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教案千克的初步相识 ,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这节课的教材选自于九年义务教化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37页的内容。千克的初步相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学问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之后,并初步相识了重量单位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将为以后学习重量单位吨打下基础,也为学习其他学科铺路。2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建立千克的重量观念,了解千克的实际重量,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重量问题,但对重量单位还缺乏相识。重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详细,不能靠视察得到。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千克重量观念的建立。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
2、的关键是通过各种实际操作活动,增加学生对千克的感性相识。这样做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使学生在探究、理解学问的过程中实现由感性相识到理性相识的飞跃。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使学生初步相识重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千克1000克。实力目标:使学生知道用案秤称物品重量的方法,会看商品包装上的重量标识,能够进行重量的简洁计算和估计。德育目标:在教学中有机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了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我特殊订出了情感目标:激活学生相识千克的主观需求,使学生爱学、乐学。在活动中体验胜利,培育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以上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相互渗透,形成了德育、智育、学问与实力的结合
3、。三、说学法和教法。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为此我分析了学生的状况。由于上一课时对重量单位克进行了学习,且二年级学生都有最初步的感知重量的生活阅历,从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方面来看,打算状况是良好的。但二年级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要建立千克的重量观念,还存在肯定的难度,而对重量单位千克相识不深化,必将导致重量单位运用不合适,以及估计物品重量不精确等错误。介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特点,我把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学法确定为:主要采纳分组试验法,并把所学学问与生活中熟识物品的重量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学问,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针对教材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分析,我确定在教学中采
4、纳的教法为:启发式、讲解法,分组试验法。这样的教法既突出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四、教学过程的设计(下面分层说明我的教学设计)一.导入我采纳启动原有认知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接触到一些以克作为重量单位的物品。比如这个苹果重200克,那么两个这样的苹果重多少克?个这样的苹果重多少克?假如我们要知道一大筐苹果重多少?重量再用克作单位合适吗?生答后师指出:一大筐苹果的重量以克作单位,由于数目较大就不便利了,这就须要一个比克大一些的新的重量单位千克。(板书课题:千克的初步相识)。这种导入方法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设疑提问,巧设悬念,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求新学问
5、的欲望,并了解了千克这种单位的作用。二、新课分三个环节二年级下册数学相识“千克”及常见秤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相识“千克”及常见秤教案 教学内容:P102例2 学习目标: 1、初步相识重量单位千克 2、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相识秤,会用常见的秤称物品的重量。 教学重点: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观念,驾驭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观念, 教具、学具打算: 一台秤、一些苹果、2袋精盐(每袋500克)、一些沙土、2捆挂面(每捆500克),天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面我们学了重量单位“克”,你们都会用了吗?下面老师检测以下同学们上节课的学习状况。 一只乒乓
6、球约重3()一杯牛奶重300() 一个西红柿重250()一个鸭蛋约重60() 二、共学探究,解决疑难 (一)导入新课 师: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时,常用“克”做单位可是称一些比较重的东西,用“克”做单位就太小了那么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比克大的重量单位千克(板书:千克)。1千克究竟有多重?克和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今日我们就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二)学习新课 1、自学指导 (1)1千克究竟有多重? (2)10个1克是多少克?100个1克是多少克?1000个1克是多少克? (3)千克和克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2、先学 3、后教 师:1千克和1000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用天平称一称(左边托盘中放1千
7、克,右边托盘中放1000克)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1000克1千克) 老师说明:1千克又叫1公斤,千克也是我国法定的计量单位 (1)相识秤,了解案案秤称物体的方法。 出示图片“台秤”,师简洁介绍构造。 老师介绍运用方法:案秤也叫做台秤,运用时先把案秤刻度盘上的指针(或游标)定在“0”位,然后将所称物品放到托盘上,视察秤指针所指的数字,指几就是几千克,老师称1千克的苹果演示给同学们看。 (2)实际操作,详细感知1千克有多重。 称出1千克的大米,装在塑料袋里,用手掂一掂有多重 将1大袋洗衣粉放在托盘里让学生称一称有多重(正好1千克),顺次传递让学生掂一掂。 把称过的和课前打算好的物品拿出来,
8、再次让学生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说明它们的重量相等都是1千克。 4、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相识了一个重量单位千克。1千克也叫做什么?千克和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5、检测 做一做 三、当堂训练 1称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时,常用_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重量时常用_单位,1千克也叫()。 21千克=()克1000克=()千克 3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千克克 四、拓展训练 1、手势推断对错: 2千克2000克5千克4900克 800克1千克2500克3千克 2、填空: (1)小明体重25千克,小青体重21千克,小明比小青重_千克。列式为_。 (2)一筐水果重30千克,6个人合买一筐后平均分,_?
