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二课时导学案.docx
《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二课时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二课时导学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二课时导学案解一元一次方程(1) 课题 解一元一次方程(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关的概念,驾驭等式的基本性质,能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洁的一元一次方程.2.经验数值代入计算的过程,领悟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知道求方程的解就是将方程变形为x=a的形式.3.强调检验的重要性,养成检验反思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归纳等式的性质;利用性质解方程. 教学难点 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异同; 教具打算 天平,砝码,物体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老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做一做:填表: x 1 2 3 4 5 2x+1
2、2.依据表格回答问题: (1)当x=时,方程2x1=5两边相等。 (2)你知道能使方程2x1=5两边相等的x是多少吗? 我们把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如x=5是方程2x1=5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求方程2x1=5中x=5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3.试一试:分别把0、1、2、3、4代入方程,哪个值能使方程两边相等。 (1)2x-1=5(2)3x-2=4x-3 你知道方程2x-1=5和3x-2=4x-3吗? 4.那么我们怎样求方程的解呢?引入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探讨:. 1.用天平做演示试验,让学生探究得出:假如我们在两边盘内同时添上(或取下)相同质量的物体,可以
3、看到天平依旧平衡;假如我们将两边盘内物体的质量同时扩大到原来相同的倍数(或同时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也会看到天平依旧平衡, 2.由试验联想到等式的几种变形. 学生填表 学生练习巩固方程的解的概念 采纳枚举这一合情推理的方法找出满意方程的未知数的值,得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通过试验提高学生的感性相识 老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设计意图2x1=52x=51,3x=32x3x2x=3; 2x=4x=42.,=2x=23 3.学生归纳等式的性质: 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零),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4、. 三.数学运用: 1.出示例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或整式,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假如3x=-x+4,那么3x+()=4 假如x-1=x,那么()(x-1)=x 2.思索: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异同? (方程的解是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解方程是求方程解的过程,是一个等价变形过程,而求方程的解就是将方程变形为x=a的形式) 出示例2.解下列方程:(1)x5=2;(2)2x=4. 引导学生自己尝试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说清晰每一步的依据,沟通解题方法.老师供应正确的解题格式.强调检验方法及检验的必要性. 3.思维拓展: 课本P96练一练2. 四.巩固与练习:课本P96练一练1。 五.回顾反思
5、: (1)小学阶段利用加减法、乘除法互为逆运算的方法解方程,学生印象深刻,教学时激励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来求,但不强求. (2)解方程后,虽不要书面检验,但要求学生培育检验反思的好习惯. (3)留意等式的性质中的“都”和“同”:“都”表示两边均要变形,“同”表示两边要作一样的变形. 五.作业(见作业纸)逐步引导启发学生归纳等式的性质 学生说出变形的依据 沟通解题方法. 师生共同小结 等式的性质比较抽象,教学时不必在理论上作过多的绽开, 3.3解一元一次方程 3.3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学习目标 1知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去分母步骤,并能娴熟地解一元一次方程。 2通过探讨、探究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元一次方程 第二 课时 导学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