壁成分植物:纤维素和果胶原核生物:肽聚糖作用:支持和爱护四、细胞膜特性:结构特性:流淌性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发芽率,推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五、细胞膜其它功能: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分泌、汲取、识别、免疫其次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细胞器之间分工(1)双层膜叶绿体: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光合作用场所线粒体:有氧呼吸主要场所(2)单层膜内质网: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脂
3、质合成的场所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液泡:植物细胞特有,调整细胞内环境,维持细胞形态溶酶体:分解苍老、损伤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3)无膜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合成肽链)(加工成蛋白质)(进一步加工)(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蛋白质释放)线粒体:不干脆参加合成和运输过程,但为整个过程供能三、生物膜系统1、概念:细胞膜、核膜,各种细胞器的膜共同组成的生物膜系统2、作用:使细胞具有稳定内部环境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为各种酶供应大量附着位点,是很多生化反应的场所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保证生
4、命活动高效、有序进行思索回答:1、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是什么?2、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应选取什么材料做试验?理由是什么?3、欲使细胞裂开,对所选材料进行的处理方法是什么?4、细胞膜的功能是什么?5、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6、细胞膜的两个特性?7、细胞器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什么?不具膜结构的是什么?8、被称为“消化车间”的是哪种细胞器?9、植物叶肉细胞里,都具有色素的一组细胞器是什么?10、蛔虫的细胞内确定没有哪种细胞器?这种细胞器的功能是什么?11、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什么?功能是什么?12、线粒体与叶绿体如何将能量转换的?13、在动物细胞内,DNA分布在细胞的什么结构中?14、
5、与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什么?分别有什么功能?15、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是什么?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什么颜色?16、细胞核有什么功能?17、核孔、核仁有什么功能?18、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19、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是什么?20、哪些细胞没有细胞核?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渗透作用(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是具有半透膜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渗透作用)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外界溶液浓度/SPAN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6、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别外界溶液浓度/SPAN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别复原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就,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中心液泡大小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蔗糖溶液变小脱离细胞壁基本不变清水渐渐复原原来大小复原原位基本不变1、质壁分别产生的条件:(1)具有大液泡(2)具有细胞壁(3)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2、质壁分别产生的缘由: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1、植物吸水方式有两
7、种:(1)吸帐作用(未形成液泡)如:干种子、根尖分生区(2)渗透作用(形成液泡)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1、对矿质元素的汲取逆相对含量梯度主动运输对物质是否汲取以及汲取多少,都是由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确定。2、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二、比较几组概念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动叫做扩散(扩散与过膜与否无关)(如:O2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动)渗透: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又称为渗透(如: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半透膜:物质的透过与否取决于半透膜孔隙直径的大小(
8、如:动物膀胱、玻璃纸、肠衣、鸡蛋的卵壳膜等)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上具有载体,且不同生物的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构成了对不同物质汲取与否和汲取多少的选择性。(如:细胞膜等各种生物膜)其次节生物膜的流淌镶嵌模型一、探究历程(略,见P65-67)二、流淌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双分子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糖蛋白(糖被)组成: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作用:细胞识别、免疫反应、血型鉴定、爱护润滑等。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
9、的扩散,称为被动运输。(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洁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2)帮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二、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须要载体蛋白的帮助,同时还须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方向载体能量举例自由扩散高低.不须要不须要水、CO2、O2、N2、乙醇、甘油、苯、脂肪酸、维生素帮助扩散高低须要不须要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运输低高须要须要氨基酸、K+、Na+、Ca+等离子、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胞吞、胞吐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节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一、细胞代谢与酶1、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
10、着很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2、酶的发觉:发觉过程,发觉过程中的科学探究思想,发觉的意义3、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4、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柔5、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简单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须要的能量。二、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难点)1、底物浓度2、酶浓度3、PH值:过酸、过碱使酶失活4、温度:高温使酶失活。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在相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复原。其次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什么是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中文名称叫做三磷酸腺苷二、结构简式:A-PPP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
11、键三、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ADP+Pi+能量ATPATPADP+Pi+能量ADP转化为ATP所需能量来源:动物和人:呼吸作用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1、概念: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2、有氧呼吸总反应式:C6H12O6+6O26CO2+6H2O+大量能量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C6H12O62丙酮酸+少量H+少量能量其次阶段:线粒体基质2丙酮酸+6H2O6CO2+大量H+少量能量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24H+6O212H2O+大量能量3、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6H12O62C2H5OH+2CO2
12、+少量能量发生生物:大部分植物,酵母菌产生乳酸:C6H12O62乳酸+少量能量发生生物:动物,乳酸菌,马铃薯块茎,玉米胚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留意: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发酵,生成乳酸的叫乳酸发酵,生成酒精的叫酒精发酵探讨:1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的能量去路有氧呼吸: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成ATP,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了。无氧呼吸:能量小部分用于生成ATP,大部分储存于乳酸或酒精中2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去路:氧气用于和H生成水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叶绿素b(黄绿色)绿叶中的色素胡萝卜素(橙黄色)类胡萝卜素叶黄素(黄色)叶绿素主要汲取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
13、素主要汲取蓝紫光。白光下光合作用最强,其次是红光和蓝紫光,绿光下最弱。二、试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别1试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有机溶剂)中,且他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绿叶中的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别开。2方法步骤中须要留意的问题:(步骤要记精确)(1)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的作用是什么?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的色素被破坏。(2)试验为何要在通风的条件下进行?为何要用培育皿盖住小烧杯?用棉塞塞紧试管口?因为层析液中的丙酮是一种有挥发性的有毒物质。(3)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触及层析液?防止细线中的色素
14、被层析液溶解(4)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带?其排序怎样?宽窄如何?有四条色带,自上而下依次是橙黄色的胡萝卜素,黄色的叶黄素,蓝绿色的叶绿素a,黄绿色的叶绿素b。最宽的是叶绿素a,最窄的是胡萝卜素。三、捕获光能的结构叶绿体结构:外膜,内膜,基质,基粒(由类囊体构成)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基粒的类囊体及基质中。光合作用色素分布于类囊体的薄膜上。 中学历史必修一学问点总结(第三单元) 中学历史必修一学问点总结(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近代:欧美)自查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和发展历程、特点?美国共和制确立和发展历程、特点?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标记?德意志君主立宪制
15、的确立背景、确立的标记、特点?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光荣革命:1688年,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权利法案:1689年,确立君主立宪制,议会主权,国王受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特点:保留国王,事实上“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国家的最高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内阁驾驭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2美国共和政体背景: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事实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确立: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贯彻分权与制衡,包括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原则、人民主权原则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必修 知识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