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资本补充机制探析——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启示.doc
《毕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资本补充机制探析——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资本补充机制探析——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启示.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2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中文 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资本补充机制探析 基于巴塞尔协议的启示 英文)Explore the sustainable mechanism of capital supplementing for Chinese Bank Based on the revelation of Basel 学 院 商学院 专 业 金融学 行政班级 07管理1班 学 号 074010522 姓 名 潘莉莉 指导教师 贺刻奋 职称 副教授 完成日期 2021年4月10日 目 录摘要关键词AbstractKey words1 巴塞尔协议III新规内容的提出及对全球银行资本管理的启示21
2、.1?巴塞尔协议III?改革的主要内容21.2巴塞尔协议III对全球银行业资本补充的启示3转变资本管理思路,增加对资本需求量的补充31.2.2 重视资本的精细化经营,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42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现状43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可持续资本补充机制的必要性93.1加强资本金量的补充,满足外在开展可持续资本补充机制的需求9 3.2提高资本使用效率,满足资本补充机制内在转型的需要104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可持续资本补充机制的探析104.1外延式资本补充方式114.1.1 内生渠道资本补充.增加利润留存,提高资本内部积累能力,创新股利分配方式114.1.2 外生渠道资本补充开展成熟资本市场,
3、引入外源资本114.2内涵式资本补充方式124.2.1 资本的节约化使用134.2.2 资本的差异化使用145 总结15参考文献16致 谢17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资本补充机制探析 基于巴塞尔协议III的启示 摘 要:本文在分析巴塞尔协议III提出的资本监管思路和趋势根底上,结合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及资本补足机制的现状问题,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亟需转变目前资本充足率补足的模式及理念,建立长效、稳定的可持续资本补充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将从外延式开展与内涵式开展两方面对可持续资本补足机制进行探析,外延式开展从“量方面分析,通过各种内外部融资方式增加绝对资本量从而提高资本充足率;内涵式开展着重从“质
4、方面分析,主要是指通过资本的节约使用和资本的差异化使用从而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使得边际资本效益最大化。从“质和“量两方面双管齐下对资本充足率进行补足,从而建立一个日常性的、可持续的资本充足率补足机制。 关键词:可持续资本补充机制;外延式资本补充;资本集约化使用;动态资本结构 Abstract: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capital regulation ideas and trends proposed by Basel III, and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capital adequacy ratio and
5、 supplement mechanism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Then put out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to change the current pattern and concept of capital adequacy ratio complement and to establish the long-term stable capital complement mechanism.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sustainable capital complement me
6、chanism from two aspects ,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and denotative development. Denotative development analyze the quantity , through a variety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inancing to increase the absolute amount of capital to improve capital adequacy ratio;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focuses on the quali
7、ty analysis, mainly refers to the economical and differentiated use of capital to increase efficiency of capital, making the efficiency of marginal capital to maximize .From quantity and quality two aspects to make up the capital adequacy ratio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routine and sustainable mechan
8、ism to complement the capital adequacy ratio.Key words:Sustainable capital supplementary mechanism; Extensive supplement; Intensive use of capital; Dynamic capital structure 资本充足率是银行净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也称为资本风险资产率,用以说明银行自身抵御风险和吸收损失的能力,它是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考核商业银行经营平安性的重要检测指标。自1988年公布的?巴塞尔协议?中规定,商业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率必须到达8%,核心资
