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65页.doc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6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一(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65页.doc(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数学教案七年级 上册第1章 有理数 第2章 整式的加减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 第4章 图形认识初步第一章 有理数1.1正数和负数教学目标:1、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重点:正、负数的概念重点:负数的概念、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2、正数和负数教师:如何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我们现在来解决问题4提出的问题。结论:零下5用5来表示,零上5用5来表示。为了用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如零上、向东、收入和高于等规定为正的,而把与它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正的
2、用小学学过的数0除外表示,负的用小学学过的数0除外在前面加上“读作负号来表示。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读作正号。注意: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不仅仅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如温度计中的0不是没有表示没有温度,它通常表示水结成冰时的温度。正数、负数的“+“的符号是表示量的性质相反,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三、稳固知识1、课本P3 练习1,2,3,42、课本P4例归纳: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四、总结什么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引入负数后,0的意义是什么?五、布置作业课本P5习题1.1第1、2题。有理数教学目标:1、正确理
3、解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能够准确区分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2、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方法,会对有理数进行分类,体验分类是数学上常用的处理问题的方法。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重点:有理数的分类教学过程:一、知识回忆,导入新课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问题1:学习了负数之后 ,我们对数的认识范围扩大了,你能写出三个不同类型的数吗?请三位同学上黑板上写出,其他同学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出,如果有出现不同类型的数,同学们可上黑板补充。问题2:观察黑板上的这么数,并给它们分类。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接着讨论和交流分类的情况,得出数的类型有5类: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二、讲授新课1、有理数的定
4、义引导学生对前面的数进行概括,得出: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可以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即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让学生在总结出5类数根底上,进行概括,尝试进行分类,通过交流和讨论,再加上老师适当的指导,逐步得出下面的两种分类方式。1按定义分类: 2按性质分类:有理数正有理数负有理数正整数正分数负整数负分数0有理数整数分数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数轴教学目标:1、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
5、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3、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体验生活中的数学。重点: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重点: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教学过程:二、讲授新课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2、画一条数轴。3、如果给你一些数,你能相应地在数轴上找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吗?如果给你数轴上的点,你能读出它所表示的数吗?4、哪些数在原点的左边,哪些数在原点的右边,由此你会发现什么规律?5、每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由此你会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讨论,交流归纳归纳出一般结论,即课本P9的归纳。三、稳固知识课本P10 练习1、2题四、总结请学生作出总结:什么是数轴
6、?数轴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画数轴?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五、布置作业课本P14习题1.2第2题。相反数教学目标:1、 掌握相反数的概念,进一步理解数轴上的点与数的对应关系;2、 通过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的特征,培养归纳能力;3、 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重点:求数的相反数重点:根据相反数的意义化简符号教学过程:二、讲授新课1、相反数的定义问题:像2和2,5和5这样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试问要具备什么特点的两个数才是互为相反数?学生思考后举手答复归纳出: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仍是0。2、理解概念判断:2的相反数是 5是相反数 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0 符
7、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3、多重符号的化简思考: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和原点有什么关系?a的相反数是a,a表示任意数正数、负数、0,求任意一个数的相反数就可以在这个数前加一个“号。问题1:假设把a分别换成+5,7时,这些数的相反数怎样表示?师生共同得出:+55, 77问题2:在一个数前面加上“号表示求这个数的相反数,如果在这些数前面加上“+号呢?如,+3,+(+6.2)学生答复:在一个数的前面加上“+号仍表示这个数,因为“+号可以省略。三、稳固知识课本P11 练习1、2、3题四、总结1、相反数的定义2、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3、 怎样求一个数的相反数?怎样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
8、五、布置作业课本P15习题1.2第3题。绝对值教学目标:1、理解绝对值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通过从数形两个方面理解绝对值的意义,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2、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知道一个数的绝对值,会求这个数。3、掌握绝对值的有关性质。4、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重点:绝对值的概念重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教学过程:二、讲授新课问题1:请说出在数轴上,+3和3分别在原点的哪边?距离原点有几个单位长度?那对于5,+7,0呢?请两位同学起来答复。教师归纳: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为了方便,我们用一种符号来表示一
9、个数的绝对值,约定在一个数的两旁各画一条竖线来表示这个数的绝对值,记作a,读作a的绝对值。数aa的相反数 aa的绝对值a20510.5010.5205填表:学生独立完成后,再对所得的规律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归纳: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问题2:把绝对值的代数定义用数学符号如何表示?当a0时,a=a;当a0时,a=0;当a0时,a=a。三、稳固知识课本P12 练习第1、2题。四、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习绝对值的概念、表示方法及其几何意义,并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主要用到的思想是数形结合。五、布置作业课本P15习题1.2第4题。有理数的大小比拟教
10、学目标:1、能说出有理数大小的比拟法那么;2、能熟练运用法那么结合数轴比拟有理数的大小,特别是应用绝对值概念比拟两个负数的大小。能利用数轴对多个有理数进行有序排列;3、能正确应用符号“、“、“、“,写出表示推理过程中简单的因果关系。重点:运用法那么借助数轴比拟两个有理数的大小重点:利用绝对值概念比拟两个负分数的大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比拟:2 3 0 0注:在此练习中,对前三对数的比拟学生根本都能解决,但对第四对数的比拟会产生问题,由此引出新课。二、讲授新课规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根据以上规定,重点探讨怎样比拟两个
