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自我、健全人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造自我、健全人格.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遗传,二是环境。其中环境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后天发展,如自我概念形成、态度和价值观念、道德感、人际关系特征、习惯等。下面我主要从社会环境方面谈谈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1.父母抚养方式父母在抚养子女成长的过程中,不仅提供了生理和物质的需要,还提供了心理的需要。同时,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表现出自己的人格,父母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人格。如民主与权威,前者尊重儿童个性,处事客观、讲理;而后者则采取任意和独裁的方式。结果发现,在民主方式下发展的孩子比较活泼、外向、好奇心强,富有创造力和建设性,而在权威方式下发展的孩子则较内向、保守、缺乏好奇
2、心和创造性。由此可见,应该让孩子在民主的、和谐的氛围中成长,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快乐的生活环境。2.同伴的影响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他的社会交往日益扩大。除父母和家庭成员之外,与你们交往最多的可能是你们的同伴。同伴可以是儿童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同伴相处还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的机会,你们学会了克制、忍让,学会了与人合作;当然,他还学会了竞争、攻击行为等。所以,应努力接触行为品质、内心健康的同伴,这对于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你们而言尤为重要。希望你们的人生是健康的、向上的。3.学校和老师的影响学校生活是大多数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历程。人们不仅从学校获得文
3、化知识,还获得了社会知识,促进了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老师往往是孩子们崇敬的对象,学习模仿的榜样,他们不仅从老师那里学习知识,而且学习怎样为人。通常有两种不同类型的老师,一种是权威的,另一种是专利的。权威的老师有能力、有威信,但不滥用权力。这样的老师促进学生遵守纪律、自制、主动、有进取心。专制的老师以自我为中心,评指责较多。结果学生感到压抑、被动、缺乏自信、缺少责任感。所以,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懂得言传身教,向学生更多的传递“正能量”。4.社会文化和社会阶层因素 文化水平有高有低,社会分为不同阶层。如低收入阶层,高收入阶层,工人阶层,知识分子阶层等。不同阶层人群的价值观念、人生观等彼此不同。贫困是影
4、响家庭稳定的因素,造成较多的家庭矛盾,家庭气氛紧张,如父母心情不佳,消极情绪向孩子发泄造成孩子的压抑,或者缺少对孩子的关心,缺乏良好管教方式,或者降低对孩子的期望水平,忽视孩子的教育。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本身也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自卑,若不注意引导,则导致适应不良的人格特征。同时,也正是由于这种原因,造成人们的的世俗观念、金钱观念的浓厚,而忽视作为人最本质的东西人性。5.生活事件及大众传播媒体等因素生活中的重大变故常常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甚至其人格的形成。如亲人去世、父母婚变、家庭不和睦、好友关系破裂、学业失败等等。所以,不要把负面的东西带给孩子,还原孩子本身所需要的生活。一旦接触到了负面因素,也应
5、积极面对,乐观而豁达。此外,大众传播媒体在现代社会非常普及,这些媒体传播的内容可以对我们的思想、信念乃至行为产生极大影响。比如,反映暴力的影视内容可能引起人们的暴力行为,增加对暴力行为的认可。再如追求生活的享受、意志的丧失、道德观念淡薄等等。所以,应健全相关制度,净化社会风气,规范市场行为。人格教育是中西方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一直被中外教育家视为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因此,健全的人格的标准是完美的智慧人格、道德人格和审美人格的内在统一。但是,目前很多的学校却存在着严重的把教育“窄”化为智育,又把智育“残缩”为分数,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明显地表现为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
6、人格的倾向。忽视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将导致学生人格的障碍,并最终阻碍其健全人格的养成,导致学生心理承受力差、情感冷漠、智能和道德分离。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呢:1.学校教育关系的人格化教育关系人格化,是实现教育人格化的基础。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教师职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更多地创造、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使学生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体验到平等、自由、尊严、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友爱。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7、这种开放、充满人情体验的师生关系的最大作用是能够对学生的主体人格充分尊重和发展,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净化和进化。建立平等的充满人性的师生关系对学生人格健全发展是至关重要的。2.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自我意识 外因是事物的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学生健全人格的构建中,学校、家庭、社会、以及自然等因素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健全人格的形成必须由学生主体参与来体验实现。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应学会帮助他人,应懂得合作意识。应认识到自己的快乐是可以建立在为他人以至于社会服务的基础之上的。即使是面对众多的社会负面现象,也应该客观、清醒的
8、认识,这个社会是很温暖的、很和谐的。所以,对待生活应该抱着一种感恩的心,对于不好的东西淡然一笑;对于好的东西、值得珍惜的东西应该怀揣感恩,活出个真性情。3. 增强竞争意识竞争是时代的要求,社会发展的必然,没有竞争,无以求生存,求发展。当今的学生竞争意识相对薄弱。因此,应加强学生主人翁意识教育,让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并从多角度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为他们树立竞争目标。奖勤罚懒,奖优罚劣,让学生生活在竞争的环境中,时常有紧迫感,逐渐形成竞争意识。而且,重要的是这种竞争必须是良性的竞争,既竞争又合作。在竞争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且竞争的内容或者说希望达到的预期结果需要时健康的、有益的。4进行恰当的挫
9、折教育 当今的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相对较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又不可少。比如,学业竞争中受挫、情感受挫、人际关系中受挫、目标过高而受挫、因意外刺激而受挫等等。而在挫折面前,或恐慌、焦虑,或自暴自弃、回避现实,或自卑怯儒、悲观厌世而轻生等。因此,挫折发生后,怎样调整、医治受创的心灵,使之迅速康复是非常重要的。要宽容;应有适当的情绪发泄,让其内心的闷气与痛苦得以充分倾吐,从而可以返回理性的自我,恢复正常行为。5. 人格异常的调适和心理辅导 青春期的学生常出现人格异常,主要表现为:性格缺陷、感情异常、意志异常、对个性缺陷缺乏自制力。针对学生在学习、人际关系、生活、恋爱等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调适和心理辅导。现代社会的人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心理出现了各种问题,如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所以,除了自我调节之外,专业的心理辅导显得尤为重要。应善于倾听,寻求问题之症结,进而采取健康、正确方式解决问题。祝愿我们的学生健康的成长,以达到自我实现、超越自我的理想目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