9、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二2、3、4、5、6题 六、板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千克、克的相识学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千克、克的相识学案 第一课时:千克、克的相识。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形成重量的概念,相识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称量物品常常用到的秤称。能正确估计出物品的重量。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育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相识1000克=1千克。 教具打算: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台秤、2分硬币、花生 课时支配: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口算训练 1、今日老师带来了一些乘法和除法的口算
10、题,请你看卡片进行解答。 (指名学生答题) 2、我把做过的乘法题目放在天平的左边,把除法题目放在天平的右边。 3、做完了口算题目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4、通过刚才是试验表明,只有天平左右两边放一样重的物体托盘才会保持平衡。 二、相识重量单位克 1、师:请你用手掂一掂,一包盐和一个硬币,假如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 请你再用手掂一掂,一个硬币和一团棉花,假如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 问:通过掂一掂,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的? 盐比硬币重得多,所以同学们很快就知道了,但是硬币和棉花就不那么简单推断了,因为它们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对于很轻的物体,我们就用克来衡量。 板书:克的相识 2、试验:拿
11、出一个5克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左边,不断往另一边加2分的硬币直到两端平衡。 问: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3、掂一掂1克有多重。 4、称1克米、2克花生、5克绿豆,说说你是怎么称的。 三、相识重量单位千克 1、师:我们刚才相识了克,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词是用来表示重量的呢? 完成板书:克和千克的相识 师:我们常常见到的台称就是以千克为单位的。 (讲解台秤的运用方法) 师:请你往台秤上放一些有标识重量的零食,称出1千克来,然后统计1千克究竟有多少克。 学生汇报,板书:1千克=1000克 2、随意称1千克物品,然后去参观别的小组。 (以上视学生的表现发给一个信封,学生不能当场打开) 3、学生依据信封中的内容
12、购物,实行成信购物的方式,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购物的。 教学反思: 其次课时 1、课前让每位学生去任选看两件物品并填好调查表; 调查表物品名称净含量(克、千克) 物品的重量物品的个数 1千克(苹果)()个 1千克(盐)()袋 2、学生汇报自己是如何进行调查的。 3、动手实践:师的桌面上陈设了一些物品,请每组任选1件猜它的重量,你们认为组内谁猜得最准就在表中填谁猜的重量。用同样的方法猜出1个苹果的重量并填写试验卡 物品估计的重量称的重量 1个苹果()克()克 ()克()克 4、从学生的数据中整理各种商品的价格表。 5、解决问题:问:从以上数据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答吗? 教学反思: 千克的初步相
13、识具体介绍: 课题二:千克的初步相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相识重量单位千克 2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相识案秤,了解案秤称物品的方法 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实力 激发学生对学问的新奇并体验到教学学问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观念,驾驭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观念 教具、学具打算 一台案秤、一些苹果、2袋精盐(每袋500克)、一些鸡蛋、一些沙土、2捆挂面(每捆500克);1克、10克、100克、1000克的大米,分别装在塑料袋中(每组10袋),10袋大米(每袋1千克)、天平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老师:前面我们学了重量单位“克
14、”,你们都会用了吗?可有一位小挚友因为上课没听讲,不会做下面的题目,正在打电话求助呢,你们能帮帮他吗?(演示课件“千克的初步相识”下载) 一只乒乓球约重3()一杯牛奶重300() 一个西红柿重250()一个鸭蛋约重60() 二、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1老师:那位小挚友在大家的帮助下已经学会了怎么用“克”这个单位,可他又遇到了一些问题(出示下面的题目) 一袋大米重25()一个大冬瓜重10() 一头牛重420()小明体重28() 2老师: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时,常用“克”做单位可是称一些像牛、人这样比较重的东西,用“克”做单位就太小了。那么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比克大的重量单位千克(板书:千克)