9、本充足率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4%。2003年1月公布的新资本协议草案中更是把这一最低资本要求确定为新框架的第一支柱。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在对银行经营风险认识的不断深化的根底上,围绕资本监管提出巴塞尔协议III,此协议在提出更高要求的资本充足率水平的同时也要求更加重视对资本的“质 的提高和资本的精细化经营。目前中国银行业走向国际化趋势逐步增强,中国作为巴塞尔委员会的成员国,银行资本监管必然会受到巴塞尔协议理念的直接影响,因此在巴塞尔协议III提出的背景下,结合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足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并开展合理的资本补充机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和稳定经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0、1 巴塞尔协议III新规内容的提出及对全球银行资本管理的启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诸多满足8%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的银行纷纷倒闭,引发了对全球金融监管体系的反思和质疑,因此,巴塞尔委员会自2021年开始逐步修改和完善现行的资本框架、提高银行的资本质量和水平,于2021年9月提出新的资本要求框架。?巴塞尔协议III?对银行监管领域做了大规模改革,从多方面多角度对资本充足率指标以及资本监管体系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此协议是国际大型银行在加强风险控制和资本管理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有助于打造一个更稳定的银行体系,当然新的监管标准也会对全球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和资本补足产生一定的影响和挑战。1.1?巴塞尔协议II
11、I?改革的主要内容 巴曙松:?巴塞尔协议III下的资本监管进程及其影响?R中国金融40人论坛2010年11月24日此次资本监管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提高资本的质量,其二是加强资本框架的风险覆盖能力,这一系列改革措施不仅是对银行资本质量和重要性的强化,还再次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构建多层次的资本监管框架来增强银行吸收系统损失的能力。 首先是资本范围的缩小和核心一级资本的提出,新资本监管协议提出将监管资本分类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两大类,一级资本主要由普通股和留存收益构成,二级资本工具仅能够在银行清算时用于吸收损失,同时巴塞尔协议III发布了关于核心一级资本的标准,指出普通股是核心一级资本的
12、最主要组成局部。 其次,巴塞尔协议III 通过构建多层级的资本监管框架来加强抗风险能力,包括提高最低资本充足率标准由普通股构成的核心一级资本占银行加权风险资本的下限由现行的2%提高到调整后的4.5%,一级资本将从4%提高到6%;提出了2.5%的留存缓冲资本和由普通股构成的比例在02.5%逆周期缓冲资本等资本概念,以及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附加资本的规定。调整后总资本监管框架具体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一 新协议资本框架的调整 资本要求和留存缓冲所有数字为百分比普通股扣除之后/风险加权资产核心资本Tier1)/风险加权资产总资本/风险资产最低资本要求4.56.08.0资本留存缓冲2.5最低资本要求+资本留
13、存缓冲7.08.510.5逆周期缓冲范围02.5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要求1资料来源: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Group of Governors and Heads of Supervision Announces Higher Global Minimum Capital Standards, Sep. 12, 2021.1.2巴塞尔协议III对全球银行业资本补充的启示巴塞尔协议III的提出在于提高全球金融机构运营的稳健程度,有效抵御外部系统性危机的冲击,从而减少金融市场动乱。新的监管标准对银行的资本质量、资本数量、资本补充机制都会提出重
14、大的挑战。巴塞尔协议III反映了未来国际资本监管与银行资本管理的新趋势,从而给各国银行业制定相应政策提供借鉴和启示。转变资本管理思路,增加对资本需求量的补充巴塞尔协议III的资本充足率补足思路由以前通过强调对风险资产的准确计量从而转到对分子资本的重视,要求增加资本量,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增强真实资本抗风险能力,因此需进一步探索和创新资本补充的工具和渠道,从“量的角度进行资本补充。资本监管要求明确规定重视普通股的资本补充方式,因此新规将对全球银行业构成明显的结构性融资压力,并且提高后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促使银行亟需开拓新的融资渠道来补充质量较高的资本,构建稳定、长久的资本补充机制以到达新标准的要求并
15、维持银行稳健经营。 重视资本的精细化经营,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以有限的资本博取更高的回报是巴塞尔协议III提出后的资本监管趋势,新协议要求提高资本充足率标准,而更高的资本要求使得银行不得不闲置更多的资金,从而将增加银行的经营本钱,压缩银行的盈利空间,因此这必然会迫使全球银行对盈利模式和资本配置结构进行调整。因此通过转向低资本损耗的创新型经营模式和资本的优化配置来使得边际资本的效用最大化从而提高资本回报率,这将都是未来银行业的开展方向。2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现状 2004年中国银监会公布实施新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方法?,要求到2007年初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到达8%以上。为此近
16、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进行各种改革,或通过上市融资、国家注资,或通过将强经营管理、剥离不良资产,或发行长期次级债券、可转换债券等附属资本的增加,初步改善了资本充足普遍较低的情况以根本到达监管标准。银监会公布的年报显示,到2021年6月底全国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已到达11.1%,核心资本充足率到达9%,下表显示了近年来我国具有代表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变化情况。 表 2-1我国主要银行资本充足率情况 单位:% 银行名称20032004200520062007202120212021.6中国工商银行5.524.469.8914.0613.0913.0612.3611.34中国银行6.981
17、0.0410.4213.5913.3413.4311.1411.73中国建设银行6.5111.2913.5912.1112.5812.1611.7011.68交通银行7.419.7211.210.8314.4413.4712.0012.17招商银行9.498.559.0111.4010.6711.3410.4511.60表 2-2 2006年2021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占比情况银行名称20062007202120212021.6中国工商银行86%84%82%80.1%83%中国银行84%80%80%81%79.5%中国建设银行82%82%83.6%80%79%交通银行88.5%61
18、%48.7%55%66%招行银行74.7%96%75%78%77%资料来源:各行2003年至2021年6月年报通过上表可以看出,自2004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及自身的开展,资本充足率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但是在2007年后资本充足率水平又呈下降的趋势。2021年银行年报显示,14家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较2021年末平均下滑达2.43个百分点。据银监会数据显示,截止至2021年末工农中建交五家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0.86%,较2021年年初12.37%下降了1.51个百分点。而大型银行中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从2021年末的12.16%、13.43%降到2021年末的11.
