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鼎鼐(上)]-调和鼎鼐.docx
《[调和鼎鼐(上)]-调和鼎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和鼎鼐(上)]-调和鼎鼐.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调和鼎鼐(上) 调和鼎鼐调和鼎鼐(上) 调和鼎鼐 以调味为中心的中国烹饪理论 英国人吃饭的目的主要是强身健体,他们对食物的要求是营养。林语堂说:“英国人所感兴趣是怎样保持身体的健康与结实,比如多吃点保卫尔牛肉汁,从而抵抗感冒的侵袭,并节省医药费。”(中国人)这是科学、实用的态度。中国人对待吃饭则采取了艺术的态度,特别是生活优裕、有一定文化教育的人,更注重食物的美(包括色、香、味、形、触)、饮器食具、进餐环境等,其中的核心就是“味”。老北京人把吃到美食叫做“得味”,正反映了这种追求。真正达到至善至美的“和”之目的。 “五味调和”理论至迟于春秋战国之时已见诸文字记录。尚书说命下有文:“若作和羹,尔
2、惟盐梅”;周礼天官冢宰:“食医”职文:“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亦论:“和如羹焉、水、火、盐、梅,以烹鱼肉,底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等等。而论述得最全面最深刻的无过于吕氏春秋“本味”篇:“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由“调”致“和”,掌握各种原料的先天物性,“齐之以水、火,精辨先后多少,须乎四季自然,济其不及,以汇其过。” 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火候须知中写道:“甘而不
3、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使一物各献一性,一碗各成一味。“有味者使其出,无味者使其入。”对味的制约、调和、选择是制作菜肴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要点,也是最难掌握的技巧,对味的操纵不是简单的靠各种技术手段,而是要进到较高的思想境界。 中餐讲究调和鼎鼐,原料可一样多样,调料可一种多种,步聚可一步多步,总之要调配、调和。西餐分食制充分体现了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相对于中餐共享、礼让洋溢的温、良、恭、俭、让,融融氛围,和合美满,带有明显个人主义色彩。在中餐的饮食过程中,也强调和。中餐饮酒讲究啜,不提倡豪饮至大腹;中餐进食讲究中和,讲究饮食之法,古人曰:“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
4、聪明。不极五味之调,芳香之和”(墨子),反对嗜欲无度。 以五味调“合”出的复合味,有咸鲜味、怪味、蒜泥味、五香味等等。总之,就像画家用三原色、音乐家用七音符依照和谐原则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图画、音乐一样,烹饪者运用五味调和的原则可以创造出千变万化的美味来。五味调和和美味是同一序列的范畴,只不过前者是从烹饪过程、手段描述,后者是从烹饪目的的一个结果来肯定。五味调和的具体方法,是运用味料的呈味物质和各种呈味物质的味值,通过对比、消杀、变调、相乘、阻碍等作用,在有主有次、有多有少的调配中巧妙进行,所用主料具有定味,辅料起着给主料增味的作用,用量多少需结合时令气候、食者生理需要和生活习惯决定。主料博采众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调和鼎鼐上 调和鼎鼐
限制150内