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书2018_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隆中对》.docx





《九年级上册语文书2018_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隆中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语文书2018_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隆中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上册语文书2018_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隆中对课件网权威发布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隆中对,更多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相关信息请访问课件网。教学课件协助教学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忱和求知欲,然而多媒体教学的格式化、定义化、程序化的特点,下面是大范文网整理共享的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隆中对,欢迎阅读与借鉴。教学内容和步骤一、课前打算,布置预习要求1.打算一幅三国形势图,标明课文中提到的这些人当时所占据的地盘。2.要求学生课前仔细朗读课文,结合看注释,查字典,初步体会各段的主要意思。二、板书课题,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解题。引导学生看课文注释,补充以下要点:1.陈寿,曾在蜀任
2、观阁令史,蜀亡后,仁晋任著作郎,平阳侯相,累官至治书侍御史。他博采旧闻,综合当时各国史料,进行考核取舍,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出名。2.“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三、结合三国形势图,简介当时的政治形势1.东汉末年政治腐 败,广阔农夫不堪忍受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纷纷实行起义,规模最大的为公元184年的
3、黄巾起义。2.各地豪强武装在镇 压农夫起义军过程中,占据地盘,相互混战,形成割据局面。当时势力较大的军阀有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表、孙坚和他的儿子孙策、孙权、吕布、张鲁、刘璋、马腾、曹操等。以袁绍势力为最大,占有现在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土地,刘表占有现在湖北省荆州一带,孙坚占有长江下游的南部,张鲁占有现在陕南川北的汉中一带,刘璋占有现在的四川。3.曹操有雄才大略,又利用他的特别地位(汉献帝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00年官渡之战中,以几万兵力击败袁绍的几十万大军,到了公元206年,完全占有袁绍的地盘,几乎限制了整个黄河流域,成为势力最强的军阀。4.刘备靠镇 压黄巾起家,纠集了几千人马,但没
4、有地盘,先后依附曹操、袁绍等人,公元201年,到荆州依附刘表。公元207年,经徐庶举荐,三次到隆中(襄阳县城西二十里)访问诸葛亮(“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复兴汉室的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课文即记载了第三次会见时谈话的内容。四、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听课时画出自己不相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驾驭下列生字、通假字的音、形、义。陇:lng,通“垄”。田地分界的稍稍高起的小路(陈涉世家“辍耕之陇上”),在耕地上培成一行一行的土埂,在上面种植农作物。本文中“陇”和“亩”结合在一起,泛指田地。好:ho,喜爱。颍:yng,不要写成“颖”就:接近,趋往,动词,与现代汉语作副词“就”的说明不同。诣:y
5、去到,一般用于到上级或所敬重的人的地方去。屏:bng,屏弃,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颓:tu,崩坏,倒塌。度:du,估计、衡量。信:通“伸”,伸张。用:因(此)。猖獗:颠簸受挫。和现在的通用义不同,要特殊留意。胜:shng,尽。数:sh,计算。挟:xi,挟持,限制。沔:min,水名。会:gu,指会稽郡,今浙江北部。殆:di,也许(另一义为危急)。资:资助,赐予,动词,现在通常和别的词结合作名词用。暗:n,昏暗,愚昧。殷:yn,富有。五、老师逐句领读课文,学生在跟读时要留意句中的停顿和重音六、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留意重音和停顿七、布置作业朗读课文,对着注释,试着口译课文。教学内容和步骤一、
6、初步理清全文思路全文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诸葛亮的为人。其次部分(第2段):写徐庶向刘备举荐诸葛亮。第三部分(第3、4、5段):写刘备三顾草庐,着重写诸葛亮的隆中对策。第四部分(第6段):写刘备对诸葛亮的倚重和信任。二、精讲课文第三部分1.思索:“凡三往,乃见。”五个字,表现了刘备对诸葛亮怎样的看法?刘备的话有哪几层意思?明确:五个宇表明白刘备求贤若渴的看法,又表现了诸葛亮对进退出处大节非常慎重,必得贤明知遇的君主然后才肯出山的看法。这一段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用了“刘玄德三顾草庐”,“对隆中三分决策”两个回目来写。“三顾草庐”一回,写得曲折起伏绘声绘色,而本文是历史著作,只用了五个
7、字就把过程交待清晰,文字极其简炼。刘备此时的心情是非常着急的,但看法虚心恳切,语气委婉有致,措辞简明得体。分三层意思:(1)概述当前政治形势,站在汉王朝的立场,对曹操等人表示了剧烈的愤恨,对汉王朝的命运表示深切关注。(2)申述自己的理想和境况,俨然以兴复汉室、剪除*恶为己任。(3)表明几次相访的意图,询问诸葛亮除*兴汉的大计。这番表明,恰合诸葛亮的理想,于是他才提出了闻名的“对策”。2.思索:诸葛亮的对策为什么要先从形势谈起?他又是怎样有理有据地分析各方面的政治军事力气,为刘备作出除*兴汉的决策的?明确:先从形势谈起,是对刘备说话时对形势的说明而发,同时分析形势也是为下文确定策略供应依据。诸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隆中对 九年级 上册 语文 2018 语文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