19、70%、11.14%,也均已接近11%的监管底线。此外,08、09年大量的信贷投放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比数值居高不下,截止2021年底,12家上市银行年报显示,股份制银行的存贷比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中,深开展、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在2021年的存贷比分别已高达79.14%,77.88%,76.77%,均超过存贷比75%的监管红线,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近几年存贷比数值居高不下,抵抗风险能力也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升的渠道来看,增加资本金是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主要方式,由于在我国留存盈余转化为资本金的占比拟小,商业银行更倾向于通过外部融资来增加资本金从而提高资本充足率
20、。我国一些商业银行主要通过IPO、国家注资、增资扩股和发行债券等方式外部融资增加资本金。从我国上市银行年报资料显示,我国上市银行通过发行A股和H股两地上市来筹集资金,IPO是增加商业银行核心资本的重要途径之一。已经公开上市或者还没上市但因急需满足监管政策的要求需要短时间内补充资本金的银行常常选择增资扩股。银行年报也显示说明国家或集团注资是补充资本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除了前面IPO、增资扩股和注资三种核心资本补充方式外,债券融资也是在我国商业银行补充附属资本金最常用的方式,其中次级债券最为普遍。从上面我国目前资本充足率水平和资本补充渠道仔细分析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由于体制开展的不完善以及资本管
21、理的根本问题并未解决,资本充足率补足的背后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本充足率水平有待稳定通过分析以上图表发现,各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是在上市后才大幅提高,并且在近几年中只有商业银行通过发行次级债券、混合资本工具或对外增资扩股方式时其充足率水平才会有暂时上升,而由于不良贷款和银行盈利等根本性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资本充足率在上升后会有下降的现象出现 郭琼琼:?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及其提高途径?J银行分析. 2021年第5期 6263页。当2007年受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时,为了支持国内经济较快企稳上升,我国银行业投放大量的信贷,而此时各银行资产的扩张速度明显快于资
22、本金的增长速度,而此时持续稳定的资本金得不到有效补充,各行资本充足率出现下降的趋势。因此我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受外界干扰的影响较大,提升渠道受外部补充的依赖性较强,系统内部欠缺一定程度的资本自生能力来稳定资本充足率水平的波动,充足率稳定性有待进一步加强。2.资本补充过于依赖资本金量的增加,而无视资本的集约式经营提高资本充足率主要通过两个渠道,一是增加绝对资本量,二是减小风险资产对资本的占用。但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资本充足压力时根本上都是全力依赖对外融资大幅增加资本金,主要包括IPO融资、增资扩股、国家集团注资和发行债券等粗放型补充模式,而很少使用集约式资本经营模式通过对投入资本使用效率的提高
23、从而提高资本充足率。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单一,中间业务薄弱,利润收入主要来自“高资本消耗信贷业务的存贷利差,一旦增加绝对资本量的补充渠道受限而要求减少风险资产对资本的占用时必然压缩信贷业务,这样就会对宏观经济开展及银行自身的盈利造成影响,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经营模式对市场环境存在依赖性。因此要有利于我国银行业的长远可持续经营,资本充足率提升渠道必须对集约式资本经营模式有所重视。3.资本结构有待优化配置从中国银行业的资本供应角度看,资本金结构过于单一,核心资本占比拟大,而其中普通股占比拟高,核心一级资本与一级资本趋同。虽然巴塞尔协议提到普通股权益的弥补损失的能力最强,但是考虑到普通股权益的高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我国 商业银行 可持续 资本 补充 机制 探析 基于 巴塞尔 协议 启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