15、1千克究竟有多重?克和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今日我们就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把课题板书完整:千克的初步相识) (二)千克的初步相识: 1感知1千克有多重 讲解并描述:称一般物品的重量,常用千克做单位1千克究竟有多重呢?每组有一袋大米,每袋都是1千克,同学们亲自掂一掂初步感知1千克有多重 2使学生感知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老师出示1克重的大米,每组中的1号同学拿出1克重的大米给本组同学看一看,掂一掂 (1)提问:10个1克是多少克?100个1克是多少克?1000个1克是多少克? 引导学生明白:10个1克是10克,100个1克是100克,1000个1克是1000克 (2)老师重述:1000个1克也就是1
16、000克,可以称为1千克(板书:1千克、1000克) (3)指板书,提问:1千克和1000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用天平称一称(左边托盘中放1千克,右边托盘中放1000克) 引导学生明白:1000克就是1千克,所以1000克=1千克 老师板书:1千克=1000克 (4)体会1千克的实际重量 引导学生左手拿1克的大米,右手拿1千克的大米掂一掂,两只手的感觉有何不同?进一步相识1千克=1000克 同学们拿出1袋精盐(每袋标有500克)、两袋精盐,亲自掂一掂,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看看每袋标明重量,两袋重量是多少? 老师说明:1千克又叫1公斤,千克也是我国法定的计量单位(出示图片“法定计量单位”) 3进
17、一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 (1)相识案秤,了解案秤称物体的方法 出示图片“台秤”,师简洁介绍构造 老师介绍运用方法:案秤也叫做台秤,运用时先把案秤刻度盘上的指针(或游标)定在“0”位,然后将所称物品放到托盘上,视察秤指针所指的数字,指几就是几千克,老师称1千克的苹果演示给同学们看 (2)实际操作,详细感知1千克有多重 称出1千克的沙子,装在塑料袋里,用手掂一掂有多重 将1大袋洗衣粉放在托盘里让学生称一称有多重(正好1千克),顺次传递让学生掂一掂 把称过的和课前打算好的物品拿出来,再次让学生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说明它们的重量相等都是1千克 4完成43页的做一做 (1)引导学生分别称出1千克的苹果
18、,同学们一起数一数有多少个?思索为什么都是1千克,而苹果的数量却不一样?假如苹果的数量相同,重量肯定相等吗? 引导学生明白:重量相同物体的个数不肯定一样多;数量相同,物体的重量不肯定相等 (2)学生举例说明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 (3)在下面表里填上合适的数目 老师重点指导_个鸡蛋重1千克提问:9个鸡蛋肯定重1千克吗?为什么?(因为鸡蛋的大小不一样,所以同样个数的鸡蛋重量不肯定相等,同样重量的鸡蛋个数不肯定一样)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相识了一个重量单位千克1千克也叫做什么?千克和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四)看书质疑 三、巩固发展 1称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时,常用_做单位;称一般物品
19、的重量时常用_单位,1千克也叫() 21千克=()克1000克=()千克 3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千克克 4手势推断对错: 2千克2000克5千克4900克 800克1千克2500克3千克 题中两边单位不同,推断前提示学生留意 5填空: (1)小明体重25千克,小青体重21千克,小明比小青重_千克列式为_ (2)一筐水果重30千克,6个人合买一筐后平均分,_?(先口头提出问题,再口头列式,留意问题的单位)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日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到现在你共学习了几个重量单位?分别是什么?克与千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五、布置作业:第44页第4题 板书设计 千克的初步相识 探究活动 试验:制
20、作简洁天平 试验目的 1使学生初步了解天平的原理 2使学生学会自己制作、运用天平 3培育学生的动手实力 所需材料 两只塑料杯子、粗线、硬纸板、直尺、毡头笔、衣架、吸管、黏性胶带 试验步骤 1请成年人在每个塑料杯上戳两个孔杯口边各一个孔将粗线系在两个孔上,形成环状 2用毡头笔和直尺在纸板上画上刻度,把中线画得突出一些 3用胶带将吸管贴在衣架的下边,让吸管指着下方 4在衣架的两个臂上各挂一个塑料杯,并检查一下,衣架挂在钩子上的时候两只杯子是否保持平衡把刻度盘贴到衣架的后面,当杯子空着的时候让中线对着吸管 5把不同的物体逐个放进杯子里,比较它们的重量看看你须要多少东西才能使它们保持平衡 整体图如下:
21、 千克的初步相识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克的初步相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克的初步相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称较轻物品的重量,常用克作单位,初步建立克的重量观念。 2、知道比较物品的轻重,可以眼睛视察,用手掂、用秤称,了解运用天平的方法。 3、能大致估测轻物品的重量,会进行重量的简洁计算。 4、初步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和创新实力。 教学重点、难点:相识克,初步建立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打算:多媒体软件、天平、(大豆、图钉、2分币、橡皮等实物每组一份) 教学过程: 课前学生表演唱小熊请客。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小挚友唱得真好,瞧,把小熊吸引来了,(屏幕显示小熊)。今日是小熊的生日,你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千克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二 年级 下册 数学 千克 初步 认识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