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强基讲义)--新高考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docx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强基讲义)--新高考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强基讲义)--新高考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知识梳理】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1.袁世凯复辟帝制(1)背景 对内专制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任1913年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5月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1914年底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对外卖国1915年5月袁世凯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2)称帝:1915年10月,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2.反对袁世凯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概况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于1913年掀起二次革命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
2、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随后,贵州、广西等省相继宣告独立结果失败后,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世凯袁世凯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纪年【典型例题】1.在1912年12月举行的第一次国会选举中,国民党在参众两院获得巨大胜利,国民党代复理事长宋教仁准备筹划组织责任内阁,袁世凯派人在上海刺杀了宋教仁。“宋案”的发生( )A.阻止了袁世凯复辟帝制 B.表明袁世凯的势力不敌国民党C.延缓了中国民主的发展 D.使袁世凯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2.孙中山流亡日本时曾言:“以宋案、借款之故,促起二次革命,不幸精神涣散,相继败走谈及将来事业,意见分歧,或缄口不谈革命,或期革命以十年
3、,种种灰心,互相诟谇,二十年来之革命精神与革命团体,几于一蹶不振。”据此,孙中山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 )A.帝国主义列强暗中破坏B.群众基础极其薄弱C.国民党内部缺乏凝聚力D.封建思想根深蒂固3.下图为民国著名漫画家马星驰创作的作品国庆日之回顾。漫画中的“内乱”“外患”分别指的是( )A.二次革命、日本出兵山东占领青岛B.护国战争、日本提出“二十一条”C.护法运动、签订“中日民四条约”D.府院之争、欧洲列强扩大侵华【知识梳理】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1.军阀割据和混战(1)背景: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出现军阀混战与割据的局面。(2)主要军阀势力派系代表人物控制区域依靠强国军阀混战直系冯国璋直隶
4、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英美先后爆发直皖、直奉混战,导致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的军阀所控制皖系段祺瑞皖、浙、闽、鲁、陕各省日本奉系张作霖东北三省日本2.北洋军阀割据统治的表现府院之争1917年,继任总统的黎元洪免去段祺瑞的总理职务,造成“府院之争”张勋复辟(1)概况:1917年,张勋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入京,拥护清废帝溥仪复辟(2)结果:很快失败,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以“再造共和”的姿态,就任国务总理护法运动(1)原因:段祺瑞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拒绝恢复国会(2)概况:1917年8月,国会议员在广州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推举孙中山为大元帅,进行护法运动,1918年失败参加
5、第一次世界大战(1)目的:争取国际地位,抵制日本在华势力发展(2)概况:1917年8月,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3)影响: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中国劳工前往欧洲作战,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知识梳理】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1.民族工业的新发展(1)条件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2)发展:民族工业发展速度快,规模大;以纺织和面粉为主的轻工业发展迅速;涌现出了荣宗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61850714.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