11、负数的大小。通过观察,分别让学生说出以上几类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最后教师归纳并板书: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问题5:课本P13 “思考,请学生答复。三、稳固知识课本P13 例题、课本P14 练习四、总结这节课主要学习了有理数大小比拟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按照法那么,两两比拟;另一种是利用数轴,运用这种方法时,首先必须把要比拟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然后按照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用“)连接,这种方法在比拟多个有理数大小时非常简便.五、布置作业课本P15习题1.2第5、6题。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12、2、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那么的过程,掌握有理数加法法那么,并能准确地进行加法运算。3、在教学中适当渗透分类讨论思想。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那么重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那么教学过程:二、讲授新课1、同号两数相加的法那么问题: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向右运动5m记作5m,向左运动5m记作5m。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右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多少?学生答复: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8m。写成算式就是5+38m教师: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多少?学生答复: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8m。写成算式就是5+38m师
13、生共同归纳法那么: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的法那么教师: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哪个方向运动了多少米?学生答复: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2m。写成算式就是5+32m师生借此结论引导学生归纳异号两数相加的法那么: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教师: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5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多少?学生答复:经过两次运动后,物体又回到了原点。也就是物体运动了0m。师生共同归纳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教师:你能
14、用加法法那么来解释这个法那么吗?学生答复:可用异号两数相加的法那么来解释。一般地,还有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三、稳固知识课本P18 例1,例2、课本P118 练习1、2题四、总结运算的关键:先分类,再按法那么运算;运算的步骤: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注意:要借用数轴来进一步验证有理数的加法法那么;异号两数相加,首先要确定符号,再把绝对值相加。五、布置作业课本P24习题1.3第1、7题。有理数的加法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并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2、培养学生观察、比拟、归纳及运算能力。重点: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及其运用。重点:灵活运用运算律教学过程:二、讲授新课教师
15、:你会用文字表述加法的两条运算律吗?你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的这两条运算律吗?学生答复省略师生共同归纳: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a+b=b+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即a+b+c=a+b+c三、稳固知识课本P20 练习1、2题四、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习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及其运用,主要用到的思想方法是类比思想,需要注意的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与小学学习的运算律相同,运用加法运算律的目的为了简化运算。解题技巧是将正数分别相加,再把负数分别相加,然后再把它们的和相加。五、布置作业课本P24习题1.3第2、8题。有理数的减法一教学目标:1
16、、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那么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那么2、能较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3、初步体验由减法法那么把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有理数加法运算的数学转化思想。重点:有理数减法法那么及应用重点:运用有理数减法法那么解决数学问题教学过程:二、讲授新课课本P22 “探究计算:98,9+8;157,15+7问题1:以下等式成立吗?115515+5215515+5388443928844+392问题2:上面的关系式把有理数的减法转化成了有理数的加法,由此我们得到了有理数的减法法那么,你能用文字来描述吗?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问题3:假设用a、b表示两数,你能用数学式子描述有理数的
17、减法法那么吗?减数变为相反数作加数减号变加号a b = a + b三、稳固知识课本P22 例5、课本P23 练习1、2题四、总结在小学里学习的减法,差总是小于或等于被减数,在有理数的减法中仍是这样吗?有什么规律?做有理数的减法一定要化成加法吗?怎样做才能提高计算的速度?五、布置作业课本P24习题1.3第3、4题。有理数的减法二教学目标: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2、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3、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重点:依据运算法那么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重点:省略加
18、号的代数和的计算教学过程:二、讲授新课讲解20+357,看到这个题你会想怎么做?我们对此类题目经常采用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这时就成了20+3,+5,7的和,加号通常可以省略,括号也可以省略。即:原式20+3+5+720+3+57提出问题:虽然加号、括号省略了,但20+3+57仍表示20,+3,+5,7的和,所以这个算式可以读作20,+3,+5,7的和,或者读作“负20加3加5减7”从而可以得出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步骤:运用减法法那么,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减法转化为加法,然后省略加号和括号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运算。课本P23 “归纳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
19、。a+bc=a+b+(c)三、稳固知识课本P24 练习教师小结: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几个主要环节为:减法转化为加法省略加号、括号运用加法交换律使同号两数分别相加按有理数加法法那么计算四、总结1、怎样做加减混合运算的题目;2、代数和形式的两种读法五、布置作业课本P24习题1.3第5题。有理数的乘法一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那么的过程,开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的能力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3、了解有理数的倒数定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那么重点:积的符号确实定教学过程:二、讲授新课问题:如图1.4-1,一只蜗牛沿直线L爬行,它现在的位置恰好是L上的点O,求:1假设蜗牛一
20、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后它在什么位置?2假设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后它在什么位置?3假设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前它在什么位置?4假设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前它在什么位置?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同样规定:现在前为负,现在后为正。学生答复:13分钟后蜗牛应在O点的右边6cm处。可以表示为:(2)(3) 6(2) 3分钟后蜗牛应在O点的左边6cm处。可以表示为:(2)(3) 6(3) 3分钟前蜗牛应在O点的左边6cm处。可以表示为:(2)(3) 6(4) 3分钟前蜗牛应在O点的右边6cm处。可以表示为:(2)(3) 6请学生观察以
21、下式子:1+2+3+6 22+363+236423+6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根据对有理数乘法的思考,总结填空:正数乘正数积为_正_ 数负数乘正数积为_负_数正数乘负数积为_负_数负数乘负数积为_正_数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_积_问题:当一个因数为时,积是多少? 学生答复:积为0师生归纳:有理数乘法法那么: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注意:1、上面的法那么是对于只有两个因子相乘而言的。2、做乘法的步骤是: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课本P30 例1教师:像上题中提到的两个数2与1/2它们的乘积为1,那么这两个数也可说互为倒数倒数的定义:乘积为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初一 年级 数学 上册 教案 6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