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风险态度与企业绩效实证研究.docx
《「开题报告」风险态度与企业绩效实证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风险态度与企业绩效实证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开题报告风险态度与企业绩效实证研究 开题报告风险态度与企业绩效实证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中国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企业在快速成长中。近年来如97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等各种区域性和世界性金融危机频繁出现,企业内外风险因素不断增加,不可避免地对企业家投资、经营决策产生较大的影响。风险是投资者对自己投资行为的一种主观感受,风险态度是人们对风险采取的态度,是对重要的不确定性认知所做的回应方式。投资者进行决策,常常在企业绩效与风险之间权衡,不同的风险态度往往对企业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以家电行业的全部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数据进行分析,考察风险态度与企业绩效的
2、关系。投资者的风险态度与企业绩效实证研究,有助于为进行企业风险决策提供依据。 2.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学者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风险及其分类、影响因素研究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奈特(1921年)出版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中对风险作了经典的定义。奈特认为,风险是“可测定的不确定性”,指经济主体的信息虽然不充分,但却足以对未来可能出现各种情况给定一个概率值的反映奈特进一步指出,企业家的利润不能完全归结于在生产经营中所承担的风险(这是指可测定的不确定性),利润的出现主要是企业家处理经济环境状态中的不可测定的不确定性的经济结果。 黄有光(1973)把风险区分为两种,一种是和作决策相关的风
3、险; 另一种是参与者无法控制的外生的或自然的风险。 汤国良(2021年)认为,企业风险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知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企业的实际财务结果和状况与预期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有蒙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机会或可能性。风险的特性:客观性、普遍性、损失性、可变性。同样包春玲(2021年)认为,风险是指企业风险有外部的和内部的。企业外部风险主要来自于国家的宏观经体制、国家政策、国家宏观管理以及宏观经济走势,这些宏观条件如果发生了负面变化,会给企业经营带来重大风险; 内部风险则主要来自于企业管理层的发展决策、管理方法、企业内部关系等,财务风险是任何企业都会面临的风险,它存在
4、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 王永成(2021年)认为,公司财务风险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存货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五个方面。 米勒(1993年)则认为影响风险有:政府政策、宏观经济变量、企业使用的资源和服务、产品市场和需求、竞争、技术改进的可能性六大环境不确定因素。 风险态度对于风险态度大多数研究学者的观点与著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Arrow的观点一致,即将风险态度分为三种,风险厌恶、风险中性和风险偏好。 Neuman和Morgenst(1947年)的在其著作对策论及经济行为中首次对不确定性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期望效用概念,建立了诺摩效用函数米勒(1993年)发表的论文行业和
5、国家在管理者对环境不确定性的理解方面的影响中对企业风险提出了测量标准。 Kahneman和Tversky(1979)的前景理论中认为:投资者获得正收益时其风险态度呈现风险厌恶接近风险中性,效用值与其预期收益相等; 当投资者获得负收益时,表现为风险追逐,效用值是预期收益的放大进而Kahneman和Tversky的通过研究表明:个人的风险倾向会随着情景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对于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来讲,参考点或目标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回报高于参考点时,,大多数人表现为风险厌恶; 而当回报低于参考点时,,大多数人表现为风险偏好。 黄波等(2021)认为投资者在得益时风险喜好,而在损失时则表现为风险
6、厌恶。 杨继生、田映华(2021)通过证券市场研究认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是稳定的,通过市场不同时期的指数的收益与波动情况,可以得出投资者整体风险厌恶的无差异曲线。 段志蓉、邱海鹰(2021年)认为,决策者获得的信息将极大程度地影响其风险判断。换句话说,对风险的感知水平取决于决策者用作标杆的对象。 通过对风险定义及风险态度的界定的文献研究发现:对于风险,学者们主要是从内部(包括经营风险以及财务风险等)和外部风险因素两方面进行研究。对风险态度分类学者们的观点比较统一,而对于风险态度的界定所采用的参照及引用函数的选择各有千秋。 企业绩效综述: 冯丽霞认为,企业业绩可以由两个方面来理解:一种是以结果为导
7、向的业绩,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由特定的工作职能或活动产生的产出记录;一种是以行为为导向的业绩,是指与企业目标有关的,可以按照个体的能力进行测量的行动或行为。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Stem和Sterwart提出,ternStewart咨询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的价值分析工具和业绩评价指标,EVA是基于剩余收益思想发展起来的新型价值模型。能全面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真正盈利或创造价值的一个指标或一种方法。 王光映(2021)认为,EVA强调了一个理念,即权益资本也是有机会成本的,也就是说,只有在经营利润超过了所有债务成本和权益成本时,才会为股东EVA创造财富,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利润,即经济利润。EVA
8、虽然实现了企业绩效评价从会计利润到经济利润的转变,但仍是一种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实践结果表明EVA没有显示出比传统的财务指标具有更强的价值相关性。 徐国柱(2021年)认为,EVA研究的是企业的价值,其基本涵义是指企业资本收益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具体地说,是企业税后营业净利润与全部投入资本成本(包括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的差额,故又称经济利润,表明企业的价值有赖于预期的税后营业净利润超过资本成本的程度。 Jeffrey等人(1997年)提出了修正的经济增加值(REVA)指标,强调公司用于创造利润的资本价值总额既不是公司资产的账面价值,也不是公司资产的经济价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开题 报告 风险 态度 企业 绩效 实证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